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北京哪些收入村「低」?

北京哪些收入村「低」?

最近,政府資助了低保戶搬遷、特色民俗旅遊產業發展、農村合作企業發展...密雲區采取多種形式幫助低保戶。最近,我來到密雲區建巖村和張權村這兩個低收入村,通過政府搬遷和社會救助等措施,村民們的口袋鼓了起來,笑容也多了起來。

蓋新房做民俗收入翻倍

“過去,老房子是用石頭建造的。汛期來了我很害怕,擔心房子會塌。”家住密雲區西王莊鎮建巖村的郭文峰,回憶起自己的老房子,心有余悸。尖巖村是20世紀50年代從密雲水庫遷來的移民村。當時修建的石屋年久失修,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2015年,村裏利用搬遷政策,投資2800萬元,歷時兩年多,全村200多戶村民的舊房全部升級。

改造後的房子安全舒適。在政府的鼓勵下,郭文峰家發展了特色民俗旅遊。現在,郭文峰家開了壹家名為鳳翔春的民俗餐廳,擺了12個房間,迎接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的收入比以前在酒店做糕點領班時翻了壹倍,壹年能收入七八萬元。“食材準備好了,下午就開始在水庫裏做魚,做栗子宴。兩個孩子放假就回來幫忙。”郭文峰笑著說。建巖村有上千棵百年栗樹。鼓勵村民用這些純天然栗子制作不同的菜肴和小吃。壹年壹度的栗子美食節吸引了大量遊客。

建巖村背靠大山,離黑龍潭、雲龍河、大雲峰寺等景點不遠,能吸引不少遊客。建巖村第壹書記王樹平說,對發展民俗旅遊的村民,市旅委、區旅委定期檢查驗收,對環境衛生達到壹定標準的家庭,每戶補助1.5萬元。同時,村裏還出資為村民購買圓桌、椅子等農家樂家具。據介紹,建巖村2017貧困戶284人。經過壹年的產業幫扶和就業幫扶政策,200多戶村民成功“起飛”,其余28戶也將盡快“起飛”。

6個低收入村實現了“低收入”

密雲區有很多像建巖村這樣靠搬遷改造來幫扶的村子。區農業委員會副主任東丈說,根據政府的要求,受洪水威脅的地區和容易發生泥石流的地區可以享受搬遷政策。"只要村民願意,符合條件的村莊都可以納入搬遷計劃."

目前最後壹輪政策是:每個村民基礎設施6萬元,壹人人口654.38+0.8萬元,抗震節能2萬元,發改委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每戶2萬元。據悉,從2013到2017,密雲區共有3700多名村民享受了搬遷政策,其中包括建巖村等6個低收入村。今年,密雲區將有535戶家庭完成搬遷援助。“房子建好後,我們引導村民發展其他產業,壹部分開始民俗旅遊接待,另壹部分種植小雜糧、黑木耳、養蜂。”

集體企業帶領全村致富。

從密雲市區向西20多公裏,再向北穿過壹條蜿蜒的盤山公路,記者來到了大城子鎮北部的張權村。張權村位於淺山區,人口不多,只有84戶198人。前兩年全村53戶102人都是低收入人群。村支部第壹書記紀至今忘不了2016年底第壹次去村的情景。“北京鬧市區這麽繁華,沒想到郊區還有這麽難走的山村”。為了改變低收入村民的狀況,去年修了壹條通往張權村的“十八彎山路”,米16公交車進村。

主幹道四通八達,村裏引進了路岐書屋、迪達鄉居等高端民宿,不僅提供了就業崗位,還帶動了村裏的民居和林果業銷售。目前,B&B為該村帶來綜合收入約55萬元。

去年,村裏集體創辦了“北京張權達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推出了“張權達康”品牌系列綠色深加工產品,包括蜂蜜、蜂蜜潤唇膏、板栗仁、山楂保健茶、無山楂汁NFC等。紀說,目前村裏利用社會力量幫扶,把生產的綠色食品賣到北京市區。紀舒靜算了壹筆賬。以前村民賣蜂蜜8.5元壹斤,現在用蜂蜜和蜂蠟做口紅。壹斤能賺10塊,1塊的口紅價格是15元。去年,“張權大康”系列農產品實現銷售額80多萬元。今年年初,公司給村裏每個農民發了200元的獎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