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近期熱點問題及分析

近期熱點問題及分析

(公務員時事政治熱點2010)

七個“妳怎麽看”——理論熱點面對面。2010

1攜手同行* * *共建* * *享受——如何看中國發展不平衡

◎為什麽發展不平衡會引起廣泛關註?

◎中國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麽?

◎為什麽要高度重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如何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

◎如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

2“招工難”引發的思考如何看待就業難

◎招聘難是如何形成的?

◎為什麽要千方百計擴大就業?

如何促進農民工就業?

◎如何緩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如何幫助困難人群找工作?

3小處方的巨大影響——如何看病情的難處

◎看病難在哪裏?

◎看病難的原因是什麽?

◎如何讓老百姓看病更方便?

◎如何有效減輕群眾醫療費用負擔?

◎深化醫改會給人們帶來哪些好處?

4藍天下——如何看待教育公平

◎為什麽教育公平問題備受社會關註?

◎影響教育公平的原因有哪些?

如何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如何解決農民工子女上學難的問題?

5從“蝸居”到“安居”——如何看高房價?

◎目前中國的房價有多高?

◎高房價的癥結是什麽?

◎為什麽要高度重視高房價問題?

◎如何有效抑制房價過快上漲?

◎如何保證廣大群眾“有住的地方”?

6分“蛋糕”促和諧——如何看待分配不公

◎目前中國存在哪些分配不公現象?

◎現階段分配不公的原因有哪些?

◎為什麽要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如何有效增加普通勞動者的收入?

◎如何有效調節過高的收入?

◎如何提高中等收入者的比重?

7風只是在航行——如何看待腐敗

◎為什麽反腐不是“雷聲大雨點小”?

◎為什麽說“腐敗越多”是壹種誤解?

◎如何編織懲治和預防腐敗的“天網”?

◎如何促進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如何提高反腐制度的執行力?

手拉手* * *走* * *建* * *享。

-妳如何看待中國發展不平衡?

浙江杭州灣大橋,全長36公裏,總投資約1.1.8億元,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這是在中國。

在雲南省瀘水縣六庫鎮,當地村民只能靠滑索掠過怒江到對岸。在河上建壹座橋只需要40到50萬元,但對於貧困地區來說是非常困難的。這也是在中國。

重慶解放碑商圈,高樓林立,商業林立。夜晚五彩繽紛的霓虹燈和絡繹不絕的人群,映襯出這裏的繁華與活力。這是在中國。

就在不到200公裏外的重慶武隆縣大山深處的壹個貧困村,對於這裏的大部分村民來說,每月幾元的電費已經是壹筆不小的開支了。這還是在中國。

……

也許,誰才是真正的中國?其實都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逐漸凸顯。由此產生的現象和問題,如同壹個謎,讓人充滿探索的熱情。

●為什麽發展不平衡會引起廣泛關註?

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是為了使全國各地的人民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題,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們黨牢牢把握發展這個第壹要務,大力推進理論和實踐雙重探索,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創造了中國大地上的奇跡。——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大大增強。2009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33.5萬億元,比1978增長了近12倍,年均增長近10%。中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978年的1.8%上升到2009年的近7%,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對外貿易排名第二,出口排名第壹。——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從1978到2009年,全國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從343.4元增加到17175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從133.6元增加到5153元,實現了從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向更高水平的小康邁進。

——社會文明程度顯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設不斷加強,法治建設深入推進,教育、科學、衛生等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日益繁榮,人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顯著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增強,全社會充滿蓬勃朝氣。

然而,在中國各方面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同時,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也更加突出,引起了人們的關註。

比如城鄉發展差距大。改革開放後,城鄉收入差距壹度縮小,2009年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為1.82: 1。從絕對差額看,197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差額為209.8元,1992年差額突破千元大關,達到1242.6元,2009年達到12022元。

比如地區發展差距明顯。30年來,各地居民收入大幅增長,但不同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在拉大。2009年,東部人均年收入38587元,西部人均年收入18090元,差距超過2萬元。從省際差異來看,人均年收入最高的上海為76976元,最低的貴州省為9187元,相差67789元。目前,我國4007萬貧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區占94.1%。

比如,除了經濟差距,城鄉之間、地區之間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也有很大差距。目前,西部地區人均教育經費只有東部地區的73.5%;城市擁有70%左右的衛生資源,而廣大農村只有30%左右的衛生資源,農村居民人均衛生支出不到城市居民的1/4。

再比如,與經濟發展相比,社會事業發展相對落後。優質教育資源短缺,教育公平問題更加突出;醫療服務總供給相對不足,人民群眾對看病難的反應仍然比較強烈;社會保障體系不健全,壹些基本保障制度有待完善;等壹下。

應該說,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許多方面和不同水平上,對此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

●中國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麽?

5438年6月底+2009年2月,壹部名為《國情備忘錄》的電視紀錄片在觀眾中引起強烈反響。這部紀錄片以廣闊的視角和生動的方法深入解讀了中國的國情,也生動展現了中國的不平衡發展,使人們對城鄉、區域之間的發展差距有了更加全面、客觀的認識。

發展不平衡,簡單來說就是指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不協調、不匹配、不和諧的關系。這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現象。無論在世界範圍內還是在壹個國家內,發展進程的不平衡性壹直廣泛存在,但在不同階段,必須客觀辯證地看待,歷史地、全面地、具體地分析。那麽,中國目前發展不平衡的原因是什麽?

壹個是自然原因。中國幅員遼闊,地區間自然條件不同,決定了不同地區的發展存在“先天”差異。比如,東部地區以平原為主,氣候宜人,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占據先天發展優勢;西部地區多為山地丘陵和戈壁沙漠,氣候幹燥,生態惡化,交通擁堵,與外界的信息交流和貿易受到限制,經濟社會發展的不利因素很多。

二是歷史原因。中國幾千年來壹直存在發展差距,國家的經濟重心也在不斷變化。中原地區長期以來壹直是全國的經濟中心。唐朝以後,尤其是北宋以後,經濟中心逐漸向長江中下遊和東南沿海地區轉移。新中國成立初期,全國70%以上的工業和交通設施主要集中在占全國面積不到12%的東部沿海地區。雖然國家在“壹五”和“三線”建設時期加大了對中西部地區的投入和支持,但總體不平衡的狀況沒有根本改變。改革開放以來,各個地區縱向都有很大進步;橫向比較,地區差距在拉大。

第三是政策原因。中國發展不平衡的壹些問題也與壹定時期實施的具體政策有關。比如,改革開放後,根據我國國情和經濟發展的需要,我們實施了非均衡發展戰略,采取了積極推進東部沿海開發開放的政策,在投資、稅收、金融等方面向東部地區傾斜。這些政策為東部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註入了巨大活力,促進了全國的發展,但客觀上也拉大了東部與中西部地區的差距。

第四是體制原因。從實際情況看,中國發展不平衡也有體制因素。比如,計劃經濟時代不合理的價格體系,對城鄉、地區差距的擴大有重大影響。國家為了積累工業化所需的資金,長期維持能源原材料和農產品的低價,抑制了中西部地區和農村的發展。比如,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由於理念、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差異,市場競爭會導致不同市場主體的優勝劣汰,產生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馬太效應”,也會擴大不同地區、同壹地區不同主體之間的差距。

可見,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涉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和影響的結果。

●為什麽要高度重視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現代管理中有個“坎尼金定律”,說的是木桶容量取決於最短的板子,而不是最長的板子。它啟示我們,壹個國家的整體發展不僅取決於發展水平較高的部分,也取決於發展水平較低的部分。如果不註意不同地區、不同方面的協調,就會制約整體發展水平的提高。

總的來說,經濟社會發展是壹個螺旋上升的過程,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是絕對的。經濟社會體制存在壹定程度的不平衡,有利於保持競爭的壓力和活力,打破平均主義,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但如果失衡問題長期存在,也會帶來不可忽視的危害。

從經濟角度來看,會使國民經濟難以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長期的城鄉差距將導致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緩慢,制約社會消費總需求的增長,影響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阻礙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地區間長期差距過大,容易加劇地方利益的競爭,導致地方保護、市場分割和貿易壁壘,增加地區間的經濟摩擦和利益沖突,直接阻礙全國統壹市場的形成,從而降低國民經濟的整體效率。

而且在過大的發展差距下,中西部地區和廣大農村的資源、資金、人才會不斷流入東部地區和城市。這將對落後地區和農村的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不利於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從而阻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

從社會角度看,容易在整個社會產生心理落差,削弱社會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社會成員的身心和諧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過大的發展差距會導致溝通和理解障礙,滋生冷漠、不滿、對立和仇恨,加劇社會矛盾,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近年來,壹些地方社會仇富情緒日益高漲,群體性事件增多,與發展差距過大有很大關系。

如果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壹些國家的歷史經驗表明,當發展不平衡問題與民族、宗教問題交織在壹起時,往往成為社會動蕩和民族分裂的誘發因素。

能否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是對我們黨執政能力的重大挑戰。發展不平衡,歸根結底是發展不科學的表現;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要靠科學發展。科學發展觀是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立足當前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的。它深刻回答了實現什麽樣的發展和怎樣發展的重大問題,體現了馬克思主義關於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科學發展觀不僅擊中了發展不平衡的要害,而且指明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是解決發展不平衡的根本思想武器。只有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才能逐步推進城鄉、區域的均衡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如何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

成都是典型的大城市大郊區大農村,城鄉二元結構矛盾突出。2007年,與重慶壹起被定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成都開始了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改革。三年來,成都實施了壹系列政策措施,縮小了城鄉發展差距,城鄉壹體化取得積極進展。

榮成置地的探索和實踐,可以說是中國統籌城鄉發展的壹個縮影。近年來,為了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黨和政府采取了壹系列重大措施來促進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連續7年出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壹號文件”,全面取消農業稅,免除農村義務教育學雜費,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我國城鄉協調發展邁上新臺階。

同時也要看到,我國農業基礎仍然薄弱,縮小城鄉發展差距的任務仍然很重。要堅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著力在推進城鄉規劃、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壹體化等方面取得突破,推動形成城鄉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把加強“三農”作為根本立足點。“好風靠實力,適時惠農。”目前,我國已普遍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發展階段,我們有條件提供更多的金融資源支持農業農村發展。因此,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做出重大決策時,必須優先考慮“三農”。繼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完善強農惠農政策體系,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飲水、道路、沼氣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啟動新壹輪農村電網改造,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按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要求,統籌推進城鄉教育、衛生、文化、社會保障等社會事業。

——著力推動資源要素向農村地區配置。加快建立有利於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的激勵機制,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聚集。2010年,中央財政將安排8183億元用於“三農”,比2009年增加930億元,地方各級政府也將相應增加投入。積極發揮農村金融作用,綜合運用財稅杠桿和貨幣政策工具,引導更多信貸資金和社會資金投向農業農村。鼓勵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工作,動員科技、教育、衛生、文化等方面的人才下鄉進村,直接服務“三農”。

——把協調推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作為戰略重點。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就像“壹輛車的兩個輪子”,只有雙輪驅動才能和諧推進。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充分發揮城市對農村的輻射帶動作用。繼續采取積極措施,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讓有條件進城的農民有序市民化,逐步融入城市社會。

——以城鄉改革聯動為關鍵切入點。統籌城鄉發展,必須進壹步推進城鄉配套制度改革。壹方面,要深化農地管理、集體林權、農村金融和農墾制度改革,進壹步調動農民積極性,挖掘農業自身潛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另壹方面,要建立和完善促進城鄉溝通、開放、融合的體制機制,推進城鄉壹體化和現有體制在社會事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人居環境等公共服務方面的整合。

●如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

2010年5月28日,中國* * *在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總體思路和政策措施,提出今後10年的目標任務和要做好的重點工作。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10周年之際,全面部署下壹步工作,不僅有利於推動西部地區新壹輪發展,也將為促進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10年前,鑒於地區發展不平衡,黨和國家作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大決策。後來又根據國家整體發展的需要,先後實施了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和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整體區域發展戰略。近年來,壹系列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在這些區域發展戰略和政策的推動下,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的發展速度明顯加快。2008年,中西部和東北地區GDP增速超過東部。2009年,東、中、西、東北地區GDP增速分別增長10.7%、11.7%、13.4%、12.5%,西部地區增速繼續處於領先地位,中部和東北地區增速繼續快於東部地區。目前,我國四大經濟板塊逐步形成,區域協調發展成效顯著。

當然,也應該看到,解決地區發展不平衡的問題是壹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要立足長遠,合理規劃,進壹步加大區域發展統籌力度,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合理流動和優化配置,逐步形成東西部良性互動、主體功能定位明確、公共服務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縮小的區域協調發展格局。

壹是繼續實施區域發展總體戰略。進壹步推進西部大開發,完善政策,加大投入,強化支持,增強西部地區自我發展能力。全力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完善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增強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大力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使其成為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和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積極支持東部地區率先發展,努力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二是積極推進主體功能區建設。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細化土地開發格局的空間尺度,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開發格局。建立健全資源開發有償使用制度和補償制度,加大對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完善和落實相關規劃和政策,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加快形成新的區域經濟增長極,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加大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加快發展,提高自主發展能力。今年,中央政府將繼續投資330億元,大力支持西藏、新疆等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壹步完善欠發達地區綜合發展規劃,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落後地區人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扶貧開發力度,鼓勵發達地區對口支援欠發達地區,形成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紐帶、企業為主體、項目為載體的互利機制,調動扶貧各方積極性。

四是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要縮小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又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加快完善以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目標的公共財政體系,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增強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今年中央財政擬安排均衡性轉移支付4168億元,比上年增加250億元。要進壹步明確政府責任,建立健全考核體系,推動中西部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九脈貫華,必有淩雲之筆。”讓所有地區、所有人民共同富裕起來,是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要求,也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在黨的領導下,經過億萬人民的不懈努力,壹個協調和諧發展的中國壹定會呈現在世界面前。

觀點聲音

中國不僅需要蓬勃發展,也需要協調發展。中國國情的壹個基本特點是各地區條件差異顯著,發展極不平衡,可以說是“壹個中國,四個世界”。區域協調發展不僅是局部問題,也是全球性問題;它不僅是壹個緊迫的經濟問題,也是壹個重大的政治問題。“兩個大局”的戰略高瞻遠矚,深謀遠慮。沒有“第壹大局”,就沒有今天中國經濟的輝煌;沒有“第二個大局”,就沒有經濟持續發展、民族團結和諧的中國。城鄉“急行軍”,全國“壹盤棋”。

網友提問

網友:如何理解發展不平衡的現實與實現富裕的目標之間的關系?

答:* * *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優越性的最大體現,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鬥目標。但是,實現* * *富裕,而不是同等富裕和同時富裕,是壹個長期的歷史過程。在我國的特殊國情下,只有先富起來,再富起來,才能逐步實現* * *共同富裕。所以不能因為目前發展不平衡就否定* * *富起來的目標;但不能讓不平衡進壹步發展,否則最終會偏離* * *共同富裕的目標。

學習點

新世紀以來的七個中央“壹號文件”

2004年:關於促進農民增收若幹政策的意見

2005年:關於進壹步加強農村工作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若幹政策的意見

2006年: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

2007年:關於積極發展現代農業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幹意見

2008年:關於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進壹步促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若幹意見

2009年:關於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增收的若幹意見

2010:《關於加強城鄉發展統籌進壹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幹意見》

學習點

2009年以來國家發布的區域規劃和政策文件

-區域規劃

1.《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20年)》

2.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

3.江蘇沿海發展規劃

4.橫琴總體發展規劃

5.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

6.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

7.促進中部崛起的計劃

8.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

9.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規劃

10.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

11.長江三角洲區域規劃

-區域政策文件

1.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統籌城鄉改革發展的意見。

2.國務院關於推動上海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

3.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意見。

4.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意見。

5.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西部地區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意見

6.國務院關於進壹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

7.國務院關於推進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發展的意見。

8.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壹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