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提高企業績效

人力資源管理如何提高企業績效

中科院有應用心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兩年制學習,雙證班,符合條件可以申請拿到碩士學位。

具體課程包涵了以下課題:薪酬設計、員工培訓、業績管理、沖突管理、企業組織結構設計、企業管理創新系統、組織群體心理、危機管理、 360 度測評、職業生涯設計、企業培訓管理、員工心態管理、領導藝術、團隊建設與管理、績效考核、企業文化建設……

1、修完規定課程,通過必修課考試,修滿35學分,即可結業,頒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課程進修班結業證書》;2、全部課程成績合格者,頒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3、符合條件者可申請在職碩士研究生學位。參加全國同等學力的考試(英語和專業課綜合考試),四年內通過有效。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日益國際化 ,面對全新挑戰 ,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越來越依賴於高素質的人力資源。可以說 ,人力資源已經成為第壹資源。與此相應, 人力資源的管理和開發問題已經成為理論界和企業家們關註的熱點問題。作為壹門直接以人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心理學理應在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中發揮獨特的作用。

壹、心理學研究人力資源問題的視角與特點

作為以個體心理活動規律和機制為研究對象的學科, 心理學在介入人力資源問題時應該表現出個體關懷的特征。所謂個體關懷有兩層含義: 壹是心理學是從微觀的層面上來選擇或理解問題的, 比較關心企業管理各個環節上與人有關的具體問題; 二是心理學是以人為中心來思考和解決人力資源問題的, 對人身上存在的弱點和不足持較為寬容的態度, 天然地具有人性化關懷的傾向。具體而言, 心理學的個體關懷特征表現在兩個方面: 在基礎研究方面, 心理學工作者與其他領域的人力資源研究者有不同的選題取向和方法學偏好。心理學工作者比較關心人力資源“要素”的研究。人力資源是由個體組成的, 所以個體是人力資源的基本單元; 每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心理狀態和特點, 所以個體的心理狀態和特點是人力資源管理的要素。心理學就是以個體心理狀態的改變和意識水平的提高為出發點和歸宿的。它從來不去預斷或妄斷人的心理狀態或意識狀況, 而是在搜集事實或資料的基礎上總結或概括出有關的判斷或結論。在實踐操作方面, 心理學在理解人力資源管理中湧現出來的各類實際問題時, 有獨特的著眼點和分析框架, 從而導致與管理學不同的解決方案。企業在出臺任何壹項管理措施或政策時, 都應該顧及到員工的心理感受以及這種感受所產生的行為後果。有眼光的企業家應該有“個體關懷”的情懷: 從組織績效的角度看, 每個員工都是企業利潤的創造者, 關心員工就是自己; 從員工發展的角度看, 每個員工都是企業的壹種“產品”, 關心員工是企業家的職責。

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就意味著對人的改變

筆者認為應該改變的是人的意識。行為是制度和規章的產物,而且具有高度的可模仿性和易獲得性, 妳只要告訴員工應該做什麽、怎樣做, 他就能夠按照妳的要求將有關的行為實現出來。然而, 這樣的行為是短效的、被動的, 有時還會走樣和變形, 因為它沒有員工意識的參與和支撐。素質是壹個很難從操作意義上界定的概念, 所以我們也很難提出或制定壹種改變員工素質的理論或管理方案。素質還是壹個帶有個人評價意義的敏感概念, 當我們試圖改變或提高員工素質的時候, 就意味著我們設定他們的素質是偏低的, 這有可能引起偏見、歧視等方面的倫理問題。而且, 素質是否可馴化或改變的問題, 在學術界還是壹個有爭議的問題。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重點也應該放在改變和提高員工的意識上。當壹個企業的每壹個員工都能夠自覺地、主動地承擔起自己的社會義務和工作責任並力圖成就壹番事業的時候, 其人力資源的能量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釋放。事實上, 員工的思想意識壹直是我國人力資源管理中備受重視的問題。心理學本身就是關於人的意識及其變化規律的壹門科學, 它所提供的知識、原理和方法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柔性化、合理化、有效化、科學化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心理學工作者也有責任和義務將心理學的方法和手段運用和推廣到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實踐中, 以幹預和提升員工和管理者的意識水平。如果說組織行為學可以更多地幹預員工的行為的話, 那麽心理學就應該更多地幹預員工的意識。

三、要認識到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同於原來的人事部

在人力資源管理問題上, 不存在現成的教條, 所以也沒有哪種實務訓練可以教會妳解決壹切問題的成規。每壹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從業者都不應該試圖成為管人的“匠人”或“技師”, 而應該試圖成為管理的“大師”或“設計師”。這就不僅需要對人性和人的心理活動具有深刻的體悟和洞察能力, 而且需要具有高度的移情能力和對來自各方面壓力的抗拒力, 當然也需要高超的與員工“周旋”的能力和控制員工行為的藝術。這是壹種更難達到的境界, 是壹種素養, 而不是壹種技能。只有經過長期的“修煉”, 才有可能達到這樣的境界。正是在這壹點上, 心理學表現出了自己的優勢。它或許不會告訴妳在何種情況下應該怎樣做, 但它壹定會告訴妳比這更有價值的東西。心理學是關於人和人的精神活動的壹套觀點體系, 它能夠改變妳關於人的基本態度, 提升妳對人性的體悟能力; 心理學是壹套理解人的方法論體系, 它能夠教給妳看待和分析人的基本思路和壹般原則; 心理學是壹套研究人的方法體系, 它能夠讓妳用更加科學和合理的手段去接近人、了解人。對於人力資源管理者來說, 系統地掌握心理學理論和接受心理學訓練或許比掌握實務或案例更加重要。

人力資源管理或開發領域就是心理學可以幹預但尚未有足夠和適當工具加以幹預的領域之壹, 尚需心理學工作者做大量的工具化的工作需要強調的是, 當我們說把心理學作為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的工具時, 決不意味著要把心理學的理論和知識變成直接幹預和影響員工意識的戒律或訓條。沒有任何戒律或訓條可以改變人的意識。人的改變需要更加隱蔽、間接、巧妙和藝術的方法。在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及其他旨在影響人、改變人的工作中, 應該有心理學的工具, 這些工具應該具有隱蔽、間接、巧妙、藝術的特點。如是, 心理學才能對人力資源管理和開發及其他應用領域

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

二、積極心理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1.在員工招聘中的應用

在員工招募的過程中,除了要考察相應職位所要求的職業技能和智商(掌握更高的職業技能的能力),更應該考察相應的心理素質,主要包括情緒能力,即情商。情商是指監察自身和他人的感情和情緒的能力,區分情緒之間差別的能力,以及運用這種信息以指導個人思維和行動的能力。情商主要包括幾個方面:壹是認識自己的情緒;二是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緒;三是自我激勵;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五是人際關系的管理。情商在工作成功中有著重要作用。高情商的個體能更好地跟自己和他人相處,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很強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在壓力下工作,善於從挫折和失敗中學習,有明確的目標並能夠付出堅持不懈的努力。

情商可以通過組織面試來考察,也可以通過情商問卷來考察,如Bar- on 教授的情緒智力量表。

2. .在員工培訓和開發中的應用

企業和個人的發展都離不開員工的培訓和開發。積極心理學認為,員工的培訓,除了常規的企業文化的培訓,規章制度的培訓和崗位技能的培訓,還應該包括心理素質的培訓,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效能感的培訓。自我效能理論是班杜拉教授創立的理論。自我效能感是指我們對自己有效地組織和完成某項特殊任務的主觀評價。根據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感決定了我們對行為結果的預期。如果我們預期有成功的結果,那麽自我效能感將成為壹種執行任務的動力。如果我們預期不會取得成功,那麽這種效能感將會成為壹種阻礙因素。高自我效

能感個體,即對行為結果有更好預期的個體,更會設立有挑戰性的目標,把阻礙因素看成是可以克服的,在處理挑戰情境時擁有更多的認知資源,在策略上更有靈活性和有效性。因此,企業應該致力於培養高自我效能感的員工。自我效能感主要受四個信息來源的影響:(1) 自己的成功體驗;(2)他人的替代性經驗;(3)社會勸告;(3)當時身體和情緒上的狀態。其中,他人的替代性經驗在員工培訓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所謂他人的替代性經驗是指觀察他人的成功經驗而獲得的經驗。在員工培訓過程中,企業應該聘請相關領域的成功者和員工分享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的經驗,這些成功者在職業生涯起步的時候和企業員工有類似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經歷,他們的分享,可以讓員工意識到,持之以恒的努力也可以給他們帶來成功,從

而可以提升他們的自我效能感。

3.在績效考核中的應用

績效考核是指收集、分析、傳遞有關個人在工作崗位上的工作行為、表現和工作結果方面信息的過程,目的是調動人的積極性,使人力資源發揮最大效能,使公司具有運行活力,讓個體意識到自己的優點和不足,通過發揚優點和盡力彌補不足,來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

績效考核不僅僅是壹種獎懲手段,而是讓員工意識到自己的優缺點,並及時對發展方向進行修正的手段。因此在績效考核過程中,考核結束後和員工的反饋溝通,尤其是讓員工形成積極的歸因方式,非常重要。歸因是指根據行為事件的結果,通過知覺、思維、推斷等內部

加工過程,來確認造成該行為事件的結果的原因的認知過程。美國心理學家韋納認為,人們對行為的成敗常歸納為4 個因素:能力;努力;任務難度;運氣。其中能力和努力屬於內部原因,而任務難度和運氣屬於外部原因。在另外壹個維度上,能力和任務難度屬於穩定因素,而運氣和努力屬於不穩定因素。歸因方式會影響個體在類似情境中的努力程度。比如如果個體把成功歸結為內部因素,會讓個體產生愉悅情緒,並願意付出持續的努力。因此在和員工反饋溝通的過程中,要引導員工的歸因方式,讓員工意識到,他們的成功是能力的表現和努力的結果,而不是由於運氣好或者任務本身難度小,而他們的失敗,是因為他們努力程度不夠,如果他們能夠付出持續的努力,在未來的工作中是可以獲得成功的。通過訓練,員工能夠采用正確的歸因方式來面對工作中的成功和挫折,及時對自身狀態進行修正,才能真正達到績效考核的目的。

4.在激勵制度設置上的應用

美國人力資源大師德斯勒指出,所有人力資源活動都有激勵的含義,人力資源管理制度就是廣義的激勵制度。因此如何有效激勵企業員工是人力資源工作的核心,也是涉及企業可持續性發展的關鍵問題。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指出人的需求不是單壹的,可以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層次由低到高。其中生理需求主要是指睡眠、呼吸、食物,性等滿足生理需要的需求,生理需要是人類最強大的動力。安全需求是指生命、財產、健康、工作保障、家庭安全方面的需要。社交需要是指對情感和歸屬感的需求。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他人對自己的尊重和自己對他人的尊重。自我實現的需求是指實現自己的價值,發揮自己的能力,完成壹切和能力想匹配的工作的需求。其中,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是較低層次的需求,也成為物質性價值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的需求是 較高層次的需求,也成為精神性價值需求。這五種需求由低到高,構成人類行為的動力系統,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才能實現高層次的需求,壹旦壹個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後就不會成為個體行為的激勵力量。馬斯洛的研究指出,高層次的動機比低層次的動機具有更大的價值。具有高層次動機的員工有更大的工作熱情,更有主動性,能承擔更多的責任,接受有挑戰性的工作,更關註自身的成長,因此也能更多的給公司創造價值。有研究表明,組織中的習慣做法會影響高層次需求的產生。人力資源工作者應該努力激發員工高層次需求的產生並努力滿足這些需求。總之,在積極心理學的指導下,企業的人力資源應該更多地考慮激勵和引導員工,努力創造壹個能夠促進員工自身的積極品質和正面思考的綜合制度,提升他們的動機和目標,以面對企業的發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