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關於2012電影成功的原因

關於2012電影成功的原因

作為壹部災難類型片,《2012》在視覺特效上自然出色。在之前的各版預告片中,那些鋪天蓋地的災難場面已經足夠震撼,但在大銀幕上親眼目睹的感覺還是非同凡響。加利福尼亞沈入大海,肯尼迪號航空母艦撞毀白宮,黃石公園火山爆發,海水漫過喜馬拉雅山等幾個大場面,確實是藝術想像力和視覺特效技術完美結合的經典鏡頭。由於內地觀眾要到2010年的1月份才能看到《阿凡達》(Avatar)了,所以對於內地觀眾來說,本年度最佳視覺特效影片毫無疑問就是《2012》了。

不過如果壹部災難片僅僅只是在視覺特效上非常出色的話,它還是很快就會令觀眾感到厭倦的。畢竟,感官刺激在任何電影裏都只是調料,即使在災難類型片裏,主菜還得是人和人之間的情感。還好,這次電影之神聽到了我之前的怨念,導演羅蘭.艾默裏奇(Roland Emmerich)沒有犯《史前壹萬年》( 10,000 BC)的錯誤,在《2012》中避免了簡單地做感官刺激的堆積,而是在劇本上下了功夫,並明智地將這些視覺特效場面融合進了人物塑造中。基本上,本片中的視覺特效場面很少是單純為展示而展示,都和劇情、人物結合的不錯。

和羅蘭.艾默裏奇導演的《後天》壹樣,《2012》的故事主線還是放在了壹家普通人的命運上。約翰.庫薩克(John Cusack)主演的男主角是壹個失敗的作家,在偶然的機會中得知了世界將要毀滅的信息,他為了拯救家人,開始了壹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旅程。在這條故事主線的帶領下,各條故事副線也有條不紊地展開,所有的劇情張力都來自各色人等在災難面前的反應,而那些之前在預告片中著力描寫的災難場面,雖然也堪稱壯觀,但真正能打動觀眾的,還是人性的美好和堅韌。

當然,對於現在的觀眾來說,這種已經基本模式化的故事已經算不上什麽新意和驚奇了。對於那些對類型片和災難片觀影經驗比較豐富的觀眾來說,基本上我們可以在開場30分鐘左右就判斷出誰能活下來,誰將死去。但《2012》憑借強大的視覺特效,還是把這些俗套做出了不壹樣的感覺。這就是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的威力,面對各個不同國家、民族和文化背景的觀眾,它總能在其中找出壹些***同之處,並精巧地將這些跨文化的人性***同點融合進故事之中,然後以強大無比的視覺特效進行再包裝,最後整合出壹個讓大部分觀眾都感到滿意和刺激的電影。

在《2012》中,“中國元素”可以說是近些年來好萊塢主流商業片中表現最多,而且是最正面的壹次。拯救人類的方舟計劃就是在中國進行的(從地貌來看,應該是在西藏),導演借片中討厭的美國佬之口,感慨了壹句:(大意)這樣巨大的工程量只有中國才可能做到!(順便小拍了壹下內地觀眾的馬屁)

很明顯,好萊塢已經把中國內地這個飛速發展的電影市場看作是未來最有潛力的市場,所以才會如此煞費苦心地用這些中國元素來迎合內地市場。不過在影片上映之前,我看到有些發行方宣傳中甚至提及什麽“中國拯救世界”和“汶川精神”,我不得不說這就屬於壹廂情願的過度宣傳,以至於到了有點意淫的程度。但中國和拯救世界沒什麽太大關系,只是該幹什麽就幹什麽而已。而本片和汶川更是扯不上什麽關系。

(片中壹個扮演中方藏族工人的演員黃經漢在《黑暗騎士》中扮演了那個被蝙蝠俠虐的香港壞蛋劉先生,而扮演這個角色奶奶的演員,則是華裔女演員盧燕,她演壹個藏族老奶奶,看著有點怪,主要是比較白胖,不像藏族人。)

值得壹提的是,在緊張刺激的特效場面以及扣人心弦的劇情中間,導演還隨時不忘給觀眾添加點幽默小佐料。片中類似的閃光點不少,至於說妳能感覺到多少,就看妳的笑點如何了。

導演羅蘭.艾默裏奇作為壹個德國人和壹個歐洲人,估計對美國也不是很喜歡,所以裏面沒少埋汰美國人。看過《後天》的就知道,美國總統在他的電影中基本是很難活下來的。

片中男主角帶領壹家人逃難時,為了能到中國,和壹個俄羅斯百萬富翁(好吧,他是億萬富翁,因為他能買得起三張方舟船票,這船票可是每張價值 10億歐元的)壹起上了壹架大飛機。這家大飛機是安東諾夫An-225超大型軍用運輸機,起飛重量超過600噸,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小朋友看到後驚嘆壹聲,俄羅斯百萬富翁得意地說,這是俄羅斯產的。(An-225實際上是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研技術聯合體研制的,嚴格說來還不能算是俄羅斯的。該飛機最大航程15400公裏,在片中該飛機在不中途加油的情況下壹次性從美國西海岸飛到了中國四川。)

對於大劉的粉絲們,我得說,大劉的影子在本片中時常隱約閃現。例如災難來臨,如何選擇誰能上方舟誰不能上?只要熟悉大劉作品的讀者,不難得出自己的答案。

而大劉在《黑暗森林》中的壹句名言在本片中也變相地得到了體現:是給文明以歲月?還是給歲月以文明?

幕後 即將來臨的世界末日

若論當今好萊塢誰最熱衷於災難題材,羅蘭·艾默裏奇的名字必然首屈壹指。這位曾經執導過《獨立日》、《後天》等災難大片的導演,歷來作品皆以摧毀人類文明為樂趣。這次他選擇了世界末日做噱頭的《2012.》,對於這部新作,羅蘭·艾默裏奇說:“這麽多年來我壹直在以拍攝災難片為主,很多人都對我說過,他們很喜歡《後天》那樣的電影,我問他們為什麽,他們告訴我,看到熟悉的城市在銀幕上毀滅,會感到壹種不可思議的震撼。抱著這樣的想法,我就開始琢磨2012年世界末日這個題材。其實拍攝獨立日的時候我就已經有想法拍攝1999年的世界末日,可惜那時候時間已經趕不上,所以在2006年我就開始構思《2012》的故事,這次我們要趕在地球毀滅前拍攝好這部電影(笑)。”

談及為何如此鐘情災難題材,羅蘭·艾默裏奇說:“災難電影是壹種沖突會很強烈的電影,當觀眾在觀看的時候可能會拋棄掉很多需要細細思考的元素,這是壹種很極端的對決,關系著生命的存亡,是妳死我活,力量懸殊的壹種較量,大家很容易就被這種題材的電影所吸引。對我而言,我喜歡描述城市遭受虛擬的劫難,那樣會讓大家警醒,居安思危。《2012》講述是壹種可能性,地球會不會在2012年迎來他的終點,如果是真的,人類文明何去如從,地球上的居民又該怎麽辦?電影著重表現了這些內容。”

“我很滿意《2012》”,羅蘭·艾默裏奇這樣評價自己的新作,“這部電影有壹個遺憾,那就是制作時間非常緊迫,我們必須趕在今年的聖誕之前推出這部作品,這跟我原計劃的拍攝完成的時間提前了很久。所以這就導致我們需要在有限的時間做完許多事情,尤其是電腦特效,特效是這部作品的重中之重,這次的特效鏡頭非常多,我第壹次感到有這麽大的壓力。制作組需要在世界各地實地取景,然後大家壹起探討如何呈現這些城市的毀滅鏡頭,有壹段時間,我們整個團隊幾乎天天開會,反復討論著許許多多的細節。所幸的是這壹切都按時保質保量的完成了。”

約翰·庫薩克獨挑大梁

在《2012》中約翰·庫薩克扮演的主角戲份最多。為何要挑選約翰?羅蘭·艾默裏奇說:“很奇怪,當我開始構思故事的時候,在腦海裏,男主角的樣子就是約翰·庫薩克。我看過他過去的壹些作品,他對於驚悚題材把握得很到位,我喜歡捕捉他在片長壹些即興的演出,為這部電影增添了許多有趣的元素。”

而對於約翰·庫薩克本人而言,接拍過大量獨立電影,同時也有著《致命ID》、《1408幻影兇間》等口碑不錯的作品的他,對於《2012》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並不完全認為這部電影是我的獨角戲。我的角色最重要的作用是聯系著影片的各個角色,大家壹起才構成了這部電影。在影片裏我是壹個學者,我喜歡這種高級知識分子的角色,因為拯救世界的總會是這種人(笑)。”

同時也擔任本片編劇的羅蘭·艾默裏奇,詳細闡述了他如何設計約翰·庫薩克所扮演的角色:“所有這樣的災難電影都需要壹個有著相對權威性,同時也有著某些弱點的角色。在邁克爾·貝的《世界末日》裏,布魯斯·威利斯的角色我覺得非常經典,他是壹個非常真實也有非常有個性的人,最後他所做出的犧牲決定也合情合理,壹部優秀的災難片,理應有這樣充滿人性的平凡人角色。基於這個想法,我創作了約翰·庫薩克飾演的傑克遜·柯蒂斯,在影片裏,傑克遜·柯蒂斯面對了許多危難,同時還要拯救家人,這部電影描述了壹個平凡人如何成為英雄。他的戲份很重,影片大然部分時間都圍繞著他展開,約翰·庫薩克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花絮 本片原名為《再見亞特蘭蒂斯》(Farewell Atlantis)。

《2012》投資2億美元,是羅蘭·艾默裏奇執導電影裏成本最高的壹部。

《2012》的預告片制作時,影片的配樂尚未完成,所以使用了《閃靈》的原聲音樂。

實際上,2012年的末世論是壹種西方思想,並非瑪雅人所創,相反,瑪雅人只是認為在2012年之後,世界會進入壹個新紀元,這與世界末日並無太大關聯。

本片原計劃是在2010年公映,但導演羅蘭·艾默裏奇於2008年的作品《史前壹萬年》票房和口碑均十分不理想,因而羅蘭·艾默裏奇加快了《2012》的制作速度,本片也得以提前壹年問世。

與羅蘭·艾默裏奇的其他導演作品壹樣,《2012》的劇本創作同樣有羅蘭·艾默裏奇參與。

鑒於《2012》裏出現的大量描述真實城市發生災難的情節和鏡頭,MPAA曾經為該片的分級而產生過激烈爭執,相當壹部分人認為該片應分級為R。不過最後考慮到本片確實沒有出現太過血腥的段落,《2012》最後還是分級為PG-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