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主要影響

主要影響

1999年地質工作全面實施改革以後,對地勘業務和隊伍建設有明顯影響。主要由新壹輪國土資源大調查安排了西部空白地區中小比例尺的地質填圖、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和災害地質調查,在成礦有利地區安排了1:5萬地質、物化探、遙感和礦產調查,對發現的礦點進行資源評價。這些地質調查工作,由於對每項工作都有較為嚴格的標準要求,有層層審查把關,工作成果質量較有保證。從事國土資源大調查工作的技術人員,能得到較多的鍛煉。

中國地質調查局成立十多年來,歸口單位人員數量少、專業不配套、結構不合理,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約2/3不得不外包,造成地質調查的現場觀察研究和第壹手資料自己不掌握,只能從地質報告中了解他人的說明和結論,其中不免有些不準確的觀察資料和分析研究,造成某些誤導。以2010年為例,中國地質調查局負責組織實施的地質調查經費63.48億元,其中中國地質調查局歸口單位完成18.9億元,占29.8%;其余都是由省級地質調查院等項目聯系單位完成的。

承擔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實行項目聯系的地勘單位,同時承擔了大量社會勘查項目,由於受合同制約,時間限制,往往發生“蘿蔔快了不洗泥”的現象。對付不懂地質技術的服務對象,可以采取簡單化、表格式的原始資料編錄方式,工作報告也可以通俗明了。這樣做可能符合市場需要,但對地質技術人員來說,業務上缺乏嚴格的訓練,技術水平難以提高。長此下去,將毀了這批技術人員。這種工作作風,也會帶到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中來。

因此,為了對政府財政資金支持的地質工作項目負責,必須要建設好中央和地方兩支公益壹類地質隊伍,充實骨幹力量,配套技術專業,盡快做到自立承擔財政項目的地質調查和礦產勘查任務,只向社會尋求探礦工程、實驗測試等輔助性工作的支持。中編辦批準的中國地質調查局及其歸口單位編制9632人,省編辦批準的省級地質調查院編制8891人,十多年來沒有突破。不是工作任務少不需要,而是指導思想上沒有建立政府財政出資的基礎性、公益性、戰略性地質和礦產勘查任務,要有壹支成建制的、結構合理、專業配套、裝備精良的地質調查隊伍獨立開展工作的觀念,是對溫家寶同誌多次關於加緊地質“野戰軍”建設的要求理解不深。2000年5月7日,他指出:精心組建壹支承擔全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的“野戰軍”隊伍,已刻不容緩。地質“野戰軍”應當是人員精幹並相對穩定,裝備精良,以高技術為支撐,地質調查與科研相結合、能擔當重大戰略任務、善於攻堅打硬仗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同年12月25日,他指出:“野戰軍”隊伍要精幹,要調整隊伍結構,面向全國招聘壹些專業技術骨幹。2002年10月15日,他又指出:為了保證國家區域性、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勘查工作的需要,建成壹支人員精幹並相對穩定、裝備精良的地質“野戰軍”隊伍,目標不能動搖,步伐必須加快。這些講話的精神,不用解釋,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