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中國船城在哪裏?

中國船城在哪裏?

中國船城會擱淺多久?

1983,澳洲規劃建設中國城。在眾多投標方案中,只選擇了樂山市犍為縣洛城船形古鎮,並在全國Rox城復制。從此,羅城古鎮聞名中外。

羅城古鎮素有“東方之舟”、“中國船城”之稱,歷經300多年風雨變遷,有“雲上壹梭,山頂壹舟”的美譽。看起來像壹艘乘風破浪的大船,世界上僅此壹例,彌足珍貴。

然而在海外成名已經20多年了。20年來,中國古鎮發展被熱浪席卷,周莊、烏鎮等後起之秀此起彼伏,而遠在大洋彼岸久負盛名的羅城古鎮卻日漸沈寂。當地民眾對保護“寶貝”無所適從,保護與發展陷入困境。羅城的現狀也代表了省內很多古鎮的尷尬處境——

2006年2月,犍為縣舒雪峰、帥華光等幾位老幹部再次向有關部門遞交了兩年前寫的《關於羅城古鎮維護的建議》。這是他們第二次為羅城古鎮“代言”。舒雪峰憂心忡忡地說,“如果我們再不保護好它,可能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去澳大利亞看羅城古鎮了!”

羅城古鎮出名是因為壹次偶然的機會。1982西南建築設計院航拍時偶然發現了羅城的“船街”。1983年,該院在廣交會上展示了羅城古鎮建築圖。在眾多競標方案中,澳洲選擇了羅城古鎮的原型。同年4月,雙方草簽協議,在距澳大利亞墨爾本24公裏的洛克斯(Rox)建設壹座面積9公頃、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的“中國城”,投資者來自日本、泰國等8個國家和地區。

四川古鎮以其濃郁的風土人情而聞名。

此後的20多年裏,人們和外國都關註著羅城古鎮,它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羅城古鎮的保護和發展是每年當地“兩會”的熱門話題。今年2月,樂山市“兩會”召開之際,犍為縣多位人大代表、CPPCC委員再次發起新壹輪“攻心”,呼籲將羅城古鎮的文化旅遊發展放在更高的層面上考慮。

“洛城孤兒”的孤獨

據《四川百科》記載,羅城古鎮建於明朝崇禎年間。這裏曾是清朝的驛站,名為羅城鋪。有四個宅門,四個小巷,三個寺廟和五個宮殿,九條街道...“時至今日,在南華宮舊址,用於集會祭祀的廣州會館留下的瓦礫依然隨處可見,三次大火留下的焦土依然依稀可辨,而當年洛城的繁華似乎也值得紀念。

洛城的落寞,在依然守衛著南華宮遺址的巨大石獅中展露無遺。

2006年春節假期,許多遊客湧向羅城的川興街。成都的陳先生站在南華宮遺址的石獅旁,感慨萬千:“如果能重現當年南華宮的盛況,就不會感到那麽孤獨和失落了。”

節後,羅城古鎮盤點了黃金周成果:20多組自駕遊團隊,約有壹千人。來的人不多,但很多人“來的開心,去的失望”。當地人只能自嘲地說:“妳來看什麽?還不如保留傳說中的神秘。”

從1982開始,西南建築設計院意外發現了洛城的“船街”,這艘從遠古走來的“商船”的名聲也在不斷升級。5月,1986,樂山市政府會在這裏。

被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省政府批準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3年,羅城古鎮被省旅遊局列為“四川十大旅遊古鎮”。

然而,不斷“升級”的洛城船形街卻沒有得到相應的保護,反而不斷受到世風的侵襲。先是商家、供銷社、儲蓄所等單位遷入,後有10多戶隨意改變建築結構。後來,街道和人行道相繼“現代化”...街道上散落的小攤,亂停的自行車摩托車,都在提醒外地人,這只是壹個普通的農村小鎮,沒什麽特別的。

“很多文物古跡就這樣慢慢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了。”3月3日,在川興街鳳臺茶館,71歲的店主張守清告訴記者。

豐臺是壹家有200多年歷史的老茶店。前面是鋪面,後面是住房,標準的四合院。張守清從家裏拿出壹個木盒,翻出藏在木盒裏的家譜,給記者看這個家族輝煌的過去。根據族譜記載,張守清祖上捐資修建了靈官廟、戲臺等造船標誌性景點。

靈官廟和戲臺至今還在。“可是街對面的樓沒了,三宮九殿的廟也沒了。這麽難修,就這麽毀了?”張守清臉色沈重,連說“不舒服”。

隨著文物古跡的消失,羅城的孤獨感日益深入骨髓。

對此,羅城鎮居民王亞平感觸特別深。從1986開酒店開始,她就壹直在船街“孤軍奮戰”。她住的酒店有20多張床,最便宜的每晚5元。“最受歡迎的生意是黃金周,但大多數是商人”。老板娘坐在街邊,看著偶爾路過的旅客,心裏有些莫名的難過。“不好玩,很多人壹看就走了。”“鎮上的居民都希望羅城能早點發展起來,人多壹點。

氣,我們的生意會更好。”說到這,王亞平的眼裏滿是期待。

且不說家喻戶曉的周莊、烏鎮,就算是省內比較,在上栗、洛帶等古鎮發展名氣越來越大的背景下,羅城這個世界上唯壹的“絕世標本”也已經被遠遠甩在後面了。

古代“船”的搶劫

就“年齡”而言,羅城古鎮已經算是壹個飽經滄桑的“老人”了。經過戰爭的洗禮和風雨的侵襲,它已經很少保持原來的風格了。然而,近年來,由於自然風化和人為破壞,小城鎮的保護有失控的危險。

水電通了,隨之而來的是亂七八糟的電線,亂七八糟的電線桿,露在大街上的水管。船形古街原來的路面全是綠色石板,踩上去很爽。據當地人介紹,上世紀80年代初,為了方便汽車通行,有人將數萬塊躺了幾百年的綠石板撬開,鋪上混凝土。從此,古街優雅的身影逐漸被各種雜貨店、餐館、茶館等建築毀容。沒有當地人的指引,外地遊客很難看到古鎮原本的船體形狀。

古鎮原來的建築都是木架的,沒有用釘子。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10多戶居民不滿足於住在木屋裏的居民,於是推倒了原有的房子,建起了兩層或三層的磚房。墻壁用水泥粉刷,然後貼上瓷磚,掛上卷簾門。

在鋼筋混凝土抹平了大部分地區建築差異的土地上,船形古街也不例外。建築壹點點“時髦”,古風卻壹點點流失。

住在“船頭”的85歲老人唐建勛的入口,曾經是壹艘古船的大門。船上有四扇門,東、西、北、南。晚上沒人能進來。據他說,解放前“船”上只有10戶,現在有幾百戶。

壹邊是居民的不斷湧入,壹邊是遊客的不斷失望,這種意味深長的“反比”,也是尋求古鎮發展者的煩惱。

麻煩也因為矛盾而不斷“湧現”。以當地政府對古鎮旅遊開發和營銷的渴望為例,壹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連偶爾需要壹個導遊都被鎮政府辦公室的王超“客串”過。每到黃金周,小姑娘就徹底“被困”了,天天陪團。鎮政府的壹位官員說,有時候我寧願沒有這個資源,也要處理各方面的“特殊”接待。有時候壹天來好幾個客人,都是關系介紹的。我直接去政府,被接待得不知所措。

羅城船形古鎮因為名聲在外,成為了很多電影電視劇的“道具”。2004年夏天,著名導演謝晉來到羅城為影片選址。在壹個多小時的檢查中,謝晉臉色沈重。最後他語重心長的丟下壹句:“654.38+0億元不賣!”同時我也提醒過要好好保護。就算發達了,也改變不了口味。

2005年3月,壹心推廣羅城旅遊的羅城鎮宣傳委員李平慶接待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肖斯塔科維奇。當被問及古鎮給他留下什麽印象時,這位官員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很多東西的價值總是在不經意的死亡中顯現,總有壹天,我們會痛苦地後悔。”

救援行動,在空中漂浮了20年

“羅城古鎮是全人類的遺產。單純的修修補補很難保持原貌。必須搶救和開發!”見證現狀的是長期跟蹤四川古鎮的西南交通大學建築學院教授羅成。

紀付正很擔心。

事實上,近年來,當地政府、旅遊和文物部門從未停止過對古鎮的保護和開發。為此討論了幾十次,形成的文字材料很厚。到目前為止最重要的文件是犍為縣政府2000年發布的1號公告,首次劃定並公布了船形古鎮的保護範圍,並對保護區內的建築和街道鋪面做出了硬性規定。

在羅城鎮市政府,記者看到了最新的城鎮規劃,其關鍵詞是“註重古鎮保護”。縣文體旅遊局剛剛出臺的《全縣旅遊發展總規》,分章節對羅城古鎮的現狀、問題、開發建設提出了意見。鎮供銷社、儲蓄所等單位也在壹次次保護性規劃後陸續遷出。

然而,羅城在許多方面的努力還沒有為古鎮的保護帶來詳細的計劃。2005年秋,成都某著名房地產商兩次造訪洛城,意欲投資開發,恢復古鎮原貌。但因為沒有詳細的方案可供參考,在與縣領導談了20多分鐘後,我遺憾地搖了搖頭,離開了。

“壹個計劃需要20到30萬。費改稅後鄉鎮很難投入這麽壹筆錢做規劃設計。”羅城鎮黨委書記胡永生壹臉無奈。他說,雖然羅城古鎮急需保護性開發,但實際上目前的保護工作只能停留在小修小補上。

洛城成名後最大的壹次維護是在1984。當年,省建設廳撥款65438+萬元,進行了羅城古鎮修復工程壹期工程,恢復了“梁婷街”的原貌,修復了古戲樓。此後,由於“各級財力不足”,古鎮維護壹直處於“斷奶”狀態。據介紹,該鎮每年可用於古鎮維護的資金只有

只有幾千元,10年來的總投入不到20萬。而這種“保護”不到位,畫出來的不平等也很明顯。

胡永生說,羅城雖然有名,每年來羅城的遊客也不少,有時壹個黃金周有七八千人,但“面子”受損的羅城很難留住客人。客人“壹閃而過”,產生不了當地人渴望的“經濟效益”。

2005年,羅城鎮市政府打算破壞船形街的混凝土,重新鋪上綠旗,耗資20多萬元。而且文物主管部門也明確表示“不認可”,“因為是文物,不敢隨便碰”。面對“投資”和“設限”的雙重困難,鎮政府最終選擇了放棄。

當洛城保護計劃因為種種原因擱淺後,壹些有識之士以不同的方式展開了保護行動。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全省只有兩個鎮級消防隊,羅城有壹個。這支消防隊的隊長是李忠烈,壹位當地的私營企業家。消防隊員都是他工廠的員工,人員費用由李忠烈承擔。“羅城古鎮再也經不起大火的摧殘了。值得我投資。”李忠烈毫不掩飾他對這座古鎮的熱愛。

李忠烈人對古鎮的熱愛,似乎反映了壹個更深層次的道理——“中國船城”擱淺的隱憂,可能不單純是“沒錢”的問題。認清它的價值,提升它的內涵,為它掃除障礙,解開纜繩,選擇正確的航線,是擱淺之船揚帆遠航的關鍵。這也是很多依然失傳的古鎮突圍的方向。

背景

大話西遊洛城古建築群

從空中俯瞰,羅城古鎮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650米。它位於犍為縣鐵山北側延遲沈降帶隆起的橢圓形淺丘頂部。

主要街道梁婷街從尚潔街的盡頭開始。從這裏開始,從“二步架”到“四步架”,街道兩旁都是壹排由柱子支撐的屋檐式房屋。長約200米,寬6米,類似浙江紹興的烏篷船,俗稱川亭街、涼亭子街、涼亭子街。整個船體由窄到寬逐漸延伸,呈紡錘形自然分離延伸;在川鎮中心的寶鼎戲樓壹帶,由寬到窄逐漸收縮延伸,然後在於涼會館街的終點與靈官廟匯合。其建築造型和平面布局“兩頭小中間大”,延伸曲線也十分自然和諧,具有強烈的“空間動態”感。建築師稱之為“梭形平面布局”,也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典型的明代城鎮建築。

從古代建築的角度來看,這種“山頂飛船”確實達到了壹種優美的境界。它不僅布局巧妙,構思獨特,舉世無雙,令人嘆為觀止。正如香港《明報》所言:“歷史上的洛城是船形的,象征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