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厚積薄發!北鬥系統開始提供服務,紅雲工程將建立天基互聯網。

厚積薄發!北鬥系統開始提供服務,紅雲工程將建立天基互聯網。

太空飛行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預言“地球是人類的搖籃,但人類不能永遠被束縛在搖籃裏”。

事實上,太空飛行不僅關系到整個人類的未來,也是中國人幾千年的夢想。

隨著2018年的臨近,當我們回首這壹年中國走過的航天之路,會發現這樣壹份長長的成績單:

截至18年2月27日,我國在2018年完成了38次火箭發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也完成了第296次飛行,包括:

18顆北鬥三號衛星成功發射並組網;

遙感衛星30號04、31 01成功發射;

02、03、04年高分壹號星,高分五號、六號、十壹號成功發射;

高靜03、04衛星發射成功,與2017發射的01、02衛星完成首批組網;

嫦娥四號中繼衛星“鵲橋”和嫦娥四號探測器相繼發射成功;

成功發射風雲二號H星,並與風雲二號E、F、G星在軌組網觀測;

海洋壹號C星、二號B星發射成功;

土地探測衛星3號和4號成功發射。

而且2018也是中國商業空間發展元年。中國的民營公司在航天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在航天領域的商業化嘗試也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例如:

5月17日,“零壹俱樂部”成功發射我國首枚民營亞軌道商業火箭。

65438年10月27日,由“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壹號固體運載火箭發射升空。雖然發射失敗,但這是中國首次由私營公司進行的軌道發射,意義重大。

65438年2月7日,長沙天壹研究所研制的多顆衛星發射成功。

在2018航天發射的成果中,最令人振奮的是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星座的成功部署。隨著10次發射成功、18顆北鬥衛星發射成功、19顆成功組網,北鬥導航系統成功邁出了從區域走向全球的“關鍵壹步”。

然而,正如“羅馬不是壹天建成的”,北鬥三號全球導航系統的成功離不開整個北鬥系統的背景。

北鬥導航衛星副總指揮沈源在就職演講中提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經歷了北鬥壹號、北鬥二號、北鬥三號三個階段。

從1994開始,中國開始建造北鬥壹號。通過不斷叠代升級,2012年完成北鬥二號,穩步實現北鬥系統區域系統建設。

北鬥三號於2016年發布白皮書,2017年完成首次發射,目前已完成19顆衛星的組網,基本實現了從區域到全球的發展目標,並將最終在2020年完成35顆衛星的組網,成為與美國GPS、俄國GLONASS、歐盟伽利略並列的四大全球定位系統。

據沈媛介紹,與之前的北鬥壹號、北鬥二號相比,北鬥三號在服務範圍、航天能力、與其他全球系統的兼容性、精度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可以為全球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即使與其他三大全球導航系統相比,北鬥三號在星間鏈路技術、自主導航能力、在軌重構和在軌賦能技術等方面也具有獨特的後發優勢。

“2018是商業航天元年。商業發射、太空旅遊、天地壹體化都有巨大的商機,這將是壹個萬億美元的市場。當所有條件都滿足時,商業航天的有利空間就會到來,無數獨角獸就會誕生。”

今年6月5438+10月,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組書記、副院長梁曉紅在演講中預言,下壹個風口將是商業航天。進入航天領域的民營公司大致可以分為:衛星公司、火箭公司、測控公司等等。現實中,永遠不會缺少敢於率先吃螃蟹的先行者。

比如零壹俱樂部、藍箭航天、天壹研究院的老總,這些民營航天公司的舒暢、張長武、楊峰在2018接受采訪或上臺演講。

運載火箭是衛星飛行的基本工具。藍箭航天首席執行官張昌武表示,火箭的發射燃料、可重復使用技術和商業化前景必須由私營公司考慮。

中型運載火箭是唯壹能夠支撐未來低軌道發射市場的火箭序列。在他看來,液氧和甲烷的結合將是最經濟、最環保、最實用的火箭推進劑。

2065 438+08 10月27日,18,藍箭航天研制的朱雀壹號固體運載火箭發射。雖然未能成功上天,但這是中國民營航天企業的首次在軌發射,說它是國內民營航天事業的裏程碑也不為過。

過去航天事業是傾註全國之力的國家級航天競賽,費時費力。但正如天翼研究院CEO楊峰在演講中所說,在空間領域已經采用了壹種“微小衛星”的方法。只需要1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和數百萬的資金,就可以實現過去需要10年、耗資數億的航天成就。

這種小步快走的太空探索方式不僅穩步而且為私營公司的進入創造了非常現實的可操作性。今年65438年2月7日,楊峰所在的天壹研究所研制的多顆衛星發射成功。

根據計劃,紅雲工程將發射156顆衛星,在太空建立覆蓋南極和北極的全球天基互聯網。通俗地說,就是讓用戶在全球範圍內無死角接入WiFi。毫無疑問,這壹項目將為未來人工智能時代需要全球網絡無縫連接的無人駕駛、物聯網、航空運輸、海洋工程等諸多行業提供服務,也將為私人太空飛行提供巨大的想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