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象州縣社會事業

象州縣社會事業

民國時期,襄縣科技人員很少。38年(1949)農醫技術人員只有12人。解放後,隨著經濟和各項事業的發展,技術推廣機構和科研機構相繼建立,科技隊伍不斷擴大。20世紀50年代,縣、區都建立了農業技術推廣站;60年代,建立了滋生地;20世紀70年代,成立了農業機械研究所和林業科學研究所。80年代,各鄉鎮成立了水稻、柑橘、甘蔗、豬、雞、羊、蔬菜等科普協會和農民專業研究會,進行了廣泛的科技示範、宣傳和推廣。

1973 ~ 1981建立農業科學網。全縣有科委、農技推廣中心站、農科所、畜牧獸醫站、林業所、農機研究所,公社有農技推廣站、畜牧獸醫站、農機站,大隊配有農業人員,生產隊有農科組。通過四級農科網開展科技普及。從65438年到0976年,生產隊的農業隊達到6942人,種植了2.6萬畝高產田、試驗田和田。1982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科網改為由縣、鄉鎮科技單位、科協、專業學會、文化宣傳單位、群眾團體、農民技術員和鄉鎮科普協會會員進行科技普及。1984之後,各鄉鎮相繼成立了水稻、甘蔗、豬、雞、羊、蔬菜等農民專業研究會。在1990,有45個專業技術研究學會,642名會員。1989年,每個村辦事處配備1名農業工人,每個村委會配備1名科技助理員,形成了縣、鎮、行政村、村委會四級新型農業網絡。1990,全縣自然科技人員952人,其中205人獲得中級以上職稱。從1983到1990,6項科技研究成果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8個項目獲得自治區科技進步獎。2012年投入7200多萬元,實施科技創新項目23個。唐代,襄州創辦了州學。在清朝,建立了書院和誌願學校。清末,新式學堂開始出現。光緒三十二年(1906),書院改為二等小學。光緒三十四年(1908),州內設小學七所,宣彤二年,州內設女子小學1所。農村仍然是老年人的私立學校。民國15年實行分區設校的辦法,每個村設立小學和鄉賢初級中學。從那以後到38年,小學數量略有增加,但在校學生數量減少。

解放後,教育得到恢復和發展。1950 ~ 1956,學校教育健康發展。1954年,中小學教師772人,比解放前夕增加51%;1956年末,中小學生人數分別比解放前增加了3.4倍和1.4倍。1957期間,學校開展了反右鬥爭,打擊了教師的積極性,給教育造成了損失。從65438年到0958年,大躍進忽視客觀條件和基礎知識教學,教育質量下降。1962至1963,動員超齡學生回鄉參加生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1964年實行公辦和民辦並重,開辦了壹批民辦小學和農耕小學,學生人數比上年增加13000人。從1966下半年到1976、10的“文革”,教育遭遇了壹場大災難。1977,入學考試系統恢復。1978後,智力政策逐步落實,教師積極性得到發揮。1980後,中小學布局重新調整,高中壓縮,小學附設初中班取消。1983年,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12萬美元的援助下,建立了遠程電化教學設備,1100多名小學教師參加了學習;多渠道集資辦學,改善辦學條件,1981 ~ 1990,國家投入1081萬元,群眾集資823.8萬元,新建房屋22.88萬平方米,修繕危房10.88萬平方米。

2011年,香洲教育穩步發展。全縣各類學校數量保持穩定,學生人數、升學率、升學率穩步上升。全縣每萬人高中階段教育在校生數達到201人,比上年增加33人。中小學危房修繕共投入1,456,5438+0,000元,新建校舍1,365,438+0平方米。全縣本科高考775人,比上年增加105人,增長15.7%;本科高考上線率45.8%。年末全縣普通中學15所,專任教師986人,在校生17215人。職業中學1所,專任教師45人,在校生2417人;小學107所,專任教師1425人,學生2137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學生40人;全縣有幼兒園102所,幼兒9054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到2012年,小學入學率由2002年的99.84%提高到100%,小學輟學率由0.13%下降到0;初中入學率從2002年的98.57%提高到101.73%,初中輟學率從2.53%下降到1.38%。“兩基”工作各項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自治區和國家的評估標準,於2012年9月被評為全國“兩基”先進地區。2012,“兩基”工作再次榮獲全國先進;高考本科1058人,本科上線率已超過60%;完成68名特崗教師招聘工作。象州縣是壹個歷史悠久的古老縣城。在2000多年的漫長建縣歲月中,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文化遺產。新石器時代(距今約8000 ~ 10000年)壯族先民就在縣城生活繁衍。南沙灣貝丘和娘娘灣貝丘文化層中有大量的蝸牛殼、蚌類、動物骨骼、石器和混砂陶器碎片。到了漢代,受中原文化的影響,縣內文化也隨之發展,大量保存完好的漢代墓葬和出土文物也是該縣的壹大文化特色之壹。宋代地方誌繁榮,先後編纂了《襄州老經》、《襄州圖經》、《襄州誌》、《襄州誌》、《向太誌》等多部地方誌。是香洲編修地方誌最多的朝代。明清之際,湧現出壹批以鄭仙府為代表的文化名人,尤其是鄭作品豐富,享有“江南第壹才子”、“廣東壹代宗師”的美譽。民國時期,縣城建立了圖書銷售的書店,圖書館、圖書發行和閱讀開始發展。電影放映開始出現;眾多的業余藝術表演隊相繼成立,桂劇、彩調在城鄉廣為流傳。

象州是壯族聚居的地區。教師的鑼戲、朝陽舞、民歌、莊環都極受歡迎。逢年過節或下班後,群眾自發自娛自樂。解放後,象州縣的文化事業日益發展。20世紀50年代,該縣建立了文化館、電影放映隊、廣播電臺和新華書店等文化機構和設施。60年代,專業文藝團體成立,許多業余文藝團體和鄉村俱樂部相繼興起。“文革”期間,受“四人幫”“左”的影響,農村、廠礦、工廠成立“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演“樣板戲”,成立以寫作和反映階級鬥爭為主題的文藝創作團體,壹度出現了畸形的文化繁榮。70年代末,特別是粉碎“四人幫”以後,文藝創作空前繁榮。20世紀80年代,全縣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演出98場。業余文藝隊98支,演出389場;文化館、站12個,閱覽室25個,影劇院13個。專業和業余文藝工作者115人,農村廣播網覆蓋全區。

2011象州縣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1個。1縣級圖書館;1縣級文化館;縣級文物管理所1;鄉鎮文化站11。廖藝術展覽館順利建成。全年完成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40多個。全縣體育基礎設施和群眾體育場地不斷增加,全縣廣播電視無線覆蓋受益人數增加到25萬人以上。

2012年,投入800多萬元,完成縣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綜合體育館的改造裝修;投資21萬余元,完成全縣112個村級公共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投入700多萬元實施“兩創”基礎設施建設。壹年間,農民利用“三要”平臺演出2000余場,舉辦球類比賽2500余場。成功舉辦廣西第壹屆全民健身運動會來賓市(象州)象棋、羽毛球比賽;成功舉辦了30多場全縣性和體育比賽。文藝作品《奇才》獲2012“楊珊杯”全國幽默故事創作大賽入圍獎,《最低工資要夠》獲第五屆“梅隴杯”全國社區法律知識故事征文大賽優秀獎。投資654.38+0.8億元建設香洲獨具文化特色的“龍源”文化城、白石文化旅遊新村、遼熊兵藝術展覽館,啟動小谷故居修繕;香洲莊環、石公舞、紅谷早、王幹祭祀被列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清宣彤元年(1909),周城開始設立濟生善堂,醫生1人。民國29年(1940),襄縣有公立醫療機構。36年全縣每萬人擁有醫技人員0.55人,床位0.97張。由於缺醫少藥,該縣城鄉多病,霍亂、鼠疫、天花等傳染病時有流行。從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到光緒二十八年(1902),府內發生了三次瘟疫。民國29年至34年六年間,縣內發生斑疹、傷寒、鼠疫、天花、霍亂三次流行。33年,天花大流行,鐘平、夏溪等鄉鎮死了200多人。34年霍亂流行,廟村、義和、仁和3鄉約500人死亡。

解放後,黨和政府重視衛生事業的發展。20世紀50年代初,在縣和區建立了保健中心和機構。從1954開始,在小城鎮設立診所和醫療站,在全縣城鄉廣泛開展愛國衛生和疾病防治活動。1990年,全縣共有公共衛生醫療機構17個,衛生技術人員389人,床位252張,平均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1.8人,床位7.7張。衛生技術人員和床位分別比解放前增加了42倍和20倍。村衛生室121,鄉村醫生371。城鄉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改善,60年代消滅了世代流行的天花;分布在全縣7個鄉鎮的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絲蟲病和瘧疾,經過多年防治,於80年代基本消滅。1986至1990,全縣無脊髓灰質炎、百日咳等免疫疾病病例。然而,農村醫療設施和醫療技術人員仍然缺乏。

2011,香洲醫療持續走強。全縣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加快,醫療設備和技術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年末全縣共有衛生機構232個(含國有醫院、衛生院、婦產醫院、疾控中心、衛生監督站、皮防站、鄉村診所、個體診所等機構)。全縣醫院、衛生院床位388張,衛生技術人員513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在全縣全面推行,實際參加農村合作醫療的人數達27.4萬人,參合率達87.3%,受益率達42.4%。2012年,全縣所有村衛生室納入農村衛生服務壹體化管理。新增艾滋病感染人數同比下降25.5%,婚前健康檢查項目免費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