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人才招聘 - 關註在校大學生創業 挎著書包當起了"老板"(圖)

關註在校大學生創業 挎著書包當起了"老板"(圖)

***同探討公司發展理念

和客戶洽談 郭寶平 攝

壹旦走出象牙塔,就要直面激烈的就業競爭,敢問路在何方?天之驕子是否該早做準備?壹些在校大學生毅然踏上“創業”之旅。

因為年輕,所以在校大學生做事更投入,更有激情,更善於糾錯和學習。他們不但年紀輕、文化素質較高,還具有較強的創新精神,這就是在校大學生這壹特殊群體創業的本錢。

智者善假於物。大學生創業,無論是在校的還是已經畢業離校的,其創業和經營的過程都離不開外界的支持。

創業要有充分的準備。據遼寧省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介紹,為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我省部分高校已在大學課堂上開設了創業課,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加強創業訓練,並取得實質性的進展。

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如果缺乏成熟心態、缺乏長遠目光、缺乏市場經驗,在校大學生在創業的路上恐怕也走不了多遠。

在校大學生的主業是學習,既然在肩負著學業的前提下創業,就必須解決好創業與學業之間的矛盾。

就業難激起學子創業豪情

又是壹屆畢業生,又是壹批應聘者。

畢業生“趕場”似的參加了壹場又壹場招聘會,甚至個別人已向壹家家用人單位投了上百份簡歷,工作仍然沒有著落。大學生“就業難”有目***睹,在校大學生也能感覺到即將到來的就業壓力。壹旦走出象牙塔,就要直面激烈的就業競爭,敢問路在何方?天之驕子心存疑惑:“我們是否應該早做準備?”於是,先行壹步的在校大學生毅然踏上了“創業”之旅。他們身邊沒有在校大學生創業成功的典型範例可以借鑒,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持,沒有充足的工作時間,沒有豐富的人生歷練,嘗試壹段時間後,由於學業和創業不能兼顧,中途退出者、失敗者、壹蹶不振者不乏其人。壹位大學生戲言:“大學生就業難,創業更難,在校大學生創業,難上加難。”

不過,敢於“吃螃蟹”的大有人在。

6月23日上午9時,沈陽師範大學軟件學院國際會議廳裏隆重舉行了“後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成立暨《HELLO》DM雜誌首發儀式新聞發布會”。

這是壹家由在校大學生創辦的公司。公司的辦公地點就位於校內的“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新聞發布會後,記者專程參觀了這家公司。辦公的地點很簡潔,壹切都是按照降低成本的考慮來布置的。除了開放式辦公的格局有點公司的樣子外,其他好多東西更像是壹間教室。“辦公室”是分別寫在白紙片上的三個天藍色的美術字;“後天傳媒———高校營銷推廣專家”的字樣也是寫在紙上又貼在墻上的;像這樣,墻上還貼了許多鼓舞士氣的話。置身其間,壹股在校大學生蓬勃的青春朝氣撲面而來,讓妳很難不被他們創業的熱情所感染。

許多大學生早在參加高考階段就產生過這樣的疑問:“大學就是我最終的目標嗎?如果是,那麽壹旦這個目標實現之後,我又該幹什麽呢?”沈陽後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沈陽師範大學的三年級學生黃更燦也想過這樣的問題,那時他就覺得自己應該“當老板”,創出壹番事業。

和黃更燦壹樣,公司總經理陳建鋒也是沈陽師範大學國際商學院三年級的學生。還有壹年陳建鋒就要畢業了,由於學的是非師範類專業,他對自己的未來也進行了規劃和思考:將來是找家外企打工,還是自己創業?是否該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用與世界接軌的知識創辦與世界接軌的事業?陳建鋒選擇的是創業,而且沒等到畢業他便提前采取了行動。

公司創意總監王佳彬的父母都不支持他這麽早就去創業。在他們看來,父母給兒子安排好壹切是理所當然的,“彬彬以後幹什麽工作根本用不著他自己擔心。”可王佳彬卻堅持要自己創業,因為,未來的路無論有多艱難,他都想自己去闖!

黃更燦、陳建鋒、王佳彬、賴若希、伊天嬌、陳錚等人組成了“後天”的核心創業團隊,他們對“後天傳媒”的未來滿懷信心:“三年後,公司要在市府廣場旁邊的大廈裏辦公;五年後,要在上海成立公司總部。”

大連大學“工作室”裏的在校大學生

向顧客介紹自己的產品——— “夢幻水晶”

青春櫛風沐雨增長才幹

社會上對在校大學生創業持反對態度和保留意見的人普遍認為:在校大學生處於長知識、長身體的年齡,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沒有完全成熟,還不能承擔創業的各種壓力。如同老話說的那樣:“嘴上沒毛辦事不牢”,還是等完成了學業再創業吧!

年輕是在校大學生最鮮明的特點。不過,試圖判斷壹個人到什麽年齡才能創業是件極其困難的事情。社會中敢於創業和能夠創業的人,從來都不會占到絕大多數,許多人壹生都不敢邁出創業的第壹步。同樣,壹個人若是非得等到萬事俱備才開始創業,那得錯過多少成功的機會?

因為年輕,所以在校大學生做事更投入,更有激情,更善於糾錯和學習。他們中的很多人就是在創業的實踐過程中積累經驗、健全心智的。他們不但年紀輕、文化素質較高,還具有較強的創新和探索精神,這就是在校大學生這壹特殊群體創業的本錢。

7月10日下午,剛剛參加完本學期最後壹門課程的考試後,遼寧師範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壹年級的學生程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每個人體內,都潛藏著壹種力量,它可以促使妳成為自己夢想的人。從去年9月踏入遼寧師範大學校門的第壹天起,程帥就註意到校園周邊經常貼著大大小小花花綠綠的招聘廣告。別人不屑壹顧,他卻逐個閱讀、認真比較。大壹的課程不難,壹些同學課余時間打撲克、上網、談戀愛,程帥卻不這樣。他課余不但積極參加社團活動,還派發廣告傳單,出售電話卡、充值卡,壹邊做事積累經驗,壹邊熟悉大連市的社會環境。

在校大學生創業很大程度上源於自身的愛好,有了興趣就有了動力。秋去冬來,不到半年,程帥已對大連市的青泥窪、和平廣場、西安路和奧林匹克廣場這4個商業區了如指掌。寒假前夕,程帥終於在大連市西安路的羅斯福國際中心壹個商場裏發現了商機。為迎新年,商場在壹樓大堂臨時設立促銷的“花車”,“花車”櫃臺正對外招商。逢年過節,市民肯定會對民俗工藝品更加偏愛,想到這兒,程帥果斷租下了壹個櫃臺,開始經營燙畫葫蘆,並利用寒假時間自己每天站櫃臺。

創業僅有興趣仍然不夠,俗話說:“不打無準備之仗”。經商就要對市場行情心中有數,對社會和大眾消費有壹定了解,完成從“愛好”到“事業”的蝶變。確定經營方向前,程帥已做了充分準備,還聯系到大連市手工制作燙畫葫蘆的藝術家胡曦冰,在大連市範圍內為其代理銷售燙畫葫蘆。同時,程帥通過看書和上網查資料,對民俗文化知識“惡補”了壹番。

當他站到櫃臺前時,他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顧客提出的所有問題,他幾乎都能毫不猶豫地給出答案。在為對方介紹相關民俗知識和傳說故事的時候,身為遼寧師範大學電視臺新任男主播的程帥總是笑容可掬,滿腔熱情。

顧客是開車來的,他就著重介紹燙畫葫蘆上保平安的寓意;想買回家裏的,他著重介紹燙有鐘馗的葫蘆;顧客說自己是做生意的,他就著重介紹文財神範蠡的圖案;買者嫌貴,他會著重介紹葫蘆的產地遠在山東,多少只葫蘆中才能挑出壹只符合加工要求的葫蘆,每只葫蘆純手工制作要經過打磨、燙制、上漆等多少道工序,耗時多久……他的描述是那麽詳實可信,讓人增長見聞的同時,也覺得這燙畫葫蘆真是物有所值。壹名男子聽了他的講解後說:“小夥兒妳太熱情了,介紹的太好了。本來我沒想買,大的太貴,妳給我拿個小的吧!”就這樣,燙畫葫蘆擺上櫃臺的當天營業額就達到了1600元。

今春開學後,程帥已在大連市的商場裏正式有了自己的民俗工藝品專櫃,平時雇壹名店員賣貨,自己只在周末休息時去照顧壹下生意。私下裏同學們不叫他的名字,都喊他“程老板”。

溝通爭取外援貴在真誠

既然選擇了創業,就不能輕言放棄。當遇到自身無法克服的困難時,妳會怎麽辦?是坐以待斃,還是轉身求助?如果求助,在校大學生該向誰求助?

創業之路艱辛曲折,對於身在校園缺乏社會經驗的學子來說,創業更是難上加難。其中,社會經驗不足和資金缺乏是目前在校大學生創業的瓶頸。在校大學生沒有收入來源,創業時遇到資金困難,許多人會向家長求助。而遼寧師範大學的董琳想到的卻是向國家政策和老師們求助。

在遼寧師範大學的“大學生創業中心”,記者見到了大連科信化工有限公司法人董琳。她是在確認考研的路子走不通後,才決定創業的。遼寧師範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曾指導部分大學生組成團隊,編制了壹份創業計劃書,參加全國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並捧得銀獎。董琳並非團隊成員,卻想到要激活這份計劃書,把“紙上談兵”變為現實。

為此,她和同學張雷征得同學和老師的認可後,以這份計劃書為藍本,提出自己的創業計劃,由於家境壹般,兩人各自只籌到5000元創業資金,資金不足,怎麽辦?他們先是爭取到了大連市沙河口區政府4萬元的大學生創業資金支持;隨後鼓起勇氣,向老師們求助,並進壹步表達了將來要為老師們轉化科研成果出力的長遠打算。學院裏4位老師被她的真誠打動,毅然籌集了6萬元錢,為他們成功創業奠定了基石。董琳激動地告訴記者:“創業的藍本是同學們弄的,創業的主要資金來自國家和恩師的支持,就連做的第壹宗大‘生意’也是為我們學院采購化學藥品和儀器。因此,我壹直是懷著感恩之心在做這件事情。”

智者善假於物。大學生創業,無論是在校的還是已經畢業離校的,其創業和經營的過程都離不開外界的支持。兩年前,大連大學的朱旭和瞿秋石等5名同學穿著漢服走上大連市的鬧市,心裏只想為漢服文化禮儀做點事,結果人們的反應褒貶不壹。後來,他們決定組建桑林織造漢文化推廣中心時,就吸取教訓,事先爭取到了大連市民間藝術家協會的支持。藝術家協會的汪老師和刺繡協會的解老師為他們制作精良的漢服,成了他們堅強的後盾。而後他們又借助大連大學的創業大賽的平臺,進行銷售實戰。半年多的時間裏,該中心銷售出近50套漢服,銷售總額逾萬元,在學校的創業大賽中獲得了壹等獎。

外界的支持如此重要,沈陽後天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創業者們感觸頗深。據公司執行董事黃更燦介紹,公司是今年1月21日註冊成功的,當時面臨的困難就是資金不足。當他們找到學校領導提出在校內租用辦公地點時,校領導樂呵呵地告訴他們,學校正準備成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後天傳媒”可以到基地來辦公,壹分錢房租也不用交!提到新聞發布會,黃更燦更是深有感觸:“這次開新聞發布會時,學校不但邀請到了相關方面的領導,還在校內給我們提供發布會場地;校團委、宣傳部的老師們出面邀請新聞單位……要是這些事換我們自己去辦,不但可能人請不到位,費用也會是個大問題。”

創業熱象牙塔裏積極備戰

創業要有充分的準備。

據遼寧省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介紹,為提高大學生自主創業的成功率,我省部分高校已在大學課堂上開設了創業課,對大學生進行創業培訓,加強創業訓練,並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比如大連大學就樹立“讓每個學生都成功”的文化理念,從戰略的高度構建起了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新模式。

在遼寧省高校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的指點下,在高校暑期放假前夕,記者專程趕赴位於大連市開發區的大連大學。據大連大學招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謝晨曦介紹,大連大學從教學體系上抓創業教育,早在2003年就為學生開設了包含創業內容的就業指導課,同時以工作室和各類創業計劃大賽、機械設計大賽等活動為載體,為學生提高創業素質,培養創業能力搭建平臺。學校還設立了專項教育經費,2002年以來***投入300多萬元,用於資助大學生創新立項、參加工作室和各類競賽活動等。

7月11日中午,記者從該校素質教育基地四層的“工作室成果”展區開始參觀,該校招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孫洪和邊走邊介紹:“十年前,在我們電教樓的壹個小屋裏,美術學院的壹名老師帶著壹群大學生成立了擺渡者工作室,那就是我校歷第壹個工作室……”

大連大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辦公室主任、大連大學博物館館長關浩教授說:“工作室是自發產生的。學生有這個想法,老師有這個創意,老師帶學生壹塊研究項目,這對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好。後來學校發現這個苗頭以後,認為這種形式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於2000年開始推廣工作室這種做法。很快,工作室就成了在校大學生創業的前沿陣地。”

2000年上半年,大連大學零點藝術設計工作室應運而生,團隊的核心人物是大壹的學生閻守純。工作室模擬廣告公司的運作接手壹些工作,團隊中的學生壹起研究完成,必要時請指導老師出謀劃策。經過壹段時間的鍛煉,大三下學期,閻守純便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真正的廣告公司。

目前,該校已建成100多個大學生工作室,分布於各教學單位、研究機構、機關職能部門,長期參加活動的學生約4000多人,百余名教師參與指導,其中有50%以上依托於教師的科研項目或科研基地。

在老師的指導下,大學生們通過實際項目的研究和實踐,鍛煉了創新能力,提高了創業素質,也取得了壹些有較高質量的研究成果。許多學生把工作室當作走向社會實戰的演練場,在這裏學習到的創新思想、創新能力、創新素質和與人合作的能力等等成為他們日後走向社會就業和創業的資本和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