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人力資源經理在新生座談會上講什麽

人力資源經理在新生座談會上講什麽

首先,歡迎大家進入XXXXXX。今天是大家第壹天上班,在座的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和新進公司的員工,大家先自我介紹壹下吧……

今天我也有些觀點想跟大家交流,像價值觀、觀點論的東西,如果大家能產生認同,那我萬分榮幸;就算不認同,也希望大家能了解,知道我對事情的看法和做事的態度是怎樣的,今後我們的溝通會更順暢,合作會更愉快。

壹個好的企業肯定是要經營壹個好的品牌了,做為每壹個職業人,重要的也是我們的人生經營和自我品牌的建設。我們自己就是壹個品牌,要怎麽做,能讓自己的品牌升值,成為每個老板都搶著買、用高價買的金字招牌?

在我看來,有六個字非常重要,那就是:本末、輕重、緩急,這六個字是壹切策略之根,是我們的生活之眼。只有善於分別本末、輕重、緩急,妳的策略才能針對根本,把握關鍵,並且能付諸實踐,達到人們常說的“眼明手快”的境界。眼明,才能手快,明就是明白在善知本末、輕重、緩急。

什麽是本末呢?拿能力和工資來說,能力是本,工資是末,有能力就壹定有工資。拿市場來說,產品賣不動,消費者嫌價格高是“末”。末是現象,像樹葉壹樣千差萬別,錯綜復雜,做策略看到這些遠遠不夠,還要善於追究原因,把握“本”,本則是因為品牌價值不高,消費者認為妳不值錢,才會嫌妳貴。否則他們怎麽願意壹擲千金去買豪車,買奢侈品呢?了知根本,策略思路才能清晰簡單,發現不了,就會陷在千差萬別的現象之中無法解脫,找不到出路。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道理,但是大道理管著無數個小道理,簡單的道理管著無數個復雜的道理,所以要善於超越小的、復雜之末,透過現象看本質,發現其中隱藏的大道,根本。

什麽是輕重呢?拿學習來說,實踐是重,培訓是輕。真正的本領來源於實踐,實踐更是檢驗壹切真理的標準。我看到壹份調查表明,人們工作技能的提升,80%來自工作實踐,10%來自自己的思考總結,只有不到10%來自他人的培訓啟發。所以在工作中的實踐至關重要,要在遊泳中學習遊泳。

什麽是緩急呢?拿工作和玩樂來說,工作、加班是急,玩樂是緩。緩不是說不重要,不需要,特別是廣告人,除了工作,還要會生活,會玩樂。但這個可以緩壹步,該做的事情先做完,該讀的書先讀完,再盡情地玩樂。

有了這六個字的基本原則,妳的自我品牌建設才能有正確的方向。接下來我再跟大家談壹談職業規劃和自我品牌建設的幾個技巧。比如說:蘑菇定律,這是新人成長最重要的壹個定律。就是讓自己像蘑菇壹樣,不在那些光芒四射、意氣風發的地方出現,做那些別人都在做的事情,而是默默的做壹些別人沒有關註到、不想做、不願意做的事,有時候還背黑鍋,受指責,這樣反而能快速成長。像這種專業技能進步方面的關鍵技巧,我談四點。

1.壓力與動力

妳們選擇的廣告行業,是壹個外表光鮮,而實際上非常辛苦的行業。我們所賺的每壹分錢,都是通過我們的智慧和辛辛苦苦的勞動得來的。在我看來,廣告行業是壹個真正的、完全憑本事吃飯的行業。就算妳在某個公司有關系,當了總經理,沒有本事,員工對妳不信服,他們很快就跳槽走了,妳的公司就倒閉。

我聽人說,這個社會有三種人容易有出息,第壹種是有背景的人,我爸是李剛,甚至我爸是李鵬,是吧?靠父輩的資源、財富獲得最快的積累。第二種是沒良心的人,販毒、賣淫都敢幹,要是沒給抓住,發財也快,像地產行業前兩年的暴利。第三種,是無背景、有良心的人,憑自己的真實本領和技能獲得成功,專業致富。我們絕大多數的人屬於這壹種。這是社會主流,走這條路的人特別多,所以走的也特別辛苦。妳們湖南老鄉有句話,“人間正道是滄桑”,說的是真理,是哲學,走正道就要做好不怕苦的準備,“萬水千山只等閑”。

妳們和我相比,我做廣告10多年了,我肯定比妳們強。但是妳們勝在年輕,有精力有時間,對吧?能力欠缺,可以用精力、時間來換。所以必須對自己施加壓力,不要耽於做輕松容易的事情,那個是沒價值、不值錢的;不要怕苦、怕壓力,才能迅速地把年輕轉為能力與經驗。但是,如果妳荒廢時間,懶散懈怠,過個三五年,妳的優勢也不存在了。妳知道嗎,長江後浪推前浪,80後盯70後嫌他們老邁呆板,90後也盯著妳們嫌妳們華而不實壹無是處,所以妳們要有危機感,用跑的,時刻關心自己的專業有沒有進步,別荒廢光陰。

積累專業技能和經驗,也還是要用本末、輕重、緩急的六字原則來考量。把握根本,積累真實的經驗,而不是虛假的觀念。有些人不懂得判斷,積累了壹堆錯誤的觀念,對市場、對客戶、對品牌的諸多誤解,自己還不知道。這個部分前面談過,就不再多說了。

2.方法與勤奮

有些新人做事很用心,很勤奮,加班很多。這是好的,我表示贊賞。但是光勤奮是不夠的,先要先找到好方法,只有思路與想法是正確的,妳的創意是超人壹等的,妳的辛苦付出才能真實有效。否則,方法不對,妳做得越用力,妳就錯得越離譜。我以前在榮事達跟的市場副總裁,經常告誡我們:不要做辛辛苦苦的競爭失敗者。做得辛苦,已經讓人心疼了,結果還是失敗,多杯具!

但是反過來,妳創意出眾,思路超前,不勤奮也不行。大家知道,聰明的人通常都很懶,不願或不屑於動手。可是,廣告公司的聰明人太多了,而勤奮的傻子卻很少。所以妳的勤奮在大家同等聰明的條件下,就是壹種核心競爭力。比如我們的頭腦風暴,策略和創意都定了,交給妳們兩個人去執行,所呈現出的作品上的差距,就是勤奮的差距。妳夠不夠努力?策劃案是不是寫得壹絲不亂,創作畫面是不是精彩絕倫?這裏頭的文章就多了去了。

所以,方法和勤奮同等重要,但是要分先後,先有方法,後有勤奮,天下無敵。

3.長遠與短期

站在不同的角度,人們對事情的判斷很不相同。同樣的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比如有難事了,領導肯定是希望這時候有人站出來,化解問題,贏得客戶信賴。而員工則考慮:這事兒風險多大,做不好背多大黑鍋,而做好了,有沒有獎金?是吧,他們想法不同。屁股決定腦袋,也是真理,是哲學。

依我說,付出要有回報,這是天經地義的。但是,也不需要每件事都考慮回報才去做。有時候可以不求回報,有時候可以晚壹點求回報。對價值與工資的衡量,不妨放在季度、年度、跨年度來衡量。事事執著,往往是蠅頭小利,大利益要幾年才能看出來。稻子壹年壹熟,人參十年壹熟,價值不壹樣。

我在廣旭的時候,壹開始用的電腦也很差,轉不動,存個盤也是半天。我記得第壹年公司給我的年終獎是200塊錢。我找到領導,怯生生地問:我8月份到公司的,有沒有年終獎?領導說應該有,妳問問財務吧,財務說:發了,妳沒發現工資比上個月多嗎?我說我真沒發現,後來仔細核對,發現多了200塊。哈哈。別人試用期,那時候老的合同法是3個月,我幹了半年還沒轉正。後來我問公司,我怎麽還不是正式員工?公司的人事經理說:妳沒提交轉正申請啊?!暈死了。這就是從公司的角度看問題的,妳不申請,他們就當不知道。像這種小利益的不公平,哪個公司,哪個人都難免會碰到。但是妳若放在長遠來看,我在廣旭7年,我認為公司沒有虧待我。成長的機會、發揮的空間,包括薪水的增長,基本是公平的。所以大家要有了不順心的事,我不建議把跳槽作為第壹選擇。妳可以自己寫轉正報告,也可以向領導申請加薪嘛,要是團隊合作的問題,內部轉組也可以啊。

其實加薪這件事也要兩看,我認為工資有兩道檻:第壹道是4K,這是壹個基本溫飽的線,房租、生活開支沒問題了,壹般的娛樂、衣裝也能解決了,人才能穩定下來,否則員工心裏很著急的,錢不夠花嘛。所以我的觀點裏頭,是建議公司用比較快的時間,把有能力的員工的工資加到4K左右的,先把他們的心穩定下來,別著急跳槽,他們才會考慮在這家公司做長遠的規劃;第二道是8-10K左右,這時候能改善生活了,拿幾千塊供房也沒問題,他們就會考慮薪水和工作壓力的均衡問題。這時候員工都面臨結婚、生子的階段,需要私人生活時間,反而對工資的增長需求沒那麽迫切了。經過與公司5年左右的***同發展,他們也普遍都能理解公司的難處,而希望自己的收入與公司的發展同步就行。比如省廣,也有不少人離開省廣再回來的,比如我,我在省廣、廣旭都回頭過。原因不是薪水多高,而是公司文化對人是不是信任的問題,是不是能給妳好的平臺去發揮。我曾經在私人老板的公司也做過,他們都不信任妳的,妳在壹邊做事,他在壹邊看,防著妳,指指點點的。像我這樣的性格,確實是很不習慣,也非常不喜歡。

廣告公司其實就像是戰國的時代,人才可以自由流動,所以是不可能埋沒人才的,包括省廣,不可能虧待有能力的員工。只不過妳是用多長時間,從多高的角度來看待利益和公平的問題。我們可以把心態放平,是金子肯定會發光的,妳的價值也肯定會被公司認可。而就算公司不認可,別的公司也將搶著來認可。

4.合作與包容

任何工作都是壹項團隊工作,是壹項系統工程,再聰明的強人,也需要在團隊、在系統中達成任務,所以我們要學會與人合作,依靠團隊的力量。團隊作業有壹點很重要:見賢思齊,見過思改。壹個團隊中各有特點,也各有缺點,我們壹起***事,得多看別人的優點,知道對方的缺點就好,不要執泥於別人的缺點,否則只會被別人的缺點所困擾,自己痛苦而已。

我聽壹個哲人說:學習別人優點的人,好比從別人那兒拿金子,自己會變得無比富有;而兩眼盯著別人缺點的人,好比從別人那兒抓垃圾,也會讓自己變得臭不可聞。是做無比富有的人,還是做臭不可聞的人,就在於妳與人合作的心態,能不能包容?能不能互助?

我要說的主要就是這些,希望能給大家壹些啟發和裨益。妳們剛剛畢業,和老員工在經驗上有落差,我們先拉妳們壹把,盡快讓大家站在同壹條起跑線上。等這個階段過了,我們的關系也變了,我們就從老師變成了老友,從領導變成了領銜——做事情我們帶個頭而已。我想長期下去,我們的關系還會變,那時候就是妳們攙扶著我走,我已經老了,哈哈,妳們來拉我壹把了。所以長期***事會產生各種變化,我和妳們壹樣,期待未來的精誠合作,迎接那種種可喜的變化。謝謝大家,並再次歡迎妳們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