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武漢是壹個中心城市。為什麽大學生不能留在當地發展?

武漢是壹個中心城市。為什麽大學生不能留在當地發展?

武漢的秋天極短。10月還是短袖跑來跑去的日子,11月卻要裹著棉襖瑟瑟發抖。每到秋天,這座擁有百萬大學生的城市都會顯得浮躁而喧鬧。科研的暗戰,考研的馬不停蹄的競爭,校招的倉促宣傳,我拿不到的秋季申請。......

這種壓力和仿徨,都盤旋在深秋的城市上空,也在每個大學生的心裏。

我們選取了“2019年度中國軟科學最佳大學”榜單中排名前十的大學,梳理了這些大學2018年度畢業生的就業選擇以及武漢每年百萬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從數據表現來看,廣東每年的應屆畢業生人數最多。為什麽每年都有無數應屆畢業生選擇廣東作為發展城市?

縱觀十所高校的就業報告,發現畢業生要麽願意留在高校所在省市,要麽願意去周邊發達省市,並不奇怪。

這種現象在上海和廣東尤為明顯。上海交大、復旦、中山大學畢業生留在本地就業的比例在70%以上。浙大的比例也達到了59.69%。

除了留住最多本地畢業生,上海也成為“收割”長三角生源的大贏家。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的畢業生更願意留在當地,其次是最熱衷於去上海的人。其中,22.2%的中科大畢業生去了上海,超過了留在安徽的比例(21.8%)。

在清華和北大,2018屆畢業生中,只有40%左右留在北京就業。當然,這仍然是參觀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是廣東。

在本科類別中,兩校畢業生去廣東的比例超過留在北京的比例。但值得指出的是,清華和北大本科畢業生選擇直接簽約三方就業的人數很少,分別為202人和1,41。碩士、博士畢業生是就業主力,留在北京的仍占較大優勢。

除了“本地”和“就近”的規律,北京、廣東(有廣州和深圳兩個壹線城市)、上海都會擠進畢業生去的最多的地區的前列。從中國目前的發展階段來看,眾多的工作機會和高薪仍然是壹個地區對人才最大的吸引力。

武漢為什麽留不住大學生?

武漢,這個全國大學生最多的城市,被視為潛力無限的新壹線城市,也面臨著“留不住大學生”的窘境。

華中科技大學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顯示,廣東(26.74%)、湖北(25.56%)和上海(10.05%)的本科生數量最多。研究生的相關數據沒有具體披露,但普遍指出研究生的就業區域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地區。其中,東部地區以廣東、上海、北京、浙江為主,中部地區以湖北為主。

教育資源方面,武漢有7所大學,211。統計顯示,2065年研究生13.8萬人,08年438+08人,大學生96.9萬人。

這座擁有百萬大學生的城市,壹直擔心留不住年輕人。

武漢從2017開始實施“百萬大學生來華留學就業創業”工程,希望留下更多的人才。

但從各省就業報告的統計口徑來看,問題可能更多的是“湖北為什麽留不住大學生”。除了武漢,湖北幾乎沒有其他城市可以賣。2018年,武漢市GDP為1.48萬億元,而排名第二的襄陽市GDP僅為4309.8億元。

另壹個高等教育資源豐富的新壹線城市是南京。2018年,南京普通高校在校生7216萬人,研究生654380+03萬人。同年,南京GDP為1.28萬億元,低於武漢,僅次於江蘇排名第二,蘇州GDP為1.85萬億元,省內無錫、南通、常州、徐州、揚州、鹽城、泰州超過5000億元。

去廣東,去廣東企業!

以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大學為例,為什麽武漢大學生選擇廣東多於距離差不多的北京,或者更近的長三角?

首先和學生有關。作為中部地區高等教育的“龍頭”城市,武漢吸引了許多來自該地區的學生。從廣東高校情況來看,211的高校只有4所,與廣東省經濟體量差距最小的江蘇省為11,北京和上海分別為26所和10。

與其經濟實力相比,廣東或許可以稱得上是大學生的“窪地”,與武漢百萬大學生資源在壹定程度上形成了“供需對接”。

另壹方面,武漢很多大學和理工科的專業正好和廣東的電子信息和各種制造業相匹配。

為什麽廣東的吸引力在上升?當然,首先廣東的大企業比較受畢業生青睞。

壹個有意思的現象是,在全國排名前10的高校中,廣東企業華為的畢業生最多。這八所學校分別是清華、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山大學沒有披露完整具體的數據。

在10高校中,華為在浙大的招聘人數最多,達到444人。浙大排名第二至第六的網易、浙大、國家電網、海康威視、阿裏巴巴的總招聘人數只有563人。

除了華為,其他廣東企業也表現很好。2065,438+08年上海交大10以上員工的單位(非醫療)中,前六名分別是華為、SAIC、騰訊、招商銀行、上海交大、中興通訊,總部在廣東的企業占據4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