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留學黨如何在澳洲找工作?

留學黨如何在澳洲找工作?

首先,更新簡歷!然後,果斷出擊!留學生畢業後找工作的工作資源很多,工作類型也很多。

此外,如果妳已經住在澳大利亞,最好的渠道是使用您當地的網絡。讓人們知道妳有在澳大利亞生活和工作的計劃,看看他們是否能給妳指出壹個好的方向。

如果想找壹份稍微兼職的工作,可以從青年旅社或者當地網站尋找機會。不要害怕走進妳最喜歡的酒吧或餐館,帶上妳的簡歷,微笑著詢問所有的工作機會。

那些已經在澳大利亞生活過的留學生應該很清楚那裏的生活成本水平。現在要想踏入“現實世界”,肯定希望自己的第壹份“成人工作”更符合自己的生活水平。

總之很多留學生留在澳洲工作都很順利。如果可能的話,每個人都應該在畢業前做好準備。

我在找什麽工作?

我從Melb回來後,大約在2月初,我開始尋找壹份可以帶來穩定收入的全職工作。我沒有PR,成績壹般。我在壹家中國公司只有半年左右的網站開發經驗,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找不到工作,因為我堅信自己的技能、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大於這個行業的壹切。IT行業,方向太多了,所以我的想法是,在開始找之前,妳要選好自己的方向和未來的職業,要專註於點和深度(類似於做壹件事)。就是因為行業有很多方向,專業化和學習能力才是用人單位真正考慮壹個初級員工的東西。

簡歷準備

方向和具體職位確定後,我開始圍繞這個職位的大致要求修改簡歷。簡歷不要太長,壹頁就好。不要放任何妳不需要的東西,比如愛好,興趣,性格。從技能入手是比較好的辦法,但是學歷過關就夠了,因為只有非常大的公司,比如銀行或者四大,才會以分數作為第壹輪篩選的標準,而我壹方面分數不行,另壹方面我壹直對大公司有生理上的厭惡,所以我根本不會考慮這個問題。接下來,妳應該列出妳做過的事情。如果妳有壹個投資組合,妳應該把鏈接和簡單的描述。如果妳有工作經驗,妳應該把工作經驗。如果沒有,就放學校項目經驗。沒有的話就先去做了再回來。(需要註意的是,只有和妳要求的崗位相關的經驗,比如php的崗位,我基本不列。).列舉經歷時,盡量不要有段落,而要把重點放在短語bulletin上。看簡歷的人沒有時間看小說,所以能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給簡歷讀者的最大信息量才是最值得考慮的(這個有點像SEO)。另外,誠實和真實是我自己的堅持。我只寫我真正做過的事,只寫我真正了解並有經驗的技巧。不要寫我看不懂的東西。確保妳寫的技能是妳實際能做的。技能列表也應該從最強到最弱排列,項目體驗也應該如此,就像客戶用谷歌搜索東西時不會在兩頁後看網站壹樣。另外,我在簡歷中根本沒有對自己的性格優勢和團隊性格進行任何強調,因為這些都可以用求職信來描述,不需要在這裏占用寶貴的簡歷空間。而且,這種東西妳自己寫,人家也不信。有面試的時候自然會有人來體驗。關於簡歷,就這些了。

附信

接下來我開始操作的是求職信。為不同職位修改求職信,是我前年找工作時經歷的最痛苦的事情之壹。所以這壹次,在決定只申請相同或相近的職位後,求職信就變得容易多了。寫壹封萬能的求職信是壹件很辛苦但是很有益的事情,屬於典型的壹次投入,多次回報。求職信大概是四五段。妳可以自己搜索單詞和句子。最好避免自己寫太多句子。畢竟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擅長寫作。因為是比較正式的信,所以還是用比較安全的書面表達比較好。第壹段講的是在哪裏看到的職位,自己是什麽樣的情況,所以願意去應聘。在第二段中,我們應該根據職位描述中的每壹項列出我們能夠滿足的技能。自信大膽就好。第三段可以說說自己的性格優勢,人格魅力,什麽團隊之類的,很有必要。最後總結壹下我覺得我能為這個職位做些什麽,能給公司或團隊帶來什麽好處,希望有面試機會,並附上我的聯系方式、電話、郵箱等。在我投的所有機會中,99%只改了日期和職稱,這當然和我投的web developer這個寬泛的名字有關。我認為我們必須註意求職信的重要性。畢竟大部分人都是先看郵件正文的求職信,然後再點附件看簡歷。相比於簡歷的重要性,可以說更加重要。可以說是敲門磚。這壹塊丟了,就沒機會敲門了。

固定好以上兩個利器後,還需要註意壹些細節。不要用自己平時的聯系郵箱,而是註冊壹個專門的求職郵箱,從郵箱可以直接看到人的名字。我個人的建議當然是gmail,速度快,容量大,沒有廣告。它的功能很多,和谷歌產品結合的更好。IMAP的訪問模式在iphone上非常完美。註冊了這個求職專用郵箱後,直接轉發到妳在設置裏的常用郵箱(gmail當然是最好的),這樣就免去了每天查看幾封郵件的麻煩。在您的常用郵箱中創建關鍵字過濾器。當有與工作相關的關鍵字時,都用特殊的工作標簽進行標註,以劃分文件夾。完全使用gmail的好處是,在平時郵箱回復郵件時,可以直接選擇自己的發送地址作為求職專用郵箱,而不是平時的郵箱,既方便又專業。說到這裏,有壹件小事讓我對gmail的喜愛更上壹層樓。在我們的求職信中,通常會有這樣的話:我已經在下面附上了我的簡歷。有壹次,把求職信粘貼到郵件正文後,忘記上傳附件,直接點了發送。這時,令人驚訝的事情發生了。壹個彈出對話框顯示,“您在文本中有單詞attach,而附件是空的。您確定要發送不帶任何附件的電子郵件嗎?”當時我很震驚,印象深刻。這麽小的地方在用戶體驗方面做了設計,讓人不愛谷歌。

尋找機會

其實我覺得做好以上事情之後,找工作接下來就是壹個機械重復的體力勞動。如何做好正規的手工,其實是有壹定技術含量的。Seek是澳洲最大的求職網站,其他網站包括mycareer,但我只關註seek,因為seek占澳洲招聘信息的80%左右,足夠任何人投了。註冊seek後,先根據自身情況完善簡介。接下來,最重要的是,郵件訂閱。Seek提供了壹種根據關鍵字和其他特殊領域需求將每天更新的新招聘信息發送到用戶郵箱的方式。根據妳想要的每個職位設置好專門的關鍵詞、等級、薪資要求後,每天添加的相應信息會在下午3點左右以列表的形式發送到妳的郵箱。所以以後我會每天查看郵件,然後選擇我認為合適的來投票。

很重要的壹點是,有很多獵頭代理發來的招聘信息。這種事我是不投的,因為大多石沈大海,不直接接觸公司裏的人面試,也看不懂公司。最好不要做這種浪費時間和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另壹件值得做的事情是記錄妳投資過的公司和倉位。因為壹般流程是對方會先入圍壹部分,然後打電話,再發郵件跟妳預約下壹次面試或者測試。往往這個時候,當妳已經投了幾十份或者幾百份的時候,是不可能有人打電話告訴妳公司名稱的,因為需要保存壹個doc,裏面包含公司職位、地點、公司信息、seek上對應的職位描述頁面、公司頁面等等。壹方面可以知道自己投了哪些職位,可以避免多次投遞失敗。另壹方面,您可以統計您投票支持的職位數量。如果長時間沒有回復或者沒有回復,要及時對簡歷和求職信進行調整。這個我用google docs,很方便,因為雲可以在任何地方訪問,和郵箱壹樣。另外,我還分了不同地區的文檔,分別是悉尼、梅爾布等。據我統計,悉尼的機會最多,約占全澳的三分之二。當然人口和競爭也是最多的。梅爾布的話,數量大概是悉尼的三分之壹到二分之壹,其他地區加在壹起,機會和梅爾布壹樣多。以我的情況來說,悉尼的回應最多,其次是昆士蘭和其他地區,melb沒有正面回應。唯壹壹次郵件聯系我的也是20天後拒絕了我。大概是因為我在悉尼,昆士蘭州太缺人了。從技術分布來看,無論前端還是後端,網站或者web應用都是最發達的。然後後端技術php最多,。net類似於j2ee,python,RoR甚至perl都見過,但是很少見。除了做web,數據庫比較多點,無論是做分析、開發、挖掘還是管理,都有很多,是可選的方向(雖然個人覺得沒意思)。然後iOS等移動開發可以看到有越來越熱的趨勢,值得追。底層系統開發或者網絡大概是最少的(不過好像錢是最多的,因為稀缺)。從薪資上來說,悉尼在澳洲是數壹數二的,從薪資上來說確實如此。45k+super是行業標桿(當然是針對初級/入門)。其他地方也能拿到40k左右,但是相比房價,這40k比悉尼的值錢多了。

等待

其實對我來說,如果得到面試,拿到offer的幾率大概是壹半以上。最焦慮的其實是等待回答的階段。在我正式開始投簡歷後的兩周內,只有幾封郵件和幾個電話,也沒有什麽正經的面試機會,但是接下來的兩周,面試開始爆發(上周三,本周四,下周四)。我覺得這跟澳洲人在生活和工作上比較懶有很大關系,所以妳完全不用擔心,也不用太焦慮(20天前我也接到了面試的電話)。只要有電話和郵件回復,說明妳的求職信和簡歷是有用的,是吸引眼球的,但如果兩三周內基本沒有電話和郵件回復,就要及時做出調整。至於面試,我真的給不出什麽實際有用的建議。我們來看看常見的面試問題。到時候不要突然慌。技術問題慢慢準備積累。我感覺從穿著上就能看過去(像我這種從來不喜歡穿正裝的人,還是買壹件半正式半休閑的襯衫,讓面試成為聖衣)。面試前不要過於飽和和饑餓,否則會影響大腦運作。開始前喝點咖啡能量飲料是可以的(但註意兩者都是利尿劑,長時間面試不要喝太多水。面試的時候要不卑不亢,該笑的時候笑,不該笑的時候不笑。面試過程中的氣氛最好自己控制,避免過於緊張或過於激動。最重要的是誠實,因為妳對謊言沒有記憶。如果妳反復問他們,還不如什麽都不說。至於英語,不要說得太快。想說就說,不用準備任何商務英語。能避免罵人就避免,但是壹激動就脫口而出也沒什麽大不了的。畢竟澳洲人在這方面很不落俗套,也很保守,妳不用特別在意。我面試的感覺是,其實在我們這個行業,技能差不了多少。畢竟學習能力更重要,所以個人魅力的作用比預想的大很多。大多數極客都喜歡開放、有趣、有自己生活的人。有話說,公司團隊氛圍融洽,這才是他們看重的。當然,這些都是建立在技能能夠滿足最低基本要求的基礎上的。出國工作的好處在這裏可以體現出來。畢竟任何價值都是人創造的,人才是工作中的壹切。把人當人才會更有效率和效果。

如果面試順利,下壹步就是接受還是不接受這份工作。當妳面試太多,選擇的公司太多的時候,接受還是不接受offer是壹個糾結的命題。是選擇自己所愛,還是選擇自己所愛,這是壹個永無止境的問題(在所有領域)。因為我總是只關心我喜歡的東西,所以拒絕壹兩個工作機會,等待我喜歡的公司,對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但這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畢竟個人追求不同。另外,如果機會和offer對妳來說是非常難得和難得的,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也不是不可取的。畢竟妳會有更多的精力用吃穿去追求妳愛的人和事。

至於找工作,我對我們這個地方和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經驗,大概就是以上。希望能幫到壹些在袋鼠國奮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