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濟源市人力資源現狀

濟源市人力資源現狀

濟源市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現狀、問題及建議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歸根到底是農村人口過多和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隨著農業機械和技術的廣泛應用,農業基礎條件的改善,人浮於地的矛盾日益突出,農村隱藏著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據國家估計,到“十五”末,農村剩余勞動力將占總勞動力的壹半,這直接導致農業生產效率低下,大量勞動力就業不足,不僅影響農民收入的提高,還會引發社會問題。因此,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不僅是最終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也是實現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代化戰略目標的關鍵。近年來,濟源市農村人均耕地增加,剩余勞動力數量增加,勞動力素質偏低。如何有效轉移濟源市剩余勞動力,成為市委、市政府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課題。那麽濟源目前有多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市委、市政府采取什麽措施積極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有效轉移?濟源市統計局通過走訪相關部門,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對全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現狀、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過程中的困惑和需求進行了專題調查。

壹、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測算

1.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界定

要談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首先要了解什麽是農村剩余勞動力。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農村剩余勞動力是指可以從種植業轉移出來從事其他社會經濟活動的勞動力。

2.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計算方法

計算農村剩余勞動力通常有兩種方法。壹種是先算出單位面積種植業的勞動量,再算出種植業和林、牧、漁業所需的勞動量,再從農村勞動力資源數中減去上述行業的總勞動力,即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數。第二個通過以下公式計算:

農村剩余勞動力數量=農村勞動力資源數量×(300-各行業生產勞動天數)÷300

3.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狀況

濟源位於河南省西北部,西部和北部為山區,南部為丘陵地帶。全市人均耕地只有0.8畝,但復雜的地形地貌限制了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導致農村勞動力主要被束縛在土地上。據農調隊測算,2004年全市農、林、牧、漁等行業農村勞動力工作日為165天,全市農村勞動力資源數量為327015。由此計算,到2004年底,濟源市共有農村勞動力147155人。

二、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特點

1.“九五”以來,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速度明顯加快。改革開放以來,濟源市農村勞動力迅速增長,從65,438+0,765,438+0,264。到2004年底,已經達到327,065,438+00,年均增長率為2.4%。改革開放前,全市農村勞動力主要停留在農業領域,65438至0978年只有2.4%的農村勞動力在非農領域就業。“九五”以來,隨著鄉鎮企業的興起、小城鎮的發展和農民進城務工的引導,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和農村中走出來。到2004年底,全市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達到130872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0.0%,平均每年轉移5000人。特別是“十五”期間,非農勞動力平均增長率為4.4%。

“十五”期間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歷年農業農村勞動力資源數

勞動力非農業勞動力非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的%,非農業勞動力比上年增長%。

2000 31925520023110537433.0

2001年3201711980 38109438+0094 38+0045 . 13665

2002 3226341880 7011456835.54.4

2003 3234771838 8911895736.83.8

2004 3270101749 20135438+000.0.

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行業主要分布在工業、建築業和交通運輸業。據統計,全市農村勞動力從事壹、二、三產業的比例由2000年的62.7: 17.8: 15.2調整為2004年的56.2: 18.9: 21.2,這說明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業向二、三產業轉移。轉移的勞動力主要分布在工業、建築業和運輸業。2004年,工業、建築、交通等行業從業人員比例達到62.4%,主要是近年來在“工業強市、工業興市”的理念下,各鄉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轉移了大量剩余勞動力。在對6個鄉鎮60個農戶、109個勞動力的問卷調查中,48個勞動力從事非農產業,其中21轉工業,12從事建築業。

3.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以就地轉移為主。近年來,濟源市工業經濟和第三產業的發展吸納了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促進了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在本市轉移。2004年,農轉隊對全市150戶的調查結果顯示,外出從業人員收入為159.41元,其中農村以外的縣區收入為114.87元,占72.1%,比上年增加62.37。在本縣及外省打工收入2.69元,占比1.7%,比上年下降57.57%;省外國內就業收入41.84元,占比26.2%,比上年增長69.5438+0%。雖然濟源市近年來加大了組織省外農民工的力度,但農民外出務工收入主要來自本地城市。

4.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人口主要是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壯年。根據對農村家庭的抽樣調查,在2004年的外出務工人員中,30歲以下的占60%以上,30-50歲的占38%,50歲以上的不到2%。小學及以下學歷占7%,初中學歷占30%,高中及中專學歷占49%,大專及以上學歷占14%。這說明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對象大多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的人,受教育程度越高,實現轉移就業的機會就越多。

5.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明顯。本市從事非農產業的勞動力在農忙季節要回家從事農業生產,屬於季節性轉移。兼職工作的時間長短因家庭勞動量和勞動收入水平而異。壹般情況下,家庭勞動力較多,因此在外工作時間較長,勞動收入較高,反之亦然。調查顯示,2004年,1-3個月占總勞動力的17%,3-6個月占64%,6個月以上占19%。

6.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主要是自發的。目前,濟源市農村勞動力轉移主要依靠親戚或朋友的自發轉移。據調查,2004年農村勞動力轉移中,通過政府和有關部門轉移的僅占16.7%,中介組織占3.6%,親友介紹占79.7%。

第三,影響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因素有哪些?br & gt1,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低。

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首先受到勞動力自身素質的制約。在實現就業轉移的過程中,勞動力素質受到三個因素的制約。壹是勞動力受教育水平低。根據對100個農村家庭農民文化程度的調查,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6%以上,文化程度不能滿足就業轉型的要求;二是由於專業技術水平的限制,在調查中,大部分在家的農民除了農業之外沒有其他特長,只能從事手工搬運、保潔、建築等簡單的體力勞動,或者經過簡單的崗前培訓後從事簡單的加工。第三,觀念上有差異。調查中發現,仍有相當壹部分剩余勞動力受到壹些舊觀念的束縛,對服務業和小企業缺乏信心,制約了他們向非農產業轉移。今年的“民工荒”和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並存,正是因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低,就業結構失衡,這在濟源市也同樣存在。

2.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組織性差。近年來,雖然濟源市政府在組織農民工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如上所述,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約80%是通過親戚朋友介紹來的,只有20%是通過政府和中介組織介紹來的,這說明濟源市勞動力轉移的組織性仍然較差,即勞動力資源市場發育不充分,就業中介組織缺乏。因為缺乏組織保障,壹是就業信息不能及時傳遞給廣大勞動者;二是拖欠工資、證件辦理困難、人身安全保護缺失等農民工受到不公平待遇的機會增多,導致農民工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它影響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對外轉移。

3.經濟發展創造的就業崗位不能滿足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需要。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主要是就地轉移。近年來,濟源市經濟發展迅速。“十五”期間,濟源市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3.3萬余人,非農就業比重提高9.2個百分點。但濟源市仍有147萬農村剩余勞動力需要轉移,轉移壓力大。究其原因,壹方面,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普及,大量農村勞動力從農業中釋放出來,形成就業壓力。另壹方面,濟源的產業結構以能源、煤炭、建材、化工等重工業為主,多為資本密集型產業。經濟雖然發展很快,但吸納勞動力的能力有限,人口慢慢向城市集中,對第三產業的帶動不強,而第三產業又是吸納勞動力最多的產業,不利於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四、促進濟源市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幾點建議

1.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增強農業內部的勞動力吸納能力。

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但這是壹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壹蹴而就。因此,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農業和集約農業,通過增加單位面積活勞動來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率,仍然是壹個可選的途徑。

2.大力支持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加快城鎮化和城中村改造進程,增強二三產業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

根據三次產業遞進發展的基本規律,結合濟源市經濟發展的實際,勞動密集型產業應成為濟源市工業經濟發展的首選。勞動密集型產業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向中心城市轉移的根本途徑。壹方面,這類行業需要大量勞動力。另壹方面,隨著人口向中心城市聚集,必然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可以吸納大量剩余勞動力,快速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目前,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經過20多年的經濟發展,大量勞動密集型企業正在向中西部地區轉移。濟源市應出臺更多優惠政策,努力促進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

3、加強培訓教育,努力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素質。

教育和培訓農民是黨和政府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實現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重要途徑。壹是積極落實農村義務教育政策,加大對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質;二是大力實施“陽光工程”,加強現有勞動力培訓資源,包括各類社會培訓機構與勞動力市場的合作,加大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技能培訓,提高其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能力;第三,要加強農村剩余勞動力法律法規和城市文明生活方式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更新觀念,提高適應城市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