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大學生如何從自身保證工作保障?

大學生如何從自身保證工作保障?

有點長了。希望看完對妳有幫助。

壹、第壹類招聘陷阱:虛假職位信息

1,以招聘為名竊取個人信息

當對方要求妳提供奇怪的證明材料時要小心。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自己的任何私人信息透露給只有壹點知識的“招聘單位”。壹旦發現任何侵權跡象,應立即舉報。

2.以招聘的名義儲備人才。

申請人確實需要人,但不是現在。對於這種招聘,求職者的權利被視為壹種鍛煉和競爭的機會,我們不可對結果抱太大希望。

3.以招聘為名非法斂財。

調查顯示,職場最大騙局是收取保證金和押金,占比28.16%。根據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向應聘者收取任何費用(包括押金或保證金),因此對於需要在入職初期繳納各種押金的公司來說是違法的;而規模小、態度差的中介機構卻敢收服務費。不用想,他們壹定是想詐騙求職者的非法組織。交錢的時候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這樣按住錢包才是妳在求職過程中首先需要註意的。

二、第二類招聘陷阱:通過招聘壓榨應聘者。

1,以招聘為名招徠犯罪

稍微想壹想就應該對這種騙術有所懷疑。如果招聘方說大話,反復強調拿高薪很容易,很可能引誘妳加入傳銷、色情等非法組織。

2.招聘時設置薪資陷阱。

(1)先明確薪資上下限,協商支付方式。盡量減少工資中的“軟成分”,或者試用壹個月後重新規劃。(2)求職的時候多關註,有什麽不清楚的就問。比如壹年是十二還是十三工資?試用期怎麽樣?需要多長時間?加班費怎麽算?有了這壹切,問清楚了就不會上當,吃啞巴虧。

3、粉飾崗位信息騙取勞動力

求職者的虛榮心是造成這類問題的主要原因。不要被聽起來很體面的立場所迷惑。求職者有必要在與招聘人員的面試中仔細詢問工作內涵和細節。

有很多學生和應聘者在找工作時接連遭遇招聘陷阱。他們要交培訓費或者押金,工作還沒著落,但是花了不少錢。因此,中國質量萬裏行再次提醒求職者,雖然急於施展才華、找工作、謀發展,但壹定要擦亮眼睛、想清楚,謹防“招聘陷阱”。保護個人權益,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先交200元押金,回去等錄用通知,結果壹無所獲。這樣的陷阱在求職過程中屢見不鮮。根據壹項調查,70%的人在工作中被欺騙過。工作時打假也是必須的,求職過程中的各種騙局也不得不防。

妳都采取了什麽招數?

“保證金”詐騙的受害者是第壹批。

收取押金、提供虛假職位信息、打著試用期的幌子騙取廉價勞動力、以招聘為名推銷產品……求職陷阱無處不在,花樣層出不窮。

據智聯招聘和新浪招聘聯合進行的壹項調查顯示,最容易吸引求職者的招數就是在招聘時以各種名義收取押金或保證金,然後找借口不退。28.16%的受訪者承認在求職中遇到過此類騙局。其他為虛假職位信息(17.37%);試用期欺騙廉價勞動力(14.5438+0%);以入職培訓的名義作弊收費(12.11%);未按規定提供相關保險和福利(11.05%);招聘是假的,賣產品是真的(6.32%);以能力考核為名騙取免費勞動力(6.32%);打著“高薪誠聘”的旗號,其實是色情服務(2.37%);該股突然憑空上漲(2.11%)。

智聯招聘對招聘職業顧問的建議是,任何簡單的聊幾句,草草處理面試然後說妳被錄用的招聘,往往關註的是妳的財富而不是才華。壹般他們的理由是,壹旦求職者臨時反悔,造成的損失應該由求職者分擔,但求職者往往交錢後被告知招聘崗位已滿,但錢不退。此外,更多的隱性收費還包括服裝費、檔案管理費、培訓費等等,這些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的費用。求職者需要註意的是,國家有明確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接受押金、保證金、集資作為錄用條件,所以求職者需要慎重考慮這種情況。

什麽樣的騙局最可恨?

大家對“試用期”騙局大呼過癮

最難防範的職場騙局就是利用試用期騙取廉價勞動力,試用期過後再以各種理由辭退求職者,而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調查顯示,這也成為求職者最討厭的職場騙局(20.26%)。另外是打著“高薪誠聘”旗號的色情服務(16.84%);收取押金和保證金(15.26%);該股突然蒸發(12.11%);虛假持倉信息(11.32%);以能力考核為名騙取免費勞動力(8.42%);招聘是假,賣產品是真(5.53%);以入職培訓為名騙取費用(5.53%);未按規定提供相關保險和福利(4.74%)。

據智聯招聘職業顧問分析,之所以有人利用試用期來騙取廉價勞動力,是因為其形式比較普遍,用人單位往往振振有詞地把試用期不過關的責任推到求職者身上。

這種騙局主要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告訴求職者自己因為各種原因不合格,被公司辭退也是無奈之舉,以此繼續用微薄的工資招聘過不了試用期的新人,反復降低成本。面對這樣的招聘,求職者不要輕信用人單位的口頭承諾。任何試用期的要求和考核都要白紙黑字寫清楚。同時也要考察單位目前的就業情況。人來人往,怨聲載道,不如吸取過去的教訓,再找壹個好的。

還有壹種手段就是非法延長試用期,只有半年的合同,試用期卻是三個月。試用期意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相互了解、相互選擇的時期。然而,壹些單位為了降低用人成本,利用試用期工資低來無休止地“理解”。事實上,關於試用期,《勞動部關於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幹問題的通知》已經規定,勞動合同期限不滿6個月的,試用期不超過15天;勞動合同6個月以上不滿1年,試用期不超過30天;勞動合同長於1年但短於2年,試用期不超過60天。

騙子無孔不入。

“求職的避風港”在哪裏

最大程度避免求職騙局的方法有哪些?在對妳遇到的招聘詐騙來自哪裏的調查中,直接被用人單位占了(27.89%);來自職業介紹所(25.79%);來自網絡招聘(23.16%);大型招聘會(14.21%);咨詢公司(8.95%)。相對來說,通過現場招聘會和咨詢中介公司,遇到陷阱的幾率相對較小。

在幾個求職者常用的求職方式中,現場招聘會上當受騙的可能性較小,但由於過於雜亂,成功率較低,很難成為求職者的首選。相對而言,網絡招聘雖然以免費瀏覽應用、大量職位信息、方便跟進和個性化搜索查詢功能吸引了大量求職者和招聘公司,但由於覆蓋面廣,所提供職位的可信度和有效性也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但是職業介紹所的問題比較普遍。很多非正規職業介紹機構參與其中,壹桌壹電話都能打通,讓執法部門防不勝防。即使被騙者單獨投訴,詐騙金額也達不到認定詐騙的標準,公安無法立案。所以建議求職者去勞動保障部門開辦的非營利性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尋找機會。

大多數人認為自己不走運。

誰來維護求職者的權益?

奇怪的是,雖然大部分求職者對職場騙子深惡痛絕,但調查發現,32.66%的求職者經常承認自己運氣不好,40%的人只會向親戚朋友抱怨,很少有人采取行動捍衛自己的權益。

在求職過程中被騙後,我總是責怪自己迷茫。我應該繼續專註於尋找下壹個工作機會,而不是到處抱怨。大部分求職者因為四處奔波找工作,身心疲憊,無法擺脫職場騙局。還不如多做壹件事,避免更多麻煩。尤其是外地求職者,缺乏這方面的勇氣。因此,勞動監察部門加強用人單位對勞動者權益的監管,是徹底根除職場作弊者的主力軍。對於廣大求職者來說,在競爭激烈的就業環境中,雖然不能錯過壹個機會,但面對魚龍混雜的就業市場,還是要小心那些輕松的工作誘惑和觸手可及的高薪機會。

每年五六月份,都是應屆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高峰期。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終於到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時候了,都投入到求職的大海中。但由於高校擴招,部分市場需求飽和,大學生就業不容樂觀,各種招聘陷阱比比皆是。為此,記者采訪了幾位應屆畢業生,他們在求職過程中遇到了不少招聘陷阱。

陷阱1:高等職業教育的誘惑

作為應屆畢業生,妳需要在各大招聘網站上發布個人信息,才能獲得用人單位的賞識。我從來沒有想過,這給壹些別有用心的人提供了制造陷阱的機會。

當記者采訪北京青年政治學院畢業生肖雪時,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求職中被騙的經歷。壹天,肖雪接到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的電話,被告知她已被該公司錄用為“後備經理”。肖雪興奮之余不禁想,難道他從來沒有向公司投過簡歷嗎?他們怎麽知道自己的電話號碼?然而,肖雪興奮地來到這家公司,但他去過之後才知道,原來是這家公司從壹家招聘網站的公開信息中“選中”了自己。所謂的預錄取崗位“儲備經理”被“財務專員”取代。經過壹些培訓,肖雪意識到該公司招聘的是壹名保險推銷員。肖雪的專業是“網絡編輯”,與保險行業無關。然而,不善言談的肖雪卻被業務經理譽為“他見過最適合做保險的畢業生,不做保險將是終身遺憾”。真的很可笑。

據肖雪說,她的同學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前不久,壹家名為“華標服飾”的公司給學校發了招聘啟事,招了幾個營銷助理,很多同學都去了。因此,他們招募銷售人員,他們的工作是銷售服裝...

據了解,目前很多公司招聘業務員都是從各個招聘網站收集應屆畢業生的信息,以此來誘惑高職。對於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招聘伎倆,畢業生壹定要提高警惕,認清自己的實力,從基礎做起,逐步展現自己的才華,不要相信高職的誘惑。

陷阱二:騙培訓費

以錄取為誘餌騙取培訓費的情況屢見不鮮,但仍有畢業生急於找工作,落入此類陷阱。

記者采訪應屆畢業生小劉桐(音)時,他告訴記者,上個月他收到了壹家公司的面試通知,所以很高興去那家公司面試。經過壹番面試,公司當時沒有收他培訓費,只是說讓他試壹段時間再考慮是否錄取他。小劉很高興,想炫耀壹下,爭取留在公司。於是,他在黑暗中幹了近壹個月,才被告知:妳幹得不錯,但專業知識不足。公司需要培養妳。請先交300元培訓費。小劉對此提出質疑時,公司表示可以不交培訓費就走,但之前工作壹個月的工資是不可能的,這讓小劉很生氣。

對於畢業生來說值得註意的是,普通正規公司會向求職畢業生說明試用期,即使求職畢業生在試用期內失敗,也會得到相應的報酬。至於培訓費,壹般由公司承擔。

陷阱三:“皮包公司”

畢業生小李收到壹封房地產公司的郵件,被告知去面試。由於小李壹直沒有把簡歷發到公司,怕遇到“皮包公司”。出於安全考慮,他決定先上網查壹下。令小李驚訝的是,當他用谷歌搜索時,發現這家公司竟然用同壹個電話和地址註冊了4家公司,涉及醫藥、保險、建材等不同領域。公司給求職畢業生提供的待遇極為優厚,但招聘信息中對學歷的要求其實是中專以上。公司招的是學歷不高的求職畢業生,卻提出開出相當高的工資,令人懷疑。經向工商部門了解,該公司已不存在。公司低標準招聘畢業生到公司工作,承諾的高薪不會兌現。

在這方面,求職畢業生應該得到壹些啟示。如果收到不熟悉或沒有投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要提前查詢核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上網搜索該公司的網站,確定其規模和用人需求,再去面試。

畢業生應該有勇氣說“不”

壹些受騙的畢業生認為,有關部門應對招聘陷阱負責,防止畢業生上當受騙。在某高校長期從事就業指導工作的高老師說:“國家明確要求用人單位不得以任何名義向應聘者收取報名費、抵押金、保證金等費用。如果用人單位違規收取各種費用,求職畢業生要敢於說‘不’。只有守法的單位才有光明的前途。不遵守國家規定的,也要在對求職畢業生的承諾上打個問號。現在畢業生找工作更難了,就業壓力更大了。但畢業生主觀上還是要保持冷靜,才能客觀審視對方的處境。”

類似這樣的招聘陷阱數不勝數。希望廣大應屆畢業生增強自我保護意識,辨別招聘真假,通過正規渠道獲取面試資格。不要因為他們急於求職而上當受騙,以免落入各種招聘陷阱。

近年來,大學生求職被騙事件頻發。有些學生受雇於個人或移動服務公司,約定按月發工資,但用人單位往往找借口拖延,學生開學,老板就消失得無影無蹤。警方提醒廣大學生,不要急於邊打工邊賺錢,尤其要警惕四種騙局。

這種提前交押金的騙局,通常在招聘廣告中說有文秘、印刷、公關等輕松體面的工作,求職學生只需交壹定的押金即可上班。學生交錢後,招聘單位讓學生等消息,然後石沈大海。

壹些小公司,尤其是個體建築承包商,故意把壹些又苦又臟又累又危險的工作交給學生,不跟他們簽合同。壹旦發生工傷,學生往往沒有辦法索賠。

直銷和傳銷學生到公司後被哄著買壹些商品,然後公司讓應聘者做同樣的事情哄騙別人,以高額回扣為誘餌。

模特和特殊行業的招聘,通常叫招聘模特或參加歌手、電影明星的培訓班,然後讓學生出壹大筆錢拍藝術照參加選拔,最後找借口說應聘者條件欠缺而拒絕。還有的以娛樂場所的特殊行業高薪吸引求職者。學生去這些地方打工,往往會誤入歧途。

警方提醒,要提高防範意識,學會自我保護;謹慎交友,不要以情代理;遇到未知問題,充分依靠組織、老師、同學;不要貪便宜,發現詐騙要及時報警。

延伸閱讀:如何買保險,哪個好,教妳如何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