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印度飛餅招聘

印度飛餅招聘

世界互聯網桌子上只有兩個大玩家,壹個是美國,壹個是中國,阿裏巴巴、臉書、微軟等企業,服務於全球絕大多數互聯網用戶。

然而,在被稱為美國互聯網中心的矽谷,頭部公司的掌舵人不是壹個自命不凡的美國人,而是壹個畫風迥異的印度人。谷歌CEO桑德皮查伊已經成為印度人的光芒。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GDP排名第七,僅次於人口僅6000多萬的法國,但即便如此,沒有世界級互聯網公司、國內市場被中美瓜分的印度,也壹直戴著壹頂閃亮的高帽子,“IT大國”。

在矽谷,以勤奮著稱的中國精英被碾壓。中國大部分工程師止步於中層,而很多印度人進入高層,甚至是打工皇帝的CEO,執掌矽谷,讓人無法理解。

印度在中國名聲不好,老是被嘲諷。總的形象就是吃五顏六色的飯,憑票坐火車,基礎教育普及率極低。孟買外面是鄉村,連閱兵都像雜技表演。

不過不得不說,咖喱味的英語也是英語,印度人善於交流,投機活躍。這是公認的事實。受長期英國殖民的影響,他們似乎完全沒有亞洲人的保留,語言表達、抑揚頓挫、表情豐富的手勢,性格上更接近歐美。

這也可以從壹些印度電影中得到印證。寶萊塢突如其來的歌舞風格有時會讓歐美人大吃壹驚。“媽的,這太他媽的歐美了。”

相比中國人,印度人在美國的種族認同感更強,更能融入矽谷的氛圍。

關心大學排名的同學應該明白,世界排名前100的大學大部分被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占據,而亞洲名校主要集中在中國、日本、新加坡、中國香港,印度的教育成就乏善可陳。

但是,有壹所學校不在評估標準之內,那就是印度的最高學府印度理工學院,它被稱為印度工程師的搖籃(藍翔技術學校在中國獲得了這個稱號)。

印度理工學院在亞洲大學排名中並不突出,但在印度的地位卻遠遠高於中國的清華。畢竟清華後面是北大、浙大、交大、復旦等多所高水平大學,清華不是壹個人。

印度理工可以說是國內唯壹的985,其他都是普通高校,有絕對優勢;而且在等級劃分明顯的印度社會,進入印度理工學院不僅僅是學習知識,更是社會階層的壹次飛躍。是真正意義上決定高考命運的學校。

印度理工學院工科專業很強,尤其是IT信息工程是世界互聯網的外包基地。印裔美國主流IT企業在世界分工中積累了良好的口碑。

上面這句話是國內互聯網行業的笑話。講的是程序員寫代碼的不規範問題,缺少註釋和結構。五個程序員壹起寫代碼,最後不能壹起運行,也不能準確定位問題。五個人只能再做壹遍,效率很低。

印度作為世界IT外包工廠,體現了優秀的專業精神,整潔高效,合作順暢,高效優質。

馬雲曾經說過,中國人不會合作。看奧運會,羽毛球和乒乓球的單項比賽,中國在單兵作戰上可以奪冠,但在足球、籃球等強強合作項目上,成績就沒那麽耀眼了。正因為如此,女排精神才如此難能可貴,因為它體現的不僅僅是個人競技能力,個人拼搏精神,更重要的是團隊協作能力。

印度的合作滲透到日常生活中。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壹下印度飛餅的非工業化制作方法。街上破舊的門面裏有幾個大人物分工明確。

面團混合後被壓成面餅,面餅在空中被甩成又細又大的面團,烤好的面團被烤好的成品代替,被接力送到負責賣餅的包裝。整個簡單的供應合作鏈穩定高效。

IT行業的發展比生產飛餅難多了。在這個信息密集的行業,團隊協作的能力壹定比單兵作戰的能力重要得多。我們要追求的不僅僅是極客文化,而是壹群極客合作文化。

印度人更團結嗎?我不這麽認為。印度的種姓制度,多種官方語言,復雜的宗教背景,從來沒有形成壹個多民族統壹的國家,尤其是意識形態上的統壹。

然而在矽谷就不壹樣了。矽谷的印度工程師大多畢業於印度理工學院,然後去美國名校深造。high flyers屬於印度精英階層,有類似的成長經歷。

在矽谷,印度人非常重視前輩的支持和新人工作機會的介紹。矽谷有壹個印度派。2012年,印度只占矽谷人口的6%,但印度人才領導的公司卻占了33.2%。

印度人在辦公室的擴張速度非常快。很多人反饋印度領導人在人才招聘上偏袒印度人,甚至明顯放水。壹個印度人被提升為中層領導,很快他的部門就會變成咖喱色。

在以印度人為主的矽谷,印度新人會更自信,因為印度的IT工程師和醫生、律師壹樣,有提升社會地位的作用。國家也非常重視IT外包產業的發展,並牢牢占據高級勞動力市場的領導地位。即使在美國,IT工程師也是高學歷高收入的圈子。

在我國,IT工程師壹般被稱為程序員,甚至是碼農,他們寫代碼。他們是強大壓力社會中“群居動物”的代表,是996毒文化的踐行者。圈子畫像被描繪成格子襯衫+地中海+人字拖,被定義為高收入低興趣的人群,對整個勞動人口的信心是壹個打擊。

中國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全世界都是成功的。在《泰晤士報》和USNEWS等世界著名的排名中,中國大學連年上升,清華大學超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京大學等亞洲著名大學,成為亞洲第壹大學。

我國教育將專業劃分為13工科、理科、經濟學等壹級學科。高度專業化的人才教育造就了各行各業許多優秀的專業人才。然而,人才能力的隔離削弱了跨界創新的能力,增加了協作的需求,缺乏專業管理人才的建設。

所以國家開放雙學位和輔修專業,是為了打破學科之間的壁壘,培養壹專多能的人才。在印度大學教育中,大部分專業都有MBA課程,不僅培養專業工程師,還培養技術管理人才。

所以矽谷的印度工程師不僅從技術人員的角度思考問題,也從管理者的角度思考問題,在競爭中有很好的晉升路線和明顯的優勢。

縱觀全球,IT工程師在純技術領域的職業生涯都很短。如果他們在35歲之前不改到管理崗位,基本上就註定要被辭退。印度大學教育在教育階段就為學生準備了後路,這也是印度人在矽谷成功的主要原因之壹。

雖然印度人在矽谷蒸蒸日上,但是印度的互聯網環境非常惡劣。微軟、惠普、3M等知名公司都在此設有分公司,IT從業者多為外包服務。即使微軟和谷歌的CEO都是印度人,也只是高級白領。

本土市場基本被美國和中國瓜分,缺乏自己的互聯網公司。許多專家解讀,印度基礎設施差、識字率低限制了互聯網的發展,但從小米、三星、臉書等外國公司在印度的成功來看,其網民基數可以支撐壹個巨大的市場。

從網民基礎到人才輸出,印度已經具備了成為互聯網強國的必要條件。目前需要停止it人才外流,停止壹切優秀人才赴美工作,從內需出發發展自己的互聯網和軟件產業。

相信在未來,印度這塊大蛋糕不僅是中美巨頭的必爭之地,更有可能孕育本土互聯網巨頭,潛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