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淄博招聘經理

淄博招聘經理

文|龍溪

來源|魯商儒學

雙匯“王子”萬洪建接受媒體采訪,讓他和父親萬隆之間本已激化的矛盾進壹步公開化。沒有人和他的父親和兒子這樣做過。

萬隆還面臨另壹個問題。畢竟是865,438+0歲。千億帝國雙匯呢?誰來交出未來?當然,矛盾可能只是暫時的。畢竟是父子。有什麽不好?也許過兩天就會好了。

不過,就算不讓兒子接班,也有其他選擇。

比如傳統文化比較深厚的山東,青島、煙臺、淄博的幾個富豪就選擇了另壹條路,萬隆和中國的其他富豪或許可以借鑒。

我們來看看山東老壹輩富豪這幾年的做法,讓兒子接班。煙臺的南山集團和玲瓏輪胎,濱州的魏橋集團和王喜集團,聊城的新發集團和新豐祥,東營的科達集團和臨沂的羅欣藥業,都被他們的兒子接管了。

我想說的是,也有女兒接班。

比如東方大廈和青島紅領集團的創始人都有兒子,卻選擇讓女兒接手生意。

東方之塔創始人韓克榮有三個女兒,1個兒子。現在是女兒接手企業。大女兒韓和二女兒韓振如分別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使公司保持著良好的秩序。但兩個女兒都只持有6%左右的股份,兒子韓慧如持有近47%的股份,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曾經是青島首富。

另壹個企業紅領集團,創始人有1個孩子,1個女人,他也把企業給了女兒張。張也在幾年前成為網絡名人中的創業者,將紅嶺打造成傳統企業應用互聯網的模板,並於去年帶領庫特智能在創業板上市,現在是這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長。

當然,代理人張是庫特智能的大股東,其子的股份僅略少於張的股份。

此外,衛方得利斯創始人鄭和平也讓二女兒張思敏接手公司,後者已接任董事長多年;曾是山東首富和太陽紙業董事長的李紅欣讓他的女兒李娜接手。李娜現在是副主席,副總理。

看來讓女兒接手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中國,接班的女兒很多,比如碧桂園的楊、新希望的、娃哈哈的、和盛的朱菊蓉等等。他們中的壹些人是獨生女,別無選擇,比如宗馥莉。有些創始人有兒子,比如朱句容有兩個兄弟,常陸有壹個弟弟。

另壹種選擇是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

煙臺登海種業就是這方面的典型。

登海種業由農民科學家、被譽為“中國緊湊型雜交玉米之父”的李登海創立,2005年在深交所上市。

2013年5月,登海種業首次換帥。李登海辭去主席職務,成為名譽主席。與很多公司把生意傳給兒子不同,他選擇讓和他壹起創業的老兵毛利華擔任董事長。

毛利華也是技術出身。七世紀八十年代,當李登海自籌資金建立農業試驗站時,他招募了幾名農村研究人員。毛利華就是其中之壹,在接下來的30年裏,他壹直追隨李登海。

李登海的兒子李旭華出生於1976。高中畢業後,他進了玉米田,和父親壹起從事科研育種工作。當時是登海種業中級農藝師。他那時進入了董事會。

2016登海種業再次換帥,陶旭東出任新董事長;2019王龍祥擔任登海種業董事長至今。

陶旭東擔任登海種業董事長助理。王龍祥出生於1971,在登海種業20多年。壹直做財務工作,擔任登海種業財務總監。

在三次更換董事長之後,李登海沒有讓他的兒子接管企業。

如今,李登海持有登海種業超過565,438+0%的股份,處於絕對控股地位,最新財富95億元。李旭華甚至退出了最新壹屆董事會。

這位農民科學家不僅“解除了自己的武裝”,還讓兒子搞科研,和自己壹起研究培育玉米種子,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

還有壹個國內公司也是把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那就是美的集團。2012,何享健退休,將企業交給方洪波。其實他有1個孩子,2個女兒,都是做生意的,包括他媳婦,掌管美的的房產,但是他沒有把美的集團給孩子。

10年來,美的集團發展迅速,何享健財富直線上升,現在達到2850億元,在中國富豪中排名第七。

選對職業經理人,好好利用,企業控股權在手,躺著賺錢,不是很爽嗎?

還有壹個更簡單的,出售業務。

淄博的有錢車就是這麽紮堆的。

2065 438+0165438 2006年10月,車等48名股東將齊翔集團股權轉讓給廣東富豪金創辦的雪松集團,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現持有上市公司齊翔騰達超過36%的股份。

車程菊與原股東部分套現,車程菊也保留了部分股份。

但是切·程菊沒有退休。他和齊翔騰達原高管團隊幾乎全部留任。現在車程菊仍然擔任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只是身份變了,從大老板變成了職業經理人。

今年車程菊71歲,最新財富25億元。

事實上,出售企業是許多富人的選擇。

例如,煙臺的龔曾將企業交給他的兒子龔明傑。幾年後,他多次將上市公司龍達肉食的股份轉讓給他人,現在他幾乎不再持有龍達肉食的股份。

龔和龔明傑的最新財富是33億元。

去年初,淄博首富楊彥良、李秀榮將博匯紙業股權轉讓給廣金紙業,放棄公司控股權,成功套現。如今,他們的財富是21億元。

多年前,德州首富、保齡寶創始人劉也將保齡寶股份轉讓給北京永裕,讓出了公司控股權。不久前,保齡寶還出現了山東最年輕的董事長。新任董事長戴思爵出生於1995。

類似的例子,近幾十年已經上演過很多次。山東首富、匯源果汁創始人朱新禮在2008年準備將匯源果汁出售給可口可樂時,曾說過壹句著名但頗具爭議的話:

做企業,要像養兒子壹樣養,像賣豬壹樣賣。

不幸的是,他沒有成功。

在套現大量現金後,許多人聰明地成為了投資者,比如張大中把大中電器賣給了國美,何伯權把樂百氏賣給了達能。

何伯權投資了近年來相當火爆的喜茶。

對於如何處理自己努力了幾十年的基金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如果是妳,妳會怎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