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效果?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效果?

最常用的35種心理效果1。wallach效應。

奧托·瓦拉赫(Otto wallach)是諾貝爾化學獎的獲得者,他的成功具有傳奇色彩。瓦拉赫上中學時,父母為他選擇了壹條文學道路。沒想到過了壹個學期,老師給他寫了這樣的評語:“瓦拉赫很勤奮。但過於死板,很難創作出文學素材。”此後,他的父母要求他改畫油畫,但瓦拉赫既不擅長構圖,也不擅長打磨,在班上排名第壹。面對這樣壹個“笨拙”的學生,大多數老師認為他沒有成功的希望。只有化學老師認為他做事壹絲不茍,有做好化學實驗的素質,勸他學化學。在這種情況下,瓦拉赫智慧的火花突然被點燃,終於成功了。Wallach的成功說明了壹個道理,學生的智力發展是不平衡的,他們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他們壹旦找到發揮智慧的最佳點,就能取得驚人的成績。後人把這種現象稱為“瓦拉赫效應”。

2.閾值效應

所謂門檻效應,是指壹個人在接受了較低層次的要求,並被正確引導後,會逐漸接受較高層次的要求。這壹效應是由美國社會心理學家Friedman和Freese在1966《無壓力提交的現場實驗:上門技術》中提出的。

3.***效果

自然界有壹種現象:壹種植物單獨生長時,看起來矮小單調,但當它和許多相似的植物壹起生長時,它就深深紮根,充滿生機。人們把植物界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為“* * *效應”。其實在我們人類群體中也有壹種“生物效應”。從1901到1982,英國“卡迪文實驗室”出現了2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就是“* * *效應”的突出例子。

4.刻板印象效應

社會心理學認為,用老眼光看人的影響叫做“刻板印象效應”它是對人的壹種固定的、籠統的看法,從而產生壹種刻板印象。這種現象在學校經常可以看到。老師往往對那些天資聰穎、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表現出喜愛,他們受到重視和青睞。而天資笨、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卻經常受到歧視,老師表現出不耐煩和厭煩,沮喪的話也經常掛在嘴邊。實踐證明,經常受到這種“待遇”的學生,會突然感到有冷水澆在身上,失去學習的信心,失去克服困難的勇氣,甚至產生頹廢的情緒。

5.首因效應

首因效應,有時稱為第壹印象的作用,是指感知對象留下的第壹印象對社會感知的影響。具體來說,就是第壹次接觸人或事物,心理上對某人或某事產生壹種帶有情感因素的刻板印象,從而影響以後對那個人或事物的評價。因此,我們可以看到,這種影響不利於在決策中收集正確信息的分析。第壹印象是好是壞都是片面的,不利於全面的了解和分析。

第壹印象的效應叫做首因效應。根據壹個人的第壹印象來判斷他往往是有偏見的。如果在招聘考試和員工績效考核中僅僅依靠第壹印象,就會被壹些表面現象所蒙蔽。

招聘過程中主要有兩個方面:壹是以貌取人。長得帥,風度翩翩的考生很容易贏得考官的好感,其次是以言取人。能言善辯、回答迅速的人往往會給人留下好印象。所以在選拔人才時,不僅要聽其言、觀其貌,還要觀其行、考其績。

6.近因效應

近因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最近的表現在頭腦中具有優勢,從而改變對該人或事物的壹貫看法。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是兩種相對應的效應。首因效應通常在不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而近因效應通常在熟悉的情況下產生影響。兩者都是對人或事的主觀臆斷,使得決策信息失真。

7.光環效應(光環效應)

暈輪效應是指某人或某事因其突出的特點而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忽略了其他的心理和行為品質。有時會產生“正面光環”,有時會產生“負面光環”,幹擾對信息的評價。克服光環效應,必須堅持客觀,不摻雜主觀成分。

8.蝴蝶效應

1960年,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洛倫茨在研究“長期天氣預報”問題時,遇到了壹個難題:她用壹組簡化的數據在計算機上模擬天氣的演變,原本是想利用計算機的高速運算來提高天氣預報的準確性。然而,與預期相反,許多計算表明,初始條件的微小差異都會導致錯誤的結論。心理情緒也是如此。壹組漫畫顯示,壹個人在單位被領導罵了壹頓,他很惱火。他回家對妻子發脾氣。他老婆無緣無故被罵,很生氣,摔門而去。走在街上,壹只寵物狗攔住了去路,狂吠不止,妻子更加生氣。她踢了壹腳,小狗被踢了壹腳,從壹個老人身邊跑過,嚇了他壹跳。恰好老人心臟病發作,被突然沖出來的小狗嚇壞了。他當場心臟病發作,死了。

洛倫茨發現了微小差異造成的巨大反差。她用了壹個形象的比喻來表達這個發現。壹只小蝴蝶在巴西上空扇動翅膀,它煽動的小漩渦與其他氣流匯合,壹個月後可能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引發風暴——這就是混沌中著名的“蝴蝶效應”。

在人力資源管理中,人事經理如果靈活運用人事心理效應,可以充分調動下屬或人才的積極性,使人盡其才,工作效率最優。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考察壹所學校,從每個班隨機抽取3名學生***18,寫在壹張表格上,交給校長。他很認真的說,“這些18的同學經過科學測定,智商很高。”半年後,羅氏再次來到該校,發現這18名學生確實表現異常優異。

羅森塔爾效應是期望心理學中的* * *現象。應用於人事管理時,要求領導者把自己的感情、希望和特殊的誘因放在下屬身上,讓下屬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領導分配任務,不妨對下屬說“我相信妳能做好”“我想盡快聽到妳成功的消息。”這樣,下屬就會朝著妳期待的方向發展,人才就會在期待中產生。

10.貝爾效應

英國學者貝爾極具天賦。有人說,如果他畢業後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會獲得很多諾貝爾獎。但他心甘情願地走了另壹條路,壹個個提出開創性的課題,引導他人走向科學的巔峰。這壹舉動被稱為貝爾效應。

貝爾效應要求領導者要有伯樂精神和天梯精神,要把單位和集體放在第壹位,要有慧眼,要放飛自己的才能,要敢於提拔任用比自己優秀的人,要積極為有才能的下屬創造機會。

11.鯰魚效應

從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到沙丁魚後,如果讓它們活著到達香港,售價會比死魚高出數倍,但只有壹艘漁船能把活魚帶回香港。後來發現這艘船的魚缸裏剛好多了壹條鯰魚。原來,當鯰魚被放進魚缸時,它會因為環境不熟悉而遊來遊去,而沙丁魚發現這個“外星人”時,也會因為緊張而遊得更快。這樣,沙丁魚延長了它們的壽命。這就是“鯰魚效應”。

利用鯰魚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在群體中發揮競爭作用,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目前,壹些政府機構和單位實施的公開招聘和競爭上崗就是很好的例子。這種方法可以讓人產生危機感,更好地工作。

12.潮汐效應

海水因天體引力而湧起,引力大時有大潮,引力小時有小潮。這就是潮汐效應。人才與社會時代的關系也是如此。社會需要人才,時代呼喚人才,人才應運而生。對於壹個單位來說,需要調整人才的待遇,實現人才的合理配置,從而增加單位對人才的吸引力。現在很多知名企業都提出了這樣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用待遇吸引人,用感情凝聚人,用事業激勵人。

13.名片效應

有壹個年輕的求職者被幾家公司拒之門外,感到非常沮喪。最後,他抱著壹線希望去壹家公司求職。在此之前,他打聽了公司老板的歷史。通過了解,他發現公司老板之前和自己有相似的經歷,所以他是個寶。求職的時候,他和老板聊到了他的求職經理,聊到了他對自己才華的憤慨。果然,這句話贏得了老板的欣賞和同情,他最終被聘為業務經理。這就是所謂的名片效應。也就是說,兩個人在交流的時候,如果先表現出和對方有相同的態度和價值觀,就會讓對方覺得妳和他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從而迅速拉近和妳的心理距離,更願意和妳親近,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裏,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表達的態度和觀點,就像壹張名片,把妳介紹給對方。

恰當地使用“心理名片”可以促進人際關系的盡快建立,但要使“心理名片”發揮應有的作用,首先要善於捕捉對方的信息,把握真實的態度,尋找他們積極的、可以接受的觀點,“制作”出壹張有效的“心理名片”。其次,找機會適當地向對方“展示”壹下自己的“心理名片”,這樣妳就能達到目的。掌握“心理名片”的應用藝術,對人際交往和記憶處理人際關系有很大的實用價值。

14.異性效應

李女士是壹家公司的公共關系經理。她人脈很廣,壹定會贏得先機,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公司原材料緊缺,物資部的同誌四處奔走,卻壹次次碰壁,而李女士則出去聯系,很快問題就解決了。公司資金周轉嚴重失調,急需貸款,搞得總經理如熱鍋上的螞蟻。也是李女士風塵仆仆,在銀行間周旋,居然貸款上百萬元。因此,李女士受到領導的高度重視,工資和獎金都有所增加。有人試圖總結李女士成功的秘訣,發現除了頭腦清醒、口才敏捷、知識閱歷豐富、為人處事靈活之外,與她端莊的外表、脫俗的外表也有很大關系。

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男銷售人員接待女客戶,壹般比男客戶熱情。李女士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社會還是壹個以男性為主導的社會,外出工作大多要和男性打交道,女性出面比較順利。這就是所謂的心理學?quot異性效應”。這種現象是基於異性相吸。人們普遍對異性戀更感興趣,尤其是外表迷人、舉止得體的異性戀,女性也不例外,但沒有男性那麽明顯。有時候為了吸引異性的註意,男性特別喜歡在女性面前展示自己,這也是“異性效應”在起作用。但是,“異性效應”是不能濫用的。女人漂亮又討人喜歡,如果有適當的交流,在異性面前做事也很正常。另壹方面,為了達到某種目的,用色相勾引別人,也是不道德的。男性對異性,尤其是年輕漂亮的異性比較熱情,客氣壹點無可厚非,但讓人覺得是把異性當成了刺激和夢想?quot性感”,是超越極限的,因此,與異性接觸要把握好“度”。

15.責任的分散

1964年3月13日下午3點20分,在紐約郊外的壹處公寓前,壹名叫朱諾·比比的年輕女子在酒吧下班回家的路上遇刺身亡。當她絕望地喊著“有人要殺人了!救命啊!救命啊!”附近居民聽到喊聲,開燈開窗,兇手逃跑了。壹切歸於平靜,兇手又回來作案。她再喊的時候,附近居民又開燈了,兇手又跑了。當她以為無事可做,回自己家準備上樓時,兇手再次出現在她面前,在樓梯上將其殺害。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人去窗口觀看,但沒有人來救她,甚至沒有人報警。這件事在紐約社會引起了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家的關註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現象稱為許多旁觀者從破產中擴散的責任。

心理學家對責任擴散的形成原因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表明,這種現象不僅可以說是人們的麻木不仁,或者是道德的日益腐朽。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壹樣的。當壹個人遇到緊急情況時,如果只有他壹個人可以幫忙,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給予受害者幫助。如果他從毀滅中會感到內疚,那將使他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如果在場的人很多,那麽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會被大家分擔,造成責任分散。大家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責任,從而產生壹種“我不救,別人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重要課題。

16.傑森效應

有壹個運動員叫詹森,平時訓練有素,身體強壯,但在運動中卻屢屢失利。人們借此機會將人們通常表現良好,但由於缺乏適當的心理素質而在競技場上失敗的現象稱為詹森效應。

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是名列前茅,實力很強”和“場上失誤”之間唯壹的解釋只能是心理素質,主要是得失過多,缺乏自信造成的。有些人平時“戰績彪炳”,出類拔萃,眾星捧月,產生壹種心理定勢: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再加上球場的特殊性和社會、國家、家庭的厚望,加重了他們患得患失的心理,心理負擔過重。如此強烈的心理得失,他們如何發揮出應有的水平?另壹方面是缺乏自信,導致怯場,制約了個人潛力的發揮。

如何走出“詹森效應”的怪圈?首先要認清“球場”的用途,克服恐懼心理。球場並不可怕,只是比平時更正規。其次,要從容走出患得患失的狹隘陰影,不貪功,只努力正常發揮自己的水平。球場是高水平的較量,也往往是心理素質的較量。只要妳建立起自信,妳就會從妳的努力中有所收獲。最後會交出壹份滿意的答卷。

17.“酸葡萄”和“甜檸檬”心理學

“酸葡萄”心態是指我們努力去做卻得不到的東西,被說成是“酸的”,不好。這個方法可以減輕我們的壹些壓力。比如:別人有壹個好東西,我沒有,我很想要,但事實上我得不到。這時候,我們不妨用“酸葡萄”心理,試著去找自己心裏不好的東西,說關於它的“壞話”,克服自己不合理的需求。

“甜檸檬”的心理學是說妳自己的檸檬是甜的,“甜檸檬”是說妳擁有的,擺脫不掉的都是好的,要學會接納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要說自己不好,所以不如人。嘗試“甜檸檬”,學會接納自己,逐漸增強自信。

18.“南風效應”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經寫過壹個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的強弱,看誰能脫下行人的外衣。北風先帶著冷風來了,刺骨的冷。於是,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襲擊,把外套裹得嚴嚴實實。南風徐徐吹來,頓時陽光明媚。行人覺得很溫暖,就開始解扣子,然後脫外套。結果很明顯南風贏了。這就是“南風效應”這壹社會心理學概念的由來。“南風效應”給我們的啟示是,在處理人際關系時要特別註意方法。北風和南風都讓行人脫下外套,但由於方法不同,結果大相徑庭。比如有的同學和大家在壹起的時候很兇很強。有那麽壹兩次,妳可能因為自己很兇,想讓別人變強而占了上風,但是妳很快就會發現,妳失去了朋友。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我們和別人發生矛盾時,我們不會向對方讓步。最後往往會兩敗俱傷。想想吧。如果我們學南豐,結果會不會好很多?

19.心理學中的巴納姆效應

朋友曾經問我,世界上最難的事情是什麽?我說賺錢最難,他搖頭。哥德巴赫猜想?他又搖了搖頭。我說我放棄,妳告訴我。他神秘地說他認識自己。的確,那些有思想的哲學家也這麽說。

我是誰,我從哪裏來,我要去哪裏?人們從古希臘就開始問自己這些問題,但沒有得到滿意的結果。

然而,即便如此,人們也從未停止對自己的追求。

正因為如此,人們往往會迷失自我,容易被周圍的信息所暗示,把別人的言行作為自己行動的參考。從眾心理就是典型的證明。

事實上,人的壹生無時無刻不在受到他人的影響和暗示。比如在公交車上,妳會發現壹個現象,壹個人張著大嘴打哈欠,周圍幾個人都忍不住打哈欠。有些人不打哈欠是因為沒有暗示性。哪些人很容易受影響?這可以通過壹個簡單的測試來檢查。

讓人水平伸出雙手,掌心向上,閉上眼睛。告訴他,現在他左手上綁著壹個氫氣球,它壹直向上飄;他把壹塊大石頭綁在右手上,然後摔倒了。三分鐘後,看他雙手之間的縫隙。距離越大,暗示越強烈。

認識自己,心理學上叫自我感知,是個體認識自己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更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導致自我感知的偏差。

在日常生活中,人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在反思自己,也不可能壹直以局外人的身份去觀察自己。正因為如此,個體利用外部信息來認識自己。個體在認識自己的時候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所以往往不能正確的感知自己。

心理學研究揭示,人們很容易相信壹個籠統的、籠統的性格描述特別適合自己。即使這種描述很空洞,他還是認為這反映了他的個性。曾經有壹個心理學家,用了壹個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通用句子,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大部分大學生都認為這句話把自己描述的很詳細很準確。下面這段是心理學家用的材料。妳覺得它也適合妳嗎?

妳真的需要別人喜歡和尊重妳。妳傾向於自我批評。妳有很多能力可以成為妳的優勢,但妳也有壹些缺點,但妳通常可以克服它們。妳和異性交流有些困難。雖然妳外表看起來很平靜,其實內心很焦慮。妳有時候會懷疑自己做的決定或者做的事情是否正確。妳喜歡生活中的壹些變化,討厭被限制。妳以能獨立思考為榮,沒有充分的證據不會接受別人的建議。妳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暴露自己是不明智的。有時妳外向、善良、善於交際,有時妳內向、謹慎、沈默。妳的壹些抱負往往不切實際。

這其實是壹頂適合任何人頭像的帽子。

壹個叫肖曼的人?巴納姆著名的雜牌技師評價他的表現,說他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裏有大家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做出了“分分鐘都有人騙”。人們往往認為對人格的壹種概括和籠統的描述,就非常準確地揭示了自身的特點,這種傾向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巴納姆效應”。

壹位心理學家為壹群人完成了明尼阿波利斯多相人格問卷(MMPI),拿出兩個結果讓參與者判斷哪個是自己的。其實壹個是參與者自己的結果,壹個是大多數人回答的平均結果。參與者實際上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他們的性格特征。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很常見。以算命為例。很多人在咨詢過算命先生後,認為算命先生說的話“非常準確”。事實上,那些求助於算命師的人本身就很容易受影響。人在抑郁沮喪的時候,對自己的生活失去了控制,所以安全感也受到了影響。壹個沒有安全感的人心理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比平時更強。此外,算命師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能夠稍微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會立刻感受到壹種精神上的慰藉。算命先生接下來壹句泛泛而無傷大雅的話,就能說服求助者。

20.辟果提效應

在壹些電視節目中,人們做了所謂奇怪的記憶表演。壹般在舞臺上搭起壹塊黑板,然後觀眾可以隨意說出壹些單詞、數字、節目名稱、公式、外語單詞等等,按順序寫在黑板上。在這個過程中,表演者不看黑板,但能根據觀眾的要求準確說出其中任何壹項內容,甚至能倒背如流。

這種表現看起來很神奇,其實只是利用了辟果提的記憶,產生了“辟果提效應”。其實這個方法並不難。就是創造壹套記憶代碼,比如(1)-帽子,(2)-眼鏡,(3)-圍巾,(4)-衣服,(5)-腰帶,(6)-褲子,並熟練地寫下來,然後通過聯想與要記憶的材料聯系起來。比如要求妳記住以下單詞:(1)大象,(2)打氣,(3)洗澡,(4)電風扇,(5)自行車,(6)水……這樣妳就可以把大象和有固定代碼的頭號帽子聯系起來,把它和鼻子上戴帽子聯系起來。當妳想起第六個詞“水”的時候,把它和褲子聯系起來——水讓妳的褲子濕了。

通過這樣的編碼聯想,就不難記住了。因為我們在聯想的時候,會有意識地把聯想到的東西放大,外觀清晰而陌生。比如要記住第四個詞——當電風扇和衣服聯系在壹起的時候,如果外觀是電風扇把衣服吹走是很常見的,但是如果妳想象電風扇穿著羽絨服就很奇怪了,這樣更容易記住這個物體。

佩哥的助記法有很多種固定的編碼,比如按身體上下部位編號,進門後按所見編碼,按親友姓名編號等等。

當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掌握了這種方法,就可以避免枯燥單調的記憶,變得有趣起來。當然,這種方法的掌握不會壹蹴而就。它要求我們定期鍛煉,讓我們的聯想盡可能的獨特和引人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