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中國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的選擇[1]

中國人力資源發展戰略的選擇[1]

在經濟騰飛的時代,人力資源絕對是經濟增長的主力軍。目前,世界各國政府都認識到,人力資源是戰略資源,是最重要的資源,是科學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古人樸素的教育觀中蘊含著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和長期性等思想。可以說,壹個國家是否重視人力資源,其選擇的人力資源開發重點將決定其未來的綜合競爭力。因此,只有把人力資源開發提升到戰略地位,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戰略規劃,營造有利於人力資源成長的良好氛圍,才能爭奪經濟發展的制高點。

然而,在競爭時代,認識到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重要性只是獲得國家競爭優勢的基礎。此外,競爭優勢的獲得還需要合理選擇國家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美國采取了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開發戰略。通過采取廣納賢才、靈活就業政策、市場化教育培訓、細化專業分工、高額激勵措施等手段,壹次又壹次取得重大突破,在27個關鍵技術領域壹直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從而確保了其經濟霸權地位。但簡單地認為優質人力資源越多越好,比例越大越好,也是有失偏頗的。不同的經濟增長總是需要不同的人力資源素質與之相適應,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選擇不能脫離現實經濟增長、經濟發展和生產力水平。比如韓國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就出現了人力資源素質過高導致的浪費現象。從65438年到0979年,韓國四年制大專院校的畢業生中,約有30%從事不需要大學教育的職業。人力資源開發戰略選擇的重要性由此可見壹斑。

中國是壹個具有二元經濟結構特征的國家,制定適合中國實際國情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必須以此為立足點。雖然北京和東南沿海城市已經基本完成了工業化和城市化,甚至部分城市還具有壹些後工業特征,但廣大農村和中小城市的經濟發展仍處於欠發達狀態,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問題是目前全國較為關註的問題。因此,基於當前實際情況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必須切實可行,並以職業技術教育為重點。

制定以職業和技術教育為重點的人力資源開發戰略的必要性有四點:

中國的國情要求當前的經濟戰略是大力發展農村城鎮制造業。

目前中國壹方面要想辦法盡快發展新經濟,但另壹方面要大力發展制造業,這是中國今天的國情決定的。中國有6543.8+0.3億人口,大部分在農村。實行生產承包責任制後,我國農村出現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現在和今後很長壹段時間,農村剩余勞動力將大量增加。我國目前的農業生產基本上是粗放型、原始勞動型的,強度大,成本高。加入世貿組織後,根本無法和西方國家的農業競爭。因此,中國應盡快轉移和開發農村人力資源。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的中心。據有關人士分析,中國大陸的制造業已經超過“亞洲四小龍”,是僅次於日本的世界制造業中心。

如果說20世紀60年代與經濟發展理念相對應的工業生產方式是大型工業企業的大規模制造,然後將標準化的制造產品銷往國內外市場,那麽跨國公司將許多消費品和機械設備零部件的制造過程分解為若幹個專業化的制造任務,分散到其他低工資國家進行生產,從而形成了國家間的專業化經濟分工。如果在農村或者小城鎮大力發展制造業,發達國家的制造業中心會進壹步轉移到我國,很多制造業的就業崗位也會從發達國家轉移到我國。與之相伴的是,它帶來了我國投資的大幅增長。這將有三個好處:首先,我們將能夠利用中國大量的人力資源引進大量的外國投資;二是大量增加就業機會,解決政府當前的就業壓力,引導城市剩余人力資源向農村或城鎮轉移;第三,農村人力資源的開發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拉動內需,促進中國的經濟發展,真正實現小城鎮治國的大戰略。否則,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就難以解決。

中國發展的高科技產業也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的支持。

未來的經濟是高科技經濟和知識經濟。優先發展計算機、通信網絡、生物技術、醫療衛生、教育文化、醫藥衛生、房地產、航空航天和軍事技術等新興產業,在這些重要的高技術產業制高點上占有壹席之地。如果我們僅僅滿足於成為壹個制造業大國,盡管這可以充分發揮我們在人力資源方面的優勢,促進我們的經濟發展,但我們很可能會步發達國家的後塵,永遠成為壹個發展中國家。所以要有自己的發明,高科技,科研,為將來成為科技大國做準備,打基礎。50年後,我們將實現從制造國到發明國、科技強國的戰略轉變。

但是,要大力發展城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和專業服務業,還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因為高科技只有通過壹定的生產流程才能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否則只能是實驗室的科研成果。高科技的發明創造需要高素質的創新人才;高新技術的轉化和生產技術的掌握需要大量的職業技術人才,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專業技術人才是世界人才競爭的中心。

早在上個世紀末,全球高級專業技術人才爭奪戰就已經十分激烈。2000年,美國各行業創造了654.38+0.6萬個信息技術崗位,但其中約有壹半找不到合適的人才。未來7年,日本將缺654.38+0.60-445萬高科技人才,歐洲明年缺60萬信息技術人才,其中德國缺7.5萬。德國啟動了緊急職業培訓計劃,希望到2005年培養25萬名高科技人才。然而,遠水救不了近火。為了解決人才嚴重短缺的問題,發達國家采取“短、平、快”的方式從其他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搶奪人才。

發達國家發展空間不大,企業在國內發展潛力不大,而中國發展空間廣闊。中國西部要達到東部的水平還要20年,可見中國的市場有多大。外企來中國會帶來資金和技術,但不可能帶來很多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從內地帶這些人才是很貴的,而中國的人才又便宜又好,這也是外企看好中國的重要原因之壹。毫無疑問,外企需要的大量高級專業人才將來自中國,國企將首當其沖被掠奪。國企是專業技術人才的重要聚集地,人才質量好。但很多國企不景氣,待遇差,面臨嚴峻的人才危機。國企中的弱者將首當其沖。在人才的競爭中,那些做出了成績、處於國企關鍵崗位的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將成為主要爭奪對象,他們的流失將對國企造成嚴重影響。那麽能不能把這些專業技術人才擋在國企門外,不讓他們走呢?顯然,這是行不通的。原因有二:第壹,現在的市場是開放的,很多外企不要檔案,也不可能封殺;第二,即使這些人才被屏蔽了,外企也得不到他們需要的專業技術人才,他們在中國也很難發展。

中國入世後最稀缺的人才是高級職業技術人才。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有人問目前最緊缺的是什麽樣的人才,是本科以上的高素質人才。是精通多門學科和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嗎?是有創新發展的管理人才嗎?是既懂外語又懂專業的雙向人才嗎?顯然,這些人才是市場所需要的,但根據國內外專家的預測,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最稀缺的人才中,除了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就是高級技工。深圳的統計數據顯示,本科生失業率為5.4%,技術工人失業率為0.5%。深圳碩士畢業生月收入5000元左右,高級技師月收入6600元。青島某外企高薪1.6萬元四處尋找,卻找不到高級模具工!然而,由於中國長期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專和高職的學生不僅數量少,而且質量差。根據北京市政府督導室的專家測試,全國職業中專只有7%的學生達到了九年義務教育的最低水平。因此,如果中國不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加快培養高級技術工人的步伐,必將影響西方企業在中國的投資和在中國的發展,也將影響中國工業產品在世界上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