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哪些?

影響大學生就業的因素有哪些?

毫無疑問,這些事件不僅影響到總體就業狀況,也必然會對大學生就業產生影響。然而,對於大學生就業而言,最關鍵的影響因素還是“結構性的”。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給超量、區域選擇偏好、就業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決就業能力不足問題將是有效解決大學生就業的根本所在。 在時間結構上,大學畢業生供給超量增長在短期內超出了需求的增長,勞動力市場還需要時間逐步調整。近年來,我國經濟壹直快速增長,特別是經濟結構的升級速度加快,帶動了對高人力資本存量的高校畢業生的強勁需求,從而促動了高等教育迅速發展。我國從業人口中具有各類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僅占5%,而工業發達國家則為25%-30%,因此,加快提升國民素質的需要也極大地推動了高等教育的迅速發展。問題是,大學畢業生供給增長的速度遠高於經濟增長,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在尋找工作。勞動力市場需要壹定的時間逐步消化大學畢業生在短期內的超量供給。 但是,必須說明的是,不能僅僅以大學生暫時的就業困難就去否定高等教育政策,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嚴格地說,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擴大,為更多的青年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不僅促進了教育公平,改進了個人職業發展潛力,還從整體上促進了我國人力資源開發水平的提升。 在區域結構上,大學畢業生就業區域選擇偏好差異與政府政策激勵上的錯位導致實際有效需求不足。由於我國經濟發展的地區間與城鄉間差異,經濟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西部地區很難對大學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較長的時期內,地區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將難以改變,從而對擴大高校畢業生的市場需求是壹個不利因素。 雖然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計劃而產生大量需求,但由於欠發達地區所能支付的價格(工資收入、發展機會、流動性等)不足以補償大學生的人力資本投資,因此,按照勞動力市場機制,無法實現供求結合。在我國,由於人才流動的單向性特點導致的流動成本過高進壹步惡化了欠發達地區的有效需求不足。盡管國家也采取了“西部誌願者計劃”等政策措施,但是無論從需求量擴大還是人力資本補償來說,都難以有效改變這種狀況。 與此相反,由於大城市是中國的經濟中心,對大學生就業的吸引力很大,而且這些中心大都居於高端的產業結構而對大學生有著強勁的需求,但是壹些地方性的需求抑制(顯性的指標限制與隱性的行政限制)與對中小企業或非正規部門的需求抑制(戶口、社會保障、流動等),導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人為分割,其結果要麽是直接人為地降低了用人單位的有效需求,要麽是“促進”靈活就業,增加了大學生的就業成本與風險。 在能力結構上,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並不是基於職業路徑的需要進行建構與培養,難以滿足人力資源市場的需求。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和勞動力市場的結構性變化,用人單位的需求模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用人單位的勞動力需求行為基於“職位分析下的任職資格模型”在勞動力市場上通過價格機制選用合適的人才。例如,IBM中國區對大學生的基本素質要求有:第壹個方面是服務意識,能不能從客戶的角度去出發,去想問題;第二個方面是創新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三個方面是溝通的能力;第四個方面是團隊合作的精神以及職業操守和商業道德。 然而,大學生並不能很好地滿足“任職資格模型”。對個人而言,就業能力取決於他們所擁有的知識、技能與態度等資產,他們使用和配置這些資產的方式與向用人單位展示這些資產的方式以及他們尋找工作的特定環境(個人環境與勞動力市場環境)。由於大學生是作為壹個“產品”在壹個高等教育系統中被制造出來的,因此就業能力不足主要是與大學聯系在壹起的。這既與傳統上相對集中的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有關,也與高校本身的教育能力不足相聯系。 長期以來,大學沒有迅速適應就業市場對高等教育所提出的日益苛刻的要求。從傳遞知識的角度上看,在整個大學教育中,知識教育仍然是非常大的壹個比重,理論功底及其相應的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構建仍然極為薄弱;持續的擴招可能進壹步稀釋了大學既有的教育資源。此外,對於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大學缺乏系統的職業指導與服務規劃,導致學生或許有專業能力,但是缺乏“市場能力”——獲取職業信息,展示專業能力,適應實際工作以及應對職業轉換,等等。 大學生就業的前景如何? 盡管大學生就業當前還面臨著不少困難,有些困難可能還需要較長時間的調整,但是,從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總趨勢來看,大學生就業的前景總體上是非常樂觀的,雖然我們不能指望大學生進入勞動力市場的過程總是壹帆風順的。 經濟增長與產業結構升級將為大學生就業創造廣闊的空間。作為壹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其潛在的經濟需求是極大的。更關鍵的是,通過30年的改革開放,這些需求已經被成功啟動,首先在大中城市,然後是沿海的小城市與農村地區,隨之而來的將是廣闊的中西部地區。中國同時兼具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型、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型,工業基礎設施與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都是最為關鍵的經濟發展平臺。在未來很長的壹段時間內,這都將是吸引就業需求的壹個重要渠道。 特別重要的是,伴隨著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發展對大學生的需求將會更大。全球競爭以及中國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中國不能永遠享受勞動力成本的優勢,產業結構升級是必然趨勢,對受過高等教育的專業人員的需求應該有比較大的空間。壹個突出的例子是國家創新戰略,這將使得我國21世紀的社會經濟發展在很大的程度上有賴於基於長期人力資本投資而形成的高端勞動力群體。可以說,我國的經濟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初步進入了壹個良性循環的狀態,這為大學生就業需求的增長準備了廣闊的空間。 政府就業政策的持續優化將會為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轉換創造更好的就業環境。政府消除對高校畢業生供給與需求的政策抑制,建立全國統壹的大學生就業市場,實施大學生自由就業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取消對大學畢業生(含高職畢業生)的壹切戶口指標限制和人事指標限制以及各種各樣顯性或隱性的行政限制,打破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行政分割,促進大學畢業生無障礙就業和自由流動,優化我國高素質人才的配置機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維護就業市場穩定,促進經濟增長。 此外,為鼓勵大學畢業生到特定的地區就業或從事特定的職業,實施高校畢業生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補償機制是國際慣例。美國的補償措施就包括聯邦政府貸款減免政策、各州貸款減免計劃、軍隊貸款償還計劃(激勵畢業生到軍隊服役)、美國護理教育貸款償還計劃(受益的護士在護士短缺地區合格的機構提供服務)等。我國自2003年起開始實施就業激勵政策,並且取得了顯著的成效,這些政策在2004年以後得到進壹步完善和強化。國務院規定,政府支持的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國家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等重大項目,要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加大實施“大學生誌願服務西部計劃”力度,擴大由中央財政支持的西部誌願者規模。國家就業激勵政策的實施將會更有效地支持國家整體人力資源發展戰略,支持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的要求,最終實現個人、用人單位和國家“三贏”結果。 高等教育的持續改革將會逐步改進大學生更好地滿足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就業能力。第壹,高等教育改革使得大學更加關註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市場內涵。我國經濟的市場化、知識化與全球化使得就業政策與教育政策正在圍繞“職業路徑”進行重組,整合教育與工作的聯結機制,提升就業能力,實現充分就業與滿意就業的目標。大學已經開始強化對外部市場的反應速度和能力,增強大學的人才培養的質量和競爭能力,增強大學的投入和產出的效率,極大地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消除大學生勞動力市場上的結構性失業問題。為此,我國的大學可能需要創新教學,創新課程,創新專業乃至於創新大學,創新高等教育。 第二,大學正在將就業能力的市場內涵轉化為教學創新行動。在教學模式創新行動方面,以強化通識教育為目的的通識型教學、以需求驅動的實踐基地建設為標誌的實踐型教學、以強調研究方法為內容的研究型教學、以拓寬國際視野為目標的國際型教學、以培養就業能力與學習能力為內容的能力型教學、以強化學生的參與和投入為目標的參與型教學等都在不斷嘗試,試圖通過教學創新,培養更加適應市場需求的大學畢業生。 第三,在職業指導服務方面,大學充分利用學校就業中心的信息網絡,充分利用校友的人脈資源,能夠及時有效地將社會招聘信息傳遞給畢業生,幫助大學生了解就業環境;借助講座、座談、模擬、案例、演示等手段幫助學生了解職業市場要求,改進他們展示專業水平的能力;大學正在尋求建立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夥伴關系,理解社會需求,並將其轉換傳遞給各個具體的教學和研究部門,然後這些部門再基於社會的需求創新課程,創新專業甚至於創新大學。通過全方位的職業指導與服務,增強大學生從學校到工作的“市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