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求職招聘 - 廊坊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廊坊是壹座怎樣的城市?

廊坊市位於河北省中部東部,北接京都,東臨津門,南接滄州,西接保定。地處京津之間,渤海腹地,被譽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1989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為省級市,現轄楊光和安次區、三河和霸州縣級市,以及大廠、香河、永清、固安、文安、大城縣。90個鄉鎮3222個行政村,面積6429平方公裏。按戶籍統計,2007年末全市總人口為401.9萬。規劃城區面積70平方公裏,建成區面積54平方公裏,人口40萬。

廊坊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4300年,廊坊人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繁衍生息,創造並延續了人類文明。廊坊春秋戰國時被燕封,秦時屬漁陽縣、楊光縣、巨鹿縣,漢三國時屬幽州,唐時屬幽州、冀州、潁州,宋遼時屬河北東路、南京路,元代屬中書省,明代屬順天府,清代屬直隸。

廊坊歷史上發生過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和傑出人物,如明代劉瀏、劉啟的農民起義,清末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的廊坊大捷,民國時期的安平事件等。歷史人物中有被毛澤東稱為“諸葛壹生謹小慎微,大事不糊塗”的宋朝宰相,元朝開國功臣石,民國北洋政府總理張紹曾,著有《我的自白》、《鳴冠葬蔣》的近代革命烈士陳染,孫毅, 長征老將軍、體育老領導榮高堂、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等眾多中華民族優秀代表。

廊坊位於北京和天津之間,在世界上有著獨特的地理優勢。是壹座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城,依托中心城市、空港、海港的獨特優勢,依托京津高度密集的人才和科研體系,依托發達便捷的交通網絡和巨大的消費市場。享有“京津走廊明珠”、“連接京津的走廊、環渤海的廣場”的美譽。

98%的地區自然和旅遊資源豐富,土壤肥沃,適宜各種農作物生長。地處海河流域,水系相對發達。地下有石油、天然氣、煤炭、地熱、石灰石、白雲石、硬鋁礬土等礦產資源,儲量豐富,開采價值高。

既有被譽為“地下長城”的宋遼古戰、八國聯軍的“廊坊勝利”等傳統旅遊資源,又有香河第壹城、文明唐人街、新世紀步行街、文化藝術中心等現代旅遊景觀。

六大主導產業: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金屬制品、食品加工、會展旅遊。全市工業企業上萬家,形成了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新型建材、家具制造、會展旅遊、印刷包裝、房地產、食品加工八大產業。

城市建設取得新成就。近年來,廊坊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取得了突出成就。綜合實力和經濟總量快速增長,發展環境明顯優化。在全國中等城市中率先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成為“ISO14000國家示範區”。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獎、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先進城市、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科技強警示範城市、首批中國最具吸引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節水型城市、保護臭氧層模範城市。

進入新世紀,廊坊市全力打造綠色城市,以“京津之間的新城、高科技產業和現代制造業基地、花園式生態宜居城市”為城市定位,按照“引林入城、林中建城”的建設理念,正在譜寫廊坊城市發展史上的新篇章。

在城市規劃上,按照“小三點”(老城區、開發區、萬莊)和“大三點”(廊坊“小點”、固安、永清)組團發展。“小三點”以綠化相隔,以道路相連;加快永清、固安、廊坊市壹體化進程,構建廊坊市未來格局,確保50年甚至100年不掉隊。

以城鄉總體規劃為主導,啟動新的“三年改造”工程,推進城市管理科學化、現代化,提升城市品位,不斷增強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三年時間,圍繞城市經濟、城市平臺、民生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四個方面,實施城市擴張、村莊整理、交通暢通、水系生態綠化等10重點項目和* * * 120子項目,預計總投資近1000億元,實現“壹年壹大步,三年壹大變”。

在城市發展方面,廊坊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以市場機制打破資金瓶頸,在城市管理方面進行深入探索。壹是壟斷土地壹級市場,搞活二級市場,增加土地儲備,通過土地置換盤活土地存量。二是加大市場開發力度,變政府的“土地拍賣”為“拍賣項目”,積極探索城市建設發展的新路子。三是對供水、供熱等公益事業進行特許經營,通過戶外廣告牌匾的市場化管理,籌集城市管理資金,加大城市建設投入。

在優化發展環境上,廊坊多年來實施軟環境工程建設,取得了豐碩成果。其中,市生產力促進中心躋身國家示範中心行列;1000家企業通過了ISO9001家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廊坊與北京、天津、上海壹起被國家銀行確定為大規模授信試點城市,信用等級評定為AA+。全市引進國外大學畢業生和中級以上專業技術人員1萬余人,人才密度指數達到13.79%。

在環境資源保護方面,廊坊全面實施“藍天、碧水、凈土、綠化、寧靜”五大工程。目前,市區空氣質量保持二級以上天數超過330天,集中式飲用水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達到100%,城市汙水處理率超過80%。區域環境噪聲達到國家標準,垃圾無害化處理率超過90%,氣化率達到91%。完成城鄉造林654.38+0.82萬畝,植樹654.38+0.08萬株。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6%,人均公共綠地654.38+0.2平方米。

域內擁有13個國家級科研機構,21所高等院校和20所中等專業技術學校,科技實力雄厚,30多所高校落戶東方大學城。同時,京津眾多國家級科研機構和高校為近在咫尺的廊坊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

經濟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益顯著提高:2007年,我市主要發展指標超預期,地區生產總值和財政總收入分別比上年增長15%和40.4%,壹般預算收入自分稅制以來首次超過總收入增速。全市地區生產總值達到883.4億元,五年翻了壹番,年均增長13.6%。財政總收入達到95.6億元,五年翻了壹番半,年均增長26.4%。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10.8%,提高4.4個百分點。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685.9億元。增長了2.8倍,年均增長3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9.1%,提高12.6個百分點。

民生持續改善,人民得到實惠。堅持把解決民生問題作為工作主線,通過推進農村“醫、學、路、水、保、扶”六大工程,解決“群眾急需、社會困難、歷史欠賬”三大問題,讓群眾更多享受改革發展成果。

市政工程取得突破,產業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通過持續開展“大項目攻關年”、“招商引資年”、“工程質量提升年”,全市上下形成了“全黨抓經濟、抓工業、抓項目”的強大合力。五年實施總投資1000萬元以上項目3572個,完成投資6543.8+0433億元。2005年以來,省重點建設項目263個,占全省的16.2%,連續三年居全省第壹。富士康、華為、中興、BOE、新奧太陽能電池、首鋼(大廠)制造業等壹批投資數十億元的市政項目引進建設,推動我市項目建設進入新階段。

基礎設施進壹步完善,環境優勢日益增強。2003年至2007年,* * *投資200多億元,完成了路網建設、輸變電線路改造、通信擴容、水利設施管理等壹批基礎設施項目。11幹線公路已建成,3條高速公路已規劃開工。110千伏以上19座變電站和596公裏輸變電線路建成投運,電力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奠基。軟環境方面,金融創新、信用體系、人才高地取得新成效。信貸規模快速增長。2007年新增貸款增速全省第壹,總量全省第二。我市被評為中國最具吸引力的金融生態城市。企業和個人信用數據庫的建立和廊坊信用網的開通,使信用體系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全市人才密度指數達到13.79%,五年提高了3.72個百分點。

農村經濟蓬勃發展,新農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取消農業稅,人均稅負減輕1.23元。發放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具購置補貼3.8億元,惠及293萬農民,人均增收278元。糧食連續五年豐收,畜牧業、蔬菜、水果、花木占農業總產值的80%。農業產業化開工率達到61%,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20家。完成城鄉造林654.38+0.82萬畝,植樹654.38+0.8億株,分別相當於前五年的4.5倍和5.5倍。新建農村沼氣池65438+6800個。森林病蟲害、病蟲害防治、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建成300個文明生態村。

未來展望。新形勢下,市委、市政府將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依法、科學、民主、文明”的工作方針,更加註重培育主導產業、全民創業,更加註重環境建設、更加關註民生, 更加註重社會和諧穩定,努力實現“科學發展、穩中求進、和諧穩定、富民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