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宋慶齡是什麽時候去美國留學的?

宋慶齡是什麽時候去美國留學的?

宋慶齡1893年生於上海,1907 (1)年赴美留學,當時還不到15歲。她先去了新澤西州薩米特的壹所高中,不久就去了南方,在佐治亞州梅肯的韋斯特裏安學院上學。她在學校還有個名字叫“羅世文·宋”,她的密友都叫她“蘇茜”——這是她姓氏的英文拼法簡化而來的昵稱。浪漫的名字“Losven”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消失了,但另壹個簡單的名字“Susie”繼續經常被用來給新老朋友簽英文字母,直到她生命的盡頭。她去美國留學的年份經常被寫成1908。這是她進入衛斯理學院的壹年。在此之前,她在薩米特市學習了壹段時間。②這個名字的英文名是Rosamonde,現在音譯為“rosamond”,但過去翻譯為“羅世文”,在各種史料中都有使用,所以還是舊的。——譯者所說的照片,是她20歲從威斯康星畢業時的照片。這與她後來的許多照片不同,這些照片給人的印象是壹個精致——有時是柔弱——美麗的女人。但如果妳仔細觀察,人們也能感受到那種內在的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在那張畢業照中最先也是最明顯的,所以被選為向讀者介紹宋慶齡的第壹張照片。當然,年輕時的臉,再怎麽展現本性,也不能說明壹個人的壹生。性格可能會改變,有時非常糟糕。但是,宋慶齡性格中的堅強才是不變的核心。各種力量都有,尤其是後果方面。她的姐姐宋美齡和妹妹宋藹齡和她壹樣堅定——前者後來嫁給了國民黨獨裁者蔣介石,後者成了蔣介石的財政部長和孔祥熙的妻子,中飽私囊。但正如上世紀30年代在同胞間流傳的壹句話所說:宋家三姐妹中,壹個愛權力,壹個愛金錢,壹個愛國——這最後壹個指的是愛國愛民的宋慶齡。她的名聲來自於她在風雨交加、驚濤駭浪中始終與中國人民站在壹起的戰鬥經歷。至於財富,她壹無所有。在拍攝《畢業照》的時候,宋慶齡就已經表現出了她未來的品質和個性。從校刊上不難看出她的興趣和才華的蛛絲馬跡。每個畢業生的課外活動和獎勵壹般都會在校刊上寫明。關於宋慶齡,是這樣寫的:“1912-1913,校刊《衛斯理》文學編輯;舞劇社團成員;哈裏斯文學學會交流官”。更引人註目的是照片旁邊的題詞:“內在的榮耀從她的眼睛和額頭溢出”。壹個人能從同學口中引發如此詩意的話語,壹定是很不尋常的——不僅令人印象深刻,而且充滿熱情和愛意。她是,也將永遠是。(1)關於從衛斯理學院的出版物和檔案中收集到的材料,本書作者首先要感謝他的朋友,中建的老同事張炎,他在1981擔任《人民日報》駐美國記者時,曾前往梅肯收集有關宋慶齡的史料。我還要感謝紐約裏斯本學院的A. Tom Grunsfeld教授,西喬治亞學院的Jonathan Goldstein教授,以及北京宋慶齡基金會研究室的傅五壹女士和張愛榮女士,他們訪問了Wissian學院和新澤西samit,帶回了更多的資料。她發表在校刊《Wiserian》上的文章,反映了她當時的很多觀點。其中最突出的是愛國主義。在1911發表的《留學生對中國的影響》壹文中,她寫道,中國人留學的目的應該是“學習壹切有價值的、好的東西”,以便帶回中國“解決中國目前存在的各種重大問題”。事實上,她還幻想現有的君主政府——直到那時它才假裝贊成現代化——會實施壹些積極的變革。此外,她認為,只有增加受過西方教育的“更好的階層”的年輕人的數量,讓他們有所作為,才能實現國家的復興和進步。他們將成為行政和技術進步的載體和教育者。他們將率先廢除女性纏足、男性紮辮子等陋習,消除最惡劣的貧民窟式生活條件作為進步的開始。①參見衛斯理(英文),1911年,11月,第42-44頁。這是她在校刊上發表的第壹篇文章,顯然是寫在191110爆發的辛亥革命之前。她署名宋慶齡(“青”字的英文拼法略有不同),說明雖然她父母給她起了英文名“羅世文”,同學也這樣稱呼她,但她並沒有在正式場合使用(比如正式發表的文章有校紀記載)。這是她的第壹篇政論,當時她才18歲。她在西方接受教育,稱贊西方的壹些制度和方法。即便如此,宋慶齡還是堅定地立足於自己的國家。她堅信,中國的創新只能是中國人自己的事情——他們可以憑借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去做。她對中國的落後感到憤慨,但她沒有民族自卑感;她非常贊成向別人學習,但她認為根本沒有必要請外國人來做指導或監督。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來,她從未表達過任何移民的願望。在回國後近70年的職業生涯中,她從未離開過中國,除非是政治上的逼迫,或者是為了貫徹自己的政治信仰。如果她必須出國或者有必要的話,她會盡快回來。1949之前有過幾次出國計劃,由於蔣介石政權的阻撓都沒有實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她擔任高級公職,並多次出國進行正式訪問。但她從未出國遊玩或觀光。直到最後,在她暮年的時候,她才說想再去壹些她少女時代生活過的地方看看,見見當時唯壹的好朋友,但此時她已經太老了,身體也在衰竭。雖然民族自豪感在宋慶齡心中如此根深蒂固,但她從未有過任何排外思想。在她的壹生中,她廣泛閱讀英語和其他外語出版物,並與許多外國朋友聯系或通信。她的父親宋耀如(英文名Charlie Jones Song),長期致力於孫中山的思想。從這個角度來看,她指望清政府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做出改進,似乎有點奇怪。但也許她父親當時並沒有告訴她自己的想法和與孫中山的關系,因為這很危險。另壹種可能是,她的文章與她叔叔溫秉忠的立場和觀點有關。正是這位在美國清政府留學生監督處工作的叔叔,把她帶到了美國。不管什麽原因,那年辛亥革命突然勝利後,宋慶齡文章中的改良主義色彩就消失了。她對1911年革命勝利的反應是壹陣熱情。“她同學講她是怎麽從父親手裏接過* * *和新國旗後,站在椅子上把墻上的清朝龍旗扯下來,扔在地上,用腳踩著,激動地喊著‘打倒龍!高舉中華民國的旗幟!(2) (1)《來威斯康星上學的中國姐妹》(回憶錄摘要),載於《威斯康星校友通訊》(英文),第17卷,第1期(2月出版,1941),第4-8頁。(2)指象征漢、滿、蒙、回、藏和諧的紅、黃、藍、白、黑五色旗,是中華民國成立之初的國旗。幾個月後,譯者寫下了《20世紀最偉大的事件》壹文,裏面充滿了她喜悅的聲音:“這壹輝煌的成就意味著4000萬人從君主專制的奴役中獲得了解放...壓迫導致了這場奇妙的革命……”①文章《衛斯理》發表於四月號1912,第206頁。中譯本發表在《中國建設》雜誌中文版,第65438期+0983年5月,張覺譯。男人頭上的辮子是對清朝統治厭惡和臣服的明顯標誌,也是中國落後於現代世界的象征。現在,這些辮子像秋葉壹樣在革命的剪刀下飄落。許多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比編織復雜得多。但宋慶齡充滿信心:“我們堅信中國人民能夠明智而有效地處理這些問題。”這裏再壹次流露出她對國家和人民的驕傲。她毫不誇張地寫道,“革命給中國帶來了自由和平等”。但她看到了更遠的目標:“愛是人類未實現的理想……”和“沒有兄弟情誼,自由就沒有堅實的基礎;在人們以兄弟相待之前,真正的平等只是壹個夢想。”女孩高興地沈思著自己的國家會首先達到這樣的境地:“指出博愛之路的任務可能會落在中國這個最古老的國家身上...拿破侖·波拿巴說,壹旦中國行動起來,她將推動整個世界。' .....幾個世紀以來,中國人民是壹個熱愛和平的民族。.....人口眾多、熱愛和平的中國...壹定會推動那場人道主義運動,也就是實現世界和平,讓權利不需要依靠軍隊和‘無畏’號軍艦作為後盾。".在國際事務中,她沒有用革命性變化的眼光來分析問題。她天真地寫道,“所有的政治分歧都將由海牙法庭最終裁決。”在她漫長的壹生中,除了民族復興和社會公正之外,世界和平和中國在實現這壹目標中的作用壹直是她主要關心的問題。如何實現這些目標,為此需要怎樣的奮鬥,她當時並不清楚。對於這樣壹個年輕沒有經驗的人來說,在當時的當地條件下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她會逐漸建立起壹個又壹個信念,壹旦建立,就再也不會退縮。正是在這些信念的激勵下,她挺身而出,在中國和世界歷史的艱苦進程中,投入了無數場艱苦卓絕的戰鬥。關愛女性和勞動人民是她生活的另外兩個特點,在大學裏也有所展現。她在《近代中國的婦女》(1)壹文中說,女子教育在舊中國只是為少數出身高貴的婦女而設,現在正在普及。擁有學校文憑的女性開始考慮她們為公共福利工作的責任。他們在知識界對地位的追求,不是進入脫離社會的“上層圈子”,就是成為被“供奉”的精神貴族。年輕的宋慶齡接著寫道,女性要求普選權是因為“除非另壹半同時被撫養,否則不可能撫養人類的壹半。”她預測,“不出壹個世紀”,中國女性將“在各方面與男性不相上下”。①《衛斯理》19103年4月,第160頁。經考證,這篇文章寫於辛亥革命之前,但由於某種原因被擱置了很久。這篇文章裏有壹些陳年舊事,比如她說中國的女人“天性溫順膽小”。她贊揚基督教精神,甚至對舊封建政府的改革。這位年輕的作者,希望中國也產生壹批像英美“潘克赫斯特①和貝爾蒙特②”那樣堅定的女權主義者,提出了調和的附加條件;中國女權主義者使用的方法應該和西方鬥爭派不同。他們應該貫徹這樣的口號:“女權是需要的,但男性不應該這麽咄咄逼人。”(1)瑪格麗特·潘克赫斯特(1858-1928)是壹位具有戰鬥精神的英國女權主義者。她抗爭了40年,多次入獄。直到去世,她終於給了英國女性完全平等的選舉權。他的女兒哈裏·特·洛克·赫斯特(1880-1958)也是女權運動的領袖,主張以激烈的手段爭取英國女性參政,並在1903年與母親建立了女性社會政治聯盟。她被捕入獄,1905。A.E.S.v. ②貝爾蒙特(1853-1933)是美國社會名流,積極參與女權運動,在紐約創立了女性參政組織“政治公平聯盟”。——譯者然而,在宋慶齡的思想中,顯然中國的婦女解放是民族解放不可分割、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反過來,中國的民族解放也離不開婦女解放。後來,她不再期望婦女或整個國家在舊的政府形式下取得有效的進步,而是支持作為革命鬥爭壹部分的爭取婦女權利的鬥爭,這種鬥爭是由被壓迫和被剝削的勞動群眾進行的,無論男女,他們是她所欺淩的祖國和人民的大多數。在《奶奶》(1)壹文中,她用愛情描寫了壹個“連自己的名字都沒有”的社會地位低下的女仆。這位女仆雖然不識字,卻熟知自己民族的傳統,聰明能幹——“她很會說話,事事成功”。年輕的宋慶齡出生在壹個富裕的家庭。直到那時,她能接觸到的勞動婦女只有女仆,但她能夠平等地對待她們,認為她們的品格令人欽佩,她們的潛力是無限的。①《衛斯理》19103年4月,第164頁。60年後,宋慶齡的私人女服務員李潔(李艷娥,其人生經歷與《奶奶》中寫的相似)比她早死了4個月。當時的宋慶齡是世界上地位最高、最受尊敬的女性之壹,但她卻親自安排將李姐姐安葬在自己未來的墓地,位置壹樣,甚至墓碑大小也壹樣。後來就這樣了。今天,他們被安葬在上海的宋慶齡紀念公園。宋慶齡在美國的逗留於1913年8月結束,這位年輕的大學畢業生啟程回國。在太平洋郵件公司的“高麗”號上,她給教她的老師哈紮德夫人寫了壹封信,信的原件壹直保存至今。這封信是14年8月在船上寫的,直到12年9月才在日本神戶寄出,還附有附言。這封信的字跡清晰而有力,就像她壹生都是這樣。張炎在參觀威斯裏安學院時得到壹本,並熱情地提供給本書作者。這封信的兩部分(正文和後記)差別很大,差別的程度就像她已經離開的環境和她即將進入的環境的差別——前者是寧靜的梅肯校園,後者是風起雲湧的中國革命。從孫中山流亡日本,也就是中國革命的臨時總部來看,革命正在進入第二階段。這封信的前六頁是在旅途中寫的。那是壹個精力充沛、制作精良的大學生壹口氣寫下的旅行隨筆:“現在我正航行在太平洋上,過得非常愉快。.....我於6月22日離開波士頓前往加利福尼亞...我在伯克利(中國)代理部長的妻子(我的朋友)家裏度過了愉快的兩周。駐舊金山總領事恰好是我文叔叔大學時的好朋友,他們壹起給我安排了壹個很有意思的日程。”我參觀了所有有趣的景點,整天不是在聚會就是在看戲,直到我習慣了這種高級的生活——和壹個頭腦簡單(?)。在中國的留學生招待會上,我是另壹個“貴賓”...當我登船時,我發現船艙裏裝飾著鮮花,擺滿了各種報紙和水果。我真的覺得自己變成了壹個重要的人。“這種自嘲說明她能客觀快樂地看待當時和後來的自己。她有些調皮的幽默也可以從她對同路人和船上活動的評論中看出。例如,她寫了壹個由夏威夷樂隊伴奏的舞會:“連傳教士都來參加!壹個是,當然,只是作為壹個觀眾。“這個來自威斯康星州的女孩很嚴肅,但她不古板,也不道貌岸然。她對家人的感情很強烈。”再過五天,我將在橫濱見到我的父親——也許是全家!時間過得真慢!“然後,語言變得更加嚴肅。”我有壹封給孫逸仙博士的信...在中國,情況越來越糟。我想我們將不得不在日本呆上壹段時間,因為即使是在‘不幹涉’的上海,也不太平。”①上海的外國租界在中國局勢混亂時,往往可以避免波及,所以這裏才這麽說。但她沒想到過不了多久就回老家了,於是寫下了回信的地址:“上海市余杭東路628號”。她還說她想再次訪問美國。“如果不是更早,那我希望能在1915巴拿馬博覽會上見到妳。”(1)指1915在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中國參加。在12 9月寫的後記中,她主要講了自己在日本登陸後聽到的中國日益黑暗的政局。“戰爭仍在中國進行。因為我們是南方領袖孫先生的親密夥伴,目前在中國並不安全。”在宋慶齡的《二十世紀最偉大的事件》中,壹切的幸福都煙消雲散了。不到兩年前,她自豪地為中華民國國旗的升起歡呼。現在,在這個旗幟下有壹場內戰。在舊勢力的壓迫和欺騙下,孫中山把臨時大總統的職位讓給了軍閥袁世凱。前朝總督,正處於王朝搖搖欲墜的時刻,野心勃勃,投機倒把。宋慶齡這裏說的戰爭,指的是孫中山發動的第二次革命,因為袁世凱違背諾言,暗殺了壹部分革命者。二次革命失敗後,袁下令逮捕孫中山本人。孫中山被迫流亡。正是在孫中山和中國革命的命運似乎處於最低谷的時候,宋慶齡在返回祖國和走向自己未來目標的路上,降落在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