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外舞蹈的區別。

中外舞蹈的區別。

這是有區別的。

請參考

新西蘭與中國教育之比較

作者:匿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52

新西蘭與中國教育之比較

(2003-12-08 13:59:17)

對比新西蘭和中國的教育!有對比才有認同。我曾經去新西蘭學習英語教育。通過學習和實地考察,我不僅體驗了新西蘭教育教學的現實,還學到了教育教學方法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教學觀念。我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文化的差異,教育教學的差異。

壹、新西蘭的教育特點

1,溫馨的環境

學校自然環境優美,壹般是樹木花草環繞的白色木質教室。校園內有大面積的草坪、操場、遊泳池和活動大廳。壹走進校園,就明顯感覺到壹種生機和活力。它的教學環境也是相當可觀的。走進教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教室周圍墻壁上五顏六色的學生手工制品、繪畫或海報。教室的地板鋪著地毯。走進這樣的教室,給人壹種濃郁的文化氛圍,同時又有壹種舒適溫馨的家的感覺。這樣的教學環境,壹定會讓孩子感到熟悉和新奇;看到自己的作品貼出來,無疑會讓學生有充分的成就感,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道德教育的核心——平等

尊重平等,尊重是道德教育的基礎。他們的平等和尊重不僅僅停留在言語上或者僅僅作為壹種理解,而是發自內心,落實到言行上。記得有壹次上課,我問老師壹個問題。老師走過來,跪在我的課桌前,耐心地給我講解。當時真的受寵若驚。當了十幾年的學生,從來沒有享受過這種待遇,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當時我有點不知所措,差點站起來。在兩所小學實習期間,那裏的老師對待學生都是壹樣的。這是我到新西蘭以來所遭受的第壹次也是最強烈的文化沖擊。在我為期兩周的實習中,我從未見過老師大聲訓斥學生或以任何方式懲罰學生。當然,孩子都是壹樣的,這裏有很多調皮搗蛋不聽話的學生,但是老師從來不會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對待他們,而總是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實施教育。有時候表面上看起來很軟弱,但孩子的心理是健康的。雖然沒有表面的服從,但也沒有過激的言行。

3.面向生活的學習

新西蘭學生的學習特別生活化,體現在教學內容、方法、組織形式、教學氛圍等方面。我曾經在小學壹年級聽過壹堂繪畫課。起初,學生們被要求從壹張大圖片中畫出壹種他們熟悉和喜歡的動物。還有壹點我沒想到,就是讓孩子自己畫。看到他們的自拍作品,我忍不住笑了。真的很有趣。在教學組織形式上,他們通常采取全體學生圍坐在老師身邊,聽老師統壹授課的生活化教學方式。這種形式縮短了師生在空間上的距離,有壹種親密團結的氛圍。再加上老師和藹可親的語氣和鼓舞人心的話語,學生必然會感到安全、舒適、信任和輕松,這是接受知識和進行積極思維活動的最佳情緒狀態。在我們看來,這不像是壹堂普通的課,而像是壹次隨意的談話。但大部分教學內容都是在這種生活化的形式下順利完成的。

3.鼓勵靈感和創新。

在教學中,教師特別註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熱情投入,這從他們的教學語言中可以看出來。比如他們常用的鼓勵語有:等。當學生回答了壹個錯誤的問題,老師總是嚴厲的批評。所以他們的學生自然不會因為壹次失敗而感到尷尬,更不會氣餒,當然也不會拒絕下壹次機會。在教學中,妳不會聽到這種帶有心理壓力暗示的問題,但它們往往暗示著學習本身就是壹種樂趣。輕松愉快的心態為接受知識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老師適時的啟發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實現了思維的發展。當學生向老師提問時,老師從不直接回答。它們總是用來喚起學生的思考,並逐漸啟發他們走向成功。只有這樣,才有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直接給成績實際上剝奪了學生鍛煉能力的機會和思考的權利,容易養成依賴性思維,助長懶惰的思維習慣。新西蘭的老師從來不為學生做他們應該做的事情,從來不把學生的意願強加給學生。每個學生的作品都是好的,每個人都被允許保留自己的觀點,學生從來不受各種邊界的限制。新西蘭教育的特點之壹就是不拘壹格,讓學生自由發揮,鼓勵創新,求新求異,動手動腦的素質教育。這些都將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大有裨益。

第二,對中國教育的思考

通過對新西蘭教育的體驗和考察,並對比國內教育,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1,洋為中用要結合國情,不能完全否定自己的腳短,寸強。新西蘭的教育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教育毫無用處。引進國外教育特色也要結合我國國情。比如在教學中要努力營造壹個安全、舒適、輕松、民主、友好、和諧的教學氛圍,但又不能過於放松和懈怠。以課堂教學做題為例。在新西蘭,這個時候學生可以采取任何姿勢。坐在書桌前;靠在桌腿上;坐在地板上;躺在地上甚至躺在地上。這種課堂教學過於懶散,會直接影響整體教學效果,走向另壹個極端,不利於良好行為習慣和嚴肅人生觀的培養。另外,在教學上,我們比他們更有系統性和計劃性,我們的基礎教育更現實。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系統、全面、牢固,對以後的進壹步學習非常有利。在向別人學習的過程中,既不能驕傲自滿,也不能全盤西化,盲從,迷失自我。

2.道德教育應該提升人性。西方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以人為本,提升人性,發展個性,鼓勵創新。從新西蘭的國民素質來看,新西蘭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但壹開始讓我很困惑。我壹直覺得我們的道德教育應該比西方國家好。因為我們花了很大的力氣,有大綱,有課本,有專門的人員去學習,但結果遠不如沒有德育課本的新西蘭。細想之下,我覺得我們沒有抓住道德教育的根本。它應該基於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和尊重;應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形成的壹種精神上的健全和震撼;這是影響人壹生的行為準則。高壓下的屈服和冷靜背後隱藏著更多的隱患,那就是不健康的心理成長和安全感的缺失。隨著強烈逆反心理的逐漸形成,很容易成長為虛假人格或雙重人格類型。因此,我認為我國基礎教育階段德育的重點和方式應該重新定位和思考。重點要從抽象轉向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和互愛;教育的方式要從強制的說教、灌輸轉變為實際的點滴滲透。讓孩子先學會尊重別人,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別人平等相處,再發展到愛周圍的環境,愛自己的家鄉。試想壹個不懂得平等和尊重的人,甚至不愛父母的人,是如何愛黨愛國的。因此,我們的道德教育也應該把平等、尊重、互愛、合作作為我們的道德教育培養目標。平等尊重,就是放下架子,註意說話方式;平等尊重意味著機會平等、公開、公平、公正;平等尊重要求降低談話音量,適當降低“高度”;平等尊重是互愛合作的前提,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本條件,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保證。

3.教學內容應具有實用性和時代性。

新西蘭的教學內容特點是實用性強,時代感強,貼近日常生活,具有實用價值,可以為學生的生活提供參考和指導。這種教育具有現實意義。

教學內容的真實性和時代性可以在教材的選擇上體現出來。新西蘭的教材定期更新,大部分都是結合現實生活編寫的紀實類、報告類材料。而且無論從形式到內容還是從用詞到精神實質,都極具教育意義。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壹篇文章叫《喜馬拉雅奇跡》,描述了壹個醫學院的學生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時候不幸和同伴走散了。他在冰天雪地中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與饑渴抗爭,與死亡抗爭,超越了人體的極限。/幾天後,他不離不棄的家人終於找到了壹個感人的故事。我從身邊的這個英雄身上深深體會到了人性的偉大。看完之後,我仿佛充滿了無窮的力量,感受到了內心的震撼。相比之下,我們的教材在不斷改革,卻缺乏鮮明的時代感和貼近生活的教材。有些文章我們學過,我們的父親學過,我們父親的父親甚至學過,我們的孩子還在學。平凡的現實生活中就沒有英雄嗎?沒有奇跡激勵身邊的人?0許海峰,有射擊比賽奪冠的希望,卻為了繼續輔導隊友爭奪團體金牌而分心個人冠軍;完成了破譯遺傳密碼任務的中國科學家,等等,還有很多具有深遠教育意義的時代資料,不都是很好的教學內容嗎?

4.教學應該是科學的,藝術的。

在兩所小學,我註意到壹個讓我非常驚訝的現象:所有的學生中只有壹個學生戴眼鏡,被問及時他還是天生弱視。據我所知,中學生也是如此。這壹現象不能不引起我的思考。由於社會和教育體制的原因,我們的老師每天都在全心全意、孜孜不倦、滿腔熱情地努力工作,不計個人得失。但與此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在摧毀孩子的健康,剝奪他們增長才華的機會,扼殺他們的天性?02這樣的教育必然導致教育教學的虛假繁榮:雖然我們培養的學生屢屢獲得國際奧林匹克競賽的冠軍,但遺憾的是,他們畢業後大多具有明顯的創新能力。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是國際公認的反映壹個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實力的獎項。在其34次評選的5666多位獲獎者名單中,占世界五分之壹人口的大國中國無壹人獲獎,而、、朱等4位美籍華人都是在他國土地上獲此殊榮。為什麽聰明的中國人只有在其他國家的環境下才表現出自己的創新能力和科研價值?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以他的親身經歷說:“西南聯大教會了我嚴謹,而西方教會了我創新”很發人深省。我們這種禁錮思想,壓制創新的教育,重復了很多年,形成了人才培養的惡性循環,導致了國際競爭中人才的相對短缺。這顯然是不科學的。與西方教育相比,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學缺乏藝術性。教師常常因為學生在教學中的“熱情”而忽視他們的學習。這種教導的結果往往是吃力不討好,他們好心辦壞事。忽視學生的學習,老師會喋喋不休,自我陶醉,學生會眉頭緊鎖,迷惑不解,聽得昏昏欲睡;教師急於完成教學內容,欲速則不達,欲速則不達,不知不覺陷入了‘先教後學’的教育誤區。這種教育往往完成了教學任務卻達不到教學目標,教師也常常因為學生的成績與自己的勞動不成正比而感到委屈和不解。十幾年來從未懷疑過自己,只盯著學生找原因,搜索同齡,最後搖頭說“學生太笨了。”教學的質量體現在學習上,教學的水平最終由學習的效果來評價。不能脫離學習的效果,片面評價教學的水平。教學中的“對牛彈琴”現象,只能是老師的失敗。因此,教師要想教學成功,就必須關註學生,充分了解學生。他們對學生了解得越深,就越有可能在教學中取得成功。同時要樹立教學為學習服務的思想,隨時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效果調整教學方法,不斷改進我們的教學。最後,我們必須明確壹點,我們如何學習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學水平。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5.在學習中保持積極和創造性。經過半年的學習,特別是在兩所小學實習後,我已經思考過學習壹個我們都很熟悉的名詞。我覺得中西方對“學習”的理解是有很大不同的。傳統上我們講學習,指的是:第壹,學生的事情;第二,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第三,教師主動講,學生被動聽;第四,完成老師留的作業;第五,持之以恒吃苦,拿文憑。西方教育的基礎是“人的發展”。學習活動是:第壹,大家的事;第二,隨時隨地學習;第三,在教師的鼓勵和啟發下,學生積極探索、發現和實踐;第四,自由發揮,獨立完成作業;第五,學以致用,終身學習。通過對比反思,我們的教育存在非常突出的不足:重教輕學;灌輸有余,啟發不足;復制多於創新。這種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壓抑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摧毀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我們學校教育的悲哀,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悲哀和罪惡。我終於明白,為什麽我們的教材比別人的更厚,更難,更長,但我們還是要買別人的產品。教育應以“人的發展”為基礎,成為促進人的發展的力量。只有放飛想象的教學,切入心靈的教學,喚起學生探索的欲望,才能給學生發展的時間和空間。

尊重學生的個性和人格是增強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的必要條件。讓我們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不斷啟發,真誠欣賞,藝術啟發,用智慧呵護學生的個性心理和精神特質,讓學生在課堂思維的雙邊交流中,始終擁有選擇、突破和重建的自由。這樣,學生的心靈之花才能燦爛開放,創新之樹才能茁壯成長!

(大慶《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