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專業

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生專業

壹.概述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現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點和碩士點兩個學科,培養方式有碩士點、博士點、早期博士點等。2002年被批準為計算機應用技術國家重點學科,2003年被批準建立計算機應用技術博士後流動站。研究生學制三年,實行學分制。2005年招生規模為30人。博士研究生學制兩年,實行學分制。2005年招生規模為12。

近年來,該學科先後獲得211項目和國家重點學科資助,軟硬件設施得到根本改善,在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人才高地。

二。課題研究方向介紹

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智能與知識工程,包括商空間理論及其在問題求解中的應用、基於商空間理論的粒度計算理論及其應用、構造性機器學習理論及其應用、優化理論與方法、新型分層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復雜系統優化技術與方法等。,取得了壹批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的原創性科研成果。

三。專業課程

1.學位課程

英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概論、組合數學、算法設計與分析、高級數據庫系統、計算機科學數學理論、人工神經網絡理論與應用、人工智能高級課程、高級數據庫技術等。

2.非學位課程

並行計算、智能計算、計算機視覺、知識發現、專家系統及其開發環境、優化理論與方法、構造性學習理論與方法、數據倉庫與數據采集等。

四、學科導師團隊

張玲:男,5月出生,1937,福建福清人,1961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數學與天文系。同年被分配到安徽工作,在安徽四所大學任教。65438-0993調入安徽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任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1986年4月,由講師晉升為正教授;1988年6月獲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6月1991,享受國家特殊津貼;並先後被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學院智能研究所聘為客座教授。獲得榮譽稱號:改革開放以來,8次獲得全國省級以上教育系統勞動模範榮譽稱號;獲國家自然科學獎等省級以上學術獎項十項;1978獲安徽省首屆科技大會成就獎;1984獲得第六屆ICL歐洲人工智能獎;1987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壹等獎;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1992專著《問題解決的理論與應用》獲全國高校出版社優秀學術專著特等獎;1992專著《新壹代計算技術前沿研究》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壹等獎;1993獲電子工業部科技進步壹等獎;1995獲國家自然科學三等獎;1999獲“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科技進步獎(科技作品)”壹等獎;1999獲安徽省自然科學二等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有:商空間粒計算理論(是目前國際上三大粒計算理論之壹)、智能計算、機器學習理論與方法等。

程家興:男,南澳大學博士教授,安徽大學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安徽省計算機學會常務理事,澳大利亞南澳大學SCG研究所研究員。主持並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澳專項基金、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項目。與澳大利亞南澳大學建立國際合作。研究方向:智能計算、算法分析與設計、優化方法。獲安徽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安徽省第三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目前有博士生5人,碩士生9人。主要課程有具體數學、智能計算、最優化理論與方法、組合數學和本科離散數學教學課程。

張艷萍:女,出生於1962.2,安徽巢湖人;1981上海電力學院熱能自動化專業畢業;1989工程碩士作為合肥工業大學微機應用研究所研究生;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我在安徽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並獲得計算機應用博士學位。2000年6月任安徽大學計算機系副教授;2003年擔任計算機應用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2004年6月65438-10月065438任教授。主持完成安徽省教育廳1自然科學研究項目,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04年獲安徽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在《中國計算機雜誌》、《計算機研究與發展》等國家級重點期刊和國家級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8篇。

王紀文:男,9月出生,1958,安徽宿松人。1982 1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數學系,理學學士。6月65438+7月0989畢業於安徽大學數學系,理學碩士。2001年7月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獲理學博士學位。2001.12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博士後流動站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擔任博士後。2004年8月離站,獲得博士後證書。1982.1-1986.9任教於安慶師範學院數學系。1989年7月碩士畢業後,留在安徽大學計算機學院(原計算機系)任教至今。2001年6月任碩士生導師,2002年9月被聘為教授。2002.65438+2月入選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三次獲得教學優秀獎,壹次獲得安徽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數值模擬技術。先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工作5項,主持省教委項目2項。目前正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壹項,主持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壹項。發表學術論文28篇,SCI收錄論文4篇。1.智能軟件

學術帶頭人李龍樹教授,博士生導師。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軟件體系結構、不精確知識表示和智能代理技術,發表了50多篇研究論文。他主持的主要系統有:農業氣象決策支持系統、大型數據庫管理系統、電子政務系統、網絡信息管理系統。

軟件體系結構研究:探索知識的繼承機制和抽象原理,整合智能軟件系統的數據庫、模型庫和方法庫,引入知識的層次結構,增強系統的可用性和維護效率。完成國家“863”項目“基於氣象分析指導作物種植管理的軟件構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智能軟件體系結構及構件技術研究”,深入研究模糊商結構理論,應用粒計算理論構建軟件體系結構模型,提出基於商空間的智能軟件體系結構模型。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於農業氣象、河流汙染、公路管理、煤礦救援等GIS系統。

不精確知識表示的研究:深入研究不精確知識表示的特點,提出適合領域特點的信息處理系統框架和數據約簡與知識發現方案,推動知識庫系統開發技術的發展。開發壹種新的適用於模糊粗糙集信息處理的智能軟件體系結構不僅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在農業氣象分析和應用中具有其他方法和系統不可替代的顯著效果。結合農業氣象信息,分析了模糊粗糙集的特點和優勢,開發了適合知識處理的組件模型,用於構建減災防災、作物管理等實用決策支持系統,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智能代理技術研究:代理體系結構是智能代理研究中的壹個重要研究方向。要解決的問題是智能代理由哪些模塊組成,這些模塊之間如何交換信息,以及如何通過軟件或硬件將這些模塊組合成壹個有機的整體。結合國家“86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重大科研項目和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的完成,對大中型企業的數據倉庫進行基於Agent技術的數據挖掘和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為安徽的現代化建設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2.數據庫和網絡技術

程錚博士,學術帶頭人,副教授。2002年2月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計算機系,獲博士學位。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數據庫和數據倉庫技術、知識發現和數據挖掘技術、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以及新壹代Web技術。2005年9月至今在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做博士後研究(在職)。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是安徽省高校骨幹教師的培養對象。近年來作為主要骨幹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63計劃、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4項。主持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2項,發表學術論文20余篇。

數據庫與Web技術方向:研究數據庫和數據倉庫及其應用技術,基於數據庫和數據倉庫的數據挖掘技術,研究多粒度數據挖掘技術並應用於稅務、網絡安全等領域;研究語義Web技術,將相關智能技術引入Web,讓計算機能夠理解Web上的信息。

3.並行計算

學科帶頭人劉峰,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軟件工程、並行計算、網格計算,承擔多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教育部科研項目、安徽省自然基金項目、安徽省教育廳自然基金項目。

最近出版的主要著作:

1.基於改進遺傳算法的門陣列模式布局

2.用遺傳算法求復變函數方程的根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1第37卷第24期

3.PVM環境下求解復變函數方程根的並行遺傳算法小型微機系統2003年第7期

4.Oracle數據庫的MIT在商業會計系統中的應用。電信技術2001.9。

5.電子出版物與紙質出版物的異同情報學2001.7

6.基於遺傳算法的方程求根算法的設計與實現(EI)控制理論與應用,2004年第3期

7.互聯網QoS控制機制綜述計算機科學2002.3。

8.基於分布理論和遺傳算法的多項式求根算法微機開發20016期

9.基於Agent的網格計算性能實時調整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年第39期

10.用並行遺傳算法(EI)求復變函數方程根的設計與實現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年第6期

4.中間件技術

學術帶頭人鄒海,博士,高級工程師。20065438-2003年7月在中國礦業大學電氣工程(信息與電子技術)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近年來主要致力於模糊和隨機環境下的粗糙集理論和知識獲取、中間件技術等方面的研究。先後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48項目1、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橫向合作項目10多項。目前在研1省青年教師基金項目、1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發表論文65438篇。近年來,承擔了東北地區中生代晚期資源預測專家系統、大壩建設實時監測數據采集系統、基於網絡通信的遠程分布式遙測系統、基於數據挖掘的防汛抗旱調度指揮系統、基於B/S/S架構的客戶關系管理系統等多個應用系統的設計與開發,並獲得成功應用。

模糊隨機環境下的粗糙集理論與知識獲取研究:針對信息識別中存在大量不完備信息和隨機環境的特點,結合近年來智能信息處理領域迅速發展的粗糙集理論,深入研究復雜系統及其隨機環境中不完備信息的表示、約簡、學習、歸納和推理。

中間件技術研究:中間件技術作為90年代初開發的基礎軟件,近年來逐漸成為構建網絡分布式應用系統的重要支撐工具。它可以解決網絡分布式計算環境中異構數據資源的互聯和共享問題,實現各種應用軟件的協同工作。研究方向涉及分布式高性能高可靠企業級基礎軟件平臺的架構與機制、應用集成架構與技術、J2EE應用服務器、工作流技術、移動中間件技術、反射中間件技術、嵌入式中間件技術、網絡即插即用中間件技術、普適計算中間件技術、網格計算中間件技術、CORBA高級技術等。目前,中間件與操作系統、數據庫和前端應用軟件壹起,已經成為分布式應用的關鍵軟件。可廣泛應用於政府部門、銀行、證券、電力、電信、交通和軍事等關鍵網絡分布應用。壹、研究生初招時間和在校研究生規模

初始招聘時間:2002年

研究生規模:60人左右。

第二,導師梯隊的引進

1.計算機視覺及其應用方向

魏穗:安徽大學副校長、教授,中國圖像圖形學會副理事長,教育部科學委員會信息學部委員,2008年4月6日至9月6日在密歇根大學和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做訪問學者。長期從事計算機視覺、圖像圖形學、模式識別、數學形態學、全息成像等工作。近年來承擔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863項目。其中大容量快速圖像分析系統(負責人)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獎;並獲得國家863計劃智能機器人先進工作者稱號和科技部授予的國家863計劃先進工作者稱號。863項目“基於VR技術的裝配幫助系統”(負責人)的研究於2000年被863專家組接受,認為該項目的成果對該領域的研究起到了開拓性的作用。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基於SVD分解的射影重建算法研究”在圖形學方面取得了壹些研究成果,如多視圖幾何、三維重建和基於圖像的繪制、圖像采集幾何、降低計算復雜度、實現復雜場景的三維描述和顯示等。2002年主持國際圖像與圖形學會第二屆年會,編輯了兩篇會議論文集,其中大部分被EI收錄,翻譯出版了《計算機視覺中的多視圖幾何》(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和原作者理查德·哈特利、斯曼授權)。

董亮: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1985、1990獲安徽大學學士、碩士學位,2002年獲安徽大學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學位。1991升任安徽大學講師,1996升任安徽大學副教授,2002年升任安徽大學教授。1995被評為安徽大學和安徽省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對象,2002年被評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近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主持和參與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等科研項目20余項,先後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四等獎1項, 2安徽省高校科技進步三等獎,1新型實用專利,安徽大學教學成果二等獎。 主要研究領域:計算機視覺、圖像信息處理。

2.圖像處理和識別方向

羅斌:博士,教授(博士),英國約克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特聘教授,安徽省首批“皖江學者”,安徽省跨世紀學術技術帶頭人候選人,安徽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圖像與圖形學會理事,學術委員會和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IEEE學會會員,IEEE計算機學會會員,英國BMVA會員。研究領域是數字圖像處理和模式識別。目前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鄰接圖理論的圖像聚類方法研究”以及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項目、安徽省人才發展基金、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研究項目。與國外專家保持良好的合作,參與英國EPSRC項目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利用現代圖分解理論,研究了圖像的結構描述、圖匹配理論和圖聚類方法;利用EM算法和矩陣的SVD分解理論,得到了不同大小和結構噪聲圖的匹配方法,提出了壹種基於圖匹配的圖像配準算法。將圖的譜分解理論應用於圖像識別和聚類,提出了壹種提取圖的結構特征的方法。光譜特征用於識別和聚類圖形,並應用於圖像數據庫檢索。研究成果曾獲亞洲計算機視覺學術大會最佳論文獎、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上發表論文70余篇,被SCI、EI和ISTP收錄40余次。代表論文發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計算機視覺與圖像理解》、《模式識別》、《模式識別快報》、《圖像視覺計算》等學術期刊上。

3.智能信息處理方向

吳小培: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2月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他的研究方向是生物醫學信號處理。2003年6月5438-10月在中國科技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博士後研究(在職),2004年4-9月訪問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是安徽高校學科帶頭人的培養對象。研究領域:盲信號處理、生物醫學信號處理、語音和圖像處理與識別。近年來主持和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5項。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在盲源分離、獨立分量分析、腦電信號處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具有壹定影響力,相關論文多次被同行引用。

柴曉東:教授,博士。安徽省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目前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技術與科學系做博士後研究(在職),研究內容為基於生物特征識別的信息安全。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研究2項,主持省教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余篇。

4.多維信號處理方向

梁韜: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安徽省高校學科拔尖人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助理。2003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博士學位。1997年獲得國家獎學基金委員會訪問學者資格,次年被派往加拿大溫莎大學進行為期壹年的訪問培訓。1999入選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2001入選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並獲得項目資助,2002年入選安徽省高校第壹批拔尖人才。1988畢業以來,壹直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開設或講授多門專業課,獲得教學成果獎和教書育人先進個人稱號。是我校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碩士生導師(學位授予點導師之壹),也是我校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博士生導師。曾參與或主持多項科研項目,近期主持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重點研究項目1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項目1項。主要研究方向為多維信號處理和生物識別技術。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中國電子學報》、《電子學報》、《中國光學快報》、《國際學術會議》等核心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獲安徽省第四屆優秀學術論文獎。目前(2005年4月)SCI收錄論文2篇,EI收錄論文22篇,收錄論文65,438+00篇,並有多篇論文被他人引用。有1專著(實Gabor變換的理論與應用);他是《電路與系統雜誌》和《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雜誌》的評審員,也是IEEE電路與系統國際學術年會的評審員(他被邀請擔任評審委員會成員和壹個特別分會的主席)。

三、主要學術成果

1.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本矩陣的魯棒計算與應用”的支持下,應用視覺理論、投影幾何、代數幾何、矩陣分析和現代數學優化理論,對基本矩陣的魯棒算法進行了研究,給出了三維計算機視覺中相關問題的魯棒算法。

2.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SVD分解的射影重建算法研究”的支持下,對基於SVD分解的射影重建算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通過在模擬數據和真實圖像上的實驗,獲得了對圖像中匹配點噪聲影響的定量認識和對算法性能的定性認識。

3.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照片的場景再現”的支持下,研究了基於序列圖像的全景漫遊技術,包括圖像插值、圖像融合和全景圖生成。

4.在國家“863”項目“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裝配幫助系統”的支持下,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在Windows環境下建立多模式綜合實驗平臺;2)實現虛擬現實系統,其通過基於視點識別和定位對象來幫助組裝系統;3)深入研究了攝像機自標定、基於視點的插值和三維重建技術。經國家“863”專家組鑒定,在該領域的研究中起到了開拓作用。

5.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對計算全息進行了研究。全息技術可以提供所有視點和距離的3D(深度)感知,是目前最理想的3D顯示。如今,來自計算機、衛星、先進醫學影像設備、精確模擬戰場環境和地質勘探的數據與日俱增,人們越來越希望將這些數據轉換成人們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即真三維顯示的形式。它不需要眼鏡、頭盔等輔助設備,用計算機生成3D顯示代碼,用光電器件生成空間顯示。

6.先後完成了“基於圖像的交通事故現場測距系統”、“基於圖像序列的交互式全景漫遊生成系統”、“合肥風光交互式全景漫遊系統”、“基於圖像的犯罪現場再現系統”、“蕪湖長江大橋與合肥中心油庫互動演示系統”、“宜昌互動招商展示系統”的開發研究,並應用於交通事故處理、公安偵查、城市規劃、旅遊宣傳等方面。對計算機視覺、圖像處理和虛擬現實技術的推廣應用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基於圖像的交通事故現場測距系統”和“合肥風光互動全景漫遊系統”經合肥市科技局組織專家鑒定:核心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系統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空白。

7.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初步驗證了用獨立分量描述思維腦電信號特征的可行性,提出了基於思維腦電信號獨立分量特征的腦機接口技術研究新思路。研究思路和階段性成果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肯定;研究了小波變換與獨立分量分析相結合的可行性。實驗結果表明,基於小波變換和ICA的時頻空間三域分析方法能夠解決多通道腦電信號ICA分析中的過完備和非平穩問題。本文對在線ICA算法及其實現技術進行了研究,提出了壹種簡單實用的在線Infomax算法,並將其應用於實測腦電數據的在線浴池消除問題,取得了滿意的結果。該成果是對Infomax盲源分離算法的擴展和補充。

8.在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基金項目、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安徽省教育廳重點自然科學研究項目的支持下,研究並提出了實離散Gabor變換(RDGT)的理論和快速算法,提出了基於RDGT的瞬態信號表示算法、基於過采樣RDGT的FID信號增強算法和基於RDGT的線性時變系統表示與逼近方法。研究了基於人臉識別的身份認證方法和系統。研究成果已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報》、《中國電子學報》、《電子學報》等重要核心學術期刊和多個國際中英文學術會議上發表,20余篇論文被SCI、EI和ISTP收錄。

四。學科研究方向介紹

1.計算機視覺及其應用方向

本文將多視圖幾何與矩陣分析、調和分析和現代數學優化理論相結合,研究了基於圖像的三維成像幾何和物理中的算法和應用,包括基礎矩陣的穩健計算和應用、基於照片的場景重建和奇異值重構、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的裝配輔助系統、計算全息及其在交通事故處理、治安調查、城市規劃、旅遊推廣、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2.圖像處理和識別方向

將現代圖分解理論、現代統計理論和模式識別理論應用於數字圖像的分析和識別,研究了圖像結構描述、圖像特征提取、圖像配準和結構模式識別中的圖匹配理論和圖聚類方法,並將圖匹配理論和圖聚類方法應用於圖像數據庫的檢索和索引。

3.智能信息處理方向

研究了小波分析理論及其在腦電信號處理中的應用、基於時頻空間三域分析方法的思維腦電信號的特征提取與識別、思維腦電信號的獨立分量分析及其在腦機接口中的應用、在線盲源分離算法及其DSP實現。

4.多維信號處理方向

研究了多維信號分析和處理技術的新理論和新方法,並將其應用於生物信息、聲音和圖像信號的處理和識別。比如壹維和二維實值離散Gabor變換的理論、快速算法和應用;復雜背景下灰度圖像和彩色圖像中的人眼自動定位算法:基於人臉識別的身份認證方法及系統實現:支持向量機快速學習算法及其應用:語音洗澡消除和識別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