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好記者講好故事。

好記者講好故事。

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中選三篇範文。

講好故事需要水平,好故事才有味道。下面,我為大家挑選了三篇範文,都是記者講的好故事。歡迎閱讀並欣賞它們。

第壹條:第136天

隨著壹陣急促的鈴聲,我習慣性地拿起了桌上的熱線。這壹天是5月116,201。這壹天是我從中國傳媒大學深造回來後的第136天。在北京的兩年,看了那麽多大場面,覺得有點不願意再回到家鄉了。作為壹名年輕的記者,我有時會抱怨夢想和現實之間的差距。但接到這個電話後,我慢慢改變了。

打電話的是隴東學院歷史文化學院馬院長。她告訴我,學院裏有個叫曹的女生,成績年年名列前茅。只是從進學校那天起,她就拄著拐杖走路了。最近她的病情越來越嚴重,要坐著輪椅去上課。按照學院的規定,曹需要休學治療,但她只是哭著不肯離開學校。馬院長和我商量,希望這次我能和她壹起去學生家裏。

這是壹個叫官廳村的小山村,山很深,交通不便。曹是這裏唯壹走出校門的女大學生。出來迎接我們的是她的妹妹曹紅霞,壹個22歲的女孩,看起來像七八歲的孩子壹樣高。夏虹告訴我,她生來就患有這種疾病,她的腿壹天天變得畸形,最後她無法行走。爸爸媽媽帶著她到處求醫,她負債累累。沒想到,從初中開始,曹也患上了和姐姐類似的疾病。別人走完這條崎嶇的山路只需要壹個小時,而她走的時候,卻需要半天。

?天哥,妳看,這條路就是我夢想的階梯。我上初中的時候,每天都是走路。高三的時候,壹周來回壹次。現在,我再也走不動了?。曹含著眼淚告訴我,有幾次講到壹半的時候,她的腳疼得厲害。看著壹望無際的群山,想著遙遠的大學夢,她真想放下拐杖回去。但是,壹想到還在家裏眼巴巴等著她回去講新知識的姐姐,作為家裏唯壹勞動力的媽媽,重病兩年還在為她籌集學費的爸爸,她就再也退縮不前了。

這是壹個註定的家庭,但也是壹個堅強的家庭。面對貧困,他們正以自己的努力壹步步改變著整個家庭的現狀。夏虹修女為了不給家人帶來麻煩,學會了用雙手走路,學會了洗衣做飯,她很有天賦,但她沒有放棄對知識的渴求。我姐在教室看書的時候,就蹲在窗外跟著。當我妹妹在燈下做作業時,她壹頁壹頁地翻著書。就這樣,她跟著姐姐,壹點壹點地走完了從小學到大學的所有課程。她從未走出大山,已經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我悄悄問曹她為什麽不願意接受這個大家夥的幫助。她說她很尷尬,不想讓別人同情地看她。因為在她最自卑的時候,是她姐姐壹雙壹雙的繡鞋墊,讓她爸爸拿去市場賣,然後給她換點零花錢。還告訴她,貧窮並不可恥,別人的眼光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忘記自己主動的心態。

不忘初心,短短四個字,迅速打開了曹的心扉。她告訴我,夢想是壹種力量,也是壹種責任。她希望用責任支撐起這個家,像姐姐壹樣,用樂觀的心態實現自己真正的夢想。

是啊,壹個真實的夢。作為記者,我的夢想不也是這樣嗎?這片貧瘠的土地需要我。我想用筆和鏡頭準確地報道他們的生活,把他們的故事傳播得更遠。

幾天後,我的節目《姐妹》播出了。短短壹周時間,社會各界捐款達24000余元。我們還提交給省級媒體播出,通過微博、網站不斷轉發,讓兩姐妹的故事飛到了全國各地。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同事和我們壹起發起了愛心接力,壹篇篇報道講述了更多山區孩子的故事。城裏的老師來了,大學生來了,愛心企業和公益組織來了。大家用溫暖的愛聚在壹起,娃娃們的眼睛都亮了。

壹晃兩年過去了,在我們的持續關註下,曹的病情穩步好轉,順利完成了論文答辯,滿懷感恩之心回村當了壹名小學老師。我姐姐夏虹也用她的樂觀感動了鄰村的壹個年輕人。2013年,他們收獲了愛情。今年教師節,他們生了壹個健康的寶寶。......

貧窮從來不是孤家寡人,而是永遠伴隨著老少,與老弱病殘同行。越是走進偏遠的山村,就會發現越多感人的故事。兩姐妹的故事告訴我,窮不可怕,最怕的是掉隊,掉隊。提高妳的雄心和智慧。有了這種精神,夢想總會起航,貧窮遲早會離開。

從北京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已經136天了。我知道,前方的路更貼近基層,更貼近人心,加上妳們的力量和幫助,像曹這樣的貧困家庭,和全國人民壹樣,都有小康夢,壹個都不落下。

第二章:非洲的壹千零壹夜

去年夏天,埃博拉像洪水猛獸壹樣突然來襲。塞拉利昂、利比裏亞、幾內亞相繼進入緊急狀態,西非大地成為沒有硝煙的戰場。救護車呼嘯而過,西方遊客和醫生大批撤離,空氣中彌漫著絕望和恐懼。

那是我在人民日報社非洲中心分社工作的第三年,離任期結束還有100天。當我得知中國新壹批援助物資抵達西非時,我立即自告奮勇,奔赴疫區!從南非出發,經過20個小時的旅程,我終於到達了塞拉利昂。我壹下飛機面試就開始了。因接觸感染者而被隔離的中國醫護人員見到我時激動地說。人民日報記者來看我們,太好了!?在醫院門診部采訪時,看到壹個當地人慌慌張張地沖進來,大喊:埃博拉,我感染了埃博拉!?

街道,碼頭,電信營業廳我在緊急情況下走進了幾乎癱瘓的當地生活,不知道誰被感染了,誰是下壹個倒下的人。為了方便深入采訪當地人,我不顧那麽多,走進了壹個又壹個村莊。我能做的就是拿著筆和相機馬不停蹄的戰鬥,報道疫區的最新情況。8月中旬,《人民日報》以兩個專欄的篇幅,講述了中國和非洲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中國的醫療隊員王宇,是壹個孩子的父親,年齡14。他在塞爾維亞首都與第壹個感染者有過接觸。21天隔離期剛過,他又壹頭紮進了病房。與死神擦肩而過不是退縮的理由?他說:?拯救生命是醫生的天職。?十天前,塞拉利昂最著名的醫生死於埃博拉。在金海滿路醫院,二十出頭的護士牟蘇為她流下了眼淚,毅然穿上了中國援建的防護服。父親不讓我來上班,但我是護士,我想和中國醫生打壹架。?

壹起戰鬥,壹起爭取生活的希望,壹起保衛這個家園。這是每壹個抗擊埃博拉的人的心聲,也是激勵我在疫區奔波的強大動力!算起來,塞拉利昂是我去過的第18個非洲國家,我在非洲度過了1001個日日夜夜。我經歷了戰爭的洗禮,路過了瘧疾黃熱病等疾病,但這1001個日日夜夜,我也被稱為兄弟和朋友,見證了友誼和合作,被奮鬥的力量和發展的希望壹次次感染!

記得去疫區的時候,手裏拿著壹張單程票。沒想到返程成了更大的問題。疫情擴散,航班減少,從陸路或海路離開疫區的希望不大。不知道什麽時候回。疫區采訪經歷讓我被很多國家重視?危險分子?,拒絕入境。不得已,我花了60個小時在國際航線上,回到了北京。我把懷孕半個多月的婚戒遞給了未婚妻。她喜極而泣,悄悄告訴我,這幾天爸媽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等著我的新報紙和消息。

願攜手者,不遠山海;有情之人,攜手穿越天涯。

600多年前,鄭和率領遠洋船隊四下東非,寫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中非友誼代代相傳。半個世紀前,壹位喀麥隆學生在《人民日報》上說。在喀麥隆,當人們談論獨立時,他們會想到中國,因為中國過去和我們現在有著同樣的命運。中國是自由、勞動、幸福、友誼?半個世紀過去了,已經有69位中國同胞安葬在坦贊鐵路專家公墓,2.4萬名中國醫療隊隊員救治了2.7億多名當地患者。

壹個人走的快,很多人走的遠。我們歡迎中國和非洲國家共建?壹帶壹路?偉大的時代。中非合作論壇15歲,碩果累累。自2009年以來,中國已連續6年成為非洲第壹大貿易夥伴。2014年中非貿易額比1960年增長了2000多倍。攜手共進,中非永遠是好朋友、好夥伴、好兄弟,真情、真情、親情、真誠的故事講不完。這是在風雨飄搖的國際舞臺上高高飄揚的旗幟,也是人類外交史上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回國快1年了,還是經常被同事朋友打電話?飛哥?。

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常常想起非洲,想起那些用腳丈量土地,用心記錄友誼的同事,想起非洲其他地方的外交官、醫務人員、維和人員、中資企業員工常說的那句話:中非永遠是可靠的朋友、真誠的夥伴!

第三章:我想擁有和妳壹樣的信仰。

我是90後,工作4年了,當時做時政記者才2年。今年7月,我加入了中國* * *產黨,黨齡3個月。

之所以選擇入黨,和我采訪過的老黨員董福才有關。他改變了我對新聞的看法,甚至重塑了我的價值觀。所以今天我想告訴妳他的故事。

董福才是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阿爾鄉鎮北店子村黨支部書記。2013的壹天,我接到任務去采訪帶領村民在北甸子村植樹防沙治沙的董福才。當時我有點舍不得。作為壹個最註重美景和美食的90後,我以為新聞也要好看好玩。畢竟現在眼球經濟和收視率才是王道!但是壹個老人在沙坨子裏種樹能吸引多少眼球?再說北甸子還有多遠!同事說是遼寧省最北部,傳說中的不毛之地。我不明白,這不是吃力不討好!

真正到了北甸子,發現這裏的環境並沒有同事說的那麽差。我把這個問題提給了董福才,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帶著我們來到了北甸子村和科爾沁沙地的交界處。壹下車,我就踏進了沙堆。董福才告訴我,過去糧食畝產不到200斤,人均年收入不到1000元。甚至在1996檢查時,國家工作組認為北甸子村不適合人類居住,壹度建議整體搬遷!但董福才拒絕了,他開始和村民們壹起在這片沙堆上種樹。這個是18。

我聽到這個就更疑惑了。妳可以離開這個鬼地方,獲得國家賠償。為什麽不動??

董福才說,科爾沁流沙南侵的速度是每年5到12米,北甸子村距離省會沈陽只有150公裏!沙子什麽時候會把人趕走?

聽了這句話,作為壹個以提問為職業的記者,我第壹次為自己的提問感到羞愧。

在隨後的采訪中,我陸續了解到,在他帶領村民植樹治沙的18年間,北甸子村存活了300多萬棵樹,形成了壹條長約15公裏、寬約3公裏的林帶。森林覆蓋率從幾乎為零提高到48%,全面將遼寧省防沙治沙第壹道防線向北推進13公裏。

起初,董福才擔心樹苗種不牢,活不下去。他壹個壹個地檢查。這300萬棵樹幾乎每壹棵都留下了自己的手印。我又糊塗了,老書記。妳想要什麽?

實際聲音:?為了北甸子村所有村民的安全和幸福!?

以前聽到這樣的話我以為是在喊口號,但是在那片茂密的林帶面前,我才認識到這句話背後的分量。面試結束回到單位後,這句話壹直壓在我胸口,沈甸甸的。這讓我覺得我必須做點什麽。經過深思熟慮,我寫了入黨申請書,從此,我的鏡頭裏出現了壹些身影:陳誌剛,壹個20年騎行19自行車,奔跑57萬公裏的鄉村醫生;騎馬37年,下鄉為村民排憂解難的馬背電工葛春;有沒有19入行,可以巡視地球六次的遊俠莊守軍?

隨著這些數字越來越多,我腦子裏的壹些東西也越來越清晰。我知道我申請入黨是正確的選擇。

今年3月初,我再次去北甸子村采訪時,董福才因為肝癌晚期陷入昏迷,他已經認不出我了。他的妻子告訴我,2002年,董福才帶領村民修路時,意外受傷,切除了脾臟。10多年來,他壹直拖著虛弱的沒有脾臟的身體,早晚帶著大家去種樹,修路,耕種。現在村裏糧食產量近千元,村民人均年收入上萬元,但他自己家的磚還壓著油氈。十幾年的過度勞累讓他本已虛弱的身體雪上加霜,最後患上了嚴重的肝病。

雖然我很震驚,但我不再懷疑他想要什麽,因為這壹次我明白了他的信仰。

2005年3月21,2065438,董福才永遠離開了我們。他生前曾說,只有村民富了,我才富。這個承諾最後只兌現了壹半。

董福才的事跡經阜新廣播電視臺率先報道後,在遼寧、沈陽乃至全國迅速傳播。被遼寧省委宣傳部追授為遼寧好人?時代楷模、省級道德模範,並被提名為第五屆全國道德模範候選人。

今年7月,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 * *制作黨。宣誓儀式上,董福才在我腦海中重現。老書記,我希望妳能看到,作為壹名記者和壹名黨員,我會用我的相機記錄和傳播千千千千萬萬像妳這樣的人。

因為這種信念在90多年後正在被我們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