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留學生e300l

留學生e300l

卡羅林斯卡學院是瑞典著名的醫學院。學校位於瑞典北部的斯德哥爾摩。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首都,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和梅拉倫湖的交匯處。面積200平方公裏,由65,438+04個島嶼和兩個陸域,即Houplain和Sinan Manlan組成。斯德哥爾摩有700多年的歷史。今天,它不僅發展成為全國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也是全國的經濟和交通中心。其工業總產值和零售總額占全國的20%以上。擁有鋼鐵、機械制造、化工、造紙、印刷、食品等重要工業。中國各大企業和銀行公司60%的總部都設在這裏。斯德哥爾摩風景優美。這個城市的湖邊和沿海地區特別美麗。梅拉倫湖有大大小小400多個島嶼,風格各異。在花樹島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中國唐代的絲織品。老城位於市中心,有著濃濃的中世紀氣息。

聯系信息

網址:http://www.ki.se。

KarolinskaInstitutet,壹所專業排名世界第七的醫學院,和瑞典人壹樣矜持,嚴謹,認真。當舉世矚目的燦爛光芒內化為核心,就像緊握的拳頭,能讓人感受到它的厚重和力量。

在斯德哥爾摩的郊外,靠近北極涼爽的地方,有壹種高緯度地區特有的平靜力量,特別適合科學研究和深入思考所需要的精神氛圍。壹個普通的校門,最樸素最方正的紅色建築群,寂靜如山,連校名都在壹個沒有宣傳的角落裏。

誰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和工廠壹樣簡單的地方,卻是享譽全球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審地和誕生地,無時無刻不在挑戰人類智慧的極限,滾動著世界上最前沿、最尖端的醫學發現。

名為“諾貝爾”的大圓桌

我走進了諾貝爾醫學獎的核心。

離校門最近的紅色建築是著名的諾貝爾論壇大樓,但其簡潔方正的外觀與其名氣成反比。該建築和所有瑞典建築壹樣漂亮,內部裝修簡單時尚,是典型的北歐風格。冬天,我們需要大玻璃窗和壹個吸收陽光的天堂。天堂裏有許多綠色植物,給人壹種生機勃勃的感覺。

走廊裏有很多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的照片,帶領我們壹路走向諾貝爾獎的深處。

當我們看到巨大的圓桌時,我們驚嘆於它不同尋常的大小,估計直徑有2米,足以坐20多人。當我們坐在木質圓桌旁,好奇地四處張望時,感覺桌子上有壹圈軟皮裝飾。聽說這是卡羅林斯卡的諾貝爾醫學獎評委會評選獲獎者的圓桌會議,壹種神聖感油然而生。

想象壹下,18位頂尖的醫學專家,以壹種居高臨下的姿態,從世界各地的大量候選人中選出“生理學或醫學領域的偉大發現者”,直到最後得出結論,壹個或多個科學家的名字被載入諾貝爾獎的史冊。

這是壹個祭壇。任何人不得將飲料或其他可能損壞桌面的尖銳物品放在圓桌上,可見諾貝爾先生最喜歡的醫學院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對諾貝爾醫學獎的自豪。

與20世紀初壹樣,由歷屆獲獎者、全球醫學領域或其他相關領域的教授或專家提出數千份提名邀請,由卡羅林斯卡諾貝爾大會的50名成員篩選,每年9月發送給全球醫學精英。提名的截止日期是第二年的2月,大約五分之壹的人會得到回復。在夏天,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的50名成員必須埋頭閱讀大量的評價文章和文件,然後交給核心評審團的18名成員決定。

整個選拔過程到今天依然很神秘。很多獲獎者被反復提名,直到最後獲獎。壹直有傳言稱,許多科學家在正常渠道之外與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有聯系,某國科學促進會在卡羅林斯卡學院設立信息辦公室的決定也被視為此類行為。然而,壹些明智的觀察家說,明目張膽的遊說不太可能奏效,甚至適得其反。因為“陪審團並不幼稚。”關於壹個人的大量提名湧入評審團辦公室是行不通的,因為最終的獎項並不取決於對提名數量的統計。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校長亨利克森(Henriksen)表示,諾貝爾獎評審專家致力於公正客觀地評選世界上最傑出的醫學成就,因為他們必須不遺余力地維護諾貝爾獎的權威性。她說,迄今獲得醫學獎的人來自31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發展中國家。目前,來自中國的候選人越來越多,中國人將來有希望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每壹個博士都升起校旗。

卡羅林斯卡學院校徽的主要設計是壹條盤旋在柱子上的蛇——在希臘神話中,蛇主宰著人類的健康。因此,卡羅林斯卡學院的每個學生或老師都把改善人類健康作為自己的終身目標。

崇尚精英教育是歐洲傳統的教育理念。尤其是在博士生的培養上,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以壹種令人驚嘆和感動的責任感扮演了“家長”的角色。每壹個考上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博士生都不需要勤工儉學來生存,每人每年可以從導師那裏拿到654.38+0.2萬瑞典克朗(價值略高於人民幣)。這樣的制度足以保證博士生衣食無憂,全身心投入學習和科研。

胡立夫,微生物與腫瘤生物學中心副教授,中國人,17年移民瑞典。他說,他每年向相關教育基金會申請約654.38+0萬克朗的研究經費,其中38.5萬克朗要交給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其余的要“全額支付”3名博士生的費用,生活拮據。因為按照瑞典的高稅制,他每個博士生要交24萬多克朗,每個人每年可以獲得12萬克朗的凈收入。雖然瑞典擁有世界上最完善的福利制度,但卡羅林斯卡學院對老師和學生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他不斷努力的動力,幾乎每天晚上都工作到12。

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校園裏每隔幾天就會上演獨特的風景——許多師生自動停下腳步,關註升起的壹面或幾面校旗。通過數校旗的數量,可以知道當天有幾個博士生拿到了博士學位。

這是壹個神聖而莊嚴的時刻。卡羅林斯卡學院的每個博士生都以此為榮。

或天堂或地獄。

壹位在卡羅林斯卡學院呆了兩年的留學生說:“卡羅林斯卡學院是有真才實學的學生的天堂;對於那些想混個文憑的人來說,卡羅林斯卡學院簡直是地獄。"

與西方壹些國家的大學不同,卡羅林斯卡學院不以盈利為目的,所以壹直以教學嚴謹著稱。所以卡羅林斯卡學院的學生自學能力很強。

很多研究生都是留學生,其中中國最多。去年,中國有125名博士生從卡羅林斯卡學院畢業,其中95%的人去了美國和加拿大。今年壹半去了美國加拿大,另壹半回國工作。

卡羅林斯卡學院成立於1810,歷史悠久。現有高級研究人員和教師1300人,客座教授300人,本科生5500人,碩士生和博士生2500人。在科室分布上獨樹壹幟:目前25個科室中,除了傳統的外科、兒科、內科外,還有社會醫學、神經心理學、公共衛生、衛生等與時代緊密結合的科室。每個系有10到20個教授。

卡羅林斯卡學院根據時代的發展調整了重點學科的發展戰略,目前重點發展:臨床流行病學、組織生物學、醫學遺傳學、生物化學、幹細胞生物學、細菌生物學、醫學統計學、醫學教學方法、細胞生物學、細胞雕亡、細胞分化調控、細胞治療等。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卡羅林斯卡學院就與中國建立了聯系,並於1986正式啟動了與中國的合作項目。目前,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廣州中山大學已經開展了腫瘤方面的合作研究,並將在北京大學開展免疫方面的合作研究。同時將在川大建立研究院,進行人員和課程的交流。

科研創新,火花四濺。

學院每年在世界頂級醫學期刊上發表論文4000余篇,在幹細胞、神經細胞、流行病學、腫瘤研究等領域處於世界前沿。

研究血管生成的瑞典籍華人曹義海教授,曾在美國哈佛醫學院工作。他將前者的科研水平與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進行了比較,覺得不能簡單地以排名來判斷,不同領域各有千秋。他認為,在卡羅林斯卡學院,創新思想的火花可能得到最完美的保護和激發,同時,我們可以依靠來自社會的“合力”。

例如,由卡羅林斯卡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的Bangert教授發起的“瑞典腦力”(Swedish Brain Power)項目,匯集了73個研究小組的積極參與,包括從腦成像到遺傳學的研究人員、醫療保健專業人士甚至商界人士,預算高達65438億瑞典克朗,共同努力攻克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等神經退行性疾病。

腦科學可以說是瑞典的強項。該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中有六分之壹是瑞典人。新項目旨在鞏固瑞典在世界神經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地位。

醫學信息數據庫覆蓋全民。

想象壹下,半個世紀以來,900萬瑞典人的醫療信息被持續實時地記錄在壹個龐大的數據庫中,這是流行病學等醫學研究的基礎。承擔這壹重要任務的是卡羅林斯卡學院。

此外,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承擔了瑞典43%的醫學研究任務,其中三分之二是在臨床環境中進行的。

作為壹個高福利國家,瑞典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免費醫療。國家醫療保健服務體系覆蓋全民,與醫院密不可分。自1947起,瑞典公民的醫療號與身份證號統壹;同時,他們有積極參與臨床試驗的傳統。卡羅林斯卡醫學院有可能建立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國家醫學信息數據庫。

卡羅林斯卡醫學院(karolinska institutet)以如此完整的醫學信息為後盾,針對流行性疾病、癌癥、遺傳學等領域,對人群進行了不懈的長期跟蹤研究。65438-0958開始癌癥研究,定期更新特殊病例記錄。1965,實施死因記錄。

遺傳學也是卡羅林斯卡學院感興趣的領域,其中最著名的是雙胞胎和多胞胎的記錄。1960開始的瑞典雙胞胎記錄是世界上最大的雙胞胎數據庫,每個瑞典雙胞胎的相關信息都可以在數據庫中找到。隨著年齡的增長,每對雙胞胎都要經過壹系列的臨床檢查,記錄信息,比如他們的醫療記錄和癌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