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有學籍但沒有北京戶口的“窮”外地孩子,不得不選擇出國留學。

有學籍但沒有北京戶口的“窮”外地孩子,不得不選擇出國留學。

【liuxue86.com】為在華留學生提供海外新聞:《可憐的“在京外國孩子別無選擇,只能留學》,新華每日電訊6月19日報道。”出國讀大學是我們最後的選擇。聽說有錢人把孩子送到海外讀書,窮人怎麽也能把孩子送出去,但這就是現實。”她無奈地說,甚至有點自嘲。

張東翠,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人,因子女在北京上學困難多,2005年開始關註北京流動人口子女上學難問題,並做了幾年的調查。現在她是北京“好母親”協會的主席。她的主要工作是幫助流動人口的子女在北京聯系和上學。2008年底,張東翠的《北京新市民現狀調查報告》引起社會強烈關註。

“有北京戶口,或者沒有北京戶口。這不是壹個問題,而是兩個世界。”張冬翠說,即使女兒將來真的出國讀書,她也會繼續幫助外國孩子爭取平等入學考試等權利。

“我們都想出國留學,只是比較窮。”

“5月8日,丁暄剛從香港考完SAT,要考幾次。”張冬翠說,16歲的高二女兒丁璇,之所以能在北京繼續“借讀”,是因為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學開明的校長。“北京不能高考,老家早就回不去了。出國留學成了唯壹的出路。我不能讓她高中畢業就走向社會,重復我的工作生活。”面對驚人的留學費用,張冬翠只能無奈地說:“借吧,慢慢還。這是唯壹的辦法。”

張冬翠說,送女兒去香港考試的時候,在北京國際機場最常見的就是父母和外地學生在北京不能參加高考,轉而去留學。“他們都是壹樣考的,只是我們比他們窮。”

從母女倆決定出國留學的那壹刻起,各種補習班和考試已經讓這個本來就很窮的家庭至少花費了四五萬元。“沒辦法,老家的房子賣完了,只能借了。”去年,張冬翠的丈夫老丁中風了,因為他聽說出國留學要花很多錢。“他還欠人家8萬塊醫藥費。他很害怕,也很害怕。”張冬翠帶著沙啞而濃重的家鄉口音大聲說道。

張冬翠從1985到現在在北京已經26年了。用她的話說,她已經不是流動人口了。她做過電梯工,小時工,清潔工,開過眼鏡店,賣過小百貨。她掙的錢只夠全家人吃飯。她的丈夫老丁白天騎三輪摩托車,晚上照看壹家雜貨店,每月收入2000元。

2000年,6歲的丁璇要上小學了。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張冬翠找了四所學校,要贊助費,最高三萬。最後她找到了壹所學校,只收了3000塊錢。在準備了暫住證、勞動合同、派出所證明等7個證明後,丁璇終於在北京的壹所小學“借讀”了,小學為借讀額外支付了7000元。

“妳要用努力證明妳不比北京孩子差。”這是丁璇上學後,張冬翠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

在過去的11年裏,丁璇幾乎獲得了現行教育體制下所能獲得的所有榮譽:2008年,獲得北京市中小學空間征文比賽壹等獎;2009年獲奧林匹克數學競賽北京賽區壹等獎,首屆全國大中小學硬筆書法大賽北京賽區壹等獎,全國三等獎...

初二的時候,丁璇被全班同學選中參加北京市三好學生的申請,但是老師說:“妳不能在這裏中考,不能考高中,不能升官,三好學生給妳是浪費,妳應該給班裏有北京戶口的孩子。”張東翠聽了大怒。經過與校方的多次交涉,丁璇拿回了自己的榮譽。張東翠說,“不能因為沒有北京戶口,就有資格擇優錄取。”

2009年,丁璇在北京參加中考,滿分570。沒有其他加分,她考了527,足夠她上北京最好的高中,如果有北京戶口的話。

相比之下,這些都不是張東翠最擔心的。只要孩子有機會上大學,他們的命運就可能改變。“海歸、知青、華僑的子女沒有北京戶口。為什麽他們能在這裏高考,我們的孩子卻不能?”張冬翠興奮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