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唐與新羅關系的知識點

唐與新羅關系的知識點

1.新羅與唐朝關系詩

關於新羅和唐朝關系的詩1。求關於君臣關系的詩詞諺語。

關於“君臣”的詩1,統治者和領主,當目光相遇時,在他們的外套上哭泣(唐白居易的《長恨歌》)2。君臣之難(宋新戚姬《何心郎》)3。君臣留趣(唐杜甫《去豐縣五百字》)4。君臣有夢。追溯到壹個偉大的統治者的偉大的政治家(唐杜甫,興)8。君臣賢,智教輔(宋佚名,六州)9。見他壹刀兩斷,君臣已定(賈青傅,木皮聖詞)10。妳看他充滿了感情。合縱連橫,君臣共祭(唐杜甫《詠史碑詩五首》)13,莫庚倫(《蘇頌陵詩二百首》)14,與他相遇不易(《張松子雜詩》)15,五。君臣壹夢(石《香通七裏色》)18、君臣謂瑞品滕奏(柯《百宮詩》)19、君臣活千年(宋太祖《沁園春》)20、五君。立君以為國為國,不立君以為君也“慎”●以壹人治天下,不為天下壹人服務(唐雲谷)●仁厚之君必無敵於天下(宋珠熙)●君君、大臣、父子《論語》●天下人皆以壹人為本(宋周敦頤)●吐槽。唯有君主才是亂世之人(清唐甄)●君臣無情,君臣有義,君臣正直,國家有定——《孟子》●為君之道,先取戒而後懲(三國諸葛亮)●統治者要有外柔內剛的氣質(喬艾略特)●說話。臣服於他的人是奴隸(英格蘭)●不講法律,壹意孤行的統治者是暴君(伏爾泰)●國家的頭號敵人是暴君。在他的統治下,國家沒有法律,只有壹個統治者,他把法律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平等不再存在(歐裏庇得斯)●暴君像倒錐壹樣統治著國家(塞繆爾·約翰遜)●反抗暴君就是服從上帝(傑斐遜)●如果可能,奴隸就會變成暴君(塞繆爾·約翰遜)●暴君通常不得不切斷他們爬上王位的梯子,他們擔心如果梯子留在那裏,別人就會爬上來(托福勒)。不能知臣者,不能有千人(靖)●智者不能養無用之臣,慈父不能愛無用之子(伯)●與臣不和,天下亡(史)●終不能強於此,大於臂。

很容易回答問題-<淮南子>●聖人擇人以輔,聖人亦擇主輔(馮明夢龍)●君臣難(唐明顯祖)●臣不易<論語●如果離冠太近 妳離死也就不遠了(大牛)●萬人之上命系丞相,可不可大意(王頌餘荀)●重任在肩者不可過深,高位者不可過厚(王松安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相濟●處事之道在於忠,下之道在於怒(宋超朔)●為人臣。 會有偉大的《宋史》●忠臣閑時慢,窮時不聽忠言。危難之時,必忠臣(袁)●欲知丞相能否為之,而視天下安危(沈清韓愈)●丞相從州部做起,猛將送到丞相耳中,當妳覺知天下,定能送來聖靈。

2.龍鳳詩

移動

唐涵予

天昏地暗,黑龍動,雷震雌雄。

清泉轉土,魚鱉悲死。

唐立橋

《燭照幽都》的書名,包括《鳳雛篇》。西秦飲渭水,東羅薦河圖。

移星帶火地,鼎湖升雲出。希望聖賢介入,朝堂在晨。

李龍

唐唐匿名

對於秤家來說有美,而且是來自於潛水。開頭標記壹個奇珍異寶,表示智慧,稱為龍。

大谷千裏長,深泉九重。雲初起時,浪還在奔騰。

荀家聲望高,莊生家無跡。我仍然知道眼淚在那裏,所以我很高興遇見妳。

龍潭

唐·

山石滿雪,五龍藏野雲。

暫收雷電九峰,飲西灘之水。

浪導致浮北岸,破曉浪浸東山。

環顧四周就像在看壹幅畫,妳必須相信遊客不想還。

3.

答:新羅毗鄰中國,兩地貿易非常頻繁。

妳知道材料壹裏的和尚是誰嗎?圖1歷史上的人物有哪些主要貢獻?

(2)重視對外交流是唐朝作為開放社會的壹個亮點。閱讀材料2,請用壹句話概括唐朝和新羅的關系。

(3)結合第三份材料,簡要分析西方學者稱中國人為“唐人”的原因。

(4)結合材料4和上述問題的答案,請總結唐朝的外交政策給我們今天留下了哪些啟示?

參考答案:

(1)鑒真和玄奘;鑒真遊歷日本,積極傳播唐朝文化。

(2)新羅毗鄰中國,兩地貿易十分頻繁。

(3)舉例:由於初唐政治穩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繁榮,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位,唐政府采取了相對開放的外交政策,使唐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空前頻繁,因此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中國人也稱為唐人。

4.唐朝與新羅的交往。

選自《全日制普通高中教材(選修)中國古代史》,2006年版,第79頁。

隋唐與朝鮮半島各國有交往。

7世紀後期,新羅與唐朝的交往更加頻繁。新羅是唐朝留學人數最多的地方,崔致遠最為著名。

在唐代的長安和許多沿海城市,有“新羅廣場”和“新羅閣”接待新羅出差。

新羅建國,參與唐朝制度,也建立國學傳授儒學。新羅從唐朝引進了茶籽、雕版印刷和高超的制瓷和制銅技術。

新羅人喜歡讀唐詩,很多文人都會寫唐詩。此外,在姓氏、服飾、節日、習俗等方面都有濃厚的中國文化色彩。

5.新羅與唐朝有哪些文化交流?

唐朝(618-907AD)與統壹新羅(668-935AD)的關系,可以開元二十壹年(733 AD)分為兩個時期。

在那之前,是冷戰。新羅主要忙於半島內部統壹事業的鞏固和發展,雙方交流很少,只有幾次朝貢和封爵。高句麗滅亡前,新羅不斷蠶食百濟故土,以至於唐朝扶持的百濟太子傅玉龍不敢去中國。

高句麗滅亡後,新羅更加頻繁地入侵百濟。唐遣使臣問,新羅將軍章三年(669)“遣秦春蛟甘、梁圖伯振赴唐謝罪。”

[30]然而,唐朝的幹預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新羅的政策。新羅的目的很明確:在不造成唐朝軍隊壓迫領土的前提下,吞並南方的百濟和北方的高句麗,實現半島統壹。

於是,百濟家鄉的大部分被新羅占領,設置郡縣,疆域也擴張到高句麗以南。唐朝對半島沒有領土野心,所以很容易承認這個既成事實。

高宗在位第三年(676年)二月,唐玄宗“遷安東以保政府於遼東老城。第壹,東方有中國人被任命為官員,所以我了解了這件事。”遷移到建安古城的金雄杜甫。"

[31]於是新羅不再向北擴張,雙方關系基本穩定。但唐與羅仍互相提防,以致元年(681),新羅文武大王金法民駕崩,唐沒有進行應有的悼念活動。

七、八世紀之交,雙方的冰凍關系終於被渤海國(698-926)的建立打破。渤海國崛起後,不僅在唐朝東北地區擴張勢力,還將疆域擴大到朝鮮半島,阻礙了統壹新羅的發展。

為了有效遏制渤海的勢力,唐朝需要與新羅交好,以便渤海兩面受敵。新羅統壹後,也需要恢復與中原王朝的傳統友好關系。壹方面大力吸收唐朝的先進文化促進自身發展,另壹方面依靠與唐朝的聯盟與渤海、日本進行政治競爭。在這種情況下,唐玄宗在開元二十壹年(733年)要求新羅出兵攻渤海時,新羅立即積極響應。

由此,兩國關系進入了持續友好、全面發展的階段。1.政治關系據《舊唐傳·東夷新羅》記載,開元二十壹年,“渤海渡海,入鄧州。

當時(新羅王),星光族的金賢,赴朝駐京辦,拜為仆從兼外交大臣,甚至派兵回國議和。仍授星光為開福伊通三師兼寧海軍使。"

此後,新羅王義之擔任寧海軍大使。《子同治鑒》(卷213),開元二十壹年,“發兵至藝術之門幽州,奪渤海王武功。

正月,命侍郎兼外長金使人到新羅,派兵攻打南方。會下大雪,山路會堵關隘,士卒會死壹大半,卻無功而返。"

唐玄宗在給新羅王錦星光的信中說:“近君不得不想到藍表,說知卿欲在河(即大同江)。——領袖)駐軍,無論是渤海湍急之時,還是面對廬山之時,都似有遠慮,是長遠之策。

況且我在渤海受刑已久,對師徒也下了苦功,也沒被抓到。生病的時候要好好利用。

為什麽不呢?我們會處理它,因為它會被聽到。”[32]歡迎新羅的行動。

為了更有效地進攻渤海,唐把大通河以南的土地全部讓給了新羅。新羅景德七年(748),在北領地設置大孤城等14郡,與唐朝形成夾擊渤海之勢。

後來唐朝也找新羅幫忙。比如《三國誌》(卷10)新羅賢德第十紀,元和十四年(819),派揚州節度使在紫青、李石島招募新羅兵討節度使,新羅賢德王命大將金雄遠引三萬兵來援。

除了軍事同盟,唐與羅馬尼亞在此期間還保持著正常的朝貢和使臣往來[33]。每次新羅王死了,都會派使節來中國吊唁,唐高宗為之哀悼,並發聖旨到新羅吊唁,追贈先王官銜,賜錦等物。

同時,新羅新國王登基時,也必須要求加書。唐朝皇帝下詔到新羅做官銜,新王的母親是太妃,妻子是公主。他還送給國王連續的節日,重要官員的門戟,國王、公主、王子和重要官員的衣服。新羅非常重視唐朝的封爵,甚至到了貞元十六年(800),建立新羅王進軍,由唐朝任命的大夫、欽差大臣單薇擔任開復儀三司、禦用考官、新羅王。

當單薇去雲州時,金軍死了,於是唐昭威降丹歸來。元和三年,新羅派金立奇赴朝。

當年七月,曰:‘貞元十六年,任聖旨大臣,故我主金君為新羅王,我母沈為太妃,我妻舒為妃。書送單薇到中路,明知君勇是好人,書卻回中書省。

我要回我的國家,所以請允許我回去。”而唐朝也滿足了他的要求,“重返中國”[34]。

貢賞是統壹新羅與中晚唐交流的重要內容。新羅進貢頻繁,有時甚至壹年三次。

[35]當何正時或龔氏來到中國時,唐朝皇帝通常在內殿設宴,賜他官階和衣服。以至於他們回國的時候,壹般都是回到唐朝皇帝褒揚新羅國王、贊美兩國友誼的詔令,以及送給新羅國王、公主的禮物和禮儀。

如《元規》卷975,外交部褒異雲:“五月(開元十二年),新羅合正使金歸範,書中說新羅星光曰:‘每次奉新月令,都向朝廷進貢,言思深可嘉。我也拿到了我進入的雜物,我越過洶湧的海浪,在草叢中跋涉。這些東西精致而美麗,深深地表達了我的心意。

今天,我送給妳壹件錦袍,壹條金腰帶和2000枚彩色元素* * *作為我真誠奉獻的象征。“即使在安史之亂,新羅與唐朝的禮儀交流也沒有停止。

元載(756)年,唐玄宗避安祿山之亂而幸蜀,新羅派使者回成都朝貢。唐玄宗大為感動,以“賈新羅王常年進貢,行禮樂”為名,贈新羅敬德王五言詩壹首[36]。

何正和新羅派出的朝貢使節多為欽差大臣,甚至王子。在完成使命後,他們中的壹些人立即返回中國,壹些人留下唐作為質子(也稱為仆人)留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