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日本年輕人的就業特點

日本年輕人的就業特點

2008年秋季以來,源於美國次貸危機的國際金融危機蔓延至日本,對日本經濟造成巨大沖擊。由於出口銳減,內需不振,以制造業為代表的實體經濟遭遇嚴冬,慘淡的景象讓人想起十幾年前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企業破產數量達到6年來最高水平,股市壹度暴跌。預測2009年經濟下滑3.4%,2010增長預測不樂觀。經濟衰退導致企業等用人單位取消或減少了原定招聘計劃,兼職等非正規員工大幅減少。與20世紀90年代相比,年輕人的失業率增加了壹倍,達到8%左右,失業、不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或畢業後不繼續深造的所謂“啃老族”人數也增加了壹倍,達到前所未有的654.38+0.8萬。但2007年,日本已經進入所謂的“全大學時代”,即報考大學的高中畢業生基本都能順利進入大學,因此大學畢業生人數保持在原有水平甚至略有增加。例如,2009年高校畢業生總數為55.9萬人,比2008年凈增4000人。但當年就業率(日本大學生壹般3月畢業,4月入職)為68.4%,比2008年下降了1.5%。相比之下,上述“啃老族”群體增加了8000人,占畢業生總數的12.1%,比2008年增加了1.3%。與此同時,大學生就業市場也出現了壹些亂象,如取消原招聘計劃、取消“默認”(即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達成的意向性就業協議)、延遲新人入職時間等。職場從2004年開始的賣方市場突然變成了買方市場,應屆大學畢業生紛紛感嘆生不逢時。與2009年相比,2010大學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據統計,截至今年7月,2010年3月畢業的大學生中,預計只有69.6%的人實現了“默認”(簽訂“默認”前與企業達成的口頭意向性就業協議),比去年下降了13%,73.6%的畢業生覺得找工作難,比去年上升了16。日本政府預測,2010年大學生就業率將下降23%,達到泡沫經濟破滅時就業冰河期的水平。為此,日本媒體驚呼“狼來了”,認為日本即將再次遭受就業冰河期的襲擊。日本各界高度警惕大學生就業形勢的惡化。在日本政府的主導下,出臺了壹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並在財政、金融、社會保障等方面采取了相關的配套措施。麻生太郎首相在7月舉行的有關青年就業的內閣會議上指出,要采取各種措施避免就業冰河期導致日本出現另壹個“迷惘的壹代”。目前,日本的就業促進政策包括:1。政府出臺了大規模的就業促進計劃,從制度和財政上保障大學生順利就業。去年2月,日本政府發布了新的促進就業計劃,決定在未來3年內投入2萬億日元用於促進就業,通過保證企業用工需求和開辟新的就業渠道,創造654.38+0.4萬個就業機會。計劃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實施應急用工措施,確保企業用工需求。對於雇傭“內定”被取消的大學生、臨時工等非正規員工的中小企業,將實施1萬日元(大企業為50萬日元)的補貼。2.對以“工作分擔”(通過縮短工作時間、輪流和強制休假等方式抵消工作量減少的影響,以避免員工失業)方式確保招聘機會的企業給予“就業調整援助基金”。3.針對取消“默認”現象的增多,全國各地職業介紹機構都設立了實時監控窗口,對惡意取消“默認”的企業進行曝光。4.對因裁員而離職的非正規員工給予租房補貼等財政補貼。5.在內閣中設立“緊急就業對策本部”,負責上述政策的實施。第二,政府、工會和企業應加強協調,維護健康的招聘和就業環境。今年3月,日本政府、日本總工會(工會)和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聯絡會議(聯合企業團體)就如何處理就業問題達成了* * *諒解,並提出了具體措施。其中,政府承諾盡快實施“就業調劑助賺錢”等政策,獎勵積極招聘高校畢業生和非正規員工的企業;工會承諾在不裁員的情況下,協助政府和企業對工作時間、工資和福利進行合理調整;企業承諾通過減少平均工作時間、逐步退出業務等合理方式,避免裁員,最大化招聘機會。通過這些措施,三方將實現日本版的創造性“工作共享”制度,維持就業市場的穩定。日本的政工企業壹直以來都有各自圍繞各自利益的分歧和鬥爭,時隔7年,自2002年以來首次在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下迅速達成壹致,實屬罕見。第三,鼓勵企業創造更多就業崗位,確保充分的就業需求。為了扭轉當前的經濟頹勢,日本政府制定了恢復繁榮、重建金融和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的三步走路線圖。目前,恢復繁榮是其核心工作。但受金融危機影響,企業產銷量下降,效益驟降,不得不減少招聘甚至裁員,這是經濟不景氣甚至引發諸多社會問題的重要原因。為此,日本政府采取了政策性減稅、降低銀行貸款利息等壹系列經濟金融措施,幫助企業恢復或擴大生產,盡量避免破產企業增加。同時,采取以下措施鼓勵企業招聘更多的大學畢業生,緩解就業壓力。1.鼓勵企業申請“試用獎金”、“就業調整援助基金”等政府補貼,依靠財政支持,減輕企業因招用新人而承擔的培訓和福利負擔。2.對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的企業實行壹定額度的稅收減免。3.制定印發《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指引》,重新印發《企業采取適當措施保障青年就業指引》,向所有企業普及招聘用工法律知識,督促企業確保正常招聘。第四,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持。1.完善現有就業服務機構,為學生就業提供充足的就業信息,縮短學生與用人單位的距離。首先是在各職業介紹所為應屆大學畢業生設立窗口,方便學生檢索招聘信息。二是強化各地縣學生就業綜合支持中心及其網站的作用,提供實時就業信息和咨詢服務。此外,是強化青年就業壹站式服務中心的作用,在提供信息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職業適應性鑒定、就業心理咨詢等服務。2.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大量接受職業培訓的機會。首先,大學加強了對學生就業意識和職業技能的培養。利用“工作許可證”制度(記錄學生在學習期間參加的誌願活動等公益的社會經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求職基礎。其次,利用日本政府2003年實施的“青年自力更生與挑戰計劃”,為就業困難的大學生提供在企業或民間職業能力培訓機構的豐富實習機會,使他們獲得較強的職業技能,順利實現就業。第五,加強就業保障體系建設,解決學生後顧之憂。嚴格執行就業保險法,充分保障求職者的利益。1975年,日本廢除了原《失業保險法》,制定了《雇傭保險法》。該法的重點不再局限於解決失業者的生計問題,而是擴展到防止失業、擴大就業和提高求職者的專業技能。目前,根據該法,日本在構建大學生失業保障網的同時,提供更多的信息、技能培訓等就業服務。2.只要沒有資格領取失業保險金的大學生正在接受任何形式的職業技能培訓,政府就會以貸款的形式為他們提供生活補貼(需要養家的為654.38+20萬日元,不需要養家的為654.38+20萬日元)。學生經過職業培訓實現正常就業的,免除償還生活補助的義務;對於求職活動後未能實現就業的,仍可免除80%的還款義務。第六,針對行業和企業的特點和需求,拓寬就業機會。壹是扭轉日本大學生普遍存在的選擇大企業工作的傾向,鼓勵他們去中小企業工作,增加本土企業和中小企業與大學生直接談判的機會;二是針對日本農業人口老齡化和農村空心化,鼓勵大學生“下鄉”,積極投身農業,在實現個人價值的同時,用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推動農業的發展;三是鼓勵大學生從事制造業、醫療等人力短缺的行業。尤其是自2007年“坨子壹代”(出生於1947至1949的日本人,被認為是推動日本60年代中期經濟騰飛的主力軍)退休後,日本制造業面臨技術工人留守的問題,大學生的選擇無疑將左右日本制造業的發展。第四,從新經濟發展趨勢出發,不斷創造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納米技術、內容制作等相關的新產業。,從而吸引大學生找工作。7、8月份以來,日本經濟逐漸回暖,多項促進就業的政策正在有序實施。然而,與緩慢的經濟復蘇相比,危機對就業市場的影響似乎更難在短時間內消除,失業率等指標也沒有明顯改善。因為不好找工作,1.4應屆畢業生表示會選擇就業以外的道路。其中,考慮深造或復讀的人最多,考慮報考公務員和從事自由職業的人分列二三位。看來日本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政策還需要壹段時間才能顯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