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傳統節日對文化的傳播有什麽影響?

傳統節日對文化的傳播有什麽影響?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僅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文化,還形成了各種各樣的民族節日――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等。這些節日歷經滄桑,凝聚了歷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感情,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開來。他們用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陶醉和向往著壹代又壹代的華夏子孫,用既定的民俗禮儀培養和錘煉著民族性格和人格,用歡樂祥和的氛圍弘揚著民族美德和精神。其傳承民族血脈、弘揚民族精神、強化民族文化記憶和心理認同、維護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和家庭和睦、激發和釋放情感、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價值是任何文化形式都無法替代的。

中國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的生存之根,世界之魂,傳承之基。中國歷代勞動人民創造和傳承的傳統節日文化,是最具活力和影響力、最具民族特色和個性的文化,集中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生動展現了廣大民眾的精神世界。“中國傳統節日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是維護國家統壹、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寶貴資源。”今天,我們應該利用傳統節日來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既要倡導文明和諧、喜慶節儉的節日理念,又要豐富傳統節日的內容和形式。更重要的是,深入挖掘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讓廣大民眾了解傳統節日的起源及其蘊含的文化精神,激發國人參與節日活動的熱情,形成保護精神家園的文化自覺,使中國傳統節日成為展示和傳播優秀民族文化、弘揚和培育偉大民族的重要陣地。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豐富多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中國的傳統節日是農業文明的縮影,是先民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土壤,是農業文明的伴生物,即節日日期的選擇和設定是古人根據天氣、物候、氣候的周期性轉換而確立的,都對應著特定的節氣和農時。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步入農業文明的古國之壹。早在先秦時期,人們就已經有了“國之大事在農”的觀念,在長期的農耕生活中認識到,人類要想生存和收獲莊稼,就必須觀察和掌握天象(日月星辰的變化), 物理現象(動植物隨季節的變化)和氣象(冷熱天氣的雨雪變化)及其規律,順應天地運行的節奏和氣候變化的順序,合理規劃和安排其農業生產。 為了準確反映四季氣溫、降水、物候等方面的變化,指導人們的生產生活,古人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不同位置確定了“二十四節氣”。壹旦新年季節確立,壹些特殊的日期就會被突出顯示。作為農耕周期中的關節點,它們受到祖先的高度重視。每當特定的節氣到來,都會舉行與這個節氣相對應的儀式和慶典。這樣,農事周期也變成了慶典周期。“‘節’正是對歲的分段,把歲的漸變分成像竹結壹樣的區間,把兩個節氣相遇的那壹天定義為節,從而把它變成了節日。”

以自然節氣規律變化為基礎的中國傳統節日,充分體現了人們尊重自然節律,順應自然時序,實現天地人合壹,追求和升華“天人合壹”的理念。中國的傳統節日就像壹條由自然節氣生成、貫穿春夏秋冬的“文化鏈”,“四季節氣此起彼伏”。春天,大地回暖,萬物復蘇,春節、元宵節、中和節、清明節等節日接踵而至。在新年到來之際,人們通過家庭團聚、新年慶祝、舞龍和燈籠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還要祭奠祖先,盡孝尋根,享受春遊,享受娛樂健身,在對未來的追求中享受新年的祝福,以飽滿的熱情準備投入到耕作播種中去。炎炎夏日,端午節如期而至。人們推崇艾采藥,驅邪避毒,掛念屈原,包粽子賽跑,打草送扇,回省探親,以消暑消災。壹到秋天,秋高氣爽,桂花飄香,七夕、中秋、中秋、重陽節接踵而至。人們沈浸在豐收的喜悅中,乞求靈巧,燃放河燈,賞月,把玩秋菊,登高送別青春,以各種方式慶祝豐收,祭奠逝者,祈求幸福。冬天來了,大雪紛飛,臘八節、小年、除夕是對它最好的歡迎。人們忘卻寒冷,掃除疫情,送竈祭祖,社火遊街,歡天喜地團聚安度晚年,品味著“增田增糧增齡”的喜悅,吉祥喜慶的四季和諧有序,錯落有致,體現著人與自然的和諧互動。

中國傳統節日的設置也說明農閑農忙的安排還有其他特點。從全年的節日分布來看,農閑季節安排在冬春兩季的節日較多,內容豐富,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在繁忙的夏秋季節,節日相對較少,節日的內容和時間也相對較短。比如春節,中華民族最大的傳統節日,壹年中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活動最豐富,也就是安排在冬春兩季的農閑時節。這種安排無疑是由於農耕社會。只有冬去春來,辛苦了壹年的人們才能休息,才有充裕的時間祭祖,與家人團聚。

四季的娛樂慶典和做飯吃飯也是適時、應時、應季的。比如春節放鞭炮、跳秧歌、跑旱船、玩社火、轉九歌、逛廟會,確實能在寒冷的冬天給人們增添不少激情和歡樂;清明節踏青,蕩秋千,放風箏因為春回大地,這裏萬物復蘇,郁郁蔥蔥,生機勃勃,正是人們投身大自然,欣賞美麗春光的好時候;端午節賽龍舟,正好是江南水鄉汛期尚未到來,氣溫已經較高的吉祥時刻,適合下水遊玩。中秋闔家團圓,祭月拜月賞月,此時濕氣已去,塵埃尚未起,空氣清新,藍天如洗,滿月如盤,可謂“花好月圓人團圓”的最佳時機;在重陽節,人們爬上山頂,享受菊花盛宴,這是在深秋。秋風漸濃,寒意漸濃,枝頭沾霜,雲淡山青。適合人們爬山,鍛煉肌肉,陶冶性情,賞秋。此外,熟食的多樣性還體現出春夏秋冬、暮光等不同特點。夏秋時節,正是各種水果成熟的季節,所以此時的節日,如中秋節、重陽節,人們的餐桌上,桃子、蘋果、石榴、葡萄等水果成了主角;冬春時節,豬、羊使雞鴨肥美,所以在春節、元宵節等節日裏,各種肥美的肉類成了人們的最愛;端午時節,粽子葉飄香,自然清香誘人的粽子成了餐桌上的“花旦大師”;中秋節“秋風響,蟹癢”,所以螃蟹成了最受歡迎的中秋食品。可見,許多節日和民俗,如傳統節日中的娛樂、飲食等,都是與自然和諧協調的關系。

“如果說壹些民族的節日制度是以宗教紀念日為核心的,那麽我們的民族傳統節日就和其他民族有很大的不同。我們民族傳統節日的重要特點是,這些節日是以協調我們與自然的關系為核心而建立的。”中國的傳統節日表達了中國各族人民自然的生活節奏和獨特的審美心理。反映了先秦以來,歷代人民在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認識和改造自然,追求“天人合壹”的理想境界。

第二,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體現了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中國的傳統節日,從遠古走來,是“感受自然節奏而形成的,富有人文精神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中華文明的發展,傳統節日不斷受到各種社會文化因素的滲透,包括民俗的嵌入、宗教活動的影響、歷史人文的積澱、民族智慧、情感、生活習慣的融合,節日的內容不斷豐富和充實。比如節子對寒食節的貢獻的傳說,愛國詩人屈原、忠臣伍子胥、孝女曹娥對端午節的傳說,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愛情傳說到七夕。另壹個例子是它起源於古代臘祭的春節。臘月初八,用五谷雜糧做成臘八粥祭祖,這就是古代“臘祭”的開始。後來佛教傳入中國,各大寺廟制作臘八粥紀念釋迦牟尼開悟日,與古代的“臘祭”行為相結合,形成了吃臘八粥的民俗。中國傳統節日具有廣泛的包容性,不斷被整合、積累、豐富和發展,成為豐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和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的“棱鏡”。它能反映中華民族獨特的風俗習慣、民間信仰、倫理道德、人文訴求、審美情趣、文學藝術、衣食住行。由此可知,中國的傳統節日源於人們生活中的共同需要,經過積澱而形成,以傳統禮儀、儀式、娛樂為重要內容和方式,以相應的物質載體在特定的時空關系中表達思想、信仰、道德、理想。

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藝術形式多種多樣。如果按照傳統節日的性質和內容來分類,可以分為生產節、祭祀節、紀念節、慶典節、社交娛樂節、驅邪節。雖然各種節日都是圍繞獨特的主題展開的,但在傳承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滲透著新的內容和形式,壹個節日往往包含著各種民俗活動。因此,中國的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大多是綜合性的,它們通常由許多節日主題和許多民俗活動組成。它們豐富的內容也使這些節日承載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是壹個內容豐富、體系完整的體系,主要包括精神文化、行為文化和物質文化。它們相互影響,相互依存,構成了中國博大精深的節日文化的獨特魅力。

1,精神文化層面

中國的傳統節日濃縮了中國幾千年文明的豐富內涵,體現了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風貌,寄托了中國歷代人民的理想情懷,蘊含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對大自然的感恩敬畏,對人間家庭團圓和睦的永恒期盼。每壹個傳統節日都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和價值:春節由原始農業社會慶祝豐收、祭祀神靈和祖先、表達對自然和祖先的感激之情的“臘祭”演變而來;辭舊迎新,闔家團圓,這是每年春節的主題。春節期間的壹系列儀式和典禮不僅使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而且顯示了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相處,體現了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寶貴民族精神,突出了團聚,和諧,和平,歡樂的精神追求。在清明節,人們通過祭奠祖先、緬懷英雄先賢來表達對祖先的敬意,體現了中國人的道德情懷,如慎終追遠、尊重祖先、親情友情,包含了對祖先的感恩和對血緣責任的認同;郊遊體現了中國人哀而不傷的豁達態度,以及回歸自然、熱愛生活、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理想生活境界。端午節,人們紀念屈原,體現了傳統價值觀中對理想人格的追求,如愛國、愛民、自制力高、出類拔萃等。掛艾葉、菖蒲,采藥制藥,在驅邪避毒的過程中實現先民遵從自然規律應對災害疫情的生命智慧,傳遞人民對生命健康、家庭幸福、國家富強的渴望;賽龍舟體現了團結、合作和勇敢的精神。中秋節,家人團聚,* *吃月餅,* *賞月,* *享受家庭生活,反映了中國人民對家庭團聚,和平生活和幸福未來的追求。

2.行為文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各種民俗活動和民間藝術集中展示的平臺。這個平臺集合了祭奠、禮儀、表演、技能、藝術、體育、遊戲等豐富多彩的行為文化,構成了壹道亮麗的風景線。作為中華民族的第壹個節日,春節是各種民俗活動的縮影。祭祀和慶典儀式自古以來就非常豐富。就祭祀而言,春節祭祀活動早就形成了祭祀的兩大文化傳統:壹是為答謝大自然恩賜而舉行的祭祀,如祭竈神,是對竈火烹煮功德的壹種感受;祭祀土地神是大地母親繁衍萬物的報償;祭祀井神、河神,是對生命之水的感恩;善待和祭祀牛、馬、雞等家畜,是對幫助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動物的獎勵,等等。這些祭祀是中國人壹年壹度與自然交流對話的方式和渠道,是虔誠追求與自然和諧統壹的寫照。二是祭祀古代聖賢和氏族祖先。尊敬祖先的情感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根源。在全世界都慶祝的春節這壹天,家家戶戶都舉行盛大的祭祖活動。宗族父母帶領兒孫祭拜祖先,感受祖先的恩情,祈禱他們“在天之靈保佑兒孫”,傾吐承諾和安慰。這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思源飲水不忘根的傳統精神。春節期間,社會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如團聚、過年、貼春聯、剪窗花、掛年畫、放鞭炮、拜長輩、走親訪友、逛廟會、看花燈、過元宵節等等。人們在釋放內心情感、滿足心理訴求、體味人間冷暖、享受新年歡樂的同時,詮釋、傳承、創造著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凈化和增進著親情和友情。春節也是民間藝術和技能的大展示。在中華民族漫長的節日歷史中,歷代祖先發明創造了數以千計的形式和品種的遊戲、藝術和體育,包括演講、歌唱和表演,以及遊戲、比賽和雜耍。春節期間,有許多常見的活動,如社火、戲劇、舞蹈、秧歌、高蹺、旱船、舞龍、舞獅、耍猴、雜技、武術、跳繩、蕩秋千、煙火、燈陣、講故事和講故事。這些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極大地豐富了春節的文化內涵和品味,也使春節的節日氣氛達到高潮。正如有學者所說:“世界各地慶祝的春節,的確是對普通日常生活的超越,是中華民族的生日,是最東方的狂歡。”此外,圍繞節日文化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歷代文人雅士創作的詩詞佳句,有關節日的民間歌謠俗語,也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民族精神。

3.物質和文化方面

在傳統節日文化體系中,顯性的、有形的物質文化也非常豐富,包括四季飄香的時令美食、各種裝飾品和吉祥物、大自然賦予的植物和花卉。這些物質載體通常具有多重功能,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生理需求、社交需求、審美需求、裝飾需求等。在節日期間,還以其獨特的象征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滿足了人們躲避瘟疫的需要。

傳統節日中的許多美食都有壹定的象征意義:除夕、大年初壹午夜之交吃餃子,又稱“小交”,餃子取“交朋友”的諧音,意為“辭舊迎新”、“慶祝團圓”;餃子的形狀也像元寶,所以它意味著“發財”。春節吃年糕與“高年”諧音,意為“壹年到頭都順利、高”。年節的飯桌上也有很多精致的美食。炒菜是家家必備的菜,寓意“親親熱熱”;吃豆芽,因為豆芽類似“如意”,寓意“如意吉祥”;桌子上壹定要有魚,但不要壹下子吃完,意思是“富貴有余”,等等。此外,元宵節吃元宵、湯圓象征著家人團聚、和睦、幸福;端午節吃粽子紀念愛國詩人屈原;中秋節賞月吃月餅,取“天上月滿,人間團圓”之意,* * *享天倫之樂;重陽節吃重陽糕,寓意萬事高。美味的節日食品充滿了美好的寓意,體現了華夏子孫淳樸高尚的精神追求。

在傳統的節日用品中,如字畫擺件、植物花卉等,也大多與感情聯系在壹起。人們以物傳情,巧妙運用各種物質符號,傳達豐富的文化信息和復雜的心理感受。例如,在春節期間,人們有在門窗上粘貼“福”字的習俗。“福”字包含著“幸福”、“吉祥”、“吉祥”等含義,體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為了充分體現這種向往和追求,很多人幹脆把“福”字倒貼,用“福”字的諧音倒貼來表達“福到了”的意思。從符濤發展而來的春聯,簡潔深刻,工整均勻,以漢字和中國書法的完美結合,表達了所有人對生活的贊美和祝願。年畫由門神畫演變而來,包含歷史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民俗生活等多種題材。可謂“畫中有景,看不厭”。在龍門躍鯉、六合同春、五福臨門、五谷豐登等年畫中,有著對生活的種種美好希望。甚至自然界的壹些植物花卉,在傳統節日的特定情境下,也有著取之不盡的精神內涵和文化魅力。春節期間,人們用高貴脫俗的水仙花來象征新壹年的吉祥如意。風中盛開的梅花象征著春節的吉祥。舊時有“五福梅花開,竹聲報三多”的春聯。在清明節,人們插上柳樹,戴上柳樹;在端午節,人們掛艾葉和菖蒲。這些特定的植物成為了人們避禍驅邪、保佑平安的使者。在重陽節,盛開的菊花令人陶醉,它們用傲霜的抗寒性格表達了自己的願望。

第三,中國的傳統節日是民族精神的寫照,蘊含著中華傳統美德。

隨著農業文明的產生和演變,中國傳統節日在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充分體現了“天人合壹”的文化精神。同時,在長期的流行和發展中,傳統節日吸收和融合了許多有益的文化元素,如儒、釋、道等,因為它們包含了歷代人民相同的理想和精神追求。因此,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思想精華,值得弘揚的中華傳統美德主要有:

1,熱愛生活,追求健康的人文精神

天地之間,人是寶貴的,人是中心,人是主導,人追求與萬物的和諧。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民本精神和基調。在年復壹年、代代相傳的傳統節日中,人永遠是節日的主體。節慶活動的內容主要是滿足人們的需求,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示人的才能,進行人際交往。在節日期間,人們可能會家庭團聚,慶祝交流,走親訪友,男女見面,祭祀祖先,緬懷先賢,壹起旅行,賞月,尊老愛幼,扶貧濟困...在普天同慶和諧的喜悅中,他們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生命是人最寶貴的東西。中國的每壹個傳統節日都體現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健康的追求。幾乎每個節日都有群眾性的文化體育活動:春節、舞龍舞獅、踩高蹺、跳秧歌;清明節,賞春遊,蕩秋千,放風箏;端午節,賽龍舟,戶外秋遊;重陽節,登高誦經,騎射,等等。許多節日也有避邪、驅除瘟疫、追求健康的內容,如除夕前除塵送竈、清明節插柳穿柳、端午掛艾蒲、飲雄黃酒、重陽節插山茱萸、飲菊花酒等。人們在享受節日的歡樂,在“平安吉祥”、“健康幸福”的美好祝願中譜寫著壹曲生命之歌。

2.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

中華民族對祖先壹直有著異常強烈的感情。《禮記》說:“親祖,敬祖,敬祖。”“仁”和“孝”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核心,孝的基本內容是孝和尊老愛幼。追求遠方的感覺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根脈。每逢節日,都要虔誠地祭祀祖先,以表達自己的孝心和懷念。春節、清明節、中秋節等。,有祭祖的儀式和內容,孕育著後人的感恩和責任感。節日活動也處處表現出對老人的尊重和對孩子的關愛。春節給老人拜年,送上壹份暖心的禮物,節日酒席上優先安排老人的座位,向老人敬酒祝福。以祈福長壽為重要內容的重陽節,從1989開始成為國家法定的“老人節”,尊老愛老成為節日的新主題。兒童和青少年是節日的寵兒。過年長輩要給“壓歲錢”,屠蘇酒要從小喝;在端午節期間,孩子們應該被塗上雄黃、香囊和艾虎。中秋節有孩子們最喜歡的“男妓”和“流星香球”,這些習俗寄托了人們對後代的祝福和期望。

3.勤勞、勇敢、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自強精神

中華民族是壹個勤勞勇敢的民族,具有自強不息的蓬勃進取精神。這種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壹直是中華民族奮發向上、蓬勃發展的動力。它反映在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節日文化中也很突出。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人們展示自己勤勞、智慧和聰明的最佳時機。“元宵節展現了各種奇思妙想和精湛的工藝。廟會上百場戲,各種藝術勝出,讓人目不暇接。文人可以聯袂吟詩,村姑可以現場唱歌。劉三姐並沒有輸給尖刻的學者。猜謎語讓人絞盡腦汁。剪紙窗花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小女兒打草,比植物知識強。秋千跌宕起伏,風箏入雲,孔明燈籠入天,荷花燈籠入水,各有勝算。七夕的別出心裁,做壹個有技巧的姑娘,更是美不勝收。”這些豐富多彩的節日和民俗充分體現了華夏子孫的進取精神,使中華民族不屈不撓,開拓進取,勇敢無畏。

4.弘揚大義滅親、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中華民族是壹個重視理性的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堅持正義的民族氣節和憂國憂民的博大情懷。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許多節日都與民族氣節和愛國傳統有關,尤其是清明節和端午節。清明節寒食節的起源是為了紀念傳說中的晉國忠臣介子推。傑子推功,隱居綿山,寧願被燒死。他以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為民求情,勸君自省,勤政清廉。人們把介子有難的日子,視為寒食節。每年這壹天都禁止燃放煙火,只吃冷食來紀念它。在寒食節的同時,人們也代代相傳地贊美和宣揚介子推的正直。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為了忠誠地為國家服務,他四處尋找。他屢遭陷害,含恨而死。為了表達對屈原的敬意,人們在端午節形成了賽龍舟和吃粽子的習俗。屈原憂國憂民的愛國精神通過端午節這壹載體在年復壹年的節日活動中不斷發揚光大。

5.對美好、團結和諧、平安吉祥的心理追求。

“和”就是和諧統壹,“美”就是美好團圓。高潔美麗、團結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壹。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和諧思想。節日的起源是先民將自然時間過程和社會生活節奏有機結合的產物,體現了“天人合壹”的理念。節日裏的各種娛樂活動、人際交往、飲食安排,體現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壹家人聚在壹起吃面包、餃子,面團的“和”與“合”諧音,圓圓的餃子皮象征著團圓。春節期間的“拜年”活動,消除了親戚與鄰居之間的隔閡,增進了團結,可謂“恭喜發財,互相原諒”。元宵節,壹家人坐在壹起吃湯圓,也表達了人們對圓、和諧、幸福生活的渴望。中國情人節的悲慘傳說,牛郎和織女,使中國人民的永恒愛情如此美麗和浪漫。中秋佳節,家和國團圓和諧,是中華民族永恒的向往和追求。重陽節,登高吃餅,寄托了人們健康長壽,實現美好生活的美好願望。

第四,我國傳統節日是民族感情的凝結,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維護國家統壹、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

中國傳統節日不僅蘊含著優秀的民族精神,而且凝聚著豐富的民族感情,是寄托人們精神感情的重要方式。廣大人民群眾有著追求豐收、繁榮、和平與和諧、幸福生活、幸福吉祥、健康長壽的共同理想和願望。這些心理訴求通過慶祝傳統節日的方式和節日的禮儀習俗不斷表達和釋放。人民最美好的向往是人與人之間的親近與和諧,最想享受的是和諧家庭紐帶的溫暖。傳統節日作為文化生活的節點,是人們表達和表達內心感受的最佳機會。節日有豐富的情感,包括對自然界萬物的感恩,對祖先的感謝。既有對先烈先賢的緬懷,也有對家鄉的眷戀;不僅有對父母長輩的愛,還有兄弟姐妹的參與;這裏不僅有鄰居的互助,還有朋友同事的關愛。通過祭祖、拜年、探親、團聚等各種節日儀式,傳遞這些人間美好的情感,使傳統節日超越時空界限,始終發揮著凝聚民族感情、融洽人際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的功能。由於傳統節日具有周期性、民族性、群眾性和綜合性的特點,這種功能不斷得到強化。

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壹種民族文化和民族記憶的民族強化,是延續民族性格、增強民族認同的鏈條。傳統節日的習俗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承、發展、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民族特色。這些節日超越了地域、階級、種族甚至時代的界限。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在同壹天慶祝和享受。俗話說“有錢就回家過年”。春節前,中國人回家的場景就像候鳥遷徙回來壹樣。不管在哪裏,大部分人都會踏上回鄉之路,回家團圓,度過除夕。即使是海外華人,在傳統節日時也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在歡度節日時也向往祖國。五大洲數以千萬計的中國人,以及越來越多走出國門的實業家和留學生,無論生活在哪裏,都帶著“過年”的習俗,將思鄉、想家、渴望團圓的情感,以及人與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善意,表達到了極致。在傳統節日文化的濃郁氛圍中,民族認同會不期而至,不約而同。海外華人也非常重視清明節祭祀。每到清明節,大批海外華人都會回鄉祭祖,也祭祖。每年,成千上萬的海外華人來到陜西喬杉的黃帝陵和軒轅廟,祭祀中國的祖先軒轅黃帝。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在緬懷先人的儀式中,他們受到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維系著炎黃子孫血脈相連、心靈相通。傳統節日使民族傳統文化的元素滲透到每個人的頭腦中,並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顯現出來。在中華節日文化的反復洗禮中,全民族凝聚和維系民族感情,錘煉和固化民族個性,培育和弘揚民族精神,擴大和宣傳國家形象。

我國傳統節日是維護國家統壹、鞏固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重要精神紐帶。中國是壹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傳統節日,但漢族的壹些較大的傳統節日也是許多少數民族共有的。如滿族、朝鮮族、黎族、納西族、侗族、毛南族、爾族、拉祜族、錫伯族、白族等少數民族,和漢族壹樣,大多把春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作為自己的民族節日。尤其是春節,現在幾乎成了中國各民族的同壹個節日。各少數民族都以自己的方式慶祝傳統節日,這恰恰體現了中國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優良傳統。各族人民在傳統節日中有力地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鞏固了民族大團結,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