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女學生患癌回國後失蹤。

女學生患癌回國後失蹤。

妳見過這樣的現象嗎:去素有美食之都的城市,吃了幾頓大餐,肚子開始“翻江倒海”;在大城市生活了幾年,總是懷念媽媽的手藝,懷念家門口的早餐店。吃了壹萬次牛肉漢堡的留學生還是覺得大蔥蒜瓣紅燒魚更開胃...

都說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很多無家可歸的人在其他城市或國家都會覺得不舒服。我們會說:妳水土不服。其實水土不服遠不止拉肚子。有研究表明,出門在外不僅會帶來“腸胃”問題,甚至會增加患癌風險。

在外國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很多留學生出國前都要準備很多家鄉菜,有的還會帶壹小袋家鄉土——據說這些可以防止“水土不服”。妳可能覺得這種行為很“老套”,但人類社會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傳統做法或習俗,即使背後的原理不清楚,但確實是合理的。例如,非洲人遵循木薯去皮、浸泡和煮沸的工藝已有數百年,其中浸泡過程持續48小時,每4小時換水壹次。我們現在知道,木薯中含有大量的生氰糖苷,泡水後會生成有毒的氫氰酸。如果繼續泡水換水,毒性是可以去除的。

水土不服的現象也差不多。壹般來說,水土不服不是病,只是地理時空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後的機體反應,如失眠或月經不調(因為生物鐘需要時間適應新環境),進而出現消化不良、上吐下瀉、心慌胸悶、精神抑郁等。通常情況下,情況並不嚴重。

但是也有例外,在國外可能會增加患癌癥的風險。早在20世紀90年代,美國科學家就發現,移民到美國的亞裔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急劇上升,從母國的4-7%上升到平均4-7倍,達到了北美女性13.1%的水平。此外,患病婦女的乳腺癌死亡率也有所上升。

2改變飲食習慣,後果真的這麽嚴重嗎?

1993年,美國癌癥研究中心首次提出,身處異國可能增加患癌風險的原因可能是飲食習慣的改變。

那些融入美國生活的亞裔女性,不僅多吃高脂肪食物(乳腺癌風險增加10-18g),多喝酒(主要是紅酒,長期飲酒者乳腺癌風險增加38%),更重要的是少吃豆類!

此後,至少30多次流行病學調查和40多次動物實驗表明,豆類食物(如大豆和其他豆類、豆漿、豆類、豆芽、豆醬等)中的次生代謝產物。),如大豆異黃酮和染料木黃酮,可以起到雌激素樣的作用,從而降低患乳腺癌的風險。即使是乳腺癌晚期患者,吃豆類也能受益,因為雌激素樣作用的本質是“多退少補”,能平衡女性體內的雌激素。眾所周知,高水平的雌激素是乳腺癌的誘發因素,它可以刺激乳腺癌組織的生長,同時抑制其雕亡。

此外,許多統計分析表明,這些植物雌激素的保護作用可能發生在女性青春期後期;另壹項研究也表明,大豆異黃酮可以推遲青春期的到來,這與成年後乳腺癌風險的降低有關。壹個普遍的解釋是,女性的身體在青春期對各種致癌物和抗癌物質更加敏感。

但考慮到人體腸道微生物多樣性也是在青春期前後塑造的,是不是生活習慣和當地飲食對應壹個“腸道類型”,導致水土更替(移民/長期留學/成人飲食西化)後患病風險大增?

其實是腸道微生物引起的。

6月165438+10月1日,頂級權威期刊《細胞》發表文章。來自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壹個有趣的現象:那些來自索馬裏、拉丁美洲和東南亞的移民或難民(這項研究主要涉及苗族、克倫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他們的健康狀況似乎比他們在故國時差了很多。

通過縱向追蹤腸道微生物的變化,他們還發現:

第壹,僅在6-9個月內,這些移民的腸道類型分類就從美國的浦肯野菌轉變為擬桿菌,即腸道內的優勢菌株從浦肯野菌轉變為擬桿菌,而且這種轉變在兒童身上明顯快於成人。要知道,人的腸道類型基本上有三種,不同的腸道類型表示不同的優勢菌株,然後人體分解碳水化合物、利用能量、合成維生素的能力,以及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是不同的。

其次,從整體上看,腸道微生物的多樣性變小了,因為移民中新增的微生物無法彌補本土微生物的損失。而且,似乎在美國生活的時間越長,飲食越西化,負面影響就越大。

第三,移民及其後代,在故國消化纖維食物的能力也有所下降。比如來自緬甸的克倫族,因為體內降解植物纖維的酶少了,所以變得不太能吃到原產於東南亞的蕨類蔬菜。

當然,研究人員也承認,雖然這篇發表在《細胞》上的文章只發現了西化飲食和腸道微生物多樣性之間的相關性,但無法解釋任何因果關系。

例如,泰國苗族移民在美國生活的時間越長,他們的微生物組成就越偏離他們的泰國同胞,越傾向於歐裔美國人。

請善待妳體內的“微生物居民”。

從另壹個角度來看,我們也可以從這項研究中得到壹些好消息:

首先,人體可以調節其腸道微生物。《自然》雜誌2017的文章,以及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和國際MetaHIT聯合會的研究表明,腸道類型的分類與年齡、體重、性別和國籍無關,只與人體代謝功能有關。所以,那些美籍華人的後代雖然還是亞洲人的基因,但是長相和代謝各種肉類食物的能力和西方人差不多,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同類型的腸型有不同的高表達酶基因,所以代謝能力也不同。例如,四種生物素合成基因、四種硫胺素合成基因和六種血紅素合成基因在三種腸型中高度表達。

其次,這也再次提醒我們要善待自己身體裏的“微生物居民”。

有1000多種,人體內總重量2-3斤的微生物約1014種,其基因總數達300多萬,是人類的150倍。因此,它們內部豐度的變化必然會影響我們的健康——人類衰老的標誌之壹就是有益菌(乳酸菌、類桿菌)的豐度下降,而產生毒素的細菌(梭菌)的豐度上升。不僅是高脂高鹽的飲食,晝夜作息不規律的習慣、飲酒、久坐都會影響腸道菌群的健康;同時,運動、均衡飲食、謹慎使用抗生素等良好習慣,可以使腸道菌群更加健康。他們是健康的,妳的健康長壽是有保障的。

最後,對於移民海外,長期留學,或者在國內吃西化食物越來越多的人來說,他們吃的是更貴更好吃的燒烤,牛排,芝士火鍋,進口香腸。別忘了我們還有:黃豆燜豬腳、麻婆豆腐、西湖醋魚、無為熏鴨、東坡肉、清蒸臘肉、辣子雞、清蒸武昌魚、魚香肉絲、水煮肉片、張槎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