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西南民族大學怎麽樣?客觀評價壹下,誰話多我就給誰。

西南民族大學怎麽樣?客觀評價壹下,誰話多我就給誰。

西南民族大學坐落在天府之國,錦繡成都,芙蓉之都,是鑲嵌在祖國西南的壹顆民族高等教育明珠。學校是壹所綜合性的民族大學,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各種事業等著蓬勃發展。前身為西南民族大學,創建於1950年7月,正式成立於1951年6月,2003年4月更名為“西南民族大學”,校址在周恩來、鄧小平、王維舟。歷山玉沙街,遷武侯祠,建雙流校區。65年來,學校始終以服務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為己任,在探索中發展,在曲折中前進,在追求中創新。2065438+2005年3月,國家民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成立學校。2015 10,國家民委、教育部成立學校;2016 10,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學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參加考試,發揚實力。經過幾代人的鍥而不舍,目前學校包含文、史、哲、經、管、法、教、理、工、農、醫、藝等12個學科,占地面積近3000畝,擁有“三校區壹基地”,武侯校區、空港校區、成都校區。現有56個民族的全日制學生3萬余人,教職工近3000人,其中專任教師65438余人+0.5萬人,副高級以上職稱近700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00余人。學校聚集了壹批愛崗敬業、治學嚴謹的優秀教師。其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51人,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8人,四川省優秀專家21人,國家民委優秀專家7人,國家民委領軍人才9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8人,17。

下大力氣治理,持之以恒。學校有23個學院;有85個本科專業,100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7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8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壹級學科,1個博士後流動站;是國家“優秀法律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校預科教育基地”、“全國高校實踐教育創新創業基地”、“中央直屬高校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國家民委雙語人才培養基地”、全國高校畢業生典型就業經歷50強高校之壹。連續七次被評為四川省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有五個壹級學科、省(部)重點學科;13個專業獲批省級以上“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其中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卓越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專業6個,省級本科專業10個,雙學位專業19個,省級本科人才培養基地5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1個。“十二五”期間獲得省部級教育教學成果獎110多項。目前,圖書館館藏圖書資料(含電子文獻)800多萬冊,教學、科研、實驗設備總值4.9億元,校園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

鑄造品牌,彰顯特色。學校科研能力強,有特色的民族博物館和世界上最大的藏文學館、彜文館。自2000年以來,承擔國家項目300余項,省(部)級項目1100項,發表學術論文近18000篇,出版學術著作和教材近1000部,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300余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項。特別是在畜牧獸醫理論與技術、民族經濟、民族旅遊、民族文化研究和少數民族語言信息處理等領域,研究成果在國內外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學校擁有2個“四川2011協同創新中心”,7個省(部)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和1省級工程技術中心。“全國彜語術語標準化工作委員會”和“全國高校彜漢雙語教材編寫審定委員會”隸屬學校;國家部委、文化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四川省、中國生產力學會先後建立了全國少數民族古籍文獻人才培養與科研基地、文化部全國民間文藝發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中國西南民族語言資源庫建設基地、國家雙語法官培訓基地、四川省幹部教育培訓大學基地、四川省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普及基地、四川省非物質文化基地。發表的學術期刊主要有《西南民族大學學報》和《民族研究學報》。學報(文科版)連續多年入選CSSCI來源期刊和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民族學與文化學權威期刊。

春風融雨,桃李芬芳。建校66年來,壹批批各族學生步入社會建功立業。在654.38+0.6萬各族畢業生中,湧現出了新中國第壹批藏醫、羌醫,湧現出了新中國培養的第壹批藏醫將軍,湧現出了許多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和壹大批各級領導幹部,為民族地區的解放、政權建設、鞏固邊疆、民族團結、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

開放辦學,多元融合。我們學校是四川省對外開放重點單位。迄今為止,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和政府官員來我校進行學術交流或訪問。學校與德國慕尼黑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弗吉尼亞大學、日本法政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臺灣輔仁大學等近40所國外大學和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交流關系。“十二五”期間,派出包括研究生在內的600余名學生出國交流學習,招收國際學生2200余名,國別68個。學校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文化育人,開展形式多樣、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在多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中,56個民族的師生員工情同手足,互幫互助,營造了團結友愛、和諧進步的人文環境。學校是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學校,民族博物館是國家和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多項校園文化建設成果獲得全國及四川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特等獎、壹等獎。

宏圖開新卷,薪火鑄輝煌。學校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秉承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服務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辦學宗旨,弘揚“和諧、共學、自信、自強”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內涵發展、自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