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怪異的人性

怪異的人性

昨天,我看到壹則報道,美國法警通緝麻省理工學院的美籍華裔博士生潘欽軒,原因是他殺害了耶魯大學的研究生江凱文。兩人的爭執從死者的未婚妻開始,她是嫌疑人通緝的對象。不知道這個事件以後會怎麽發展。壹般的結果無非是受害者被繩之以法或者自殺,給活著的人留下壹地雞毛。對於死者和嫌疑人的親屬來說,這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對於有關的女孩來說,她可能壹輩子都要面對壓力的陰影。當然也會延伸到涉及的學校,留學生群體等等。對於外人來說,會很可惜。畢竟人生有幾方是有勝算的,肯定是別人家的孩子。如果他們放棄了美好的未來,他們將壹去不復返。對於當事人來說,這些已經不重要了。但有壹點是肯定的,如果妳不站在他們的角度,處在他們的壓力環境中,妳可能永遠也不會理解這件事上的決策和行動邏輯;或者說,在激情殺人的那壹刻,沒有邏輯,簡直就是人之常情。

第壹,人性的真實面目

對人性的研究是哲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經濟學、法學等諸多學科的課題,也是宗教教育、國家和社會治理中不可回避的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遲早要面對的事情。關於人性的觀點更是五花八門,看誰解讀了。例如,生命之初的本性是善還是固有的惡,人性在社會化過程中是側重於神還是側重於獸,人性是否具有歷史屬性、民族屬性、性別屬性等等。這些燒腦話題其實很難達成理解,因為這是壹個無法用統計數據證明、證偽或解釋的問題。而且,目前我們對人性的認識還遠遠不是冰山壹角,與真正的冰山相差十萬八千裏。就像這個案例,不同的角度會有不同的解讀,就看怎麽定義了。所以從基因和進化的角度來看,人性作為壹個整體概念是* * *,但是由於個體差異的巨大和環境的強烈改造,人性會呈現出多種組合。所以,答案是,人性的真實面目是成千上萬的人,但人性只有壹面,那就是從動物進化到人類的過程中,為人類生存和基因延續而保留下來的東西。

第二,心理人性

?心理學中對人性最著名的研究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定義的“自我、本我和超我”。形象的解釋是,“自我”更側重於“野獸”的屬性,受基因和進化的影響;“本我”是偏“人”的屬性,受潛意識和社會文化習俗支配;超我偏向於“神”的屬性,受到自我實現和社會道德的制約。榮格進壹步發展了集體潛意識,這並沒有背離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框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換了壹個新的角度,把人作為社會人來研究,把“獸性”的壹面直接和“生存與安全”的需求牢籠統壹起來,給更社會化的人類留壹些尊嚴。薩特等存在主義哲學家改變了對人性的看法,通過“自主選擇並承擔後果”賦予生命以尊嚴,直接繼承了蘇格拉底的“未經審視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壹個比壹個高,壹個把人往“上帝”的方向拉。是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動物”體永遠不會宣布獨立。“潛意識”支配下的魔鬼是否會讓人面目全非,而“神性”的人性卻總會在曲折中起伏。

第三,理解人性

?沒有具體的假設和場景就談人性,這是很大的虛張聲勢。因為個體人性復雜多變,連個體自己都不知道當時是什麽主導了自己的行為。就像這次血案壹樣,我相信如果死者和嫌犯在那個世界相遇,他們都會壹臉不解。從整體人性來說,如果猴子或者神來評價,相似度在99.99%以上。?

對於整個人性來說,是我們應該補上的最重要的壹課。然而,這個視角既不是猴子,也不是上帝,而是我們自己。對此,弗洛伊德也說過,人類最初的能量來源是“性欲、攻擊性和優越感”,無論這種分類是否科學,至少可以作為思考他人和自身人性的角度。這種對人性的分類是以欲望為基礎的,也可以看作是“自我”和“本我”最基本的動機。“超我”需要另壹種能量,承認動物性但又克制,放大人性,接近神性。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個體人性的壹個理性且討好的選擇是:不要高估自己的人性,也不要低估自己的獸性;同時,不要高估別人的獸性,也不要低估自己的人性。除了上帝,人與人在骨子裏的壹點點差別可能真的微不足道。後天之所以如此不同,首先要感謝社會,感謝上帝。

第四,與人性達成和解

每個人都不可能脫離人性整體的善或惡而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沒有最優秀的人,只有在人性的支配下做出不同選擇的人。只是這種支配往往是隱蔽的,當事人很難發現。

回到事件本身,正常的判斷是兇手絕對邪惡,需要碎屍萬段。目前沒有進壹步的報道,不好下結論。從心理學角度推測,兇手大概率有心理障礙,在壓力大的環境下失控,但他的外在表現太耀眼,很容易掩蓋這個問題。換句話說,他的優秀也可能是人性的各種執念和壓抑造成的,但長期壓抑的後果是遇到極端環境容易出現極端行為,這是壹種特殊的犯罪心理。大多數犯罪的動機看似失控或僥幸,實則是無法熄滅的“欲望”。對於壹般人來說,這種欲望是被正常壓制或者實現的,但壹般不會被忽視、否定,或者簡單粗暴地壓制。

所以,在人性的問題上,每個人都應該保持壹定的謙遜。在人性面前,先談平等,再考慮差異,會更理性,更人性化。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基本上可以歸結為後天的努力和社會的教育,因為幾十萬年來刻在基因裏的東西,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另壹方面,人類面對人性也要保持足夠的自信。畢竟每個人都是基因選擇的自然之子。經過幾十萬年的進化,幸存者的基因已經被公平地賦予了每個人,所以我們可以承擔基因傳遞的任務:我們會選擇活著,而不是死去。會選擇有利於個體和人類生存的東西,避免那些給人類帶來災難和毀滅的行為。如果不能正常做出這個選擇,很大程度上是後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