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50歲去日本留學的目的

50歲去日本留學的目的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壹個大時代出現了人才和美女。直到今天,她們或嫵媚,或美麗,依然占據著文壇的半壁江山。

魯迅作為這個時期的典型代表,有實力支持所有不喜歡的文人的諷刺!

在梁實秋面前,魯迅是含沙射影地黑前輩。自梁實秋智取魯迅失敗後,“敗家資本家的走狗”的標簽就長期貼在他身上。

諷刺的是,唱京劇的梅蘭芳和魯迅都不心軟。“看過《紅樓夢》的人,自然認為黛玉是壹個穿著印度綢衫的瘦弱憂郁的姑娘。誰能想到她的眼睛這麽凸,臉這麽長!”就讓梅蘭芳先生臉紅!

這些被魯迅先生公開罵過的人,大部分都忍了。畢竟和魯迅展開罵戰是不好的。

只有壹個人,和魯迅有過節之後,幾十年來壹直虧待妳。他就是郭沫若。

“遠看壹條狗,近看郭沫若”都是後人給魯迅先生發明的。雖然找不到出處,但足以證明魯迅和郭沫若確實合不來。

有壹次,面對魯迅隱晦的批評和嘲諷,郭沫若譴責他是“穿普拉達的女魔頭”!魯迅並不惱火,只是用壹句話回應。他說郭沫若是:才子加流氓。

世人聽後大笑,贊同魯迅的絕地反擊,輕總結,因為郭沫若壹生總結,那不是天才加流氓嗎?

就文學造詣而言,郭沫若是壹位知名作家,他壹生見證了中國新舊文學思潮的交替。但在愛情和婚姻中,郭沫若真的可以用“流氓”來說點什麽。

年輕時,他嫌棄妻子相貌醜陋,毅然出走26年。他在他的故鄉住了60多年。

郭沫若,原名郭開真,四川樂山人。他出生於1892,家境不錯,背景豐富。他的父母在生意上取得了壹些小成就。

他在家裏是小三,頭上有幾個哥哥支撐著,父母也給了他足夠的溺愛的熱情,但這些都給了郭沫若成功路上最大的支持,也給了他肆無忌憚行事的信心。

郭沫若從小就和“包辦婚姻”這個詞結下了不解之緣。十歲那年,他的長輩著手為他定下婚事,可是這個對象年紀輕輕就死了!

然後,我在縣城愛上了壹個合適的姑娘,各方面都很滿意。最後大他幾歲的哥哥吳搶了我做媳婦。

長此以往,郭沫若對包辦婚姻失去了興趣,不僅不再奢望未來的妻子從何而來?它看起來像什麽?甚至還生了壹點逆反心理,厭倦了舊的封建包辦。

他開始學習,把興趣放在課本上。知識的多變性勝過世界的多變性。

從私立學校到嘉定學院,再到天津軍醫學校,郭沫若的成績壹直名列前茅,也是學校各種活動的積極分子。

當時,新舊觀念的交替是讀者中的熱門話題。誰還在啃傳統的舊知識體系,誰就很迂腐,跟不上潮流。如果能說出兩個西方先進的理念,那麽支持者絕對是不可或缺的。

郭沫若自然想與時俱進,但家裏人不同意。20歲了,還是壹個必須回老家結婚的守舊派。

1912年,郭沫若年滿20歲,男人野心勃勃,四面八方。那時候他可以說是老大,結婚是頭等大事。

他媽左挑右選,最後給郭沫若定了第三次婚。

蘇張家之女,家世淳樸,三從四德,在家孝順長輩,在外助人為樂。她是郭媽媽眼中兒媳婦的不二人選。

郭沫若得知自己的終身大事如此確定後,其實反抗的意義並不大,因為在那個年代,有多少想脫離包辦婚姻禁錮的人真的逃脫了呢?

徐誌摩沒有,魯迅沒有,郭沫若也沒有。

與其不歡而散,不如開開心心做自己的新郎官。

在等待這段婚姻真正到來的日子裏,郭沫若的信念壹直是對未婚妻的壹種期待。

郭沫若已經不是愛情種子的時代了。他懂得權衡利弊,懂得知足常樂。他不奢望未婚妻有教養,有好的外表,但至少應該是天真無邪的女孩,體貼可愛。

之前,郭沫若也不是沒有考驗過母親。他和張瓊華素未謀面,只是從他母親口中得到了壹個大概的了解。

郭牧說:瓊花,人長得好看又有文化,大方得體,妳壹定會喜歡的。

因此,我不知道張瓊華到底長什麽樣,但它卻增添了壹層神秘的面紗,讓郭沫若迫不及待地想見到他的未婚妻。

婚禮那天,鑼鼓喧天,八輛大轎擡著,蒙著紅蓋頭的張瓊華和郭沫若迎接新娘,送到洞房後,郭沫若在前廳推杯換盞,心不在焉,心裏全是剛剛過門的新婚妻子。

招待完賓朋,郭沫若興奮地回到自己的房間,卻在挑起紅蓋頭的那壹刻倒吸了壹口冷氣。

要說有多期待,就有多失望。當時郭沫若被潑了壹盆冷水。穿著漂亮衣服的張瓊華並不像她母親口中的那樣漂亮,而是相貌平平,甚至很醜。

那壹對三寸金蓮也證明了張瓊華根本不是什麽文人,而是舊社會封建婦女的流水線“產物”。

郭的母親把捧上天,只是想打消郭沫若的顧慮,促成這樁雙方父母都滿意的婚姻。木已成舟,兩個年輕人肯定會慢慢妥協的。

但是,他們沒想到,郭沫若並不是壹個接受現實的人。真實的他不僅惡毒,而且不近人情。

“天空中猩猩的鼻子”是郭沫若對他妻子張瓊華的描述。他毫不掩飾自己對張瓊華外貌的厭惡,然後怒氣沖沖地離開了新居,獨自在書房度過了漫長的新婚之夜。

我留在了張瓊華,面對著壹個淩亂的房子和壹個來得太快沒有愛情的婚姻。

郭沫若在家裏跟長輩吵了五天,不肯放手,跟張瓊華住在壹起。壹場婚姻不可能使郭鐵·莫若的心逃脫,壹個醜陋的女人也不可能留住郭沫若的靈魂。

他揮揮手,不帶走壹片雲彩,帶著行李跑到日本留學,尋找自己的新世界。

從壹開始,來到日本,郭沫若就沒想過要把第壹任妻子放在心上。在他人生地不熟的日本,只要他不說什麽,他依然會是壹個風華正茂的單身青年。

作為壹個浪漫主義文人,郭沫若壹直被鶯鶯燕燕所包圍,對這些人始終保持著不拒絕、不認同的“中立”態度。

直到佐藤福子的出現,這匹向往草原的野馬才有了壹個臨時的家。

據說郭沫若在日本來到異國,結交了很多知己,但他最終仰慕的不是那些敢於獨自旅行的女作家,而是只見過壹面的女護士——佐藤福子。

1916年,郭沫若在東京聖路加醫院對護士佐藤福子壹見鐘情,隨即展開了熱烈浪漫的追求。在此期間,他沒有透露他在中國現有家庭的真相。

佐藤福子之所以能讓郭沫若這麽快拜倒在他的石榴裙下,壹個最大的原因就是佐藤福子溫柔體貼,讓她整個人都像聖母瑪利亞壹樣閃閃發光,真正讓郭沫若感受到了女性的魅力。

郭沫若在享受佐藤帶來的溫柔的同時,把這種溫柔當成了佐藤的致命缺點,讓她認識到了現實。

在郭沫若的熱烈追求下,閱歷不多的佐藤福子自然投降,投入到郭沫若賦予的愛情幻境中。

與張瓊華不同,她的父母思想開放且謹慎。在得知他們的女兒和壹個不能說出家庭背景的男人戀愛後,他們斷然不同意這段感情。

只是這個時候,佐藤外川智子已經認定郭沫若不會像惡魔壹樣嫁人,甚至與家人斷絕了關系。

完全沒有約束和顧慮,兩個人直接開始了甜蜜的婚姻生活。郭沫若還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把佐藤福子改成了丈夫的姓,給她取名郭安娜。

以前的安娜嬌生慣養,從讀書到就業都是壹帆風順,沒有經歷什麽大風大浪。跟隨郭沫若之後,生活中的尷尬也隨之而來。

本來郭沫若只帶了壹些生活費去日本留學。誰曾想,他壹不小心結婚生了孩子,開銷大大提高了。

為了養家糊口,郭沫若幫別人寫稿,給各地報刊投簡歷當編輯,但微薄的工資只能滿足日常吃喝,更多的拿不出來。

即便如此,賢惠賢淑的安娜也從未想過離開郭沫若,而是無怨無悔地生下了四個孩子,讓郭沫若體會到了天倫之樂的幸福。

在婚姻中,女人往往是輸家。郭安娜為郭沫若操勞,撫養孩子,做家務,日夜為生活費發愁。

而郭沫若呢?日子緊了就忍不住在外面出軌!

其實這完全在意料之中。既然郭沫若能對家鄉的張瓊華視而不見,他身邊的郭安娜也就沒什麽好隱瞞的了。

於立臣正值青春年少,身材苗條,容貌艷麗。他不僅在國內受過高等教育,而且有敢打敢沖的實力。

沒有人會對這樣苗條的女人多看壹眼。

郭沫若也壹樣,愛上了余立臣,用甜言蜜語和糖衣炮彈追求余立臣。

於立臣知道郭安娜的存在,拒絕同意郭沫若的追求。郭沫若知道自己不能靠單身繼續出軌,只好編造新的謊言。

他說郭安娜已經糾纏他很久了,而且他早就對郭安娜失去了感情。很快,兩人就離婚了。

就這樣,於立臣被郭沫若的深情假象迷惑,真的以為郭沫若會離婚娶自己,心甘情願地做了他的情婦。

但是,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經過三年的苦苦追求,他終於贏得了美人。他沒看出郭沫若有多珍惜,態度卻越來越敷衍。

尤其是余立臣懷孕後,急切地要求郭沫若離婚,帶她回國。郭沫若不想負責,也知道謊言無法繼續,索性坦白了真相。

他和郭安娜有四個孩子,他們已經結婚近20年了。說再見是不可能的。唯壹的解決辦法是,於立臣打掉孩子,他們壹刀兩斷。

得知真相後,於立臣簡直不敢相信,仿佛晴天霹靂。和郭沫若在壹起的幾年裏,她甚至沒有察覺到絲毫的蹩腳!

這樣的打擊,對於家境不錯的余立臣來說,是無法承受的。心灰意冷後,她沒有選擇從頭再來,而是自殺了!

“這樣的國家,這樣的社會,這樣的自己,我們無能為力!”

這是余立臣留下的最後壹句話。可見郭沫若的無情是壓垮她的最後壹根稻草,熄滅了她垂死的光芒。

於立臣的死,壹定給郭沫若留下了壹定的打擊和影響,否則,接下來的故事不可能發生在他身上。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郭沫若不辭而別,回到中國,與安娜斷絕了聯系。

壹個丈夫和壹個父親能在如此關鍵的時刻拋下妻兒獨自回國,連壹封信都沒有留下,真是不可思議!

恐怕,郭沫若打的是永遠見不到郭安娜的算盤,想輕松回國,繼續瀟灑!

只是他沒想到,郭安娜如此執意要帶著孩子漂洋過海,只身來到大連尋找郭沫若。

回到家鄉的郭沫若,父母喜出望外。他認為他終於可以有壹個家庭團聚,他的兒媳張瓊華可以通過。

她的公公前壹天晚上還對張瓊華說:妳明天晚上應該有個胖娃娃!

張瓊華臉紅了。那時候,她已經50多歲了。看著身邊的人,哪裏會有人有半歲多的孩子?話雖如此,張瓊華仍然很期待。守寡幾十年,難道不是該放鞭炮慶祝丈夫歸來嗎?

然而,第二天,郭沫若壹上門,就談起了他在日本的兒子和女兒,讓張瓊華徹底絕望了。

他的父親想讓郭沫若在和之間做出選擇,從此過上好日子,但郭沫若說:沒有張,我的思想就沒有那麽新;兩個女人同居,我的思想也沒那麽老。

結果郭沫若誰都沒選。張瓊華繼續在家鄉孝敬長輩,而郭安娜和他的大兒子住在大連。除去定期的生活費,郭沫若與雙方的交往屈指可數。

回國不到兩年,郭沫若開始了第三次婚姻,對方叫於立群。

單從名字妳就能猜到於立群和於利真之間壹定有聯系。是的,於立群是於利真的親妹妹!

在1938,於立群是壹個電影明星。雖然她在熒幕上很活躍,被稱為戲子,但從手勢上看她和別人不壹樣。

和姐姐於利真壹樣,於立群的修養遠遠超過同齡人,端莊大方。

這種氣質是吸引郭沫若的原因之壹,而郭沫若主動聯系於立群的主要原因是她已故的姐姐。

在郭沫若心中,對枕頭仍有壹種負罪感,所以他想通過於立群來償還。

於立群比郭沫若小24歲,他對郭沫若和他姐姐的過去以及於利真之死的真相壹無所知。

在於立群眼裏,郭沫若不僅沒有可以批判的缺點,而且是留學歸來後文化造詣很高的學長。

但真實的郭沫若並不像於立群想象的那麽美好和單純。

郭沫若的三次著名的婚姻都充滿了故事,更不用說很多匿名的戀情,但於立群並不完全了解。

“真是人間惡心的傑作”是林語堂對郭沫若的評價。郭沫若用他惡心的甜言蜜語,幾乎從不失手,收獲了很多人心,於立群也不例外。

1938年,於立群和郭沫若同居,次年夏天郭沫若給於立群辦了壹場上鏡的婚禮。

也許郭沫若當時想的是,這場婚禮不僅是為了於立群,也是為了於利真。

與前兩段相比,於立群的婚姻生活有了質的突破,熟悉郭沫若的朋友都壹致認為,郭沫若已經改頭換面,準備安度晚年了!

的確,除了郭沫若有義務贍養張瓊華和郭安娜外,郭沫若幾乎沒有給過於立群任何不公正,他們的婚姻生活始終是相互尊重和友好的。

從1938到1978,於立群陪伴郭沫若走過了最漫長的婚姻,養育了四子二女,壹度成為很多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如果說這場婚姻傷害了誰,恐怕就是張瓊華和郭安娜,郭沫若留下的債務。郭安娜至少有孩子陪伴,但張瓊華什麽都沒有了。公婆去世後,她沒有後代,過著孤獨的日子。

有壹次,郭沫若帶著剛拍完作品的於立群去他的家鄉參觀。張瓊華沒有對於立群表現出惡意,而是表現出無限的嫉妒。

她逗得於立群懷裏的孩子熱淚盈眶。

“這些年妳過得怎麽樣?”

“嗯,嗯。只要妳在外面好,我在家就好!”

“對不起,妳不恨我嗎?”

“都是我命不好。該怪誰呢?我已經想通了。沒有開始,就沒有今天的妳。別說了,壹切都是命中註定的!”

郭沫若對張瓊華是有罪的,但可惜這種有罪來得太晚了。生活沒有放過這個無辜的女人。在孤獨冷清的婚姻中,她守寡60多年!

1978年,郭沫若病逝於北京。張瓊華沒有生活來源,所以他不得不靠變賣財產為生。最後,他把能賣的都賣了,除了郭沫若的書桌和其他壹些張瓊華舍不得賣的獨家東西。

結果小小年紀,她就出去做體力活,幫忙做孩子的衣服帽子以換取報酬,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失去丈夫的於立群悲痛欲絕,不得不振作精神處理郭沫若的喪事。

在幫助整理郭沫若手稿時,於立群終於錯誤地發現了被掩蓋了30年的真相。

在這些成堆的手稿中,還有郭沫若和於利真的來信!從信中的字裏行間不難看出郭沫若和他姐姐的往事,聯想到她姐姐的慘死,於立群怎麽也明白了前因後果。

而殺害她姐姐的元兇在愛情中度過了半輩子。於立群的心情難以形容。她無法原諒郭沫若,也無法原諒自己!

從65438年到0979年,始終無法走出自怨自艾困境的於立群,選擇了和她姐姐壹樣的家在京故居上吊自殺。

郭沫若埋下的事業終於被兩姐妹吞下,往事終於結束。

郭沫若壹生在文壇上建樹頗豐,但由於情史中留下的荒誕,壹直為同時期的魯迅等人所恥。

他壹生中可以稱為真誠的婚姻是與於立群的婚姻,但於立群真的希望這最終是壹場真誠的奉獻嗎?

恐怕郭沫若的真誠只會增加於立群的負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