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李四光簡歷

李四光簡歷

& ltbr & gt李四光(1889?-1971)地質學家。湖北黃岡。這個詞有點意思。

& ltbr & gt早年入團。參加了辛亥革命。1919畢業於伯明翰大學,碩士學位。1920回國。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所長。從事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的研究和教學。

& ltbr & gt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長、地質部部長、中國科學院地質部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二至四屆政協副主席。1958,加入中國* * *產黨。他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第壹至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ltbr & gt中國地質力學的奠基人。主張用力學方法研究地殼現象,探索地殼運動和礦產分布規律,把各種構造特征看成是地應力活動的結果,從而建立“構造體系”的基礎理論。以此理論為基礎,分析了中國東部的地質構造特征,認為新華夏系構造體系的三個沈降帶都有大型油藏。在地震地質工作中,主張在研究地質構造活動的基礎上觀測地應力的變化,為實現地震預報指明了方向。著有《中國地質學》、《地質力學導論》、《地震地質學》、《天文學》、《地質學與古生物學》。

& ltbr & gt李四光是我國偉大的愛國者、傑出的科學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和傑出的教育家,我國現代地質學的開拓者,新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之壹,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李四光作為地質力學的創始人,也是科技創新的典範。中國以有李四光這樣傑出的科學家為榮,中華民族以有這樣忠誠的兒子為榮。他堅持科學技術要面向國家的經濟建設,急國家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他的科學實踐緊緊圍繞國家的需要,為祖國和民族的繁榮昌盛而奮鬥。

& ltbr & gt他為中國擺脫“貧油”標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 ltbr & gt李四光為中國石油地質工作做出了歷史性貢獻。早在20世紀30年代,他就預言中國東部新華夏沈降帶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建國初期,他作為新中國第壹任地質部長和國家石油地質工作委員會主任,在地質界“中國貧油論”的氛圍下,正確回答了中央關於“走天然石油道路還是走人工道路”的詢問。他在多年潛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扭曲構造體系控油理論和戰略、戰役、戰術上的石油勘探七步驟,堅信無論海相還是陸相,只要有適宜的地質條件,就能形成豐富的石油。在此基礎上,他率先提出“勘探華北平原和松遼平原”,大膽建議並實施了中國石油地質工作“戰略東移”的重大決策,為中國東部大慶等壹系列大油氣田的發現鋪平了道路。大慶油田發現後,石油隊向南定向,沿新生代沈降帶向華北、江漢、北部灣推進,勝利、大港、江漢油田相繼被發現。在戰術油田勘探方面,他親自選擇了華北、江漢平原的突破點和關鍵井位,產出高產油流。從根本上解決了當時中國石油資源匱乏的問題。他還十分關註並經常指導西北、蘇北乃至西藏的石油勘探,派出柴達木石油考察隊,發現了冷湖油田。他主張在塔裏木盆地尋找古生代油田,向淺海進軍,並取得重大突破。

& ltbr & gt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

& ltbr & gt李四光早就預見到新中國的國防和經濟建設需要鈾資源。回國後,他克服重重困難,從英國帶回了壹臺伽馬儀,這對後來尋找鈾礦起到了重要作用。1955 65438+10月15毛主席主持召開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研究發展原子能工業,拉開了我國原子能工業的序幕。在這次會議上,李四光和劉傑、錢三強壹起作了工作報告。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李四光壹直關心鈾礦地質的發展,多次聽取鈾礦勘探隊的匯報和指導。根據地質力學理論,他看好鈾礦勘探前景,指出:“壹是尋找富集帶,二是便於開采。.....在我們國家,主要是在幾件事情上。”實踐證實了李四光的預言。特別是南嶺帶的壹些鈾礦床,以其規模大、品位高、易開采而聞名全國。李四光在強調結構規律的研究時說:“關鍵是把結構規律的研究和輻射測量結合起來。”沿著李四光的思路,秦木濤和吳經過努力,找到了211超大型鈾礦床。到第二個五年計劃結束時,中國已發現壹系列鈾礦床,鈾產量可滿足中國核工業發展的需要。核工業在過去40年中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作為原子能委員會主席,他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研制成功做出了突出貢獻。

& ltbr & gt建立地質力學理論。※

& ltbr & gt“所有的結構特征都是成群出現的。每組結構特征和生物學上相關的其他組結構特征通常單獨形成結構帶。在構造帶之間,有時存在構造特征不顯著的塊體,它們與其周圍或半周圍的構造帶形成壹個整體,形成統壹的構造體系。簡單來說,大地構造體系是由許多形狀、性質、等級、階次不同,但有成因聯系的構造元素組合而成,以及夾在其間的巖石或地塊。”——李四光地質力學是中國科學家創立的壹門有影響的大地構造理論,是李四光畢生努力的結晶。她在尋找我國緊缺的重要礦產資源和解決國家重大工程地質問題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李四光的地質力學理論源於他對中國石炭二疊紀海水進退的研究。65438年至0926年《地球表面圖像變化的主要原因》的發表,是李四光地質力學研究的第壹個裏程碑,李四光地質力學研究的萌芽吸收了當時國際先進地質學家的思想營養。他根據中國和東亞的地質構造特點,形成和發展了中國的地質理論。20世紀40年代初,李四光率先將力學引入地質構造分析,發表了《地質力學的基礎和方法》,地質力學理論已初具雛形。1962《地質力學概論》終稿是他對地質力學理論的總結,對地質力學的工作方法進行了闡述和說明。地質力學理論的核心是構造體系的思想,在地球科學飛速發展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輝。

& ltbr & gt第四紀冰川的發現

& ltbr & gt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質構造的重要依據,李四光對冰川的研究傾註了巨大的精力。有外國人考察過中國的冰川,斷言“中國沒有第四紀冰川”。李四光提出“讓事實說話”。1921年,他回國後,在太行山沙河縣和山西大同盆地口泉附近發現了第四紀冰川遺跡。雖然遭到壹些外國專家的狂妄否定,但他並沒有失去勇氣和信心,繼續帶領學生在太行山、九華山、天目山、廬山等地考察,發現了許多有力的證據。1933,李四光在中國地質學會做長江流域第四紀冰期專題學術演講。會後,中外學者被特別邀請參觀廬山。有外國專家私下告訴李四光,如果在國外發現這些遺跡,早就認定是冰川遺跡了。此後,李四光加緊對第四紀冰川的考察,在長江流域和黃山發現了大量遺跡,終於推翻了外國人的錯誤結論。其研究成果對掌握地下水文和結構,發展建設事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