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論王愛娣的教育

論王愛娣的教育

每個人都是獨壹無二的,用自己的方式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成就自己喜歡的事業。作為壹名普通的語文老師,我從小就認為自己是個笨孩子,所以更加努力,相信勤奮可以彌補。幾十年來,我雖默默無聞,卻不敢忘記為國擔憂。在堅持自己喜歡的語文教學的同時,也在思考探索中國的語文教育之路。

用勤奮彌補讀書的艱辛

1982,初中畢業,考入安徽宣城師範。在校四年,有三件事對我影響很大,奠定了我當老師的人生基礎。第壹,年幼體弱,我居然成了校運動會中長跑冠軍,而且跑了四年。咬緊牙關,爭取毅力,在賽場上奔跑、沖刺、奪冠,造就了毅力,成為我取之不盡的精神源泉。第二,貪婪的閱讀讓我深深愛上了語文。從蕭軍的四卷本《春秋吳越史話》,到泰戈爾的《新月集》、《飛鳥集》、《誌摩詩》,從先秦諸子、三百首《離騷》到司馬遷的《史記》到漢代的史傳,從魏晉到建安體,從唐詩宋詞到傳奇故事,甚至到明清小說。博大精深的文學寶庫,尤其是中國的古典文學,讓我驚嘆不已,給我幼小的心靈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對文學的貪婪吸收,清洗了我,浸潤了我,滋養了我,提高了我對語言和文字的感悟,引領我在以後的語文教學中自由馳騁。第三,堅持學習英語,多掌握壹門語言,多了解這門語言所承載的文化,接觸壹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和思維方式。如果說我還有壹些外語優勢的話,那應該得益於我不間斷的英語學習。正常期間,我堅持自學。在我決定考研、讀研後,我繼續加大外語學習力度。我已經仔細閱讀了許國璋英語到新概念英語,大學英語(1-8卷)和研究生英語。學習英語也讓我明白,學好壹門語言不壹定要靠背孤立的單詞;大量的閱讀練習比單純做題有效得多。

我當老師的四年沒有虛度。長跑的經歷,確立了我不輕易放棄的信念;熱愛文學,為生活增添亮色;學習英語的經歷擡高了我的平臺,讓我從另壹個高度回望我們的母語教學,為中國的漢語教育打開了另壹扇窗。

1986師範畢業後,成為壹名中學語文老師。65438到0992,轉到安徽師範大學附屬小學。遇到第七次課改,我的文獻積累開始慢慢釋放。參加教學研討,參加公開課,撰寫教改論文多次獲蕪湖市壹等獎,撰寫全市小學語文六年課改總結報告。當時蔡澄清主編的《中國新園》給我開了壹個專欄“探詩園勝”,我寫了幾篇古詩詞鑒賞的文章,如《古典詩詞中的數字》《深詩貴在真&;LT;在山上度假想起我在山東的兄弟& GT賞析》、《輕快的節奏、豪邁的氣勢——讀李白的&;LT;白帝城&的早期發展;GT;”等等,小學課本上的古詩詞幾乎都被“欣賞”了壹遍。配合課文教學,安排學生循序漸進背誦古詩詞,積累古典文化,受到壹些身為大學教授的家長的稱贊。

從我當老師畢業到1998的夏天,我當了13年的語文老師,在教學上也是相當得心應手,教完也很容易寫壹些文章。在這期間,我深深地感覺到教中文是壹件非常快樂的事情。

板凳肯定涼了十年。

傳統的語文教學,教師的傳道授業,講臺上的經典感,正面臨著教育轉型和社會轉型期的挑戰。從繼續學習和教授外國人學習漢語,到加入第八次課改,我正在努力改變我的漢語教育觀念,以組織者、指導者和分享者的身份與特區的外國學生和中學生壹起學習漢語。

65438-0998,考入南京大學中文系讀全日制碩士。在南大的這三年是我人生中重要的壹段旅程。在過去的三年裏,我的主要任務是讀書、上課和教學(我被南京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聘為對外漢語兼職教師)。壹方面,我選修了大量的專業課和自己喜歡的文化課,學分是規定學分的近兩倍;聽專家講座,比如古典文學的莫礪鋒,美國學者費正清,增長見識;堅持閱讀語言學和語言教學理論方面的書籍,如牛津大學斯基漢的《語言學習的認知方法》(英文原版),薩丕爾和布龍菲爾德的《語言學》,索緒爾的《普通語言學教程》,誇美紐斯的《偉大的教學理論》等。以及、朱、葉聖陶、陶行知等國內語言學和語文教育家的文集。,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學理論水平。另壹方面,對外漢語教學給了我很多有益的啟示,使我跳出了以漢語為母語教學的圈子,從二語習得的角度來回顧過去的漢語教學。與外國留學生的語言交流和文化碰撞,提高了我的英語水平,開闊了我的視野,更新了我的思維,打開了問題思維的新視角,逐漸形成了多元文化意識,這是13年來漢語教學中從未有過的寶貴收獲。

2001年7月,我從南京來到深圳,成為深圳北師大南山附屬學校的壹名初中語文老師。幸運的是,我遇到了第八次課改。從初中到高中,我有幸全程參與。幸運的是,我遇到了把語文教研當作愛人的研究者唐建新先生。從此,我開始了我不為人知卻又欣喜的課改實踐。南山區是全國首批38個課改實驗區之壹。在課改培訓會上見名人,聽專家講座是常事。當其他老師還沈浸在即將到來的雨的恐慌中時,我們已經邁著相對悠閑的步伐開始了。

課改之初,雖然大家都很迷茫,但我堅持把培養學生的讀寫能力放在第壹位。在牢牢守住閱讀和寫作兩個陣地的同時,以閱讀和寫作三線推進的方式,帶領學生開展綜合學習活動,實踐我的初中語文課改實驗。首先,以“綜合學習”為陣地,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語文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我誠實地實踐了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36個綜合學習活動,設計了教案,探索了教學思路。2002年6月5438+10月,中國戲曲大舞臺在全國首屆語文課程改革培訓會上展示並獲得成功。應《語文建設》主編的要求,教學實錄發表在2002年第8期,我接受了傅道春教授和江平教授的采訪,發表了我對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看法(見《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課程與價值取向》壹文,此後不久,人教社錄制出版了這壹課。此外,還舉辦了十多期各級公開課,我的《談古往今來的浪漫人物》、《給母親的歌》、《訴說雨情》等課程受到了廣泛歡迎。其次,要求學生好好學習,多讀書,讀好書,給他們列個書目,讀課文,讀名著,讀暢銷書,定讀書時間。第三,要求學生做兩項作業:壹是寫讀書筆記,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第二種是寫隨筆,寫日記,寫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模仿,展開,縮寫,改寫,寫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我的要求是“把所有的瞬間都變成永恒”。初中三年,絕大多數同學寫的作文多達200篇,十幾萬字。初中畢業前夕,指導學生整理自己的語文成長袋,回顧自己的成長軌跡,成為學生人生歷程中非常珍貴的素材。

2004年9月,他成為壹名高中語文老師。在初中課改實驗的基礎上,他繼續了全國第壹批高中語文課改實踐。在此期間,我的教學案例&;LT;學者&;GT;《曠超人,窮極書生》教學設計,收錄在人教版高中語文選修課中。LT;中國小說鑒賞&;GT;《教師教學用書》、《蠟燭戒掉秦老師》等教學實例被人教社錄制出版,作為新課程必修教材的培訓教材。

在十幾年的課改教學中,我努力實踐自己掌握的語言習得理論:壹方面,語言和思維是與生俱來的,語言的生成依賴於思維的敏捷;另壹方面,通過大量的語言輸入增加語言輸出,堅持以讀促寫,通過綜合學習活動提高語文實踐能力,落實我對語文教育的理解。

課改讓我思考,課改促進我成長,課改讓我喜歡思考語文學習。

然而,我和我的中國同事所做的是壹種理想的漢語教學嗎?為什麽課堂上熱鬧非凡,學生的興趣提高了,還有很多實際問題沒有解決,語文素養的落實和提高還是難有成效?我們的新課程在角色、理念、形式上是否從根本上找到了正確的語文教育方式?中國教育應該怎麽走?這壹系列的問題不時縈繞在我的腦海,問自己壹顆不甘寂寞,只從教20年的心。

在國外不停地研究

雖然我在教學和科研方面有過壹些思考,也取得了壹些成績,但我並不滿足於現狀。我利用自己的外語優勢,受益於深圳教師海訓項目和學生出國留學與我不斷交流的便利條件,打開壹扇看世界的窗戶,看看國外同行是怎麽教漢語的。

從2004年至今,我對美國、英國乃至港澳臺的語文教育進行了梳理,縱觀其課堂教學、作業、考試評價、教學指導、教材使用等教學要素,以探討其對中國語文教育的啟示,以及對脫胎於農業文明的語文教育和中國當代語文教育的寶貴借鑒。

2004年,作為深圳市教育局海培的學生,我有幸到加州協和大學學習考察。從我降落在洛杉磯國際機場,踏上美國土地的那壹刻起,我就以壹個在中國的中國老師的視角,睜開眼睛看美國。培訓期間,我聽美國老師講課,考察中小學教育,走進大學圖書館,閱讀美國中文教材,貪婪地收集美國中文教育資料,觀察和思考美國中文教育教學的現實問題。回國後完成系列研究論文17篇,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其中6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信息中心收錄,12篇被人大復印資料系列全文數據庫收錄,3篇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錄入論文庫),撰寫出版專著《美國語言教育》。本研究主要展示了美國母語教育涉及的所有對象、內容和板塊,包括課程標準、教材、教師用書、作業本、作業、課外書、試卷等。介紹的內容涉及拼寫、單詞識別、詞匯、語法、閱讀、寫作、文學、評價等。,這些部分涉及65,430個基礎教育。全書從不同層面客觀準確地介紹了美國中文教育的整體面貌。《美國華文教育》被《中國教育報》等媒體評為“2009年度影響教師的100本圖書”,並獲得中國教育學會第五屆優秀教學科研成果二等獎。美國華文教育壹系列研究成果獲深圳市首屆教育教學優秀科研成果壹等獎、深圳市南山區教育改革創新壹等獎。

作為壹個只有200年歷史的移民國家,美國有很多民族。他們的語文教育緊扣課程標準,註重規範性和實用性,強調批判性思維訓練,依靠強大的經濟和科研力量支撐,用標準考試來控制學校教育質量,不讓任何壹個孩子掉隊,值得我們反思和借鑒。

相比之下,英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傳統,他們的中文教育重視誦讀經典,傳承民族文化,堅守母語課程重在培養學生讀、寫、聽、說能力的基礎;註重紳士氣質和貴族精神的培養,將莎士比亞視為英國文化的壹面旗幟。比如莎士比亞在學校教誰,什麽時候教,教什麽,怎麽教,怎麽考試等壹系列問題,英國教育界爭論了壹百年。終於在1988年,“教授莎士比亞”被寫入國家課程,規定“人人必讀莎士比亞”,莎士比亞成為語文考試中唯壹的必考作家。這種重視經典傳統的態度,堅持以讀寫能力為主,強調聽說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對我們的語文教育有著積極的啟示。我的莎士比亞:英語語言課程的壹道獨特風景,英語語言課程中莎士比亞教什麽,怎麽教?》、《英國高考寫作題型及其特點分析》等論文集中探討了這些問題。

鑒於深圳毗鄰港澳臺的地理優勢,我還整理了港澳臺漢語教育的資料,先後發表了《兩岸四地漢語教學異同》、《從聽說訓練看香港漢語教學的特點》等論文。港澳臺吸收西方教育多年,沒有割裂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這種吸收和沈澱了中西方教育理念的教育模式,對我們融入世界教育潮流有著積極的啟發作用。

平時好像有壹種奇怪的上升,實現起來很容易,也很難。回顧25年的從教之路,我從壹個熱愛語文的普通教師成長為壹個喜歡琢磨、熱愛研究的中國人。我願意吃苦,探索迷茫的、可能沒有終極標準答案的中國教育之路。用教學實踐和研究成果,為中國的漢語教育盡壹份綿薄之力。雖然卑微,但我始終期待更多的中國人看到真正的美國老師是如何教中文的,英國老師是如何堅守中國教育的根基的,港澳臺老師是如何不出國門在工商社會堅守中國文化的優良傳統的。我始終期待有更多的中國人吸取歐美及國外語文教育的豐富營養為己所用,在語文教育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踏實、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