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國外匯儲備不是3.2萬億嗎?怎麽變成了1.2萬億?

中國外匯儲備不是3.2萬億嗎?怎麽變成了1.2萬億?

外匯儲備有“價格”。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讓我告訴妳外匯價格:

外匯儲備作為壹個國家經濟和金融實力的象征,是彌補國家國際收支逆差、抵禦金融動蕩、穩定外匯儲備匯率、維護國家國際聲譽的物質基礎。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經常需要保持高於常規水平的外匯儲備。但是,外匯儲備越多越好。近年來,中國外匯儲備的快速擴張對經濟發展產生了許多負面影響。

1.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壹定規模的外匯儲備流入代表相應規模的實物資源流出,不利於壹國的經濟增長。如果中國外匯儲備的超常增長持續下去,將損害經濟增長的潛力。

2.帶來息差損失。據保守估計,如果妳有6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按投資利潤率與外匯儲備收益率相差2%計算,每年損失高達6543.8+000億美元。如果考慮到匯率變動的風險,這個潛在損失就更大了。此外,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絕大部分是美元資產。如果美元貶值,國家的儲備資產會嚴重縮水。

3.機會成本損失很大。中國每年引進外資500億美元左右,所以國家應該提供很多稅收優惠;與此同時,中國持有超過1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些儲備處於閑置狀態。這樣,壹方面國家財政收入減少,另壹方面民眾節儉,借錢給外國人,其潛在的機會成本不容忽視。

4.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在現行的外匯管理體制下,央行有無限的責任回購外匯資金,所以隨著外匯儲備的增長,外匯占款的數額壹直在增加。外匯占款的快速增長不僅制約了2004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有效性,而且在結構上削弱了宏觀調控的效果,進壹步加大了人民幣升值的壓力,使得央行調控貨幣政策的空間越來越小。

5.影響國際優惠貸款的使用。過多的外匯儲備會使中國失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優惠貸款。根據IMF的規定,擁有充足外匯儲備的國家不僅可以享受IMF的優惠低息貸款,還必須在必要時向其他國際收支出現困難的成員國提供援助。這對中國來說是壹種浪費。

6.加速熱錢流入,引發或加速國內通脹。

7.大量囤積外匯會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無論是通過出口創匯,還是發行本國貨幣購買外匯,都會形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購買力,造成國內有形經濟資源的流失。

8.推高本國貨幣的通脹,大量發行本國貨幣造成的資源流失和無法購匯,會推動國內通脹的持續上升。

9.逼得國內生產企業和銀行系統倒閉,出口創匯買不回資源。在中國,是通過發行本幣來虛增企業利潤來實現的。本質上,生產企業的出口成本被通貨膨脹所消化,使得所有生產企業入不敷出,使得這些企業所持有的生產資料轉化為外匯儲備的貨幣形式,導致企業破產,依靠企業經濟利潤生存的銀行也會因為企業發放的貸款收不回來而倒閉。

10.央行產生了巨大的匯兌損失,因為這些損失需要通過無擔保發行本國貨幣獲得,並由工商企業和銀行系統消化,迫使企業通過股份制改革吸收民間資本。我國大量國有企業和國有獨資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是因為企業無法獨立承擔央行大量囤積外匯帶來的匯兌損失,不得不吸收民間資金承擔損失才能生存。國企股份制改革本質上屬於國有獨資制造企業和銀行的變相破產形式。

11.創造條件讓外匯發行國通過大量發行紙幣來稀釋本國貨幣購買力,掠奪外匯持有國的財富以逃避債務。這是中國央行匯兌損失的主要原因。

12.蒸發本國貨幣的儲蓄,大量的通貨膨脹本身就是央行稀釋本國貨幣購買力的表現,但是在稀釋購買力的時候,央行並沒有對持有人等新增貨幣進行補貼,從而蒸發了民眾的財富。

13.螞蟻將本國貨幣移出國境,導致國家貨幣主權喪失。發行大量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其特點是所謂的單向等值兌換,即用本國貨幣購買外匯,外匯發行國將兌換的人民幣進口到其國內購買中國商品,彌補發行外匯後的準備,並回籠本國貨幣買斷債務。但由於外匯的積累,國家無法抽回資源,導致大量毫無準備的貨幣發行,從而失去對本國貨幣的控制,任由其通貨膨脹,這意味著其貨幣主權的喪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