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國地質學的搖籃是什麽意思?

中國地質學的搖籃是什麽意思?

妳可能還不知道,但北京西山還有壹個迷人之處,那就是西山與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有著不解之緣,人們至今仍稱之為中國地質學的搖籃。

凡是被稱為搖籃的東西,總會和某個東西有淵源關系。我們說西山與我國的地質科研和地質教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還得從頭說起。

早在20世紀,中國還沒有出現地質科學。當然,中國也有地質調查,但是進行地質調查的人不是來自中國,而是來自其他國家,比如德國、俄羅斯、美國、日本、瑞典等等。這些人來中國進行地質調查,我們不排除他們是出於科研目的。但當時的中國積貧積弱,龐大的身軀,腐敗的統治,落後的科技,讓中國處於任人宰割的地位。列強帶著軍艦大炮來到中國,目的就是想分壹杯羹。所以有些來中國地質調查的外國人是別有用心的。當時中國人在自己的國土上進行地質調查,在國內是沒有先例的。中國地質事業的奠基人張在回憶中國地質調查的歷史時說:“我們中國在東亞占了壹大片土地,在地質學上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所以在當地主人還沒有意識到歐美國家的地質已經達到繁榮的時候,就會有專門的學者從遠方來進行前期的開發工作。”中國的地質學不是中國的產物,而是西學東漸的結果。西學(指西方社會的科學、技術、文化)為什麽會東傳,是人類社會發展到19 ~ 20世紀後,作為全球文化交流過程中的壹種歷史現象,歷史學家關註的焦點。其實不難理解,自然界有壹個規律就是物競天擇的規律,所謂適者生存就是物競天擇的表現。那麽,人類社會就不應該遊離於這個規律之外。中國有句古話:“勝者為王,敗者為寇”。雖然是競爭,但鬥爭結果造成的事實是不能不接受和承認的事實。但也說明了生存-鬥爭-發展的客觀規律。在科學不發達的古代社會,通常被稱為王者世界,這是壹種實力的表現(不排除人類的智力和技術因素,但更多的表現是人類群體的威懾力)政策。那麽在現代社會,這種實力政策改變了嗎?不要!它的變化只是由於社會生產力的變化,產生了不同地區和國家掌握科技和經濟實力的差異。因此,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進化過程中,適者生存的規律更加明顯。強者自然可以橫行霸道,欺負弱者,弱者只能東躲西藏,任人宰割。中國在現代社會的歷史舞臺上扮演了弱者的角色。他只有壹大片土地,卻要被別人控制。中國近百年的近代史充分顯示了這種差異及其結果。這壹令人難以接受的結果,喚起了中華民族的危機感和自尊心,喚起了中國知識分子科學救國的決心和行動。中國的地質事業也是在這壹背景下產生的。

晚清中國飽受列強欺淩,蒙受了古代地大物博的恥辱。晚清腐敗的政府無力挽救這種腐朽的局面。國破山河,這個沈重的烙印深深的刻在了國人的心裏。張在自傳《六月六日自述》中憤慨地寫道:“當我第壹次了解到外人的考察時,中國有很多地質學家,但我並不知道中國人重視他們。壹個外國人深入我腹地,不了解中國壹塊土地的地質,是可恥的。此外,鑒於中國幅員遼闊,所有的礦山、工業、農業和地理都需要這個階層。如果地質情況不明,將會有更多的土地被廢棄。農民不知道土壤適合什麽,工人不知道材料是什麽,商人不知道他們有什麽。如果他們希望國家積貧積弱,他們能得到什麽?地質學家有用,就憑他們的話,他們那麽龐大,他能說什麽呢?在付出之初,他就下定決心去做,不管未來,不管第壹,他都堅持下去,以為自己將來壹定會成功,那麽他就不會苦於沒有同誌,沒有荊棘,沒有草。我只想做先行者,做倡導者。”字裏行間,我們不難看出,他的本意是進行地質科學救國,心地善良,意誌堅強。

1912年(民國元年),在當時的南京臨時政府工業部礦業司下成立地質司。這是中國近代第壹個地質機構,所以人們認為這是壹個標誌,代表了中國地質事業的開始。然而,在這個地質學科中,只有壹個人是名副其實的,那就是張(見圖4)。他是地質科的科長,但除了他沒有別人。他上上下下奔走,爭取在中國地質科學界的壹席之地,擬定了發展中國地質事業的計劃,得到了熱衷於發展中國地質的同行朋友。但是,當時中國真正了解和掌握地質科學的人太少了。毫不誇張地說,在當時的中國幾千萬人中,從事地質研究的人屈指可數。張1905赴日留學,1911回國。同年,他參加了史靜(京)司舉辦的留學生考試,以最好的成績考取了“格致科進士”(這是中國歷史上封建社會最後壹次科舉考試)。考試時認識了丁文江,他從英國留學回來,也是學地質的。他科學救國,發展中國地質科學的夙願,讓他們走到了壹起(見圖5)。中國礦產資源豐富。然而,雖然資源豐富,但它們被埋在地下,無法勘探和利用。原因是國內沒有專門的地質人才。張、丁文江等有誌於發展中國地質科學的人對此深有體會。“中國的地質調查完全建立在教育的基礎上。無論是在拓荒時代,還是在執著時代,偵查事業最需要的都是專門人才,而專門人才是教育培養不出來的。而且,教育不可能成功,除非把基礎建在國內。清朝為什麽不派留學生?正因為妳沒有把妳所在國家的教育基礎建設好,成功與失敗的區別就在於此。”以上論述摘自張的《中國地質發展簡史》。他的意圖很明確。首先,他強調了人才的重要性。第二個強調培養我們自己的科技人才的重要性。實踐證明,這是正確的,100%正確。然而,培養人才何其容易,絕非壹朝壹夕那麽簡單。於是接著他說:“事實證明,壹個國家的事業絕不是壹個時代能完成的。只有當有人能夠繼承過去並不斷努力時,它才會開花結果。.....古人說:‘百年大計,培養人’正說明了這個道理。“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些開創中國近代科學道路的先驅者。他們不僅有洞察科學與社會關系的能力,而且有說到做到、想做就做的決心和意誌。1965438+2002年4月丁文江被任命為地質科科長。他和張壹起,使張規劃的發展中國地質科學的計劃逐步實現。

妳可能會問,這些東西和西山有關系嗎?

張、和丁文江為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努力。然而,談救國容易,救國難。中國要發展,地質人才短缺是首要問題,培養地質人才刻不容緩。

1913北洋政府工商部在北京成立了地質研究所,實際上是培養地質人才的學校。這是中國最早培養地質專業人才的學校。校址借用北京大學地質系舊址馬廟。這個學校才辦了三年,畢業的只有壹個,只有22個學生。這22人是中國人自己培養的第壹批地質專業人才。在貧瘠的中國大地上,這壹時期的學生就像中國地質處女地裏的種子。地質研究所在中國地質發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地質研究首先要以地質調查為基礎,沒有地質調查,地質研究就會成為無源之水。地質學院成立期間,* * *組織學生野外實習十余次,第壹次實習在北京西山。那是在1914。從此,北京西山成為學生實習的首選,今天也是如此。這就是西山被稱為中國地質搖籃的原因,它與中國的地質教育有著不解之緣。

地質學院雖然只招收了很少壹部分學生,但是對這些學生的培養是嚴格而認真的。正如張等人所料,這些人是中國地質科學的種子。如果他們有種子,合理栽培,就不會擔心他們發芽成長。他們稱之為“百年育人”計劃。

地質學院制定了教學計劃,規定學制三年,每學年分為三個學期。課程安排強調基礎知識的強化,以夯實基礎。第壹學年側重基礎知識,第二學年側重地質學基礎知識和理論,第三學年側重所學知識的應用。這是壹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有效計劃。其中,基礎課有語文、微積分、解析幾何、三角形、物理、化學、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圖片等。專業基礎課方面,開設動物學、植物學、地理學、地理學、測量學、力學、攝影學等;專業課有普通地質學、普通礦物學、巖石成因礦物學、巖石學、構造地質學、古生物學、地史、礦床學、冶金學、采礦學等。除了這些課程,還提供英語和德語課程。為了培養和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註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學校非常重視野外實習。地質科學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知識科學,強調以自然為本,自然界的壹切客觀現象都是研究問題,壹切解決方法都只能通過實踐來驗證。

早在1868年,壹位名叫李希霍芬的德國地質學家來到中國。在中國,他進行了四年的地質調查,回國後寫了壹部五卷本的書,叫《中國》。在中國的幾年裏,除了地質考察,他通過對中國的膚淺了解,得到了壹個認識。他認為:“中國學者賢明,能在科學上有所成就,但不願意跋涉和努力,所以對地質學無能為力。”這句話是他隨口說出的,卻深深刺痛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心。這些話被丁文江等人記在了心裏。他們並沒有氣餒,而是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地質學院的學生身上,希望外國人的感受被中國知識分子的努力證明是沒有根據的。

地質研究所已經運行三年了。“北至朔漠,南至潘陽”前後進行了十余次地質調查和野外實踐。事實表明,李希霍芬的認識是片面的,他根本不了解中國的知識分子。地質研究所的學生在張、丁文江、翁等人的帶領下,經常到野外實習,從北京西山壹帶出發,再到河北、山西、山東、江西、安徽、江蘇等地。野外實習不僅使學生熟悉和理解課堂上學到的書本知識,而且極大地鍛煉了他們的意誌和素質。學生很努力,老師也很認真。他們不怕山高路險,每天都要完成預定的目標。有時,他們需要壹座超過65,438+0,500米的連登山。他們累了就只吃幹饅頭,但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從1914 7月到1915 11 10月,地質研究所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北京西山等地進行了9次實習考察。他們跋山涉水,不畏艱難,所到之處都留下了斧痕和腳印。他們手裏拿著地質錘,帶著從所經之處采集的地層巖石樣本,饑壹口饃,渴壹口山泉,無怨無悔。總結壹下,這九個實習去過的地方如下:

宛平縣:齋堂、門頭溝、三家店、楊家墩、碧雲寺、臥佛寺、玉泉山、文泉寺、王萍村、磨石口、潭柘寺、戒臺寺;方山縣:萬佛堂、周口店、托裏、長溝峪、安子;昌平縣:南口、青龍橋、八達嶺。

這些學生後來成為中國地質事業的開拓者,用他們的努力和實踐創造了中國地質事業的未來。他們沒有辜負張等人的期望,以科學救國為己任,致力於發展祖國的地質科學,為後人所敬仰。

地質所用三年時間培養了中國地質事業的壹代精英,可親可敬。

為了讓這段歷史不被遺忘,現將地質學院畢業的22人列舉如下:

葉是浙江杭州縣人;王竹泉字雲清河北蛟河人;謝字季華,上海人;劉把發配到安徽淮北;趙是江蘇嘉定人;周贊衡的字柱大臣是江蘇豐縣人;徐元默,江蘇武進人。徐維曼出生於江蘇武進;譚希疇出生於河北吳橋。朱廷虎字仲翔川沙人;李學慶字玉潔,江蘇吳江人;呂祖蔭在江蘇培養武進人;馬炳多的話激勵著河南光山的人們;李傑子三月三日出生於河北成安;字海波,河北永年人;劉出生於河北進賢縣。陳叔平字翼,住河北井陘;

趙汝軍的性格

衡北吳橋人;楊沛倫字中聯,浙江吳興人;齊松平河北永年人;張慧子是河北任丘人;唐在勤是上海人。

這22人中,有18人拿到了畢業證,還有3人只拿到了學習證,還有1人什麽證都沒拿到。由此可見地質科研院所培養人才的標準。

北京西山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跡和自然景觀,面積3000多平方公裏,大部分位於低山丘陵地帶。

阿清人吳昌源在《陳語安略》中說:“西山內接太行山,外屬四方。它雄偉綿延數千裏,有著遼闊的林腳和錯落的山谷,物產十分豐富。古時候叫申奧奧林匹克區。盧溝河、劉力河和胡亮河都是由山川河流匯集而成,其中大部分屬於山川河流。其水藻青,風逐日蕩漾,水葉紛紛倒影,倚闌賦之,令人賞心悅目”(見圖13)。時過境遷,歲月更叠,所以西山滿水,是否依舊?我們不妨走進西山的畫面,親身體驗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