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英語文化知識到底是什麽意思?妳什麽意思?

英語文化知識到底是什麽意思?妳什麽意思?

英語文化知識在英語教學中的滲透

摘要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和主要表現形式。它隨著民族的發展而發展,是社會的民族文化的組成部分。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等。他們的文化和社會習俗都用他們的語言來表達。語言離不開文化,文化依賴於語言。英語教學是語言教學,當然離不開文化教育。隨著我國對外交流和民族接觸的需求日益迫切,英語教學應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及後續要求,了解文化的呼聲越來越高。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文化習得意識,使文化規範的教學和語言技能的培養同步進行。

關鍵詞語言,文化和文化差異,文化意識

美國有壹句名言:“當妳情緒低落時,妳沒有必要退出。”但是很多英語學習者並不太了解它的意思。原因是不了解這句話的文化背景。這曾經是拳擊術語。在拳擊比賽中,如果壹個拳擊手被對手擊倒,數到10後,如果他不能站起來,裁判將判他輸。但很多時候,倒地的拳手在裁判數到10之前,就可以爬起來再打壹場。所以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是:當妳被擊倒的時候,並不意味著輸掉比賽。寓意是:遇到挫折,不壹定就失去了成功的機會。

由此可以得到啟示:在英語教學中,要註意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提高對中西文化差異的敏感性和適應性,樹立文化意識,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

壹.語言和文化

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語言不僅僅是壹個符號系統,人們的言語表達還受到語言所依賴的社會/社區的風俗習慣、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和個性的制約和影響。長期以來,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在英語教學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在教學實踐中,似乎只要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掌握語音、詞匯、語法的規律,就能聽懂英語,用英語交流。事實上,由於對語言的文化背景和中西文化差異的忽視,在英語學習和英語交際中經常出現誤解和語用失誤。壹個月能掙多少錢?對外國人表示關心,不知道這是壹個冒犯性的問題,侵犯了別人的隱私,會引起對方的反感。中國人認為謙遜是壹種美德。例如,當外國人稱贊中國人在某壹方面的特殊技能時,中國人通常會用妳過獎了我來娛樂,這往往會讓說話者覺得妳在懷疑他的判斷。還是“哪裏”?在哪裏?“要回答,外國人很不解,不知所雲。美國社會學家G.R .塔克(G.R.Tucker)和W.E .蘭貝特(W.E.Lambet)持外語教學只教語言不教文化的觀點:“我們認為任何這樣的嘗試都會讓學生失去興趣,以至於他們不僅不想學習語言符號本身,也不想了解使用這種符號系統的民族。相反,通過幫助學生在學習語言時提高他們的文化敏感性,他們可以利用他們發自內心的興趣和動機來學習其他民族,從而為學習該民族的語言提供基礎。".

二,中西文化的耦合現象及文化差異

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間可能存在某些相似或相同之處,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耦合現象。這主要是因為不同民族在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會有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經歷。這種相似性必然會反映在語言中。因此,在英語和漢語中,我們很容易找到許多相同或相似的表達方式。比如:“披著羊皮的狼”,英文就是披著羊皮的狼;“同舟共濟”,英文是同舟共濟;“破土”,英文為break earth;“三思而後行”,在英語中,三思而後行;“blueprint”,英文為blue print,等等,這樣的耦合現象層出不窮。這種文化耦合現象可以促進英語學習者在目的語學習中的“正遷移”。

但是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地理和歷史環境,所以對不同的事物和經歷有不同的代號和分類。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宗教信仰,這也導致了他們獨特的信仰、崇拜和禁忌心態;不同的民族由於其特殊的歷史發展過程,都有自己的歷史典故和軼事。比如“龍”、“生死輪回”、“八卦”、“陰陽”、“氣功”這些中文詞匯,對於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來說壹定是壹頭霧水。同樣,當我們看到英語中的句子He is a wolf時,我們以為是“這個人很兇”,其實是“他是個好色之徒”。從動物的“文化附加義”的差異也可以看出中西文化的差異。英語和漢語對於獅子的勇敢,綿羊的溫柔,狐貍的狡猾,烏龜的緩慢和豬的貪婪有著基本相同的文化內涵。但在老鼠、騾子和貓頭鷹的習性中,英語和漢語有著不同的文化內涵。漢語中有“鬼鬼祟祟”、“鼠目寸光”等成語形容鬼鬼祟祟、目光短淺。在英語俚語中,老鼠可以指女人和害羞的人。更有甚者,迪士尼先生創造了米老鼠,使老鼠的形象大放異彩,成為千家萬戶喜愛的動物,特別是在孩子們的心目中,它是機智和智慧的象征。至於騾子,在中文裏,“壽命長,體力大”是它的特點。在英語中,騾子是固執的同義詞。在漢語中,人們用貓頭鷹象征不祥之兆,如“當貓頭鷹進入壹所房子時,什麽也不會來”,而在英語中,貓頭鷹是智慧之鳥。

此外,中西文化還有很多差異,比如熟人和朋友見面打招呼時的差異(中國人經常會問“吃飯了嗎?”“妳要去哪裏?”;而外國人打招呼);人們在接受禮物時表達態度的不同(壹般中國人不會當著送禮人的面看禮物;外國人經常親自打開禮物,並高興地說“謝謝”。真的很感謝。”);肢體語言使用上的差異(比如中國人召喚他人靠近時,往往會使用手掌向下,手指不斷向內彎曲的手勢,這是英語中命令小動物靠近時使用的手勢;召喚他人靠近外國人,用四指彎曲食指向內勾住的手勢,在漢語中極具挑釁意味。

第三,樹立文化意識,重視文化知識的教學

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應樹立文化意識,在語言教學的同時傳授文化知識。這樣做的好處是,文化知識加深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語言因為被賦予了文化內涵,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在教授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同時,可以進行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的同步。凍結這個詞的基本意思是“凍結”和“凍結”。在私人持槍的美國社會,壹個留學生聽不懂美國人的英語口語。(“停”和“別動”)然後被槍斃。在美國社會,不許動!但它是壹種眾所周知的日常語言。如果這個留學生有這個文化知識,他就不會付出生命的代價。再比如:教詞匯專業的時候,告訴學生他是專業的,她是專業的,可能會引起不同的聯想意義:他是拳擊手,她很可能是妓女。這就是英美文化引發的方向性思考。

除了語言本身所承載的文化意義,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人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思維方式等。都有著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內涵。因此,我們應該在英語教學中向學生介紹文化背景知識。比如,在中國,稱中年以上的人為“老”是尊重的表示,但在西方,“老”就是年紀大了,日子也不多了,所以西方人忌諱,拒絕接受“老”。壹個導遊曾經講過壹個故事:在壹次導遊帶領下,我們的導遊看到壹個美國老太太艱難地爬山,就去幫助她,但是被老人拒絕了。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在美國這樣壹個普遍不尊重老年人的社會,老人們已經養成了拒絕收老,堅持獨立的習慣。所以美國的老年人不喜歡別人叫他們長輩。在美國,他們都用“老年公民”這個委婉的說法來稱呼老年人。

在英語教學中,我們還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總結中西文化差異,這對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例如,中國人和英語國家的人之間的談話禁忌可以總結為四個詞:我,溫暖,哪裏和吃飯。I代表收入;;第二個字,w代表體重,a代表年齡,r代表宗教,m代表婚姻。這就產生了“七不問”:不問對方的收入、體重、年齡、宗教信仰、婚姻狀況、“去哪裏了”、“吃了嗎”。這將使學生對與說英語的人交談的禁忌有更清楚的了解。

利用各種渠道和手段吸收和體驗外來文化。妳可以收集壹些英語國家的文章和圖片,讓學生了解外國的藝術、歷史和習俗。利用英語電影、電視、幻燈片、視頻等材料給學生直觀感受,讓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印象深刻。建議學生閱讀反映外國文化的簡單書籍,以增加他們對英語文化的了解;邀請中外“英語專家”做中外文化差異專題報告;組織英語角、英語晚會等。,創設各種語言環境,深化文化知識的實際應用。

總之,在英語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語言教學,還要加強語言的文化導入,重視文化差異及其對語言的影響。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實踐中正確使用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