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誰能提供當年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在高中刻苦學習的故事?

誰能提供當年著名生物學家童第周在高中刻苦學習的故事?

T.c .董

童第周(1902-1979),生物學家。

1902,5月28日出生於浙江省鄞縣(今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由於家境不好,17歲入學。1927復旦大學生物系畢業。1930獲比利時比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先後任山東大學、中央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復旦大學教授,中國心理生理研究所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研究員。1948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後任中國科學院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物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他曾任山東大學教授、副校長,第三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中國實驗胚胎學的奠基人。通過體內有絲分裂球染色證明了海鞘鑲嵌發育的極性或軸,並以纖毛的運動為實驗對象和極性指標討論了胚胎的極性。在文昌魚的發育過程中,線粒體之間的關系、胚層之間的關系以及誘導的研究使胚胎學界對文昌魚的個體發育有了新的認識。對了解系統發育起了啟發作用;晚年研究了發育中細胞核和細胞質的關系,證明了細胞核和細胞質不是相互獨立的,而是在個體發育中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1979年3月,他在為浙江省科學大會做報告時,不幸腦血管破裂,暈倒在講臺上。此後,他壹直患病,於3月30日去世,享年77歲。他從教多年,培養了壹大批學生,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

傳記筆記

* 1902 5月28日出生於浙江鄞縣。

* 1923—1927畢業於復旦大學。

* 1928—1930擔任中央大學助教。

* 1930—1934就讀於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獲博士學位。

* 1934—1937山東大學教授。

* 1938—1941年在中央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

* 1941—1943同濟大學醫學院教授。

* 1944—1946復旦大學教授。

* 1946—1948曾是山東大學教授。

* 1948—1949曾是耶魯大學的訪問研究員。

* 1949—1955山東大學教授、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

* 1955—1976中國科學院生物地質部副主任、青島海洋生物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海洋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生物系主任、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 1977—1979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 1979於3月30日在北京去世。

經驗

* 1902 5月28日出生於浙江鄞縣壹個農民家庭。他自幼喪父,家境貧寒,由兄弟撫養長大。1918加入寧波師範大學,努力學習,成績優異,以轉學生身份考入寧波市小市中學初三年級。

* 1922中學畢業,考入復旦大學,心理學專業。

* 1927畢業後,中央大學生物系系主任蔡寶推薦他擔任中央大學生物系助教。

* 1930由親友贊助赴比利時比京大學留學,1934獲得博士學位。

* 1931年9月18日以後,侵華日軍開始大規模進攻中國東北。當時,童第周正在比利時留學。出於熱愛祖國、自覺抗日的激情,他帶頭到日本駐布魯塞爾大使館抗議,遭到比利時警方的威脅。

* 1933年底,他不顧日本侵略軍即將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的危險,毅然放棄在國外和平工作生活的條件,於1934年底回國,在山東大學生物系任教授。抗日戰爭爆發後,童第周隨學校遷至四川萬縣。

*山東大學解散1938,先後在中央大學醫學院、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任教。

* 1946山東大學在青島復學,童第周回青島參加復學,任教授兼生物系系主任。1947期間,青島爆發了反對國民政府“反饑餓反迫害”的示威遊行。作為山東大學教授會負責人和動物系主任,童第周積極支持學生運動,並冒著掩護他人拍攝學生遊行照片的風險,幫助傳播刊登學生遊行和軍警鎮壓學生報道的《人民言論》英文版,以擴大學生運動的影響。

* 1948,童第周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同年,受美國羅克韋爾基金會洛克菲勒基金會邀請,擔任美國耶魯大學耶魯大學訪問研究員。

* 1949 6月,他放棄了在美國優異的科研和生活條件,毅然回到山東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童第周繼續擔任山東大學教授兼動物系主任。1950,兼任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副所長、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島海洋生物研究室主任。

* 1951年任山東大學副校長。65438-095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地質學部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生物實驗室主任,後改為青島海洋生物研究所任所長。

* 1960,生物與地球科學分生物系和地球科學系。曾任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生物系主任、研究員(該所所長陳震去世後,童第周曾任所長)。"

* 1977動物研究所細胞遺傳學研究室主任。

* 1978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關於童第周的故事。

少年童第周

小學兩個“第壹”

童第周慢慢長大,哥哥們深明大義,把童第周小兒子送到浙江省立第四師範學校住宿。

童第周的大哥希望童第周好好學習,將來事業有成,回老家幫哥哥辦學。眼界大開的童第周Jr .此時心中又多了壹個遠大誌向,他要去當時省內的名校寧波小石中學讀書。大哥為弟弟的野心高興,卻又為弟弟擔心。小童第周堅決地告訴哥哥們:“我壹定考上小石中學!”小童第周精心備考,全家總動員支持他。善良的老母親經常半夜悄悄起床,透過窗戶靜靜地看著兒子房間裏的燭光...

小童迪洲終於考上了小學,成了大三分班生,但成績卻是班裏最低的。面對成績單,小童第周流下了傷心的淚水...

很快,“小童迪洲不顧學業,經常談戀愛到深夜”的消息從童迪洲宿舍傳來,引起了同學和老師的關註。壹天晚上,高三數學老師陳老師下班回到學校,發現昏暗的路燈下有壹個瘦小的身影在晃動。陳先生心想:“誰半夜不回宿舍睡覺?”陳老師帶著疑問走過去,原來童第周在借著路燈做題。“這麽晚了還不回宿舍休息?”“陳老師,我得抓緊時間,趕作業。我不想成為最後壹個。”陳老師看著童第周瘦弱的身體,關切地勸童第周回去休息,而不遠處,童第周站在路燈下,手裏拿著壹本書在看書。陳老師深受感動。他深深理解童第周的野心,並為有這樣壹個學生而自豪。

第二天,陳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鄭重地駁斥了謠言:“我明確告訴妳,童第周是個好學的人!不要憑猜測下結論,更不要詆毀別人,尤其是對壹個勤奮好學的人!”陳老師認真地說:“我親眼目睹童第周在熄燈後昏暗的路燈下專心致誌地做計算練習。他太努力了,太勤奮了!他值得所有學生學習!”陳老師終於提高了聲音。“是啊,童迪洲以前是班裏最差的,但是壹個人的成績不能僅憑壹次考試成績來判斷。衡量壹個人的學識和能力,最終要看他如何走自己的奮鬥之路!”

期末考試快到了,童第周成了全校的焦點。最後,他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各科平均70分的成績,其中幾何滿分,在全校引起了轟動。

憑著自己的努力和老師的關心,他在高三期末考試中名列全班第壹。校長陳霞經常無限感慨地說:“我當校長多年,從沒見過壹個學生進步這麽快!”"

後來,童第周回憶自己的童年時,感慨地說:“有效的兩個第壹,對我的人生影響很大。這讓我知道我並不比別人更愚蠢。別人能做到的,我通過努力也壹定能做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買來的。”

1924年7月,童第周在哥哥的資助下考入復旦大學。從此,他開始了漫長的追求科學和獻身事業的道路...

滴水穿石——堅持就是成功

童第周,1902,浙江寧波人。他的父親是私立學校的老師。童第周從小隨父在私塾讀書,邊讀書邊打工。父親經常給童第周講古人刻苦學習的故事,告訴他學無止境,壹定要持之以恒。他還寫下“水滴石穿”的字樣,掛在童第周的書桌上,鼓勵他好好學習,希望他有出息。

“壹滴水穿石”是父親對童第周的鼓勵。其實童第周就是在自己踐行這種精神。他抓住每壹分每壹秒,以頑強的毅力攀上了科學的頂峰。

在私塾裏,童第周只學到了壹些文史知識,遠遠不能滿足童第周的求知欲。因為家裏窮,他沒錢上學。所以,童第周雖然很渴望有壹天能去上學,和同伴壹起學習,但是他做不到。直到17歲,他才在哥哥的幫助下進入寧波師範大學預科班。在這裏不用交學費,還可以吃住。窮人家的孩子能在這裏上學是非常幸運的。童第周非常高興。他抓住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努力學習,壹分鐘都不放過。由於之前只在私塾學過壹點點文史知識,沒有數學和物理基礎,童第周學習很吃力,但他沒有氣餒,反而更加努力學習,想趕上別人。

不僅如此,在內心深處,他還給自己定了壹個更高的目標——他要考有效中學。學校是當時寧波壹流的學校,畢業生壹般都上大學。多少達官貴人以子女在小石中學讀書為榮!而小學對英語的要求很高,非常重視數學和物理的基礎,而這些課程恰恰是童第周的薄弱環節。此外,他從未學過英語。童迪洲自從確立了考壹個有效的中學的目標後,就更加努力了。他開始自學英語,經常學習到深夜。哥哥被童第周的決心感動了,答應送他上學。還托寧波的朋友給弟弟打聽了小石中學的招生情況。

哥哥的朋友從寧波給童迪洲帶來了壞消息:小石中學這次不招大壹,只招初三的尖子生。哥哥心想:就童第周的基礎來說,考壹年級已經很難了,現在只招三年級的學生。我們能做什麽?哥哥猶豫了,就去找童第周商量。童第周聽到這個消息後,依然沒有改變主意。他壹定要去小石中學,所以他決定參加分班考試。

靠著“水滴石穿”的精神,鐵杵也能磨成針。童第周考取了小石中學初三,結果卻是最後壹名。壹年後,童迪洲從倒數第二變成了序數第壹,幾何成績從錄取時的不及格變成了壹年後的100!後來,童第周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復旦大學,成為復旦大學的高材生。畢業後赴比利時布魯塞爾比京大學留學。他在1934獲得博士學位,當時他32歲。

昂貴的顯微鏡

在抗日戰爭期間,童第周壹家來到了四川的壹個小鎮。他們壹家人靠微薄的薪水生活。當時,童第周正在壹所大學教書。教學之余,童第周繼續他的胚胎學研究。

研究胚胎學,光靠幻想是不夠的,必要的實驗必不可少。妳要有實驗設備才能做實驗,但是這些設備哪裏去弄呢?為此,童第周吃不了香,睡不著覺。科研是他壹生中最大的事情。不能搞科研就像殺了他壹樣。看著童迪洲身體不適,全家人都為他擔心。

壹天,童第周從外面回來,滿臉笑容。他興奮地告訴妻子葉,他發現了壹個寶藏。壹個很久沒有看到老公笑臉的女士,感覺很奇怪。什麽值得她老公幸福?她問:“什麽嬰兒?”“我看到了顯微鏡,還是雙目顯微鏡!”“在哪裏?”我妻子也很興奮。要知道,顯微鏡是胚胎學實驗最重要的儀器。有了它,妳可以做實驗。“在鎮上的舊貨店。”童第周回答,拉著妻子出了屋。他想讓她和自己壹起享受找到“寶貝”的喜悅。兩個人興高采烈地來到車庫,果然,壹臺老舊的雙目顯微鏡就在那裏,好像在向他們招手。

“請問,這臺顯微鏡多少錢?”

“六萬塊錢。”夫妻倆都吃了壹驚,這麽貴?這個價格相當於兩年的工資。

“這麽貴?能不能便宜點?”

“不,妳看,還是德國的。”

老板看了看他們,憑經驗斷定他們確實想買,所以要價高壹些。

沒辦法,兩人只好空手而歸。夢想的就在眼前,卻得不到。晚上,他們翻來覆去,卻睡不著。

第二天,他們又去了舊貨攤。就像昨天壹樣,顯微鏡還在。但唯壹不同的是,老板居然以物價飛漲為由,提高了價格,要賣“六萬五塊”,昨天和今天的錢只是不同而已。

同樣,他們空手而歸。連續幾天,他們壹次又壹次地跑到二手貨攤位,生怕自己心愛的顯微鏡被別人搶走。老板很不耐煩,後來幹脆不理他們了。

這對夫婦決定購買這臺顯微鏡用於科學研究。家裏實在沒錢,就開始到處找親戚朋友借錢,賣了很多衣服。“但是我們可能好幾年都還不清這筆債!”這位女士擔心地說。“為了事業,我寧願吃苦壹輩子!”童第周回答道。

他們最後湊了6.5萬元,買回了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妳可以做實驗。然而,新的困難又來了。使用顯微鏡時,必須有光線或明亮的陽光。童第周住的房子又小又暗。因為是抗戰時期,經常停電。我該怎麽辦?童第周想盡了辦法。他和同事們把顯微鏡放在窗臺上,在陽光好的時候利用太陽光進行照明。太陽不好,停電的時候,他們就用幹電池做電源,或者煤油燈照明。

顯微鏡的問題解決了,對於其他設備,他們會簡化,比如用茶杯、廢棄的玻璃瓶、碗代替玻璃器皿。他們在做科學實驗,在外人看來毫無用處的瓶瓶罐罐中探索生命的奧秘。

“兒童魚”

春天,大地復蘇,是金魚繁殖的季節。為了探索生物遺傳性狀的奧秘,年過古稀的童第周開始了新的探索。他選擇了金魚和鯽魚作為實驗材料。實驗室裏,童迪洲正坐在實驗室前,他的助手們正在實驗室裏緊張地忙碌著,做著實驗前的準備工作。這是壹場緊張的戰鬥即將打響的時刻,壹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童第周想通過這個叫做核酸誘導的實驗來檢驗自己在科研上的想法。金魚排卵,排出的受精卵比芝麻還小!

壹場緊張的戰鬥開始了。助手們很快把他們提純的鯽魚卵核酸送到了童第周手裏。童第周用他靈巧的雙手將這些核酸註入金魚受精卵的細胞質中。他想看看鯽魚卵的核酸對金魚的受精卵有沒有影響,金魚受精卵長成的金魚的特性會不會發生變化。

從淩晨到下午兩點,八個小時過去了,實驗陸續進行。坐在實驗桌前的童第周已經腰酸背痛,饑腸轆轆。但他還是頑強地堅持著,壹絲不茍地操作著。助手們受不了了。要知道,童第周都70歲了!

“童老,妳休息壹下吧!”壹個助理忍不住說。童第周搖搖頭,說道:

“應該記住,我們的事業需要手,而不是嘴!再說,妳不是和我壹樣忙嗎?”童第周就是這樣,以身作則,嚴於律己。每個助手都有實驗記錄,他得自己看。他經常用“認真是成功的秘訣,粗心是失敗的伴侶”來鼓勵他的助手。後來,他的助手成了他的密友。

很快,這些由操作過的精子卵子產生的金魚慢慢長大,奇跡出現了。童迪洲和他的助手們驚喜地發現,壹些金魚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在320條幼魚中,有106條從雙尾變成了單尾,呈現出鯽魚的尾鰭特征!這些魚兼具金魚和鯽魚的特點。這表明從鯽魚卵中提取的核酸在改變金魚的遺傳性狀中起著顯著的作用。這也說明,不僅細胞核控制著生物的遺傳性狀,細胞質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實驗的成功證實了童第周的想法。童第周成功後臉上洋溢著喜悅。這條單尾金魚,就是詩人趙樸初贊美的“子魚”。《娃娃魚》是童第周的汗水、意誌和心血的結晶。它體現了童第周的智慧和求實精神,是童第周探索真理的裏程碑。

後來,童第周還采用了壹些更遠的物種做類似的實驗,也獲得了成功,從而更有效地證實了他的想法。

壹定不要辜負期望

童第周是我國著名的生物學家和優秀的教育家。生前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動物研究所所長。

童第周出生在浙江省鄞縣的壹個小村莊。他的家庭生活非常貧困。他沒錢上學,只好在家幹點農活,跟父親學點文化。直到17歲,他才在二哥的幫助下進入寧波師範大學。但是第壹學期考試平均分不及格,學校要求他退學或者降職。在童迪洲的再三要求下,學校才勉強同意試用半年。童第周發誓要把成績趕上來。童第周堅持頑強學習。最後取得了不錯的成績。進入上海復旦大學後,他更加努力學習,到畢業時,他已經成為生物系的高材生。童第周認識到,世界上沒有天才,天才是用勞動換來的。要攀登生物學的高峰,妳需要更加努力。

1930年,在親友的支持下,童第周漂洋過海,來到了北歐的首都布魯氏菌病。他在歐洲著名生物學家布蘭切特教授的指導下學習胚胎學。當時他發現壹些留學生對中國人持鄙視態度,認為“中國人是弱國國民”。壹個和他住在壹起的留學生公開說:“中國人真蠢。”童第周聽了,再也按捺不住怒火,對洋人說:“好吧,我們來比壹比。妳代表妳的國家,我代表我的國家跟妳比,看誰先拿到博士學位。”

氣得透不過氣來的童第周,在日記裏寫下了自己的誓言:“中國人不傻,應該拿出點東西來,為我們民族爭光!”

研究胚胎學,往往需要剝去卵膜。有壹次在壹次實驗中,教授讓學生們試著剝開蛙卵膜。這是壹個非常困難的手術。蛙卵只有小米粒大小,被三層像蛋白質壹樣的軟膜緊緊包裹著。由於卵膜較薄,手術只能在顯微鏡下進行。很多人都失敗了。它們壹剝開卵膜,就把蛙卵撕開。只有童第周壹個人安靜地完成了實驗任務。

布朗謝爾教授知道這件事後,專門安排了壹個觀察實驗,讓所有的學生都去看。實驗開始了,童迪洲不慌不忙地走到顯微鏡前,熟練地操作著。人們看到他像鐘表匠壹樣細心,像繡娘壹樣靈巧,像高明的外科醫生壹樣壹絲不茍。在顯微鏡下,他先用鋼針在卵上紮了壹個小洞,於是腫脹的蛙卵立刻松弛下來,變成扁圓形,然後用鋼鑷子輕輕挑開兩側,蛙卵的卵膜順利地從卵上脫落。他做得又快又利索。

“成功了!成功!”學生們爭相祝賀,布蘭切特教授更是激動不已。這是壹個他好幾年都沒做的項目!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連連稱贊:“童第周真行!中國人真好!”童第周剝離蛙卵膜手術的成功震驚了歐洲的生物界。4年後,通過答辯,比利時學術委員會決定授予童第周博士學位。在獲得學位的大會上,童第周激動地說:“我來自中國,有人說中國人傻。我獲得了貴國的博士學位,這至少說明中國人從來不比別人笨。”在場的教授們紛紛點頭,有的甚至伸出了大拇指。但是那個留學生連論文都沒有,更別說是博士了。

1937抗日戰爭爆發時,童第周謝絕了專家同學的挽留,毅然回到了災難深重的祖國。他來到四川宜賓的壹個村莊教書。在緊張的教學中,我從未忘記搞科研。但是沒有科學儀器,連顯微鏡都沒有,沒有辦法繼續胚胎學研究。壹個意外的發現給他帶來了希望:他們在壹個小鎮的跳蚤市場看到了壹臺舊顯微鏡,但要價太貴。當時夫妻倆已經把口袋裏所有的錢都用光了,才湊了不到壹半,向別人借了壹些也不夠。最後,他們不得不典當自己的衣服,最後買回了舊顯微鏡。

有了顯微鏡,但沒有所需的照明,仍然無法操作。他們不得不把顯微鏡搬到戶外,利用冬天雪的微弱反射。他忘記了寒冷正在專心致誌地工作。在炎炎夏日的陽光下,汗流浹背,盡管汗水滴在鏡子上模糊了視線,或者風把壹粒小小的沙子吹進了容器,甚至占據了整個視野...童第周依然堅持攻關。壹般來說,每個測試數據都要重復壹兩次,他經常要重復五六次。然而,就在這個簡陋的顯微鏡下,就在這個低矮的小屋裏,童第周寫出了壹系列具有學術價值的論文,震驚了國內外生物學領域的學者。

從65438年到0973年,在周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童第周和他的夥伴們開始了細胞遺傳學的研究。在解剖顯微鏡中,他用比繡花針還細的玻璃針,將鯽魚卵細胞中的遺傳因子註入金魚的受精卵中。金魚蛋沒有小米粒大。做這樣的實驗有多難啊!但是,童第周成功了。結果,在孵化出的幼魚中,有壹條魚渾身長滿了金色的鱗片,並且有壹條像鯽魚壹樣的單尾,說明鯽魚的遺傳基因在金魚卵中發揮了作用。這種魚是童第周創造的,所以人們稱之為“娃娃魚”。童第周的實驗結果對生物學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8年,童第周光榮地加入了中國* * *產黨。雖然他已經76歲了,但他仍以年輕人的活力投入到工作中。他親自制定了科研項目計劃,並繪制了精美的藍色地圖。1979年3月,在浙江科技學院的講臺上,他突然頭暈目眩,從此病不起。為了振興祖國的科學事業,他踐行了自己的誓言:“我願為老牛服務,為國捐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