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劉少奇:在蘇聯聆聽列寧的教誨。

劉少奇:在蘇聯聆聽列寧的教誨。

1921年夏天,莫斯科因為* * *第三屆國際代表大會的召開,變成了壹片紅海。6月17日,為了迎接來自世界各地近百個組織的數千名代表和工作人員,蘇聯中央委員會在紅場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式。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會震驚了當時的世界。

今年7月9日,壹群風塵仆仆的中國青年眼裏閃著興奮和喜悅的光芒,拿著維果茨基給* * *生產國際的介紹信,敲開了俄羅斯布爾什維克組織聯絡處的門。蘇聯同誌熱情地接待了這群遠道而來的勤工儉學學生,仔細登記了他們每個人的名字:劉少奇、任、小...在最初安頓好他們之後,聯絡處很快向上級報告了此事。為了表達布爾什維克對中國青年最誠摯的歡迎,組織上作出決定,專門安排他們參加了如火如荼的國際* * *大會第三次代表大會。這個突如其來的好消息在這群年輕人中迅速傳播開來。得知這個消息的劉少奇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悅。他萬萬沒想到,剛到莫斯科,就有機會聽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領袖們討論革命大事。

在接下來的幾天裏,劉少奇和他的同伴們懷著激動的心情參加了會議。在會上,他見到了他長期敬仰的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列寧。列寧流利的德語和法語、冷靜果斷的演講以及真誠勇敢的政治家風度給劉少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列寧對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運動、國家和革命的精辟論述,以及對俄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政策和方針的闡述,使正在苦苦尋找救國道路的劉少奇茅塞頓開。

事實上,在近代中國這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無數的年輕人,為了在默默無聞中找準方向,找到出路,對祖國懷有壹顆赤誠之心,劉少奇就是其中之壹。然而,像他那個時代的許多年輕人壹樣,劉少奇在尋求和找到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漫長旅程中經歷了不尋常的曲折。

劉少奇進入了長沙市寧鄉中學。今年冬天,他剛滿18歲。在軍事救國思想的影響下,他以第壹名的成績考入長沙陸軍吳江堂。然而第二年,護法浪潮席卷中國,湖南成為南北中央戰場。講武堂在軍閥混戰中被士兵摧毀,軍隊救國之路被堵死。

1919年春天,渴望進步的劉少奇來到長沙市私立育才中學復習功課,準備高考。5月,五四運動爆發。消息傳到湖南,劉少奇趕到北京,申請了北京大學等幾所學校,都被錄取了。但由於無力支付學費等原因,上大學之路不通。

在京漂泊的劉少奇,考上了不收學費的保定育德中學留法預科班,想去法國勤工儉學。但隨著6月1920,法國當局開始阻止中國留學生入境,留法勤工儉學簽證暫停,留法勤工儉學之路也被堵死。

在保定求學期間,劉少奇通過閱讀《新青年》、《每周評論》等進步刊物,對國內外形勢有了進壹步的了解。這期間,對他觸動最大的事件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這場革命喚醒了全世界想要革命卻找不到出路的人們。尤其是在中國,我們當時感受到了亡國滅種的危險,卻不知道往哪裏跑,於是有了辦法。這是“最大的事情”,劉少奇開始對無產階級理論感興趣。

1920年夏天,對赴法感到無望的劉少奇偶然看到長沙《大公報》發表的壹篇報道,說湖南成立了壹個“俄國研究會”,組織革命青年到俄國工作和學習。8月,當因皖戰而中斷的交通恢復後,劉少奇立即收拾行李,趕回湖南。他找到在長沙的俄羅斯研究協會的公開負責人何,並明確表示他想留在蘇聯。何很欣賞勤奮好學、誌向遠大的劉少奇,寫信推薦他到上海外國語學會留俄預科班學習。

在上海霞飛路李雨陽6號,壹棟兩層兩層的石庫門房子,就是上海外國語學會的所在地。這裏公開教授英語、俄語、日語等外語,同時肩負著為派遣有誌青年赴俄留學做準備的重要使命。這些學生大多是由各地早期的生產黨或社會主義青年團的組織推薦的,包括任、小、等。盡管條件艱苦,劉少奇還是專心學習俄語和馬克思主義理論。他的同學見到他的時候,大部分都在學習俄語,讀《生產者黨宣言》,思考中國的革命。

1921年春天,懷著對十月革命故鄉的向往,劉少奇踏上了前往莫斯科的艱苦旅程。從海參崴到莫斯科,他們坐的火車停了又走,走了三個月。有時候火車沒油了,他們不得不自己去山裏運木頭。然而,劉少奇對蘇聯的渴望並沒有因為搜捕或饑餓、寒冷和疾病而動搖,而是增強了他對社會主義的信心。

1921年8月,劉少奇在參加* * *生產國際第三次代表大會,聽了列寧的授課後,進入東方勞動者* *生產大學中國班學習。1921七月,在距離莫斯科千裏之外的浙江嘉興南湖的壹艘船上,誕生了壹個大黨。同年,中國的* * *生產黨開始在東方大學組織起來,劉少奇找到了《* * *生產黨宣言》,他讀了又讀。經過壹段時間的深思熟慮,他認定馬克思主義“確是真理,確能救中國”,並深感“社會主義社會組織是靠人的努力來實現的,我們這個時代的人應該把無限的希望放在推動這段歷史上。1921年冬,劉少奇如願加入了中國* * *制片人黨。

加入中國* *生產黨成為劉少奇人生的壹個重大轉折點。從此,他作出了壹切犧牲、努力和鬥爭,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和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事業中,全心全意地踐行著自己“生為革命,死為* * *生產事業”的理想。

(選自《新鄉評論》)

積分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