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中國真正開始對外漢語教學是什麽時候?

中國真正開始對外漢語教學是什麽時候?

追溯對外漢語教學的歷史,早在25600年前,李周和李記提到的“綜合翻譯”就已經出現。外國人或洋人真正大量來到中國學習漢語,始於東漢初年《後漢書·儒林外史》:“匈奴也送子弟上學。”),興盛於唐代,明清出現熱潮,均指留學中國。追溯外國的漢語教學,早在公元372年,朝鮮就正式建立帝國學院教授漢語(即52年第17代高句麗小獸林)。佛教於1世紀至10世紀傳入越南。為了學習佛經,越南人開始學習漢語和漢字。在18世紀和9世紀,西方傳教士將漢語教學帶回德國、法國、意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在這些國家,漢語教學往往與漢學研究相結合。然而,無論何時何地教漢語和學漢語,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對外漢語教學從來沒有成為壹種特殊的職業,壹門特殊的學問。如果從1950年7月清華大學正式設立東歐交換生中國漢語高級班(校長周培源先生,副主任呂叔湘先生)開始,新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事業正式起步,那麽中國的對外漢語教學已經走過了半個世紀的歷程。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即實行改革開放前30年的形成期和改革開放後20年的發展期。前者經歷了三個階段。

初創階段:50年代初至60年代初,即從1950清華大學首次開設“東歐班”到1中國、北京大學漢語特別班與北京外國語大學非洲留學生辦公室合並,成立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留學生辦公室。由此,新中國專門從事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機構從無到有,專職對外漢語教師隊伍初步形成。在10年期間,* * *接收了來自60多個國家的3315名留學生,並開始向東歐社會主義國家派遣漢語教師(朱先生是當時第壹位在保任教的漢語教師)。

進步階段:60年代初至“文革”前的60年代中期。1962期間,北京外國語大學留學生辦公室與留學生部合並成立獨立學校,成立留學生預備學校。再者,經1964高教部批準,學前班升級更名為北京語言之夜,成為中國唯壹壹所以對外漢語教學和研究為主要任務的高等學府。1965年夏天,2000多名越南留學生來到中國,使中國20多所著名大學承擔了對外漢語教學的任務。僅在1965,留學生總數就達到了3312。此外,從1961起,高教部決定從部分重點大學中文系選拔優秀應屆畢業生作為儲備漢語教師,到北京外國語學院或北京大學學習外語,為期三年。到文革時,已分四批培養了100多人,他們後來成為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骨幹。

恢復階段:70年代初至70年代末,在此之前的60年代後半期,也就是“文化大革命”的前五年,對外漢語教學基本處於停滯狀態。但在70年代初,中國在外交上取得了壹系列重大突破(如聯合國恢復了1971的合法席位,第28屆聯合國大會壹致批準將漢語列為大會和安理會五大工作語言之壹。1972由於中國援建坦贊鐵路,將長期為兩國培訓數百名專業技術人員。他們需要先學習中文)。1972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恢復了北京語言學院,1973年,接收了來自42個國家的383名留學生。9月9日,1974,毛澤東主席為北京語言學院題寫校名,表明國家最高領導人對對外漢語教學的重視。

近二十年來,隨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和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國家實力增強,國際地位提高。世界需要了解中國,加強與中國的交流,從而擴大世界各地學習漢語的需求。這種需求與過去長期緩慢反復的局面相比,是壹種質的飛躍和突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