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地理知識小報

地理知識小報

中國是壹個多民族國家。在這片廣袤富饒的土地上,有56個民族,其中少數民族55個,人口約965438+20萬,占總人口的8.04%,而分布面積占總面積的63.8%。從黑龍江到海南島,從阿裏山到帕米爾高原,都能看到少數民族的炊煙。由於歷史傳統、地理環境和其他生活區域的差異,大多數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語言、宗教信仰和特殊的生產勞動技能。這些差異不可避免地反映在地理分布上。

河流和湖泊

(1)河流流域和水系

中國是壹個河流眾多、徑流資源豐富的國家。據統計,我國河流總長度約42萬公裏,其中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5萬多條,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1580多條,流域面積1000平方公裏以上的河流有79條。從徑流資源來看,中國徑流總量約2.6萬億立方米,占全球河流徑流總量的6.8%,占亞洲徑流總量的20.1%。僅次於巴西和前蘇聯,位居世界第三。眾多的河流和豐富的徑流資源為灌溉、航運、發電和城市供水提供了有利條件。

雖然我國河流眾多,徑流十分豐富,但空間分布不均衡。中國東部潮濕地區的河流占全國總徑流量的95.55%。秦嶺-桐柏山-大別山以南、武陵山-雪峰山以東地區,河網密度普遍在0.5km/km2以下,但在滇西南部分地區達到65438±0.0km/km2,在民族地區相對較高。秦嶺-桐柏山-大別山以北,大部分地區河網密度為0.3km/km2;地勢低窪的松嫩平原和西遼河平原壹般在0.1 km/km2以下,甚至部分地區無流區。

我國西部廣大幹旱半幹旱地區的河流僅占全國總徑流量的4.55%,河網密度幾乎在0.1 km/km2以下。內蒙古西部的塔裏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阿拉善高原都有大面積的無流區。阿爾泰山、天山、帕米爾高原降水豐富,河網密度甚至超過0.5公裏/平方公裏。

根據徑流的循環形式,中國的河流可分為兩大區域:流入海洋的流出河和不與海洋相通的流入河。流出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63.76%,流入面積約占36.24%。民族地區流出區邊界北起大興安嶺西麓,經內蒙古高原南緣、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日月山、巴顏喀拉山、念青唐古拉山至岡底斯山,此線西部除新疆額爾齊斯河流入北冰洋外,均屬流入區。線路東段屬於除嫩江平原、鄂爾多斯高原、雅魯藏布江以南羊卓雍錯外的流出區。

流出區大部分河流流入太平洋,流域面積544.59萬平方公裏,其中民族地區太平洋流域* * * 217.58平方公裏,占全國面積的22.66%,相當於全國總流出流域的35.53%。

中國的印度洋海盆和北冰洋海盆都在民族地區。印度洋流域分布在青藏高原南部,流域面積62.45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6.5%,主要包括怒江、雅魯藏布江、獅泉河和香泉河。其下遊流出該國,流入印度洋的安達曼海、孟加拉灣或阿拉伯海。北冰洋盆地位於新疆西北角,面積僅5.09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0.53%。額爾齊斯河只有壹條,是鄂畢河的上遊源頭。從中國流出後,經過哈薩克斯坦和前蘇聯的西西伯利亞,流入北冰洋的喀拉海。

中國國內流區比較廣,有松嫩、內蒙、西藏,還有甘新、柴達木。甘肅除松嫩大部和河西走廊部分地區外,其余均在民族地區,面積328.89萬平方公裏,占全國總面積的34.26%,占國內流域總面積的94.50%。

旅遊資源特征

中國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不僅是民族地區重要的社會財富,也是中國旅遊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於地處偏遠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環境、復雜的民族構成和曲折的發展歷史,其旅遊資源自成體系,形成了壹些有別於其他地方的特色。

(壹)內容豐富多彩,有的具有較高的旅遊價值。

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多樣而齊全。民族地區有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和綜合旅遊資源三大類,十幾個亞類,近百個亞類中的大部分。其中,有些是民族地區特有的,而在其他地區沒有或很少發現的,如登山旅遊、喀斯特地貌旅遊資源、風沙地貌旅遊資源、草原風光旅遊資源、天然湖泊旅遊資源、珍稀動植物旅遊資源、少數民族民俗旅遊資源等。雖然有些不是民族地區特有的,但民族地區的品種質量和旅遊價值遠高於其他地區,在全國具有領先地位。如黃果樹為代表的瀑布旅遊資源、桂林漓江為代表的河流風景旅遊資源、四川臥龍為代表的自然保護區旅遊資源、少數民族特色工藝旅遊商品等。

(二)鮮明的民族特色

中國有55個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形成了各自的歷史文化特色和社會習俗。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如繪畫雕塑、建築形式、民族工藝、市場貿易、服飾飲食、神話傳說、音樂舞蹈、戲曲藝術、節日慶典、婚喪嫁娶、娛樂體育、宗教信仰、待客禮儀等等,都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這些富有民族情趣和異國情調的景點或活動在其他地區是前所未有的,形成了民族地區人文旅遊資源的壹大特色,對遊客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C)地區之間的顯著差異

不同地區的自然風光基調完全不同,比如西北民族地區以沙漠、戈壁風光、丫蛋地貌風光為特征;內蒙古以高原草原牧區風光為特色;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位於長白山脈,以冬季林海雪原、銀樹美景,夏季火山地貌、山川湖泊為特色。雲貴和廣西以喀斯特地貌為特征。海南的特色是熱帶風光和海濱旅遊。

不同民族地區的人文旅遊資源也有很大差異。比如民俗方面,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節日活動和生活習慣。信仰伊斯蘭教的人的節日內容和宗教藝術與信仰佛教的人不同;蒙古族的“那達慕”會與傣族的“潑水節”和壯族的“三月三”在時間、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所不同。拉薩的大昭寺、傣族的竹樓、苗族的寨子、藏族的碉堡、蒙古族的蒙古包、維吾爾族的窯洞、掛滿葡萄的院落,都鮮明地體現了我們民族的建築風格。由於自然資源的不同,各民族地區形成了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旅遊商品。如新疆的葡萄幹和細羊毛,內蒙古的麥飯石和草原蘑菇,廣西合浦的珍珠和竹帽,雲南的大理石和香煙,貴州的茅臺酒和蠟染布,西藏的藏羚羊角。

不同民族地區旅遊資源的季節變化特征不同。比如熱帶亞熱帶的西雙版納、天涯海角、桂林、昆明等地,季節變化不明顯,遊客基本可以冬夏兩季遊覽;地處高緯度高原地區的青藏、內蒙古草原和新疆、長白山的天池,只能在短夏進行。人文旅遊資源壹般沒有季節性,但是各民族的重大節日都很及時。

(四)構圖不理想,組合不和諧。

在整個民族地區,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構成以及自然旅遊資源和人文旅遊資源的內部亞類不夠均衡,影響了旅遊資源的價值。

總的來說,民族地區的自然旅遊資源不僅種類齊全、內容豐富,而且在全國自然旅遊資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不少具有較高的藝術欣賞價值和科學考察價值,領先於國內其他地區同類型。比如中國建立的300多個自然保護區,大部分都在民族地區,各種類型中最有代表性、條件最理想的也是民族地區。

相比之下,民族地區人文旅遊資源在全國的地位就相形見絀了。壹是不夠長,缺少“古”字;二是內容不夠陌生,缺少“難得”二字;三是與歷史名人關系不密切,缺少“名”字;第四,規模普遍較小,缺少“宏觀”二字。總之歷史文化價值不高,與自然旅遊資源的地位不相協調。比如國務院兩次公布的62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只有7個在民族地區,占11.7%;兩次公布的24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民族地區只有40處,占16.5%。

在自然旅遊資源的亞類、子類中,民族地區的登山資源、大漠戈壁資源、草原風光資源在全國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但就地貌資源、佛道聖地、風景名山而言,卻如同“五嶽”名山;水體中的名泉、園林湖泊、沿海島嶼;生物資源中珍貴的觀賞植物和人工動物園數量少,質量也不是很高,不如中國其他地區。而這些都是對遊客最有吸引力的資源。比如中國十大觀賞花卉中,民族地區只有壹種,就是雲南的山茶花。

人文旅遊資源的各種小類、亞類的構成也有類似的情況。民族風情、節日和特色手工藝品在全國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大型古代工程建築、古都、大型宗教聖地、園林建築、古墓、旅遊文學、美食等方面都缺乏高價值資源,不如中國其他地區。

(五)開發難度大,開發深度不夠。

旅遊資源和其他資源壹樣,必須先開發,才能發揮效益。開發利用是實現旅遊資源多功能的前提和條件。這些條件很多還不夠成熟,對民族地區來說還不具備。民族地區的旅遊資源壹般分布在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便、遊客少、區域經濟不發達、財力有限的地區。加上景點少,組合分散,地形復雜,建設條件差,開發難度加大。因此,壹些靠近大陸、交通便利或位於大城市附近的旅遊目的地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如桂林、南寧、昆明、張家界、烏魯木齊、銀川、呼和浩特、延邊、吉林等。,其余已基本達不到旅遊效益和旅遊目的地建設的要求,可達性太差。旅遊資源開發困難是民族地區旅遊業發展的壹大障礙,在今後的旅遊發展規劃中必須予以重視。

滿族人

1.滿語的起源和形成。滿族這個名字是明朝後期才出現的。但是滿族發展的歷史很長。歷史上生活在白山與黑水之間的蘇神人、夷樓人、布吉人、吉吉人、女真人,都是不同時期滿族人的祖先(其中13世紀初被蒙古人滅的晉國女真族,是滿族人的直接族源)。到明初,最初以黑龍江依蘭縣為中心,分散在松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東至海邊的女真人。重新分布在長白山周邊和遼寧省東部、北部,大部分定居,以種植業為主。後來努爾哈赤統壹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大金王國”,完成了滿清統壹大業。1635年,皇太極廢除女真舊稱,決定簡稱“滿洲”。

2.滿族地理分布的歷史演變。滿清形成後不久就建立了清朝。大量滿族人隨其入關。由於政治統治的需要,滿族人向北京及中國其他許多大中城市擴散,後來由於社會環境的影響,他們普遍改用漢語。同時,由於大量漢人移關,留在東北的滿族人也逐漸轉而漢化。清朝滅亡後,滿族人散居全國各地。有的散居,被迫隱瞞民族成分而改名為其他民族,或被漢族同化。比較集中的地區仍然保留滿族的稱號。這就是目前分布在京、成、Xi安等大中城市和河北晴隆、豐寧滿族自治縣的滿族人的歷史由來。滿族,原本留在東北,清朝滅亡後基本不變。其中壹部分逐漸聚居在遼寧省的岫巖、豐城、新賓自治縣,其余散居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以遼寧省為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