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歷史上有哪些常姓名人?

歷史上有哪些常姓名人?

常氏源流

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有不少古人以常為氏。相傳,周商宗首領的二公主叫常怡,因善用月陰、新月、弦、望而聞名。《紀帝》說她是的二公主,生了智帝。因為古代的“易”和“娥”同時使用,所以後世嫦娥奔月的故事可能是嫦娥寫的。《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以養風、強牧、常為先、為大”來統治百姓,最早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掌管工程的官員),這是歷史上最早的普通姓氏。阿清張曼在《姓氏探源》中說:“黃帝使昌邑占月,有時先為大司空,故其有姓宜。”黃帝居住的軒轅丘在河南省新鄭市西北,帝嚳的都城在河南省偃師市,所以中國最早的姓氏是河南人。所以常氏應該說五千年前就有了,尤其是對於河南的常氏來說。

從姬姓,以城為氏,是西州魏康叔的後裔。據《元和氏典》和《族譜簡介》記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王文幼子)為康邑,世稱康舒封。魏康叔,字季,之弟,魏之祖。故《新唐書丞相譜》曰:“常氏出姬姓。叔魏康之孫吃常義,因以為其姓。”後來,周公(的弟弟)把商都壹帶和殷、閔七族封給康舒,建立了魏國。魏國在前254年成為魏國的屬國,前209年被秦國所滅。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分封封地。魏康叔把自己的壹個兒子放在常州(今山東省滕州市東南)。魏死後,其子孫有的以國為氏,有的以市為氏,常,史稱正宗。同時也不排除殷商後代改姓為魏或昌。在山東很常見的姓氏。另壹個“常”姓來源於戰國時吳公族的後裔,也來源於姬姓,即南宋《道史》說“武則天有常氏”。吳國的祖先是國君姬昌的舅舅和舅舅,姬昌的都城在吳國(今江蘇蘇州)。然而,吳公後裔何時、為何為常氏,古籍中並無記載,有待進壹步考證。據姓氏考證:“武則天有個常姓”,是江蘇的常姓。

從恒姓,以免改姓。趙恒得名於宋真宗北部,“恒”和“恒”在古代的意思差不多,所以他因為避諱皇帝而改姓為恒。恒姓原在楚公之後,恒嗣公。這就是鄭樵在南宋《族譜》中所說的“恒別氏避宋諱而改常氏”,主要在今天的江蘇東部沿海壹帶傳播。

常姓遷徙

常氏起源於今山東西部。起初,常氏以此地為主要繁衍中心。戰國末期,常氏主要支系繁衍於河南、河北南部,壹直散居在大江南北。漢初,壹個常氏家族遷居山西,形成了以太原郡為中心的大家族。同時,魯西的常姓起源也形成了壹個大家族。從漢末到三國時期,常的壹個家族遷到了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期,常氏遷至甘肅。隋唐時期,信豐(今陜西臨潼)人常滾遷居福建。到了宋代,常氏多分布在我國長江中下遊地區,部分常氏遷居福建、廣東,最後到達雲南、貴州。到明清時期,常姓已廣泛分布於中國大部分地區。清朝以後,部分滿族人並入常氏。從歷代繁衍遷徙情況來看,常姓分布最廣的是北方的山西、山東、河南、陜西、河北、甘肅,其次是江蘇、四川、浙江。

常姓家譜

山西:常氏宗譜150卷,太谷常氏家不分卷,夏縣常氏五室宗譜不分卷。

江蘇:豐縣常氏族譜六卷

江西:萬載北門常氏宗譜(卷數不清)

山東:泰安常氏族譜十壹則

湖南:長沙藕塘常氏六宗譜第壹卷(卷數不詳)

河北:灤縣常氏八代族譜。

常姓歷史名人

常惠:歷史上有很多姓頻繁的名人。西漢時有太原常惠。武帝隨蘇武去匈奴,被關押了10多年才被釋放。後來取代蘇武為附屬國,熟悉西域情況,官職上至右將軍。三國兩晉時期,蜀郡江源(今四川重慶)的常氏家族眾多,河南文(今河南文縣)的常氏家族發展為貴族家族。

昌渠:昌潛對毛詩三禮的處理,以清純著稱。東晉時,有壹位歷史學家常渠,曾在為官,入晉後住在建康(今江蘇南靖)。《華陽國誌》記述了巴蜀從上古到東晉永和三年(347年)的歷史。

常林:常林,三國時魏文人,官宦老農,高陽鄉侯。後來幾代人做官。

常貞:四世孫常貞是北魏南安知府,為避亂遷居涼州(今甘肅武威);

談暢:貞子談暢,將軍關震元;

常爽:譚子常爽,關宣威將軍,博通歷史,曾設館教7O0多弟子;

長文同:雙子長文同、雷官鎮西四馬、南天水太守;文童子,常敬,官騎將軍,秘書監,被任命為濮陽郡公子。隋唐時期,長安常氏家族興盛,新豐(今陜西臨潼東北)常氏也是毛氏家族。隋朝皇帝楊迪在位時,大都督常俊於大業三年(607年)派遣使臣到赤土,與赤土建交。

常建:唐朝時,詩人常建和壹個和尚經常乘船去印度旅遊。他的商船遇險沈沒,他為了救人而犧牲。還有在岱宗和德宗兩朝擔任宰相的常言。

常德:蒙古有常德。蒙古憲宗九年(1259)奉命從鶴林出發,皇弟徐烈武西行。

常遇春:常遇春,明初名將,驍勇善戰,屢立戰功。死後追開平王。還有散曲家傳。清代山東有伊斯蘭學者常誌美、阿波羅·斯文,波斯法海外米納哈基是儒家課堂學生的必修教材,也有省長常明、常清。

常乾坤、常翔宇:近代有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將常乾坤,藝術家常翔宇。

常誌美:清代山東的伊斯蘭學者。(約1610 ~ 1670)中國伊斯蘭教經學教育山東學派創始人。永華這個詞,或稱雲華,被命名為穆罕默德·哈基姆。原籍中亞撒馬爾罕,9歲隨叔叔去北京獻獅,就留在了中國。他是胡登洲四家的弟子,曾在山東濟寧講學。他學識淵博,擅長註釋《古蘭經》和波斯經典,對認主之學有自己的見解,被稱為“不朽之學”。教學中教授阿拉伯語和波斯語,教學方法和課程設置與他的老師胡登洲創辦的陜西學校不同,形成了另壹個獨立的學校。其弟子主要授予在華北和東北各省。在集寧西寺講學時,* * *修建了禮拜殿、講經堂、宿舍等200多間房屋,成為中國少有的清真寺。波斯語語法的作者。

常:(1904-)安徽潁上人。本名復生,原名嘉軒,字。藝術史學家和作家。1922進入南京美術學院。1927參加過學生軍北伐。中央大學畢業後,他留校任教。65438年至0935年就讀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研究東方藝術史..次年回國。1938秘書周恩來。65438年至0943年,赴昆明,任東方語言學院教授,加入中國民主同盟,與李公樸壹起從事民主運動。65438年至0945年,他去了印度,成為泰戈爾大學的教授。1949年10月回國後,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戲劇家協會、美術家協會,任華僑委員會委員。後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圖書管理員,民盟中央委員,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常委,國務院古籍出版集團顧問。著有《東方藝術談》、《漢代繪畫藝術研究》、《中國古典藝術》、《東南亞藝術發展史》、《中東近東藝術史》、《中國舞蹈史》、《中國皮影戲藝術史》、《中國書法研究》等叢書,並翻譯了日本繪畫史。常渠,晉代江南人,曾在做官,後來說服投降桓溫,並以優異的成績被提拔參軍。他也是壹個文學天才,寫了《漢書》和《華陽國誌》。明初有懷遠人常遇春,有勇有謀。與朱元璋破采石取和,自稱可引數百兵遍天下,天下數常十萬,以戰功封湖北護國公。常萬達(1718 —— 1796),字子桐,是常氏家族定居車欄後的第九代傳人。被譽為歐亞“茶王”的他,是山西榆次常家大院的主人。

常姓當代名人

常程:娛樂明星

常曉陽:娛樂明星

常寬:娛樂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