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在英國讀宗教學博士是怎樣的體驗?

在英國讀宗教學博士是怎樣的體驗?

在英國讀宗教學博士是怎樣的體驗?

發布時間:2017-05-10 20:33

李新安

英國拉夫堡大學

宗教和移民領域的博士生

英國拉夫堡大學

媒體與全球文化產業碩士

作者出版社:這篇文章的靈感來源於《謊言,教會學校,天堂,宗派主義,聖經課程》壹文,以及我的美國大學經歷。本文是作者在海外學習文科的經歷,從學術方面討論宗教研究。

我們是學文科的。

妳到底在學什麽?

——“妳在國外幹什麽?”

——“博士。”

——“妳讀什麽?”

——“沒什麽,我是文科生。”

——“文科...?什麽專業?”

-“社會學的,宗教的。”

——“社會學...宗教……”

這是我和很多人的壹段經典對話的開始。“博士”、“文科”、“社會學”、“宗教”這些象征性的詞匯,成了我在很多朋友眼中無法擺脫的標簽。如果說前三個勉強能聯系起來,那麽後壹個顯然有些不壹致。

從100多年前開始留學的學生中,學文科的遠遠少於學理工科的,這是壹個顯而易見的事實。

原因很簡單。就實用性而言,文科知識的“變現”能力遠不如理工科直接。

由於文科的學習和研究對象多為思想內容,以各種語言文字為載體,自然對於留學的學生來說,學習文科所需的語言能力和相關文化背景積累更高。在對短期急功近利的盲目追求下,媒介技術讓信息和知識變得廉價,深度反思似乎不再流行。

藝術和科學。什麽?“人文學科”是相對於西方經典學科“自然科學”而言的二分法。人文學科追求的是除了自然科學所能產生的壹切知識之外,關於人類生存的“智慧”。

人文學科壹般包括我們熟悉的文學、藝術、歷史、哲學、文化研究和社會科學。社會科學通常包括三個基礎學科,即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

這類學科旨在用科學方法研究人類世界的各種現象。在社會科學研究中,研究者本身直接參與並可能幹預研究過程或結果,不能完全保證研究的“客觀性”。所以有人認為社會科學相對於自然科學是“軟科學”。

牛津大學歷史學家迪爾梅德·麥卡洛克是英國最著名的“通俗歷史學家”之壹。他在英國社會科學院舉辦的公開講座上說:“英國社會科學院和皇家學會就像兄弟壹樣...單純用科學方法很難對人文學科所研究的事物進行定量分析和研究...但這些學科對我們人類如此重要,它們給了社會應有的清醒頭腦。

“我們可能無法簡單明了地告訴妳‘真相’是什麽。這個問題太復雜了...以“真理”的名義提出的任何主張都可能被瘋子濫用...而我們(人文主義者)至少可以指出壹些不真實的東西。通過不斷解釋和重構人類歷史和當前現象的敘事,我們至少可以阻止壹些‘更瘋狂’的事情發生。”麥說。

如果妳是抱著特別功利的心態學習文科,那麽妳很可能會失望。

我們談論宗教。

我們到底在說什麽?

宗教是壹個非常有趣的話題。

幾位社會科學的大祖師爺:馬克斯·韋伯、埃米爾·杜克海姆、卡爾·馬克思都選擇從“宗教”切入自己的研究領域。

後來,對“宗教”現象的分析和解釋也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榮格的研究中占了很大比重。“宗教”到底是什麽?妳對“宗教”有什麽了解?

對於“宗教”,學術界至今未能達成壹個準確且普遍適用的定義。因為人類的宗教現象極其復雜,流動性很大。宗教研究本身就涉及到對人類生理、心理、倫理等方面的探索,而宗教本身所涉及的核心問題往往或多或少超出了人類現有科學方法的認知範圍,使其披上了壹層神秘的外衣。

然而,作為壹種不斷尋求認識和掌握規律的理性動物,我們在研究如此復雜的問題時,總是試圖從“變”中得到“不變”。

總的來說,“宗教”是壹個主觀性很強的名詞,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定義,而這些定義都可能有或多或少的相似或重疊。宗教認為,宗教是壹種人為的現象,除了涉及“超自然或超驗領域”(即神仙)的宗教教義討論。

這種現象包含了很多元素(關於超自然/超驗),比如教義體系、領袖、儀式、組織、道德教導、聖典文本、歷史、藝術、信徒、個人行為實踐等等。當* * *中的壹個或多個元素共同作用時,可能會表現出宗教現象的某個維度。

例如,當壹個具有良好道德行為和魅力的宗教領袖出現時,他可能會通過壹系列道德教育式的說教吸引大量信徒,而在他的教育下,這些信徒中的壹部分人可能會在現實生活中踐行這樣的道德教導;於是宗教的“倫理”維度就顯現出來了。

研究宗教,更準確地說,是研究人類世界的各種宗教現象。

這種研究不是去評判壹個宗教的價值,比如善惡、真假、好壞、高低,而是通過對現象的研究,盡可能地“祛魅”宗教,在尊重各種偉大的宗教傳統文化和智慧的同時,幫助人們盡可能理性地認識宗教。

作為人類存在以來最古老的現象之壹,了解宗教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

中國的輿論充斥著“信仰缺失”的字眼,但盡管對某種超驗力量或某種基於宗教教義的道德的信仰是宗教的核心要素之壹,但宗教≠信仰。

英語單詞“相信”有兩個意思。壹種是指人們對壹種可能暫時缺乏足夠實證證據的觀點或主張的知性認可,即“命題信念”。二是指人們基於植根於社會關系中的某種心理和情感寄托而產生的依賴信任,這種依賴信任可能轉化為更實際的行動,即“表達性信念”。

前者如聲稱“我相信天空是藍色的”,不需要訴諸太多的科學證據來解釋明天為什麽是藍色的。它只需要借助個人的感官經驗,說出壹個別人能夠理解並普遍認同的“信念”。

後者就像“我相信我的父母不會害我”,這是建立在親子社會關系中的個人信任所產生的“信念”。這種信念可能是我們踐行孝順父母甚至孝順父母的來源之壹。

宗教信仰往往是這兩種信仰方式的結合。

如前所述,很多宗教教義中的核心主張往往超出了科學方法的範疇,有時需要信徒進行“信仰的飛躍”,才能在理智上接受壹個看似“不壹定符合科學的命題”。

很多時候,這種信仰往往很難與人們的現實生活有多大的實際聯系,比如“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後壹種信仰往往是為了在現實社會關系中表現壹些帶有倫理意味的宗教教條。

壹些宗教信徒與非信徒不同的行為,也是基於他們對某個“超自然/超驗”的神/力量的無條件“信仰”,他們認為自己與這個神或超驗建立了某種關系。他們對這種關系的信任部分解釋了他們實踐某些宗教行為的原因。

比如,有人無條件地相信上帝愛他/她,所以他/她相信自己和上帝之間存在著愛的關系。基於對這種關系的信任和依賴,這個人可能會表現出與非信徒不同的關心他人等壹系列行為實踐。

基督教宣稱“上帝就是愛”。這種說法雖然沒有科學證據支持,但其道德意義往往表現為基督教團體試圖展現的壹種關懷的社會倫理,壹系列超越階級、民族、國界通過社會建構的身份認同,以及與信徒“相親相愛”的做法,從而直接或間接地吸引更多的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