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吳誌輝經歷過什麽?

吳誌輝經歷過什麽?

吳稚暉,1865(清同治4年2月28日)3月25日出生於洋仔縣(今武進縣)雪巖橋。他的曾祖父叫吳玉玉,他的祖父叫吳智勇,他的父親吳有成住在雪雁橋。他母親鄒是無錫北門人。他出生在農歷的第二天。在古書中,農歷歲末月亮在西方的出現被稱為“條”,所以他被命名為五條。後來改名景恒,字稚。晚年自稱老人,筆名燃、燃、易。

吳家世代以務農為生,家境貧寒。吳誌輝爺爺去世的時候,要買壹塊有縫的松木板,用紙縫起來。武陟6歲的時候,她25歲的母親去世了。她下葬時,必須用稻草鋪底層。祖母陳太太可憐他,在他6歲的時候把他帶到無錫撫養。很多人把吳誌輝當成無錫人,因為他說無錫話,壹直沒變。吳誌輝總是笑著說:“說我是武進的,其實我是無錫的。簡而言之,我來自中國。”

七歲時,吳稚暉進入無錫壹所私立學校接受啟蒙教育。他很有天賦,學習也很努力。奶奶的生活也很辛苦。吳誌輝十五六歲的時候,就更尷尬了。她經常中斷烹飪,衣衫襤褸。

吳誌輝,1882,18歲,申請做私塾老師,以緩解自己的困境。他奶奶典當了他的大衣,給他買了壹件布袍,免去了他衣衫襤褸走上講臺的尷尬。後來白天在私塾教書,晚上經常去無錫崇安寺春園茶樓,與孫茂君壹起喝茶,及時討論八股。這次討論對他的學術進步幫助很大。他的文章精於史論,對研究清朝的解釋很有技巧。他喜歡讀詩,經常寫詩。“芷惠”這個名字是因為他崇拜南朝詩人謝玄暉。

1887,吳誌輝考上了秀才。1889年入江陰南京書院。入學第壹天,他去見了書院院長周,親眼目睹了芮壹舟座位上的“實事求是,不要試圖調別人”八個大字,印象深刻。他曾聲稱自己壹生只知道真理的對錯,拒絕調和。可以說是深受這八個字所激發的透徹精神的影響。27歲奶奶去世時,吳誌輝對她感情很深,說“萬分感激”。這壹年,他參加了省考,還拿了獎。第二年,我去北京參加考試但失敗了,仍然回到了南京書院。壹天,江陰知縣路過夫子廟,沒下轎子。吳誌輝和牛永健等同學看到後,認為這是“神聖不可能”的舉動,於是拿起石頭向他扔去。知縣大怒,將吳稚暉帶進縣衙。黃藝洲交涉後,知縣承認抓舉人違法,用轎子送回書院,風波才算平息。但黃壹舟怕日後惹上麻煩,就讓他們離開書院。後來,吳稚暉轉學到蘇州紫陽書院。在這段時間裏,吳誌輝只想努力學習,爭取成名。他聲稱自己在甲午戰爭前是個“不知革命為何物,卻渴望口若懸河”的“窮儒”。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不久,中國戰敗,被迫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領導了遍及全國的維新運動。吳稚暉受到甲午戰爭失敗的刺激,又受到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起初,他意識到中國必須學習西方的技術來建造大炮和機槍來抵禦敵人。所謂“學而不刻”,開始冒充改革派的馬前卒。後來,他去了天津北洋學校教書。1897年冬季年假期間,在北京南海會館看望康有為。大家都說了八股、腳、鴉片三害。吳誌輝認為,除了這三害,還要從自身做起。他說:“八股,我們可以自動不考;腳,不能糾纏;鴉片是可以避免的。”還寫了3000字的存折,1898春節在張壹門街等。他攔住了正要回老家向光緒皇帝進貢的屈宏奇,屈宏奇說:“妳的折子還可以商量,我拿回去仔細看看。”然後轎子飛走了。壹天後,知道不會有回音,吳誌輝離開北京去了天津。

1898年6月,吳誌輝到上海南洋公學任教。這時,光緒皇帝頒布了改革的聖旨。他聞訊後,在無錫崇安寺創辦了三等學校,進行新式教育,並與朋友約定不再讀線裝書,改名叫景恒以自守,即只有“敬”和“恒”才能肩負起天下的重任。

如果說甲午戰爭中慘烈的變法讓吳稚暉開始意識到“中國不得不學西學”,那麽戊戌變法的失敗和八國聯軍的侵華則進壹步刺激了他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1901年3月,吳誌輝離開財陽書院,赴日本東京師範學校就讀。不久,清政府開始實施“新政”,其中壹項就是興辦新學校。今年2月方便他從東京回廣東。吳誌輝在廣東招生時,直接接觸到官場內幕。他覺得和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趕緊捂住鼻子搖頭。1902年,他帶著26個少年去了日本,他還是進了高等師範。清朝駐日大使蔡駿時,吳稚暉讓他擔保9名江浙贛自費生入成學堂,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預備學校。壹年後,蔡駿拒絕走路。吳誌輝和孫茂君帶著26名學生到使館與蔡俊爭論,吳誌輝油嘴滑舌,據理力爭,其余在東京的中國留學生也廣泛支持,持續了壹個星期。怒不可遏,命日本警察以“擾亂公共秩序”的罪名將吳和孫驅逐出境。吳誌輝氣得寫了遺書,投水自殺了。幸運的是,他被警察救了,沒有死。當他被法國郵件強制遣送回國時,身在日本的蔡元培先生聞訊趕到船上,護送他回國。從這件事上,吳稚暉認識到了清政府的腐敗。回到上海後,他在歡迎會上發表講話,痛斥清廷腐敗,喪權辱國,引發了革命思想。

1902 10、吳稚暉、蔡元培等人發起成立愛國社,吳稚暉擔任教務主任和語文老師。從1903開始,愛國會在張遠開展演講,吳誌輝等人上臺演講。《蘇報》發表了張遠的講話。1903年夏,蘇報聘請張為主筆,章太炎、蔡元培為撰稿人,報道全國各地學生的愛國運動,推薦出版鄒容《革命軍》《章太炎客帝》《駁康有為政見》《革命軍序》。革命旗幟鮮明。

清文教大驚,派人與上海租界工部勾結,抓獲鄒容、章太炎、蔡元培、吳稚暉等人。結果章太炎在租界被捕,鄒容主動投案自首。在親朋好友的勸說下,吳誌輝匆匆離開上海,先乘船到香港,再轉機到英國。

1903年8月,吳誌輝到達英國,在那裏他很受中國留學生的歡迎。1905年春,孫中山赴歐洲,在倫敦拜訪吳稚暉,這是兩位先驅相遇的開始。孫中山邀請他與老師康德利共進晚餐,親切相待。那次會面給吳誌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事後回憶說:“我們的國父是壹位非常真誠和受歡迎的紳士。但是,覺知是偉大的,是難以形容的偉大,稱之為自然的偉大是最恰當的。世俗世界的所謂偉大是有條件的,或貴,或道,或英雄,或名,國父性格的偉大是純粹自然的。”當年夏天,孫中山赴日,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在東京聯合起來,組成中國同盟會,目標是實現民族、民權、民生三原則。那年冬天,吳誌輝抱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的決心在倫敦加入。1907年,他與張靜江、李世曾在巴黎組織世界社,出版《新世紀》,組織中華印刷局,廣印書報,鼓吹革命。《巴黎新世紀》6月26日首發,1907,5月26日停刊,1910,每周壹期,* * * 121期,吳誌輝壹直主持。《新世紀》已經成為革命黨的主要喉舌,相當於在東京出版的《人民日報》。

吳誌輝在主持《新世紀》的時候,用犀利的筆鋒論述了許多重大問題。他多次談到收拾房間,認為收拾小偷會讓4億人在自己想進步的位置上沈淪、沈淪。要想迎頭趕上,就能主宰優越民族,趨向善良,就必須破除壹切障礙。破除壹切障礙是以破壞帝制為前提的,破壞滿清帝制是根本。因此,他說:“這是革命條件的問題,而不是種族問題。”他曾多次批判所謂滿清,憲政“永遠不可能是真的。”因為真正的憲政就是清政府砍了自己的頭,失去了主權。又因為清政府只能搞假憲政,所以革命不可避免。他還抨擊中國人的麻木,甚至嘲諷昏昏欲睡的中國人是“豬生狗”。他的話雖然尖刻,卻能喚醒中國人的靈魂,促使他們堅決起來。他還談到了科學教育和學習西方工藝。他認為教育是使中國真正繁榮和培養新壹代的必要條件。

吳誌輝在巴黎編輯《新世紀周刊》的時候,克魯泡特金的互助理論正在流行。當時,在資本主義發展相對穩定的時期,出生於俄國的克魯泡特金創立了互助理論,並宣稱自己是* * *實業家無政府主義者。他認為互助是生物和人類在社會中發展的普遍規律。通過互助,人類可以進入“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 * *資本主義社會。吳稚暉在孫中山領導的反清鬥爭中接受了克魯泡特金的互助學說,宣傳無政府主義,主張實現大同的理想世界:無權力、無軍隊、無法律,消滅階級,去國界,消滅政府,眾生平等,人我無界,無爭無釓,世間無怨無喜。這個社會,物質文明非常發達,所有的勞動都屬於機器。每個人只要每天工作2個小時,就已經做到最好了,人享受壹切,人就能各得其所。在世界範圍內,* * * 80%的資金用來教人生命科學,20%的資金用來教人無政府主義。在這個社會中不再有統治者和被統治者的區別。只有道理沒有法律,大家都是誠實無私的。從吳稚暉的描述中不難看出,他的大同思想既與儒家大同思想有關,又受克魯泡特金思想的影響,但又有自己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