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關於“兩彈壹星”科學家的信息

關於“兩彈壹星”科學家的信息

為兩彈壹星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有23位,分別是於敏、、、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陳能寬、、周、、錢學森、屠守鍇、、程賈凱、彭煥武、王貽昌、鄧稼先、趙九章等人。

1999年9月8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表彰為“兩彈壹星”研制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

並授予於敏、、、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陳能寬、、周、、錢學森、屠守娥、、程賈凱、彭煥武“兩彈壹星功勛獎章”,追授王益昌、鄧稼先、趙九章、姚同彬、彭煥武。

擴展數據:

中國西部的新疆羅布泊升起巨大的蘑菇雲,中國第壹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晚上,周恩來總理在人民大會堂宣布了這個消息,我們的廣播還沒有播出。毛主席和周總理集體打電話,讓他們再核實檢查,確定是不是核爆,因為這個消息太重要了。

後來,對降落傘上回收的灰塵進行了仔細的分析和鑒定。幾個小時後,終於確認是核爆。科技史專家葛能權,多年來壹直是錢三強的專職秘書,現已76歲。說起當年原子彈爆炸,葛能權還是很激動。

1945年,美國原子彈促使日本帝國主義投降,中國人民開始意識到原子彈的威力,希望借助原子彈強國,但都失敗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壹直受到美國的威脅。因此,發展我國自己的原子彈已經提上日程。

大風知草。在國家面臨嚴重困難的時候,中科院站在了最前沿,抽調全院20多個研究所的精英力量承擔了原子能的研究任務。才1961年,承擔任務83項,研究課題222項。

"許多最前沿、最關鍵的任務都由科學院負責。"葛能權說。

當時鈾擴散分離膜被稱為原子彈中最絕密、最關鍵的技術設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錢三強和時任科學院副院長的裴李生親自到上海組織了壹個聯合研究實驗室。用了兩年多的時間,把幾千塊擴散分離膜交給了工廠。

“那時候研究環境比較艱苦。很多人得了水腫,肝功能不正常。”葛能權說。

原子彈爆炸成功後,主要工作轉向了氫彈的突破。毛澤東總統也作出指示:“原子彈要有,氫彈要快。”

中國用了2年8個月,美國用了7年4個月,蘇聯用了4年才突破原子彈和氫彈。

“這個速度震驚了世界。”葛能權說,之所以這麽快,在於錢三強等人的妙招。

1961年初,在組織原子彈研究時,錢三強安排黃祖洽、於敏、賀作秀開展氫彈理論的預研工作,* * *撰寫了69篇研究報告,對氫彈的各種物理過程、工作原理、可能的結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所以大大縮短了時間,創造了全世界最快的驚喜速度。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壹號衛星發射成功,這是我國發射的第壹顆人造地球衛星。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從而開啟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紀元。

毫無疑問,“兩彈壹星”事業的發展,不僅使中國的國防實力有了質的飛躍,而且廣泛地推動了中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促進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就了壹支能吃苦、能攻關、能創新、能協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奮進、拼搏的信心和力量。

1999年,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作出“兩彈壹星”功勛獎章,授予於敏、、、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陳能寬、程、彭煥武,追授王、鄧稼先、趙九章、姚。

"這些傑出的科學家中有壹半以上來自中國科學院."葛能權說,培養人才是中國科學院的重要貢獻之壹。“多年來已年過半百的科學家們,為了早日實現我們的原子彈強國夢,壹直如饑似渴地從事科研攻關。”

近代物理研究所建所之初發展起來的原子能所,甚至被稱為中國原子能事業的“老母雞”,由它衍生出來的科研技術機構多達14個。

1959年7月至1965年7月,原子能所向原子能戰線派出科技人員914人,其中副研究員、副總工程師28人,助理研究員、工程師147人,科研實習生、技術人員712人,為原二機部所屬事業單位培養工程技術人員65438人。

人民網-兩彈壹星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