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留學生都去哪裏了?

留學生都去哪裏了?

現在的社會,出國留學是壹件很平常的事情,很多有錢人都會把孩子送到國外讀幾年。回國後,找工作或者在自己的公司工作是非常容易的。畢竟妳們是留學過的海歸。這麽普通的壹件事,如果放在100多年前的清朝,就是震驚全國的大事。對於當時的人來說,留學意味著自己的國家不如別人,必須再次謹慎。

清朝自閉關鎖國以來,基本上是脫離了與國際接軌的機會,壹直在做天下第壹的夢。直到鴉片戰爭後,腐朽的清朝統治者才意識到,外國的科學發展水平早已超越了這個所謂的天國。當時許多開明大臣提出“師夷長技”的政策,全力支持派遣留學生學習西方技術知識。

作為晚清大臣,李鴻章和曾國藩於1872年正月給慈禧太後寫了壹份折子,講述留學對國家的好處。本來他們以為會遭到保守黨代表慈禧太後的反對。誰知慈禧太後看後采納了這個建議,開始挑選合適的孩子去美國留學。

清政府正式批準選派幼童赴美留學後,在上海山東路外的萬國陵園對面設立了“出國局”,招收並辦理幼童赴美留學的壹切事務。當時朝廷決定分四批送120名幼童出國留學,為期15年。他們在國外逗留期間的所有費用都由朝廷支付。

對於現在的許多人來說,出國留學是壹個非常好的機會。但是,清末民初的人並不這麽認為。當時人們的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出國風險比較大。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不想把他們的孩子送到國外。另外,當時的讀書人壹直認為只有讀完“四書五經”才能做官。出國留學的都是垃圾,根本不會有什麽大出息。這就導致了第壹批30名留學幼童直到第二年春天才聚在壹起,其中大部分是祖魯人的兒子,產品極其混雜。

這些留美學生中,年齡最大的只有15歲,最小的不到10歲,平均年齡只有12歲。在1872到1875的短短四年時間裏,120名幼兒分批出國留學。他們本該在那裏呆上15年,但因為很多年幼的孩子去了美國後忘記了自己的使命,開始沈迷於西方的生活,做出了壹些出格的事情。

當這些幼童在美國的所作所為被遣送回國時,很多人義憤填膺。國家不惜花巨資送他們出國,甚至出國後也不知道是好是壞,這引起了壹直反對出國留學的大臣們的憤怒,慈禧太後不得不提前終止原定15年的留學計劃,將他們召回國內。120留學生,回來的只有94個,那其他人都去哪了?

這26人中有兩人選擇抵制召回,繼續完成學業;仍有9人未受處分,提前送回;剩下的因為學習壓力太大,生病不幸去世;至於回國的96人,基本都成了國家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