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留學生看華陰老調

留學生看華陰老調

7月17日,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主辦的“我的民間畫冊——海峽兩岸青年學生走進陜西”活動正式啟動。壹批兩岸青年學生實地參觀觀看了華陰老腔、皮影戲、安塞腰鼓、剪紙、三弦等表演,並與傳承這些傳統民間技藝的人們進行了近距離交流。年輕人在交流中發現,無論是參加春晚的華陰老腔,還是享譽全球的安塞腰鼓,都將面臨相親和技藝不可持續的問題。如何保持民俗文化的原汁原味,讓新壹代年輕人產生濃厚的興趣,是當前迫切需要考慮的問題。

在很多情況下,民間藝術大多是在古人的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孕育出來的。以華陰老腔為例,作為壹種地域文化,它的產生和發展,它的特色的形成,也與其生活環境和文化背景有關。農民在田間耕作時,由於土地平坦遼闊,即使不在壹起勞動,也可以隔空交談交流。而這種方式逐漸演變成了曲調的對唱,並從古代延續到現代。民間藝術的產生離不開人們的勞動,藝術的起源有“勞動論”,由這種形式衍生出來的藝術形式是最鮮活的。

民間藝術能否長期流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是否與人們的行為習慣密切相關,是否相互契合。華陰老腔表演時,老藝人們或坐在方凳、長凳上,或跪或席地而坐。這和陜西人在田間的習慣是分不開的。陜西“十大怪”中,有“凳子不坐,蹲著”的說法。即使現代大部分關中人都改變了這種習慣,但對這種蹲坑還是有感情的。所以,當人們看到這種表演形式時,還是會有更深的感受和對過去的回憶。

文化是民族性格的最好註解,關中的民間技藝普遍蘊含著關中人的真性情。老調咆哮著力量、汗水和豪邁;安塞腰鼓是溫暖的鼓點,演奏起來歡快、熱情、有氣勢。頭發的厚積薄發不僅將當地人的性格展現的淋漓盡致,也深深感染了觀眾。民俗技藝不僅是當地民俗風情的原始展示,也是其文化個性的深情表達。老派藝術家把自己對存在意義的追問和對生命價值的關心放到表演中,其實也是在表演自己的藝術內涵。民俗文化不僅包含傳統技藝,還包含人們對生活的思考。

人是思想的、觀念的、精神的動物。吃飽喝足後,他們會有休閑、娛樂、遊玩、欣賞等以審美為中心的文化藝術需求。這種需求不是壹成不變的,而是壹天天在成長、在完善、在變化。任何文化藝術都會在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和觀念的更新中“老去”。在這個過程中,傳統民間藝術如何改變自己的地位?

為了順應非遺的大潮,在政府和民間組織的支持下,許多民間藝術開始走進社區和校園,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優秀的民間藝術並將其傳承下去。但有些活動往往形式上比較死板,最後往往成為強制推廣。效果不持久,容易“飛得無影無蹤”。因此,傳統民間藝術的傳承應該更多地關註青年學生,他們是壹個好奇心和學習能力都很強的群體,在這些活動中很容易培養對傳統民間藝術的興趣。非遺傳承人將自己的技藝作為興趣課程教授,加強對青年學生的藝術啟蒙教育,讓他們在正常學習之外有更多的選擇,同時發展自己的壹項特長。

體驗經濟時代,大家都註重體驗時的個人感受。所以,僅僅從網絡上獲得的關於傳統民間藝術扁平化的信息,並不能讓大眾直觀地了解其真正的價值。無論是安塞腰鼓、華陰老調還是三弦,都可以尋求與現代科技的結合,用科技消除與觀眾的遙遠距離。比如用VR讓觀眾直觀感受現場演奏,把三弦之類的傳統樂器的聲音模擬出來,然後做成APP供用戶演奏。這些多樣化的形式既能再現感官的真實感受,又能引起青少年的濃厚興趣,從而促進民間技藝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