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常山留學日本。

常山留學日本。

推薦

陳上生《中韓交流三千年》,中華書局1997。

高鳳林《隋唐時期山東與日韓的交往與交流》,《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0994期。

隋唐時期山東與日本、朝鮮的交往與交流

高鳳林

壹、隋唐出使山東及其在山東的活動。

隋唐時期,中國是壹個高度發達的國家,有著先進的文明和封建經濟,也是壹個開放的國家。與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交流和友好交往空前活躍。山東地處沿海,港口眾多,在對外交往和友好交往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與朝鮮半島三國(朝鮮、新羅、百濟)和日本,所以與外國的交流和接觸主要是與這些國家。

隋唐時期,日本派往中國的使節被稱為“駐隋使節”和“駐唐使節”。派隋使臣由北道入華。唐使節來華,初唐多從北路,後從南路或渤海路。所謂北路,起於日本的紫竹(北九州),經朝鮮海峽、黃海、渤海,在中國的鄧州或萊州登陸,再向西經青州、周琦、崇州、曹州、周知、洛陽,到達長安。所謂南路也是從紫竹出發,過東海,在長江口登陸。所謂渤海路,即從日本到東北渤海,或從西南經陸路到長安,或從南方經水路到鄧州或萊州,再由西經山東到長安。可見,上述三條路徑中,北路必經山東,渤海路或山東。

隋朝時,日本* * *從北陸委派了四位駐華使節。大致情況是這樣的:第壹次是開二十年(公元600年)文帝到達長安,回國時,文帝派人參觀他國的風俗。第二次,以小野姐姐為使,於隋代大業三年(公元607年)抵達中國。次年回國時,天皇派文、裴等13人回訪日本。第三次,以小野修女為大使,與裴同行,於大業四年抵達中國。除了使節之外,還有許多留學生和博學的僧侶隨行。小野姐姐壹年後(大業五年)回國。第四次狗去玉田哈羅當大使,矢大部使為副大使,在大冶是1。我於年來到中國,第二年又回到了中國。由此可見,當時途經山東的中日使節之間的交往大多是相互的。

唐朝時期,日本* * *向唐朝委派了19名使節,其中5名是唐朝初年委派的,往返於多勛北路。他們來華的大致情況是這樣的:第壹次是在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從北路出發,以塔米為使。除了使臣,還有不少留學生和在外留學的僧人陪同,唐把高表仁送回國。兩年後(貞觀6年),他也由北路回國。第二次是在高宗永輝四年(公元653年),他從北路出發,分乘兩條船。第壹艘船,由吉士長丹任大使,由眾多留學生和在外留學的僧人陪同,壹年後由北路回國。第二艘船在海上遇難了。第三次,永輝5年從北路出發,由高翔玄理護送,馬陸在河邊當大使,還有許多留學生和僧侶隨行。他們分乘兩條船,壹年後由北路回國。第四次是在高宗四年(公元659年),他從北路出發,也乘坐了壹艘藍色的船。第壹批船員大部分葬身大海,最後在朔州(今浙江麗水東南)登陸。第二艘船在余姚(今浙江余姚)登陸。兩船均於龍朔元年(公元661年)由北路回國。第五次,是在林德二年(公元5年),唐玄宗派大夫驅散劉、司馬懿和從上渚赴日。這年年底,日本以壽大師為大使,阪口石為副大使,組成“送唐客使”派劉回國,這是日本第五次派唐使。日本使臣派劉經北路回長安後,在被封2年(公元7年)後,又經北路返回日本。可見中日之間經由山東的文化交流更加明顯。

從唐高宗到晚唐,唐使節往來於多潯南路,但有時也經過山東。如二年(公元759年)高12遣唐使沿渤海路出使長安。又如18駐唐使節,以津原為使,於唐文宗三年(公元838年)沿南路來華,回國後從滁州(今江蘇省淮安市)租了九艘新羅船,向東駛出淮河入海口,沿山東半島南部水域向東北方向行駛。曾在乳山、文登、榮成沿海停靠三個月。

隋唐使臣經過山東時,深入民間開展各種活動,也與地方官員接觸開展活動。如以高為首的12唐使在鄧州登陸後,曾在鄧州城西南的開元寺朝拜佛祖,並在此寺西走廊外的僧伽僧堂內北墻上畫了壹幅《西方凈土圖》和《巴陀凈土圖》,並在旁邊寫下了畫這幅圖的原因。這些日本信眾(votaries)的官職和姓名也是寫在佛像周圍的,包括:文員六時必感,文員全羽,雜使從八受教,雜使從八養,史從六養,史散(缺兩個字)從六養,人不是從七造,也是從七造。再如18唐使在回國途中在乳山海邊停留時,派水兵、射手向當地唐人問路、買糧。他們發現谷物中小米最多,粳米最貴。過了幾天,鄧州丫丫的判官王來看望他們,並送給他們酒、魚、餅等。日本使者回贈棉花。鄧州市紮牙、邵村村長王勛也去看望過他們。他們向紮亞報告船上人數,贈送純棉等禮物,要求資助海糧,並讓王勛購買海糧。幾天後,船泊在文登縣赤山東岸,使團成員蘇天先生上岸活動,在當地新羅寺法華院過夜。鄧州四使臣將70石糧食運到赤山村(今榮成市赤山鎮)供日本使臣渡海,但此時日本使臣已起航,無法運送。壹些日本駐唐使節來來往往經過山東,但到了長安後,又來到山東活動。比如他第九次派唐使節往返南路時,請求長安的唐朝廷允許他去山東祭拜孔廟和寺廟。唐朝廷批準了他的請求,並下令各縣整頓秩序,確保他們的安全。它還下令允許購買非違禁物品。

二、日本僧人任遠在山東的活動

任遠是日本天臺宗的高僧。他於唐文宗三年(公元838年)入唐,經江蘇、山東、河北、山西到達長安。後途經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地,於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回國,歷時約9年零7個月。當他第壹次來中國時,他在山東生活和旅行了壹年。這壹年間,他和弟子、、行者丁雄萬(又名丁)先在文登縣縣赤山村附近的法華苑住了8個月,然後到了鄧州,途經萊州、青州、子洲、周琦、德州,從屬於的武城縣離開山東,到了河北到了山西五臺山。回國時,他們在山東住了兩年多,只在法華園農莊住了壹年半。

在魯期間,任遠壹行廣泛接觸了僧人、寺院人士和民間人士,相處十分融洽,充滿了深厚的友誼。各級官民對他們多方面照顧,積極為他們的活動提供便利條件,並按唐政府的規定予以接待和安排。

開城四年五月至六月,任遠等人初來山東時,船只到達乳山、文登沿海後,登州軍使、新羅(清駐寧鄉)使張勇多次登門拜訪。之後住在法華院,向州縣官員申報,要來唐朝巡法,報告隨身所帶之物,請求送西行公檢法(通行文書)。他們壹直和張雅-雅來往。任遠曾在衙住過,而衙也多次派人為他的西遊奔走。開城五年二月,張亞亞派人護送任遠等人到文登縣,住在匯聚寺。文登縣令、胡竹本、鄭竹本等數十人前來寺廟吊唁。在這裏獲得公檢法後,任遠等人繼續北上,經穆平縣到鄧州,住在開元寺。3月3日,任遠等人先後走訪了蓬萊縣令(鄧州府所在地)、鄧州記錄官、鄧州法官、鄧州刺史五教。吳刺史請任原等人到上堂品茶、書畫,飯二老爺、面二老爺,油壹桶、醋壹桶、鹽壹桶、柴火三十枝,以補旅途食糧。第二天,吳次士去開元寺燒香,邀請任遠等人喝茶,並詢問他們自己的習俗。3月6日,鄧州武將王昌宗送給任遠等人壹頭驢,讓他們帶著食物上路。3月10,任遠等人從鄧州到青州(鄧州屬其管轄)得到壹張光盤。兩天後,他們帶著這只蝴蝶西行,經過萊州,於3月21日到達青州,住在龍興寺。第二天,把鄧州的壹盤光盤獻給我駐青州公使魏昌,並在廟裏向張先生和幕府判官小進貢。後來多次請吃齋飯,張先生給了三桶粳米,三桶面條,三桶小米。4月1日,我們的時間給了任遠等人公開檢查,並給了3頭布和6斤茶葉。此前,任原等人曾因求法被舉報到法院。4月3日,任遠等人告別了我們的公使、副公使和幕府判官,繼續西行。幕府法官派人送走了他們。4月6日,任遠等人來到常山縣(今鄒平)長白山酸泉寺,僧侶們為他們精心安排了住宿,並帶領他們參觀了寺廟。此後,任遠等人繼續西行至五臺山。

會昌五年七月,任遠壹行從滁州第二次入魯,經營各縣、密州(今諸城)、高密、即墨、長陽(今萊陽)、鄧州、穆平等地。8月27日,他們再次到達文登縣青寧鎮,會見了鄧州軍事特使張勇。兩人再次見面後,非常開心。張勇說:“從那以後我就沒有妳的消息了,但我會說我會提前回國,而不是說我會再來這裏和妳見面。真是驚喜!徒弟和和尚有很多因緣。在我的管子裏受苦沒什麽不好。請放心,不要擔心。回國前每天借飯吃,自己也願意養活自己,但是吃飽了就睡。因此,法華院在“會昌滅佛”中被拆除,於是張勇安排任遠等人住進了法華院的田莊,並叮囑任遠等人在此逗留期間要料理好壹切。張勇不僅及時提供飯菜和蔬菜,還經常去看望或派人去慰問。9月22日,張勇派家人到滁州高山去取任遠存放的佛經及其財物。為了送任遠等人回國,張勇為他們造船,從會昌6年冬開始,到次年2月結束。大中元年八月,任遠等人從赤山出發,渡海回國。張勇送給他壹個信物,並向他道別。

任原壹行在魯期間,所到之處,人民也熱情接待,積極提供食宿,十分友好。如開城五年3月1日,任遠等人從文登法華醫院前往鄧州途中。當他們經過穆平縣時,他們在孫華茂的房子前停下來(中午禁食),沒有通知就直接進了房子。"主人很驚訝,但他很專心。"04年3月14日,我從鄧州往西到黃縣,住在封騰樓。“主人心地善良。”6月5438+05,去牟圩村成家,被“殷勤”。18,去青州北海縣田傑村賈布,“主心骨勤,不缺糧”從19到王鋪村趙家,“主有心,飽飯。”21,去了張家段中,九味店,“師傅在平安”。4月3日,去宜都縣石羊村陳家吃齋飯,“主人平安”。當天晚上,我住在金陵石洞王家。"主人很直率,對客人很殷勤。"4月4日,我去了子洲縣張昭村的趙家。“主人窮極,食不果腹,心中無惡”。當天晚上,我住在常山縣結古村郭的家裏。車主是個偽造者,他“冷靜而深思熟慮”。4月5日,致李。z在常山縣,果然是“上心”。4月7日去章丘縣峪口西北的王家投宿,“主人平安”。4月8日,壹個商人給了林佶縣5升大米。當天去了張甲在臨猗縣雙龍村的住處。“下雨晚了,車主淡定。”4月9日,我去虞城縣解堰塘村付嘉住下。“大師有心。”4月12日,我去了周貝夏津縣街興凱村趙家段。“主人有心,菜足飯飽。”當天晚上,我住在夏津縣孟家莊孫的家裏。“大師有心。”4月13日,去王艷村王家段中,說“師父足心滿,賜齋”,③。會昌五年前回山東時,八月二日到高密縣,“人心軟”。8月6日去即墨縣城,“人孝順,能保客戶平安”。8月10,去長陽縣,“人心向善”,④。

三、新羅人在山東的活動

唐朝時期,隨著眾多的新羅人來到山東居住和活動,這不僅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對後世也是前所未有的。他們來到山東後,或經商,或受雇,或從事佛教活動。

比如,又經商壹年的任遠在從滁州到鄧州的路上,在海州(江蘇連雲港西南)沿海遇到10多名新羅船夫,對任遠說:“我們是密州人,我們要帶著木炭去滁州。”10新羅船夫明顯是在密州和滁州之間從事木炭交易的商人。又如大中元年在文登赤山久等的任遠。他覺得從這裏去日本沒有希望,打算從明州(今浙江寧波)乘日本船回國,於是用布17雇了壹輛新羅鄭可的車,裝著衣服,到海邊的密州去。到了麻浦後,密州諸城縣界朱山遇到了新羅人陳中之,想帶木炭去滁州。任遠和其他人提供了五匹絲綢繼續他們的南行旅程。到了滁州後,任遠等人得知明州的日本船已經回國,而唐朝的蔣暢和新羅人的金白、尹亮輝、金珍的商船從蘇州的松江港去日本,現在已經到了鄧州的山治,打算搭載任遠等人回國。於是等人從滁州新羅廣場乘王號船趕到。到了嶗山,才知道金珍的船已經駛往赤山,金珍等人給袁仁雲留了壹封書:“我們在赤山相待。、王等人繼續由向東北航行。到即墨市的田橫島和東海附近),因為連續幾天頂風作案,任遠壹行登陸後被陸路追擊。到了乳山,終於趕上了金珍的船。此後,這艘船載著任遠和其他人經赤山和新羅返回中國。上面的傳奇故事說明,在山東、江蘇做生意的新羅人很多,新羅人的商隊非常龐大(金震的商隊是44人)。他們的活動範圍極其廣泛,對江蘇、山東、新羅、日本之間的航線非常熟悉。金震等人因長期在中國活動,被任遠等日本人視為“唐人”和“唐可”。此外,還有壹些新羅人居住在他們的國家,在新羅和山東之間從事商業活動。如開城元年六月,子清節使奏:“新羅、渤海即將熟銅,請罷。".又如,四年六月,新羅青海鎮(今韓國官道)派張兩船到赤山,用他的兵馬,以崔暈為出賣對象,使他來赤山。

主要受雇於政府。比如開城4年4月26日,日本18駐唐使節在回國途中停靠乳山海岸時,30多名新羅人騎著馬和驢趕來,對駐唐使節說:“丫丫(張勇駐登州軍事使節)潮起潮落,要來看看他,我先等妳。”⑨這30多人顯然是被當地政府雇來當雜工的。30多人到達後不久,張亞亞乘新羅船到達;在此之前,4月20日,新羅人乘船來報新羅內亂。此後,5月25日,又有壹艘新羅船,掛著白帆,駛出乳山海口,不久又駛回。至遲,船泊乳山海口,唐使人追船問。船開走了。這裏提到的三艘船顯然是政府雇傭的。最後兩艘船大概觀察到了唐使節的行動。

山東新羅人的佛教活動以赤山法華院為中心。法華院是新羅清海鎮將軍張所建。寺裏有30多個和尚,都是新羅人。可見這座寺廟是為居住在附近的新羅人從事佛教活動而修建的。這座寺廟有壹座每年占地500米的田莊,可見這座寺廟的經濟實力之大。這座寺廟壹年四季都有講座,冬天背誦《北京經》,夏天背誦《廣金·明靜》。每年從10到16,到第二年的正月15,都會在廟裏舉行盛大的“法華會”,其中壹個主要活動就是講Hokkekyo。在此期間,十方眾僧及有緣施主都來聚會,白天聽講,晚上告白(祈禱懺悔)。“法華會”結束的那天,來聚會的人先許願,再給菩薩護符,然後散去。第五年正月,14來聚會的男女有250人,15有200多人。其中,新羅人占多數。寺內誦經講經儀式的每壹個環節都是中國、日本或新羅獨有的,體現了中、日、新三國文化的交融。寺廟裏的和尚也有外出的積極分子。例如,林升和尚曾經去長安和五臺山取經,所以他對五臺山的聖地非常了解。再比如,梁賢和尚知道他從法華醫院到五臺山所經過的各縣的名稱和裏程,說明他也去過五臺山。再比如紀心慧和弘仁兩位僧人,在日本生活了八年。壹些新羅人也在寺廟外進行佛教活動。比如開城五年六村(赤山附近)的新羅人王獻,傳說他夜裏夢見了文殊菩薩,告訴他因為古佛殿被毀多年,無人重修,佛菩薩都埋在土裏,被他家東南的佛塔挖走了。劉村附近的僧人和民眾聽到這個傳聞後,前往佛塔挖掘,果然發現了壹批佛菩薩雕像,其中有文殊菩薩壹尊、普賢菩薩壹尊、觀音菩薩兩尊、大師菩薩壹尊、佛弟子壹尊、佛骨壹尊。

正是由於大量的新羅人來到山東居住和活動,在壹些地方,方便形成了他們共同居住的街道——新羅廣場,形成了他們和平居住的旅館——新羅閣或新羅大院。唐政府還設立了管理新羅人的機構——活動新羅所,並帶走了子清節度使(即青州節度使)以及駐新羅和渤海的兩名吐蕃使節。比如任遠來魯四五年,曾遊覽過登州總督府城南街以東的新羅閣、新羅樓,在西去五臺山途中住過長白山醋泉寺的新羅樓。後來回國途中來到山東,就去了文登縣東界活動的新羅站。子清時代大使的例子和新羅、渤海兩位大使如李、李谷谷、李師道、薛平都兼任此職。

[註意]

① ③ ⑨日本高僧任遠:《唐代求法之旅》卷二。

② ④ ⑥日本高僧任原:唐朝求法之旅第4卷。

⑤日本僧人任遠:唐朝求法之旅,卷1。

⑦《大唐探法記》卷四記載,任原等人抵日後,被賜官職;“唐代金震等四十四人,舉太宰府以多賜錢。”還記載有“唐客優事,金珍等”的大官文書。

⑨袁貴;卷999《外務省·互市》。

⑩張,又名,新羅人。他是唐朝武寧(徐州)軍的壹名年輕士兵,後來回到新羅擔任青海鎮將軍。其事跡詳見杜牧《樊川文集》、《新唐書·新羅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