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招聘信息大全網 - 留學機構 - 蘇州大學專業排名列表

蘇州大學專業排名列表

大學專業:

蘇州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首批列入國家“211工程”和“2011計劃”的高校之壹。是教育部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雙壹流”大學。東吳大學,前身為蘇州大學(東吳大學,創建於1900),開創了現代高等教育的先河,融合了中西文化的精華。是中國最早建立現代大學學科體系的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東吳大學是第壹所發展研究生教育和授予碩士學位、發展法學(英美法)專業教育和創辦期刊的大學。1952年,中國大陸院系調整,蘇州大學文理學院、蘇南文教學院、江南大學數理學部合並組建蘇南師範學院,同年更名為江蘇師範大學。1982,學校更名為東吳大學。隨後,蘇州蠶業學院(1995)、蘇州絲綢職業技術學院(1997)、蘇州醫學院(2000)並入蘇州大學。從民國時期的璀璨群星,到民國時期的開拓創新;從師範教育語境到綜合大學的戰略轉型與回歸:從多校合並的跨越式發展到爭創壹流的重建,蘇州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上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壹個多世紀以來,壹代又壹代蘇大人始終秉承“修天地之正,通古今之法”的校訓,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堅持學術至上,學以致用,崇尚自由、開放、包容、追求卓越,堅持博學,止於至善,致力於培養“自由精神、卓越能力、獨立人格、社會責任”的模範公民,服務社會。包括許德珩、周古城、費孝通、雷潔瓊、孫起孟、趙樸初、錢偉長、董寅初、李政道、倪正日傲(yù)、鄭丕江、楊、查(金庸)等眾多精英支柱和名人;譚、陳子淵、於、宋大祥、詹等50多位院士為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蘇州大學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等十二個學科門類,學校設有36個學院(系),全日制本科生27897人,碩士生15943人,博士生50665438人,留學生12765438人。學校現擁有132個本科專業,49個壹級學科碩士點,3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壹級學科博士點31個,專業學位博士點1個,博士後流動站30個;國家壹級學科1個,國家重點學科4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20個,江蘇省“十三五”重點學科9個。截至目前,學校化學、物理、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藥學與毒理學、生物與生物化學、神經科學與行為科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免疫學、數學、計算機科學、農業科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普通社會科學***15學科進入全球基本科學指標(ESI)前1%。擁有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基地、3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和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1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國家重點實驗室、1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和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壹帶壹路”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3個國家公共服務平臺、1個國家大學科技園、1個江蘇省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4個江蘇省高校協同創新中心、24個省部級哲社重點研究基地、33個教職工5847人,專任教師3319人,其中諾貝爾獎獲得者1人,兩院院士10人,發達國家院士8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2人,“萬人計劃”傑出人才1人,65438。“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4人等國家級人才近300人次。壹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人才隊伍初步形成。蘇州大學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中心工作,以培養人才為根本,以培養具有責任感、創新性、應用性、國際性的優秀人才為導向,以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為導向,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夯實專業基礎和培養創新創業能力為重點,積極深化人才培養體制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被列為全國首批17國家試點院校之壹,成為高等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特區。學校成立了三個學院,積極探索人才培養的新模式。其中,書院定位為專業教育之外的“第二課堂”,唐書院在“第壹課堂”進行文科教育,紫青書院致力於打造“新工科”拔尖創新人才的試驗場。學校獲批建設28個國家壹流本科專業和5個省級壹流本科專業,23門課程獲批國家壹流本科專業;41課程被認定為省壹級本科。近年來,蘇大學學生每年獲得國家級獎勵700余項,在全國“挑戰杯”、奧運會等國內外比賽中多次獲獎。在校碩士生以第壹作者身份在Nature發表論文,相關成果入選“2018年度中國光學十大進展”。學校實施“頂天立地”戰略,在科研創新方面取得豐碩成果。2021截至6月11,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獲批國家社科基金45項,其中重大藝術項目1項,年度藝術項目3項,居全國第五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數14,全國第八,連續三年全省第壹;獲教育部第八屆14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壹等獎獲獎人數全國排名11。自然科學領域,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項目317項,國家重點R&D計劃重點專項1項,國防重大項目1項;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2020年度中國人民國際科技合作獎1(第壹合作單位),第八屆舒蘭醫學獎1,第三屆科學探索獎1;2021最新自然指數全球大學排名41,全國大學排名14。23人入選2021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在中國高校中排名第五。2020年發表三大檢索論文4774篇,其中SCIE收錄論文3085篇,在全國高校中排名第26位。授權知識產權1390項,其中國內發明專利681項,國際專利29項,轉讓許可知識產權210項。此外,蘇州大學還入選科技部、教育部首批國家專門技術轉移機構建設試點高校。學校按照“以國際知名度提升國內壹流”的發展思路,全面深入推進教育國際化進程。學校與3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多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校際交流關系,擁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千余名留學生。2010入選教育部“中非高校20+20合作計劃”,建設尼日利亞拉各斯大學;2011中國第壹所海外大學——老撾蘇州大學在老撾成功建校,現已成為國家“壹帶壹路”倡議中的重要驛站和文化名片;2018,學校發起成立中國-東盟醫學教育大學聯盟,共建中國-東盟健康命運,推進“壹帶壹路”建設;2019全球首個紅十字國際學院成立,助力人類命運同體建設;2020年,學校獲批建立中葡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壹帶壹路”聯合實驗室。蘇州大學現有天賜莊校區、獨墅湖校區、陽澄湖校區、未來校區四個校區,占地面積4586畝,建築面積1.66萬平方米。學校圖書資料豐富,藏書超500萬冊;擁有豐富的中外文數據庫資源,超過21.5萬本電子書,1.92萬本電子期刊,1.22萬篇電子學位論文。學校主辦《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教育科學與法學版》三種期刊,以及《代數文集》、《現代絲綢科技》、《中國血液流變學》、《語言與符號學研究》等專業學術期刊。其中,《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近年來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等權威二級文獻轉載編輯,轉載量壹直位居綜合性高校學報前十。2018《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和(教育科學版)同時被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核心期刊。2021還收錄了《北圖(中文核心期刊概要)》(2020版),《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CSSCI (20266)核心。《蘇州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和《蘇州大學學報(法學版)》是CSSCI擴展版(2021-2022版)的來源期刊。新時代孕育新機遇,呼喚新作為。全體蘇成人正以昂揚的姿態、開放的胸懷、全球化的視野,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國內壹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成為長三角地區經濟實力雄厚、人文區位條件優越的區域性高素質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高水平科學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發、高水平決策咨詢機構。

其他信息:

蘇州大學的專業有: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廣告、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網絡與新媒體。蘇州大學專業列表文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系中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基礎)漢語國際教育、秘書學、化學、應用化學、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材料化學、材料、功能材料、納米科學與技術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新聞學、廣告學、播音與主持、廣播電視、網絡與新媒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納米材料與技術學院、社會科學。歷史學(師範類)、社會學、檔案學、旅遊管理、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信息資源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社會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網絡工程、軟件工程、物聯網工程、計算機政治與公共* * *管理學院、電子信息學院、哲學、行政學、公共* * *工商管理、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城市管理、物流管理、 物流管理(中外合作辦學)、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電子信息教育學院、機電工程學院、教育學(師範)應用心理學、機械、機電壹體化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工業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東吳商業大學沙鋼鋼鐵學院、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財政學、金融學、會計學、 工商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與金融(中外合作辦學)冶金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王健法學院紡織與服裝工程法學知識產權輕化工程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非織造布與工程紡織工程(中外合作辦學)紡織外國語學院軌道交通學院英語(師範大學)日語、韓語、德語、西班牙語、翻譯、俄語、法語、車輛工程、交通運輸、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體育學院、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歷史建築保護工程、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武術與民族傳統體育、藝術學院、數學科學學院、數學。 應用數學(基礎)數學與應用數學(師範大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金融數學、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設計、服裝與服飾設計、美術(師範大學)、數字媒體藝術、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音樂學院、物理學、物理學(師範大學)、音樂表演、音樂學(師範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院、醫學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口腔醫學、醫學影像、 法醫學、臨床醫學、臨床醫學(兒科醫學)放射醫學、預防醫學、藥學、中醫藥學、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生物信息學、生物科學、護理學、食品質量與安全、生物制藥、醫學檢驗技術、臨床醫學(' 5+3 '壹體化)、臨床醫學(5+3壹體化、兒科醫學)能源學院、新能源材料與器件、能源與動力工程、新能源材料。